光同步传输设备操作指导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同步数字传输系统设备安装工程
施工作业指导书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设备安装工程前期准备
第三章传输机房设备安装
第四章光同步数字传输系统(SDH)单机测试第五章光同步数字传输系统(SDH)系统测试第六章密集波分复用(DWDM)系统本机测试第七章DWDM系统测试项目测试方法
第一章总则
1.1本规程为光同步数字传输系统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操作、质量检查的主要技
术依据。
在施工中除设计文件中另有要求外均须按本规程要求进行施工。
1.2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光同步数字传输系统设备安装工程。
对于同类的
改建工程也可参照执行。
1.3本规程所需安装的设备、材料的规格、程式和质量,应符合规程和设计文
件的相关规定。
凡本规范未包括的设备规格、程式、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1.4对于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通信等特殊情况,没有设计文件或达不到有关规
范要求的施工项目,应和建设单位协商解决,并办理有关手续。
1.5在施工过程中,不得安装有损坏、变形、受潮的产品,严禁安装没有入网
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出厂验收单的产品。
1.6在开箱清点设备材料时,必须有建设单位、供货单位、施工单位三方在现
场共同按设备材料清单进行清点。
发现损坏、缺货、不合格产品,必须由三方签字认可,并由责任方负责。
1.7凡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现不合格的产品,应由责任方及时调整、修改,
直至合格。
1.8各种设备的备、附件及工余料在施工时必须保护完好、齐全,竣工时一并
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清点、移交。
1.9本规范的解释权与修改权属中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章设备安装工程前期准备
2.1设计会审
2.1.1项目负责人组织参加施工的技术人员,认真审阅施工图设计,掌握工程的全部施工内容和设计要求,对施工图设计的技术可行性及费用合理性给予评估。
并填写《施工图内部审核记录表》
2.1.2对施工图设计的技术方案、费用取定等认为异议的地方,在施工图设计会审会议上向设计单位或业主提出意见和建议。
2.1.3项目部保存施工图设计会审纪要。
2.2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及审批
2.2.1项目部负责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包括如下内容:
(1)工程概况
(2)人员组织方案
(3)施工技术方案
(4)施工进度计划
(5)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
(6)车辆、仪表、机具使用计划等
(7)缺陷责任期保修
(8)业主财产设备、材料检验、保存、移交
2.2.2项目部在开工前将施工组织设计上报工程管理部审批(分),并抄送业主,
以期给予配合。
2.2.3项目部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或技术培训。
2.2.4施工用仪表、工具的准备
(1)目前光通信设备安装工程常用测试仪表主要有:数字传输分析仪、、示波器、频率计、光功率计、光可变衰耗器、光频谱分析仪、多波长计等
(2)施工工具。
施工工具除常用安装工具外,还应备有专用剥线钳、压接钳、防静电手环、针形烙铁等
2.3工程摸底
2.3.1施工现场勘察。
