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必考点速记清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地理必考点速记清单
模块一:自然环境
一、地形
1.分析在河流峡谷处建设水库大坝的原因。

答:地处峡谷处,筑坝工程量更小;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2.说明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某地的理由。

答: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工容易。

3.简述引水工程选择某地的原因。

答:该地地势较高,河水可顺地势自流。

4.说明选择在某地建梯田的理由。

答:该地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5.简析登山选择某线路的原因。

答:该线路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爬坡容易。

6.确定某地为盆地,判断理由:
等高线四周高中间低,且四周等高线密集,中部等高线稀疏。

二、气候
1.简述亚洲的气候特点。

答: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

2.说明亚洲(中国)的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

答:南北跨纬度广,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中国不跨北寒带),气温差异大;东西距离长,东西距海远近不同,降水差异大;地形复杂多样,气候类型差异大。

3.说明日本的季风气候海洋性强的表现。

答:气温年较差小;全年降水量多。

4.印度一年分为旱、雨两季,分析其形成原因。

答:(1)每年10月至次年5月为印度的旱季,盛行东北季风。

东北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气流干燥,降水稀少。

(2)6~9月为印度的雨季,盛行西南季风。

西南季风从印度洋上带来了丰富的水汽,降水丰沛。

5.地中海气候区的树木,如柑橘、油橄榄等根系发达,树皮较厚,叶片具有蜡质层,说说这与当地的气候有什么关系。

答:夏季炎热干燥,当地植物根系发达,是为了在夏季吸收更多的水分;树皮较厚,叶片具有蜡质层,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

这是植物长期适应气候的结果。

6.说明欧洲比北美洲海洋性气候面积大的原因。

答:欧洲缺少南北延伸的高大山系,来自大西洋的湿润气流能深入欧洲内部。

或北美洲西部有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阻挡了太平洋的湿润气流的深入。

7.简述中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

答:纬度因素: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南方太阳高度角比北方大,获得太阳辐射多,气温高,
且南方白昼时间比北方长,获得的热量多;北方距冬季风源地近,加剧北方寒冷,加大了南北温差。

8.描述我国降水分布规律。

答:(1)空间分布:空间分布不均匀,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时间分布:降水的时间分配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

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9.分析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的原因。

答:(1)冷:所处纬度位置高,气温低;邻近冬季风源地,受西北季风的影响,气温低。

(2)湿: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蒸发量小于降水量。

10.横断山区植被分布垂直变化显著,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征。

分析其主要原因。

答:横断山区纬度较低,且相对高度较大,所以,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山脚下与山顶的气温、降水量有明显的差异,导致在垂直方向上的气候变化明显。

11.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四川盆地冬季气温更高。

分析其原因。

答:北部高大的山地阻挡了寒冷的冬季风南下,四川盆地受冬季风影响小。

12.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更小。

分析其原因。

答:夏季因其海拔高,气温较低;冬季受高大地形的影响,受冬季风影响小,气温不太低。

13.分析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的原因。

答:海陆位置: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地形: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海洋湿润气流不易到达,气候干旱。

三、水文
1.简述凌汛发生的时间和形成条件。

答:多发生在初春、秋末冬初。

河流有结冰期,且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

2.简述尼罗河定期泛滥的原因。

答:上游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湿季时,降水多,雨量大。

3.简述刚果河的水文特征。

答:刚果河流经热带雨林区,径流量大,没有明显的水位变化,河水含沙量小,无冰期。

4.简述塔里木河的水文特征。

答:流量小,有断流现象;径流量季节变化大;以冰雪融水补给为注;流经沙漠地区,含沙大;有结冰期。

5.分析黄河“地上河”形成的原因。

答: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减慢,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6.黄河下游年降水量在400~800 mm之间,但径流量却减少。

简述其主要原因。

答:下游为地上河,无支流汇入;生产生活大量引用河水。

四、自然景观
1.阿拉伯半岛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纬度相近,但景观差异大,分析其原因。

