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学年高考生物试题查漏补缺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学年高考生物试题查漏补缺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将生长状况相同的完整胚芽鞘均分成①②③三组,处理方式如图所示。

三组均在适宜条件下水平放置,—段时间后观察弯曲情况。

实验结果为①③组背地弯曲生长,②组水平生长。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能证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胚芽鞘尖端
B.②组云母片阻止了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C.①③组胚芽鞘背地弯曲生长不能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
D.①组属于对照组,②③组均属于实验组
2.下列有关实验材料和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对比MnO2和肝匀浆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率可证明酶的高效性
B.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保持温度始终为37℃
C.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可用于验证淀粉酶的专一性
D.测定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时需先将酶和底物混合后再在相同温度下保温
3.海拉细胞不同于正常体细胞,它能够无数代分裂下去,下列属于其根本原因的是()
A.有无限增殖的能力B.遗传物质已发生改变
C.容易在组织间转移D.粘连蛋白很少或缺失
4.某基因型为AaBb的二倍体哺乳动物体内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模式图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两个四分体
B.B、b基因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
C.该细胞将产生四种基因型的精细胞
D.该细胞A与a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后期Ⅰ
5.将基因型为Dd(品系甲)的玉米幼苗芽尖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四倍体植株幼苗(品系乙)。

将甲乙品系间行种植,自然状态下生长、繁殖,得到子一代丙。

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A.将甲、乙品系间行种植,自然状态下获得的丙全部为三倍体
B.显微镜下观察品系乙的根、叶细胞,在分裂中期时两者染色体数目不相等
C.品系乙植株自交后代中基因型有四种,全为显性性状
D.秋水仙素处理的目的是促进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从而诱导染色体加倍
6.调查某与外界隔绝的岛屿上的居民的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甲和乙分别在男性群体和女性群体的发病率,得到如图所示的数据,据此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
B.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的显性遗传
C.该群体中控制乙病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0%
D.男性个体中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2%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7.(9分)沿海滩涂属于盐碱化草地,对该草地进行改造的程序是:种植先锋植物——柽柳、碱蓬,增加植被覆盖量和土壤有机物的量(枯枝落叶)→种植虎尾草、黑麦草,降低土地盐碱化的程度→种植羊草、苜蓿,继续降低土地盐碱化的程度,同时获得优良牧草;但是随着植物种类的增加,蝗虫(食草)、蜈蚣(食蝗虫)等小动物也随之增加。

(1)为了防止出现蝗灾,要调查东亚飞蝗成虫的种群密度,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其种群的空间特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滩涂土壤上植物优势种的更迭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滩涂改造过程中,利用信息素驱赶以牧草为食的昆虫,信息素属于____________信息,说明在生态系统中,信息具有______________的功能。

这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属于___________(填“化学防治”或“生物防治”)。

(4)改造盐碱化草地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价值。

8.(10分)2019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让我们获知细胞适应氧气变化的分子机制。

人们对氧感应和氧稳态调控的研究开始于一种糖蛋白激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EPO作用机理如图1所示:当氧气缺乏时,肾脏分泌EPO刺激骨髓生成新的红细胞,调控该反应的“开关”是一种蛋白质——缺氧诱导因子(HIF)。

研究还发现,正常氧气条件下,细胞内的HIF会被蛋白酶降解,缺氧环境下,HIF会促进缺氧相关基因的表达,使人体细胞适应缺氧环境。

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红细胞数量与EPO的分泌量之间存在______调节机制。

(2)人体剧烈运动一段时间后,人体细胞产生HIF______(填增多或减少),引起缺氧相关基因的表达,这个过程需要的原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青海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海拔2366米,中长跑运动员在比赛前常常到该基地训练一段时间,从氧稳态调控角度分析中长跑运动员前去训练的原因是:该训练基地海拔较高氧气稀薄,刺激运动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证比赛时细胞得到足够的氧气和能量供给。