工程开工前,项目部必须派技术人员对施工现场的环境及条件进行勘察:
(1)机房内部的装修工作是否全部完工;机房地板是否为防静电地板;室内保证温度和湿度的设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市电已引入机房,机房用电及照明已能正常使用
(3)地面、墙壁、顶棚等处的预留空洞、预埋件等的规格、尺寸、位置、数量等是否符合施工图设计的要求
(4)机房建筑的防雷及保护接地系统是否竣工并验收合格
(5)机房是否具备有效的消防措施
(6)认为与工程有关的其它情况
2.3.2填摸底报告交项目部,摸底报告表格见附页。
2.4工程交底
2.4.1工程交底内容:
(1)工程概况
(2)设计技术要求
(3)施工技术方案
(4)工程特殊技术要求
(5)特殊地段施工要求
(6)安全教育
(7)合同的特殊要求
(8)完成合同内容的保证措施
(9)摸底情况等。
2.4.2项目部组织前去施工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开工程交底会,填写工程交底记录,交底双方签字
2.5设备开箱清点和外观检查
2.5.1在业主主持下,会同设备商代表对到达施工现场的设备和主要材料进行开箱清点和外观检查
2.5.2清点内容:设备及材料的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定货合同清单及设计要求,保存清点清单至工程竣工初验;
2.5.3检验内容:
(1)设备出厂测试记录应符合订货合同技术要求;满足施工图设计要求(2)设备及材料应无受潮及破损现象
(3)设备插件应无震裂、损坏、锈蚀、脱落等现象
(4)设备附件及技术资料齐全
2.5.4清点及检验过程中如发现一切异常情况均应记录在设备开箱清点、检验报告中,由业主负责联系相关单位予以解决。
2.5.5设备在开箱清点、检查完毕后由业主妥善保管。
施工时,按照设备开箱清单办理领料手续,备品、备件(包括工余料)及时向业主办理移交手续,并妥善包保存相关手续至工程价款结算完毕。
2.5.6设备的搬运工作应由业主负责,施工单位协助进行,严禁在设备搬运过程中滑倒或摔坏设备,以确保设备、人身安全。
第三章传输机房设备安装
3.1 安装列架
3.1.1 安装列架所用铁件应平直、无明显小弯,油漆完整,漆色一致,眼孔尺寸正确、无毛边。
3.1.2 根据机房平面形状定位,连固上连铁、撑铁及埋设的鱼尾螺丝牢固不松动,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3.1.3 列架组装调整后,其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纸规定,偏差应符合以下要求:
(1)列间距离偏差应不大于10毫米;
(2)双排列架的机房中间通道宽度偏差应不大于20毫米,其中心线与机房中心
线偏差应不大于10毫米。
3.1.4 列架两端立柱或端头柜无明显参差,其偏差应不大于10毫米。
3.1.5 列架立柱的垂直度,上下两端相差不大于全长的千分之一。
3.1.6 上梁连固铁应平直,无明显弯曲,水平偏差每米应不大于2毫米。
3.1.7 列架的加固装置应端正、牢固、螺丝拧紧。
3.1.8 列架组立后,应保持油漆完好,补漆处无明显色差。
3.2 安装走道
3.2.1 主付走道的安装位置符合施工图纸要求,偏差应
不大于50毫米。
3.2.2走道支铁应垂直、整齐、牢固、平直、各支铁应在一条直线上,走道升降折弯或扭转处均应成直角。
3.2.3走道各横铁均应平直,并与扁铁垂直。
平面用600毫米水平尺检查,应在允许范围之内,安装位置符合施工图纸要求,吊挂的装置应牢固、整齐、垂直。
3.3安装槽道
3.3.1 列架及主槽道组装后,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纸规定,偏差应满足下列要求:(1)列间距离的偏差应不大于10毫米;
(2)中间过道位置偏差应不大于20毫米;
(3)主槽道位置偏差应不大于50毫米。
3.3.2 槽道上梁应保持平直,无明显弯曲,双上梁间距与设计图纸的要求偏差应
不大于5毫米。
3.3.3 零附件装置应正确、整齐、牢固。
3.3.4 电缆横铁应安装牢固,同一槽道内的各电缆横铁应保持在同一直线上。