答:我国长江以南地区东临太平洋,受夏季风(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沛、雨热同期、植被茂密;而阿拉伯半岛受海陆位置影响,东侧有广阔的大陆,夏季风不能到达,终年炎热干燥,降水少,以沙漠为主。

2.分析澳大利亚特有而且古老生物众多的原因。

答:澳大利亚独占一块大陆,海洋阻隔了生物在澳大利亚与其他大陆之间的迁移;缺少大型食肉动物;自然条件单一,生物进化缓慢。

3.简述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变化并分析原因。

答:由西向东依次为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原因:由西向东,由于距海洋越来越近,降水越来越
多,海陆位置差异使其呈现这样的景观变化。

4.从气候和地形角度,分析台湾植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答:纬度较低,气候湿热,利于不同植物生长;地形以山地为主,植物的垂直差异显著,植物种类繁多。

五、自然资源
分析青藏地区地热能、太阳能和水能丰富的原因。

答:(1)地热能:靠近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2)太阳能: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

(3)水能:地势高,有众多大江大河发源,特别是雅鲁藏布江谷地,河流水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六、自然灾害
1.简析日本频繁发生地震的原因。

答: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2.分析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答:印度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西南季风很不稳定,有的年份来得早、退得晚,有的年份来得晚、退得早;有的年份风力强盛,有的年份势力不足。

因此,印度降水量的时间分配很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

3.简析我国西南多地震的原因。

答: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4.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

答:(1)自然原因:①山区面积广大,岩石破碎,风化严重;②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③地壳运动强烈。

(2)人为原因:植被破坏严重。

5.结合我国降水分布特点,解释我国洪涝灾害集中分布区的形成原因。

答:(1)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降水多,雨季长,多暴雨。

(2)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引发洪涝灾害。

模块二人文环境
一、人口
1.说明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人口问题及其造成的不利影响。

答:(1)问题: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

(2)影响:给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压力;还会造成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交通拥堵等社会问题。

2.简述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及各自的应对措施。

答:(1)发达国家: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

措施: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2)发展中国家:青壮年家庭负担加重,社会抚养老年人的压力加大。

措施:关心照顾老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3.巴西和澳大利亚的人口(或城市)均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分析其原因。

答: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利于耕作;交通便利,多优良港湾,工业发达;欧洲殖民者最早到达这里,开发历史较早。

二、聚落
1.描述新疆城市和村落分布的地区,并分析原因。

答:多分布在盆地边缘(或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的绿洲地带。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盆地边缘(或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有丰富的水源;而且这些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三、农业
1.评价季风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答: (1)利: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

(2)弊:旱涝灾害频繁。

2.简述茶叶生长的有利条件。

答:(1)气候湿润多雨;(2)排水良好的坡地。

3.分析东南亚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

答: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生长;东南亚有悠久的种植水稻历史,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4.分析尼罗河三角洲(南疆)盛产长绒棉的原因。

答:夏季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便利。

5.美国有两大片小麦区:北部的春小麦区和中部的冬小麦区。

分析造成小麦品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答:北部冬季长、气温低,只适合种植一年一熟的春小麦;中部冬季气温相对较高,能够满足冬小麦越冬需求。

6.俄罗斯耕地面积广大,但粮食仍需大量进口。

分析其自然原因。

答:俄罗斯纬度高,气温低,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热量不足。

7.分析中亚地区农业以荒漠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的原因。

答:深居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适宜发展荒漠畜牧业;境内有阿姆河、锡尔河等河流,灌溉水源充足,可发展灌溉农业。

8.分析欧洲西部和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

答:(1)自然条件:纬度较高,气候冷湿,不适宜发展种植业,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
(2)社会经济条件: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经济发达,交通便利。

9.分析澳大利亚发展畜牧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答: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域,适合牧草生长;地下水充足(自流井多),可供牲畜饮水;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

10.从地形和气候的角度,比较中国和澳大利亚畜牧业的分布地区。

答:(1)地形:中国主要分布在高原、山地;澳大利亚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2)气候:中国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高原山地气候区;澳大利亚主要分布在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等气候区。