(4)肿瘤的生长需要生成大量的血管以供应营养,肿瘤快速生长使内部缺氧,诱导HIF的合成,从而促进血管生成和肿瘤长大。

请据此提出治疗肿瘤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

9.(10分)拟柱胞藻是一种水华蓝藻,其色素分布于光合片层上。

拟柱胞藻优先利用水体中的CO2,也能利用水体中的HCO3-(胞外碳酸酐酶催化HCO3-分解为CO2)。

科研人员用不同浓度的CO2驯化培养拟柱胞藻,20天后依次获得藻种1、2、3,测定藻种1、2、3胞外碳酸酐酶活力并探究不同浓度NaHCO3溶液对藻种1、2、3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请回答:
(1)拟柱胞藻含有的光合色素有___________,拟柱胞藻产生O2的场所在___________。

(2)经过20天的驯化培养,藻种1、2、3中种群数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3)据图1分析,在低浓度CO2水体中,拟柱胞藻能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这是因为___________。

(4)图2中,B点净光合速率比A点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0分)番茄红素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普通番茄合成的番茄红素易发生转化(如图甲),科学家设计了一种重组DNA(质粒三),该DNA能表达出双链RNA(发卡),番茄细胞能识别侵入的双链RNA并将该双链RNA及具有相同序列的单链RNA一起降解,从而提高果实中番茄红素的含量(如图乙)。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体外快速大量获得目的基因或含有目的基因的“片段A”可以采用___________技术,该技术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图甲推知,转录出“发卡”的DNA片段实际上是两个反向连接的________________基因,上述过程通过阻止该基因在细胞内的_______________(填“转录”或“翻译”),提高了果实中番茄红素的含量。

(3)为保证图中的片段A反向连接,处理已开环质粒所用的两种限制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去磷酸化是去掉黏性末端最外侧游离的磷酸基团。

对已开环的质粒二两端去磷酸化的主要作用是阻止其
_____________,该DNA分子仍可以和目的基因连接,形成缺少___________个磷酸二酯键的重组质粒,随后在细胞中被修复。

(5)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法将质粒三导入植物细胞。

11.(15分)回答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培育转基因植物的相关问题:
(1)培育转基因植物过程的核心步骤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其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_____,并且可以通过复制遗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表达和发挥作用.
(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可利用DNA连接酶连接被限制酶切开的_____键.
(3)组成基因表达载体的单体是_____.基因表达载体中的启动子是_____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这种结合完成后才能驱动目的基因通过_____(填过程)合成mRNA.
(4)用两种限制酶XbaI和SacI(两种酶切出的黏性末端不同)切割某DNA,获得含目的基因的片段.若利用该片段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应选用下图中的何种Ti质粒?_____
(5)将受体细胞培养成植株需要应用_____技术,该技术的理论依据是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B
【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作用特点、运输方向等知识点,解题要点是对生长素相关实验的理解和分析。

【题目详解】
A、根据②③两组云母片插入位置不同,②组水平生长,说明没有发生生长素的横向运输,③组背地弯曲生长是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所致,因此该实验能够证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胚芽鞘尖端,A正确;
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②组能水平生长说明云母片没有阻止生长素的极性运输,B错误;
C、生长素的两重性是指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的现象,而①③组胚芽鞘均能生长,没有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C正确;
D、根据实验遵循的对照原则,①组没有任何处理属于对照组,②③组均属于实验组,D正确;
故选B。

[点睛]生长素作用的易错点:1.探究胚芽鞘生长的实验中,长不长看有无生长素,弯不弯看生长素分布是否均匀;2.生长素两重性分析的误区:抑制生长不等于不生长;生长较慢处的生长素浓度>生长较快处的生长素浓度则可体现两重性,生长较慢处的生长素浓度<生长较快处的生长素浓度则不能体现两重性,只能表明低浓度促进生长。