3.3.5 主槽道、过桥槽道的麻花支铁安装位置应垂直、整齐、符合施工图纸要求。
3.3.6槽道底板、侧板接缝处应尽量平直,无明显的凹凸不平现象。
3.4 安装机架
3.4.1 机架安装位置应符合机房平面设计要求。
3.4.2 机架安装应垂直,机面上下端倾斜偏差应不大于3毫米。
3.4.3 机架顶部与上梁之间、机架底部与地面加固应牢固,机架应平稳,一般机
架与地面采用两个地脚螺丝对角线加固。
3.4.4 两机架应靠近,同一列机架应平齐无明显参差。
3.4.5 机身应完整,各部件无脱落现象。
3.5 布放局内电缆和跳线
3.5.1 电缆的规格程式应符合设计要求、直流电特性符合国家或部颁标准。
3.5.2 电缆布放路由应符合施工图纸的规定。
3.5.3 走道电缆捆绑要牢固,松紧适度、紧密、平直、端正。
绑扎线扣要整齐一
致。
3.5.4 电缆下弯应均匀圆滑,起讫点以外部分应顺直,电缆弯的曲率半径应不小
于电缆直径或厚度的10倍,超过10根电缆的电缆堆,曲率半径应不小于60毫米。
3.5.5 槽道内电缆应顺直,无明显扭绞和交叉,电缆不溢出槽道。
拐弯适度,无
死弯,电缆进出槽道部位应绑扎。
3.5.6 电缆不得有中间接头。
3.5.7 电缆下线从正面看应垂直,从侧面看应重叠平行。
3.5.8 布放跳线(包括同轴跳线)应松紧适度,整齐平顺。
3.5.9 同轴电缆接头的制做应符合工艺质量要求,接触良好。
3.5.10 设备电缆与电源线应尽可能分走道布放,如果只能在同一走道内布放,其
间距应大于50毫米。
3.5.11 架间电缆及布线的两端必须有明显标志,不得错接、漏接。
插接部位应紧
密牢靠,接触良好。
插接端子不得折断或弯曲,架间电缆及布线插接完毕应进行整线,外观应平直整齐。
3.6 绑扎、绕接电缆芯线
3.6.1 电缆剖头处应平齐,严禁损伤芯线及绝缘。
3.6.2 编线应符合以下要求:
(1)芯线应按色谱规定的色序分线;
(2)编扎线扣应松紧适度,扣距均匀,线束顺直,芯线保持自然扭绞,出线整齐准确。
3.6.3 焊点要牢靠,光滑均匀,不得有冷焊、假焊、漏焊、错焊。
3.6.4 电缆芯线采用绕接方法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电缆芯线绕接时,必须使用绕线枪,不得用手钳代替。
芯线为0.4~0.5毫米时应绕6~8圈,线芯为0.6~1.0毫米时应绕4~6圈;
(2)饶接应紧密,不得有叠绕;
(3)饶接芯线应丛端子跟部开始,不接触端子的部分不宜露铜。
芯线不得有损伤。
3.7光跳线的布放
3.7.1 光跳线的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衰耗应在设计规定的范围内。
3.7.2 光跳线的布放路由应符合施工图纸的规定。
3.7.3 光跳线应布放在光纤保护槽(或管)内,应顺直,无明显扭绞和交叉。
拐
弯适度,无死弯。
3.7.4要保持光纤头的清洁,连接之前不得打开保护帽。
光纤要用专用清洁工具清洁。
3.8外导体或屏蔽的接地
3.8.1 同轴电缆线对的外导体应在输出口接地。
设计有要求时,外导体在输入口也要能接地。
3.8.2 高频对称电缆线对的屏蔽应在输出口接地,设计有要求时,高频对称电缆
线对的屏蔽在输入口也要能接地。
3.9零附件安装
3.9.1 光、电端机及中继器机架、数字配线架和光配线架的零附件安装应牢固正
确。
3.9.2 光配线架上光纤活接头的安装应牢固正确,符合工艺要求。
3.9.3 端机框架、机架等处的熔丝容量应符合设备说明书规定。
3.9.4 各种可视指示灯的颜色应符合设备说明书规定。
灯脚、灯座应接触可靠。
3.10 设备标志
3.10.1 设备名称可采用仿宋汉字,印刷体汉字或拼音字母(引进设备也可采用英
文印刷体),序号宜采用印刷体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
3.10.2 设备编排及标志应按顺序进行并与设计相符。
3.10.3 设备标志应位置一致、整齐,字迹清晰、端正、均匀,名称统一,含义
简明。
第四章光同步数字传输系统(SDH)单机测试
4.1. 范围
本章内容适用于在公用电信网中的STM-1、STM-4、STM-16、STM-64同步数字体系(SDH)复用终端设备的测试;应用于专用电信网的同步数字体系设备也可参照适用。