11.分析温带季风气候(黄淮海平原)发展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

答: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棉花生长;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

12.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有什么不同。

答:华北:水资源缺乏,春旱严重。

东北: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农作物一年一熟,容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

13.简述北方地区成为重要旱作农业区的有利和不利自然条件。

答:(1)有利: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降水集中在夏季,雨热同期。

(2)不利条件:降水较少,灌溉水源不足,华北春旱严重。

14.分析东北三省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

答:(1)自然: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以黑土为主,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大,人均耕地多;本地粮食消费量少,商品率高;农业技术水平高,机械化程度高。

15.分析华北地区成为重要农耕区的自然条件。

答:地形:平原面积广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河流:有黄河流经,灌溉便利。

16.简述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

答: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水田集中连片。

17.简述海南岛南部建立国家农业科研育种基地的优势条件。

答:海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纬度较低,光照充足;环境质量较好。

18.分析西北地区瓜果闻名的自然条件。

答: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有灌溉水源;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这里的瓜果特别甜。

19.分析吐鲁番盆地使用坎儿井发展农业的优势。

答:夏季大量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渗入地下,为坎儿井提供水源;新疆干旱,大风日数多,坎儿井地下输水,不会被风沙掩埋,且蒸发量小,流量稳定。

20.评价青藏地区发展河谷农业的条件。

答:(1)有利: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光合作用;气温低,作物生长期长。

(2)不利:青藏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

四、工业
1.分析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原因。

答:(1)日本资源贫乏,工业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由于国内市场较小,工业产品主要出口海外。

(2)日本沿海地区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陆价格低;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工厂靠近码头,陆地交通便利。

工业分布在沿海地区,工业经济效益高。

2.说明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发展的不利条件。

答:(1)辽中南重工业基地:水源不足;污染严重。

(2)京津唐工业基地:水源不足;污染严重。

(3)沪宁杭工业基地:能源、资源缺乏;土地紧张;污染严重。

(4)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能源、资源不足。

五、交通
1.分析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

①是欧洲、非洲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②是西亚、非洲石油运输到东亚的重要通道,被称为“海上生命线”
③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

2.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在西伯利亚地区修建输气管道工程需要克服的困难?
交通不便、冻土广布、气候寒冷。

3.俄罗斯亚洲部分南部多山,可是西西伯利亚大铁路就沿南部山区修建,为什么?
答:一是南部矿产资源丰富,人口、工业、城市比北部多,南部邻国多,便于发展边境贸易;二是北部纬度高,有冻土层,不易修建铁路。

4.说明俄罗斯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的重要意义。

答:加强东西部经济联系,促进物资交流;加快东部资源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5.俄罗斯亚洲部分河流众多,但内河航运并不发达,分析其原因。

答:纬度较高,河流结冰期长,通航期短;自然条件恶劣,人口少,经济发展水平低。

6.说明西欧河流航运价值大的原因。

答:河流水量充沛,水位稳定,含沙量小,无冰期,航运价值大。

7.简述开辟北极极地航线的重要意义。

答:缩短航程,节时节能。

8.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简述其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答:长江中下游流经地区,主要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水流平稳,水量丰富,无结冰期,宜宾以下四季通航,航运价值高。

9.说明建设川藏铁路的意义。

答:(1)经济意义:①有利于青藏地区的资源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少数民族脱贫致富;②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2)社会意义:①完善全国铁路网,加强青藏地区与东部地区的联系;②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②有利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

六、旅游
1.分析东南亚成为中国人出境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

答:(1)东南亚与我国山水相连,北部与我国广西、云南两省区陆地相连,交通方便,路途耗时短。

(2)东南亚位于热带,我国主要在温带地区。

东南亚的热带风光、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和我国广大地区有较大差异,旅游具有新异性。

