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教学设计
课题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并能简单运用。

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动手操作、观察、探究、归纳、总结等过程,获得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处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意识;②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究、合作探究、自觉运用三种数学语言的良好习惯,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的得出过程。

②会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判定方法,以及判定方法的应用。

教学工具
课件;师生各准备两个全等的三角形纸板。

教学过程
一、温故蕴新
教学内容:
出示第一个问题:两个全等的三角形能否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学生动手拼图)
师生活动:
通过学生动手拼平行四边形,合作交流,个性展示。

活动时间要充足,保证学生能够充分思考。

教师及时点播、引导学生理清解决问题中用到的知识点和思想方法。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的目的是通过一个拼图活动复习本课要用到的基本知识点和思想方法。

有利于学生顺利找到判定方法。

例如:平行四边形的定义、通过做辅助线将四边形的问题转化成三角形的问题来解决的思想方法。

二、借故生新
教学内容:
出示第二个问题探究判定定理: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师生活动:
学生观察教具演示,做猜想,并证明,感受方法的多样性。

教师演示教具,引导学生观察,点拨、订正。

教师演示速度要适当,不能太快,留给学生仔细观察,以及充分思考的时间。

每个环节都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点拨—订正规范—返悟小记”的知识发展过程。

设计意图
本环节的主要目的有两个:
1.针对本节的知识点而形成的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分析,让学生知道做这种题型的思路是什么。

因此,在这儿要让学生充分的暴露不足和缺陷,教师及时的订正,已形成典型例题的基本解题方法和思想。

为以后学生做题有法可循、有据可依打下基础。

2.以题目为载体,总结做题的方法,渗透基本的数学思想。

例如:本节课的典例中,逐渐引导学生由“定义是一种判定方法”去解决问题,整个过程充分引导学生暴露问题的思考过程。

使学生感觉思考的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并不是那么神秘,使学生克服思维的恐惧。

在此环节,逐步渗透解题的思想,以期随着时间的推移使之慢慢形成习惯,使以后的学习事半功倍。

思考
要注意学生思路的连贯性,设计问题要有很好的衔接性,一个题目都有明确的设计意图,而不是任何一个题目都可以去做,所以它不是一个单独的题目而是一个桥梁,让学生思路畅通,直达目的,而不是拖泥带水,这样学生才会理解的扎实到位。

三、培故孕新
教学内容:
出示第三个问题,复习巩固两种判定方法,并得出第三种判定方法: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师生活动:
学生观察教师在黑板上的尺规作图过程,确定几何图形满足的条件,思考平行四边的判定方法。

学生合作、教师点拨、学生总结形成方法
设计意图:
本环节主要是检验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两种判定方法的理解,同时又是第三种判定方法“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证明得出过程。

同时又是“转化”这一思想方法的运用过程
四、课堂小结
教学内容: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历程,你学习了哪些知识?知道了哪些思想方法?
师生活动:
教师总结这节课的知识点的研究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本环节总结知识体系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知识的沉淀与积累。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特色:
1.注重情境的创设和直观教具的作用
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针对这一特点,设计了多个问题情境,动手拼平行四边形,观察老师的画图过程等,以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
作为切入点,使学生感受到边的位置与大小影响四边形的形状。

按照“动手—观察—发现—猜想—验证—总结概括”的模式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进行动手、观察、猜测、验证、交流与反思,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用自己的亲身体验来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不仅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以境生情,使学生更好的体验教学中的情景,使原有的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趣味。

2.注重发挥小组合作意识
本节课多次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给他们合作交流的时间。

例如:在拼平行四边形的时候,先由大家自主探索,再组内交流,让大家思考的结果“资源共享”,认识会更全面、更深刻,总结出的拼法多、想法多。

这样,学生通过与他人沟通、交流、合作,给对方提供有用的信息,自己也认真听取他人的建议与意见,取长补短,从而掌握知识,认清事物本质,并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

3.注重发挥直观教具的优势
课前师生都准备了学具、教具,制作学具本身就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动手、动脑之间的协调能力。

课堂上,学生动手拼平行四边形,感受边边角角与图形的联系,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如:在“温故蕴新”这一环节,学生很难想象三角形拼接的各种情况,但有了
实物——两个全等的三角板,问题就变得简单多了,而且学生能够总结出多个规律,这是凭空想象所做不到的。

本节课的设计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以问题为载体,在探究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的过程中,丰富了学生数学活动的经验,让学生学会探索、学会交流、学会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