4.2光接口特性测试
4.2.1平均发送光功率
测试仪表:光功率计
图4.2.1 平均发送光功率测试配置图
测试步骤:
(1)按图4.2.1连接,被测设备光发送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设置光功率计接收波长为当前设备工作波长。
(3)用光功率计记录被测设备的光输出口的功率,即为平均发送光功率值。
4.2.2 光发送信号眼图
测试仪表:高速示波器Array图4.2.2 光发送信号眼图测试配置图
测试步骤:
(1)按图4.2.2连接,被测设备光发送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调整示波器的时间、幅度旋钮,使眼图模框的位置得到清晰稳定的波形。
(3)记录或打印光发送信号眼图。
4.2.3 接受灵敏度
测试仪表:SDH分析仪、可变光衰耗器、光功率计。
对群路测试时:
(1) 将群路输入信号解复用至支路输出,SDH 分析仪在支路测试。
即 群路—支路。
接收灵敏度测试配置图(群路测试:群路—支路)
(2
) 将群路输入信号解复用至支路输出,经支路环回,在经支路复用至群路输出,SDH 分析仪在群路测试。
即群路—群路。
接收灵敏度测试配置图(群路测试:群路—群路)
对支路测试时:
(1) 将支路信号复用至群路,经群路环回后解复用至支路,SDH 分析仪在支路测试。
即支路—支路。
群路口
接收灵敏度测试配置图(支路测试:支路—支路)
4.2.3 测试步骤:
(1) 按上述测试配置之一连接,在被测支路的净负荷送PRBS 。
(2) 加大可变衰减器的衰减,观察SDH 分析仪直到出现误码。
(3) 在略减小可变衰减器的衰减,使SDH 分析仪测到的误码率接近但不大于1×10-10,观察SDH 分析仪,直到一段时间不出现误码,观察时间见以下说明。
(4) 用光功率计测试此时被测设备的光输入口的光功率,即为被测设备的接收灵敏度。
说明:
(1) 本测试指标一般给出的是误码率为1×10-12时的接收灵敏度,为节约时间,可采用外推法计算出误码率为1×10-10时的接收灵敏度。
(2) 出现一个误码的时间约等于1/(误码率×测试速率),如测试误码率为1×10-10时的接收灵敏度时,155M 信号要观察64秒,2.5G 信号要观察4秒。
为提高测试的可信度,可将观察时间适当延长。
4.2.4 过载光功率
测试仪表: SDH分析仪、可变光衰耗器、光功率计。
测试连接参见2.3节接受灵敏度测试连接图,这里给出一种群路测试参考图
图4.2.4 过载光功率测试配置图(群路测试)
4. 2.4 测试步骤:
(1)按图连接被测设备和测试仪表
(2)逐步减小可变光衰减器的衰减,使SDH分析仪测到的误码率接近但不大于1×10-10,观察SDH分析仪,观察时间见2.3节说明。
(3)用光功率计测量此时被测设备的光输入口的光功率,即为过载光功率。
4.2.5光输入口抖动容限
测试仪表:SDH分析仪
群路口
图4.2.5光输入口抖动容限测试配置图(支路测试)
支路口
图4.2.5光输入口抖动容限测试配置图(群路测试)
4.2.5测试步骤:
(1)测试支路口按图7连接,测试群路口按图8连接。
(2)利用SDH分析仪的输入抖动容限自动测量功能,测出设备的输入抖动容限,打印测试结果。
(3)如用手动测量,可有两种测量方法:由大至小,由小至大。
由大至小:即在某个抖动频率下,先加一个大的抖动超过输入抖动容限,再减小抖动至无误码,得到该频率的抖动容限。
由小至大:即在某个抖动频率下,先加一个小的抖动无误码,再加大抖动至出现误码,再略减小抖动至无误码,得到该频率的抖动容限。
4.2.6光输出口抖动
4.2.6 测试仪表:SDH分析仪
图4.2.6 光输出口抖动测试配置图
测试步骤:
(1)按图4.2.6连接
(2)用SDH分析仪,选用不同的带通滤波器,测出输出口的抖动。
4.3.电接口特性测试
4.3.1 输出抖动
测试仪表:SDH分析仪
图4.3.1 电接口输出抖动测试配置图
测试步骤:
(1)按图4.3.1连接
(2)用SDH分析仪,选用不同的带通滤波器,测出输出口的抖动。
4.3.2 输入口抖动容限
测试仪表:SDH分析仪
图4.3.2 电接口输入抖动容限测试配置图
测试步骤:
(1)按图4.3.2连接