(3)东南亚华人、华侨占较大比重,语言沟通障碍小,有亲切感和文化认同感。

2.分析欧洲西部旅游业发达的原因。

答:自然条件多样,自然景观丰富;各国历史文化特色鲜明,旅游景点知名度高;欧洲西部居民收入高,休闲时间较多;大多数国家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跨国旅游过境方便;交通发达,接待服务水平高、设施完善。

七、文化
1.茅草屋是撒哈拉以南非洲传统民居,简述茅草屋与当地地理环境的关系。

答: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是热带草原气候,全年气温较高,草原广布。

该地茅草多,可就地取材搭建茅草屋,茅草具有遮阴和避雨的功能,并适合游牧生活。

2.说明传统藏袍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答:青藏高原多牦牛和藏羊,传统藏袍以皮毛为原料;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中午气温高,穿一只袖子(袒肩或袒胸),可散热;傍晚天气变冷,全身穿上,以抵御寒冷。

3.我国西南地区的居民嗜食辣椒。

说明其与这些地方气候的关系。

答:与当地气候潮湿,特别是冬季阴冷潮湿有关。

4.解释东北地区民居的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答:东北地区纬度位置较高,冬季寒冷,且位于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

为了排水,房屋屋顶坡度大;为了防寒,房屋墙体厚、窗小。

模块三区域发展
一、区域
1.说明苏伊士运河在东西方联系方面的重要作用。

答: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该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连接印度洋和大西洋,古代的丝绸之路和现代重要航线均从这里经过,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2.对比蒙古,说明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答:蒙古是内陆国,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我国既可以同陆上邻国进行交往,也可以发展海洋事业。

二、社会经济
1.说明山区发展经济的优势与劣势。

答:(1)优势:利于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

(2)劣势:山区交通不便,地面崎岖,不利于发展耕作业。

2.撒哈拉以南非洲存在着严重的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摆脱贫穷,你认为该地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答: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食物短缺问题;尽快走出殖民经济的阴影,建立完善的民族经济体系;加强团结与合作,减少种族纠纷和部落冲突;引进人才和技术等。

3.评价我国的地势特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答:(1)利:西高东低的地势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利于农业生产;江河向东流,沟通东西交通;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2)弊:在地势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阻碍了东西的交通。

4.简述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地区发展的意义。

答:(1)对西部: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就业机会。

(2)对东部:缓解能源短缺,优化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

5.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请为该地区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改进企业生产技术;防治污染;发展节能减排产业;等等。

三、生态环境
1.简述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答: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导致土地肥力下降和草原退化,加剧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2.分析华北地区春旱的成因,并提出解决对策。

答:(1)成因:春季气温回升快,降水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春季华北平原冬小麦返青,农田需水量大;工业、生活用水量大,水污染和浪费严重。

(2)对策: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发展节水农业,覆盖地膜,保持土壤水分;调整农业结构,培育抗旱品种;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3.简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答:(1)自然原因: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气候原因);地表坡度大(地形原因);地表植被覆盖率低(植被原因);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土质原因)。

(2)人为原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

4.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

答:(1)对本区:带走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

(2)对下游地区: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了巨大困难。

5.简述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

答:(1)生物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

(2)工程措施:坡脚建挡土坝;缓坡建梯田。

(3)农业措施:平整土地;地膜覆盖;合理放牧。

6.简述改善长江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答:(1)生物措施: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

(2)工程措施:退耕还湖;修建水利工程。

(3)生产措施:生产、生活废水达标排放;工业废气达标排放等。

7.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答:(1)自然原因:西北地区深居内陆,且有山脉阻挡水汽深入,降水少,气候干旱,土质疏松,加上大风日数多而且集中。

(2)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和工矿交通不注意环保等。

9.简述湿地的功能。

答: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

10.简述三江源地区湿地萎缩、草场退化,对“三江”中下游地区带来的不利影响。

答:河流含沙量增加;易发生旱涝灾害。

11.指出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答:(1)问题:冰川萎缩,雪山消融,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

(2)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和长期不合理的伐林、放牧。

(3)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退耕还草还林,全面禁猎,休牧育草,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