(2)利用SDH分析仪的输入抖动容限自动测试功能,测出设备的输入抖动容限,打印测试结果。
(3)如用手动测量,可有两种测量方法:由大至小,由小至大。
由大至小:即在某个抖动频率下,先加一个大的抖动超过输入抖动容限,再减小抖动至无误码,得到该频率的抖动容限。
由小至大:即在某个抖动频率下,先加一个小的抖动无误码,再加大抖动至出现误码,再略减小抖动至无误码,得到该频率的抖动容限。
4.3.3 输入口频偏容限
测试仪表:SDH分析仪
图4.3.3 电接口输入频偏容限测试配置图
测试步骤:
(1)按图4.3.3连接
(2)逐步加大发送信号的正负频偏,观察测试仪表有无误码。
(3)误码测试仪表出现误码时,再略减小频偏至无误码,这时的频偏即为输
入口频偏容限。
(误码观察时间参见2.3节说明)
4.3.4 输出口映射抖动
测试仪表:SDH分析仪
图4.3.4 电接口输出口映射抖动测试配置图
测试步骤:
(1)按图4.3.4连接,将被测设备群路输入信号解复用至支路输出,仪表接收端在支路侧测试。
(2 )测试时让SDH分析仪和被测设备工作在同一参考时钟,使SDH分析仪、被测设备均无指针调整。
(3)将SDH分析仪的电接口发端信号设定为群路口特定净荷的PRBS,并且不带指针活动,收端信号设定为支路口特定净荷的PRBS,分别选用不同的带通滤波器,测量抖动峰峰值(测试时间不少于60秒)
4.3.5 输出口结合抖动
测试仪表:SDH分析仪
图4.3.5 电接口输出口结合抖动测试配置图
测试步骤:
(1)按图4.3.5连接,将被测设备群路输入信号解复用至支路输出,仪表接收端在支路侧测试。
(2)结合抖动是映射抖动和指针调整抖动之和。
测试时让SDH分析仪和被测设备工作在同一参考时钟。
(3)将SDH分析仪的电接口发端信号设定为群路口特定净荷的PRBS,收端信号设定为支路口特定净荷的PRBS,净荷的频偏设置为输入允许频偏范围内的任意值(或设为映射抖动最大时的频偏)。
(4)在SDH分析仪分别加入ITU-T G.783规定的指针调整测试序列,选用不同的带通滤波器,测量抖动峰峰值。
(每个测试时间不少于2倍的指针序列的重复时间)
4.4时钟性能测试
4.4.1时钟保持精度
测试仪表:时钟信号源、高精度频率计
图4.4.1 时钟保持精度测试配置图
测试步骤:
(1)按图4.4.1连接,被测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将经过校准的频率计预热半小时以上。
(3)用软件或硬件设置系统时钟锁定于某个源,观察频率计读数是否对应于它锁定的源的频率数。
(4)再断开该源,记录TIE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曲线应符合G.813的规定。
说明:
某些SDH仪表可以测出SDH信号的比特率,而这个比特率一般同步于系统的时钟,可以将SDH的比特率作为时钟频率的参考。
4.4.2 时钟源自由震荡频率测试
测试仪表:高精度频率计
图4.4.2 时钟源自由震荡测试配置图
测试步骤:
(1)按图4.4.2连接,被测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将经过校准的频率计预热半小时以上。
(3)用软件或硬件设置时钟盘处于自由震荡,观察频率计偏差读书是否不大于±≤4.6ppm
(4)数小时后再测频率。
说明:
为确保时钟源处于自由震荡模式,可断开所有外时钟源后再测试。
4.4.3 引用标准
ITU-T建议:
G.703 数字接口的物理/电学特性
G.783 同步数字体系(SDH)复用设备功能块特性
G.813 适用于SDH设备从时钟定时特性
G.957 与同步数字体系有关的设备和系统的光接口
第五章光同步数字传输系统(SDH)系统测试
5.1. 范围
本章内容适用于在公用电信网中的STM-1、STM-4、STM-16、STM-64同步数字体系(SDH)复用终端设备的测试;应用于专用电信网的同步数字体系设备也可参照适用。
5.2. 误码性能测试
测试仪表:SDH分析仪
图5.2 误码性能测试配置图
测试步骤:
(1)按图5.2连接
(2)用测试仪表选择正确的PRBS向被测系统输入口送测试信号,对端在相应的输出口提取信号进行测试。
(3)测试结束后,打印测试结果。
说明:
(1)一般采用单方向方式测试,为节省时间,测试可按环回方式进行,但指标为一个方向指标。
如果测试失败,则应按每方向的方式重新测试。
(2)观察时间依据相关标准要求。
5.3.网络接口抖动测试
测试仪表:SDH分析仪
说明
(1)根据仪表情况,可单项测试也可环回测试。
(2)观察时间依据相关标准要求。
图5.3 网络接口抖动测试配置图
测试步骤:
(1)按图5.3连接
(2)将被测设备信号送入测试仪表抖动接收口,选用不同的滤波器,记录抖动峰峰值结果。
5.4网络保护测试
5.4.1 2纤双向复用段保护环网络保护倒换时间
测试仪表:SDH分析仪
图5.4.1 网络保护倒换时间测试配置图(2纤环)
测试步骤:
(1)按图5.4.1连接,位于线路上的SDH分析仪工作于通过模式
(2)按支路接口速率等级,选择适当的PRBS,向被测系统支路输入口送测试信号,在支路输出口进行误码检测。
(3)在A-C通道上模拟保护倒换准则给出的条件,分别给出:信号丢失(LOS)、帧丢失(LOF)、告警指示信号(AIS)和产生超过门限的误码缺陷,逐项检查倒换功能。
(4)对于各种告警的模拟,可在网管和测试仪表上进行检测,判断系统已完成由A-C通道向A-B-C通道的倒换,并记录倒换时间
(5)进行3、4步骤5次,测到的时间取平均值T即为A-C通道网络保护倒换时间
5.4.2 4纤双向复用段保护环网络保护倒换时间
测试仪表:SDH分析仪
图5.4.2 网络保护倒换时间测试配置图(4纤环)
测试步骤:
(1)按图5.4.2连接
(2)将一台SDH分析仪接入设备的工作光通道中,并将其设为通过工作模式。
(3)按支路接口速率等级,选择适当的PRBS,向被测系统支路输入口送测试信号,在支路输出口进行误码检测。
(4)在工作光通道上模拟保护倒换准则给出的条件,分别给出:信号丢失(LOS)、帧丢失(LOF)、告警指示信号(AIS)和产生超过门限的误码缺陷,逐项检查倒换功能。
(5)对于各种告警的模拟,可在网管和测试仪表上进行检测,判断系统已完成由工作光通道向保护光通道的倒换,并记录倒换时间。
(6)进行4、5步骤5次,测到的时间取平均值T即为网络保护倒换时间
说明:
自动保护倒换准则
1)信号失效Signal failure:
---信号丢失LOS
---帧丢失LOF
---复用段MS-AIS
2)信号劣化Signal degrade:
---BER=1E-5 to 1E-9 (用户可设置)5.5公务电话功能检查
5.5.1 话音清晰、无啸叫、拨号无误。
5.5.2 选址呼叫、广播呼叫功能正常。
第六章密集波分复用(DWDM)系统本机测试
6.1 波长转换器OTU测试
6.1.1 平均发送光功率(Sn点)
Sn点平均发送功率是DWDM设备中的一项重要指标。
指在Sn点处,光信号耦合到光纤中各波长伪随机数据序列的平均光功率。
它的大小直接影响系统测试中的信噪比和MPI-S点分信道功率指标,它还有对系统有一定的预均衡作用,所以不同厂方由于自己生产的合波器性质不同指标不同,就同一家同一型号设备各个波道之间指标要求也不相同,要严格按照工程指标调测,一般设备输出端都有可调衰耗器调节,按照常规光功率测试方法,在1550nm波长下用光功率计测试即可。
有些厂商生产的OTU设有收光时不发光,还要注意与仪表或SDH设备配合测试。
测试步骤:
被测设备
图 6.1.1 平均发送光功率测试连接
6.1.2 光发送眼图
光发送眼图ITU-TG.957系列对不同的速率口有规定的模板,一般光示波器中都有。
测试步骤:
同步信号
图6.1.2光发送眼图测试连接
(1)按图6.1.2连接好设备和仪表
(2)调整数字信号分析仪,使输出的光信号与OTU 正常接收信号一致 (3)注意检查同步信号输出与光示波器的正确连接 (4)在光示波器上调出OTU 输出口所需要的样板模型 (5)调整光示波器上的眼图位置,尽可能清晰地套入样板。
注意示波器的最大速率应最少四倍于被测速率才能测试。
6.1.3 中心频率及偏差
图6.1.3中心频率及偏差连接
中心频率是ITU-T 规定的通路频率,它是基于参考频率为193.1THz 最小间隔为100GHz 频率间隔系列,不同的厂家选择的起始频点不同,按工程指标要求调测。
测试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