2、A
【解题分析】
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2、酶的生理作用是催化。

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

【题目详解】
A、通过无机催化剂(MnO2)和肝匀浆(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速率,证明酶的高效性,A正确;
B、由于不确定实验使用的底物和酶的种类,所以并不能确定37℃较为适宜,B错误;
C、蔗糖和蔗糖的分解产物都不与碘液发生反应,无法检测蔗糖是否被分解,C错误;
D、测定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时,应先将酶和底物分别保温在实验设计温度,再混合,D错误。

故选A。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探究酶的特性,对于此类试题,需要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取材是否合适、实验选用的鉴定试剂是否合理、实验条件控制是否得当及实验设计是否合理等,这需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3、B
【解题分析】
可是在某些致癌因素的作用下,有的细胞会变得不受控制而无限增殖,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有一种人工培养的细胞叫做海拉细胞,是从一个非洲女子海拉的子宫颈癌组织中分离出来的,这种细胞在体外培养能够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存活至今,但是这种细胞的染色体已经不正常了,已经不是原来的细胞了。

【题目详解】
A、海拉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这是癌细胞的基本特征,A错误;
B、遗传物质已发生改变导致海拉细胞成为无限增殖细胞,故遗传物质改变是其无限增殖的根本原因,B正确;
C、由于海拉细胞的细胞膜上的黏连蛋白减少所以容易在组织间转移,但不是无限增殖的原因,C错误;
D、细胞膜上粘连蛋白很少或缺失是癌细胞容易转移的原因,不是其无限增殖的原因,D错误。

故选B。

4、D
【解题分析】
据图分析,该细胞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不同,为性染色体,为雄性动物,两对同源染色体分别两两配对,形成两个四分体,正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其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据此答题。

【题目详解】
A、据分析可知,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含有两个四分体,A正确;
B、B、b位于性染色体上,其遗传与性别相关联,B正确;
C、该细胞会产生AB、aB、Ab、ab四种配子,C正确;
D、该细胞A与a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后期Ⅰ或后期II,D错误。

故选D。

5、B
【解题分析】
用秋水仙素处理Dd的玉米幼苗(品系甲),可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四倍体(DDdd)(品系乙)。

【题目详解】
A、用秋水仙素处理品系甲植株(Dd)后,得到的四倍体品系乙植株(DDdd),将甲、乙品系间行种植,自然状态下有自交也有杂交,故获得的丙有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A错误;
B、秋水仙素处理的是幼苗的芽尖,故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而根细胞没有加倍,在分裂中期时两者染色体数目不相等,B正确;
C、品系乙植株(DDdd)可以产生D
D、Dd、dd三种配子,故自交后代中基因型有五种,有显性性状也有隐性性状,C错误;
D、秋水仙素处理的目的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而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而纺锤体形成于有丝分裂的前期,D错误。

故选B。

6、D
【解题分析】
由表可知,甲病的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因此甲病是伴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乙病的男性患者少于女性,因此乙病是伴X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

【题目详解】
A、由表可知,甲病的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因此甲病是伴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A正确;
B、乙病的男性患者少于女性,因此乙病是伴X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B正确;
C、乙病的男性患者占10%,由于乙病是伴X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X B Y占10%,X b Y占90%,则X B的基因频率为10%,C正确;
D、甲病和乙病的致病基因都在X染色体上,因此控制这两种遗传病的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此时乘法定律不适
用,D错误。

故选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7、标志重捕法集群分布演替(或群落演替)化学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生物防治直接和间接
【解题分析】
1、生物群落不是一成不变的,他是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在群落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些物种的种群消失了,另一些物种的种群随之而兴起,最后,这个群落会达到一个稳定阶段,像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2、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
(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

(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3)行为信息:是指某些动物通过某些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的某种信息。

3、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已被利用的价值)、间接使用价值(生态价值)、潜在使用价值(未发现的价值)。

【题目详解】
(1)动物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蝗虫种群往往是集群分布。

(2)群落演替包括一种类型替代另一种,如苔藓演替成草本,也包括类型不变只有优势种的更迭。

(3)信息素属于化学信息,用来驱赶以牧草为食的昆虫,涉及到两种以上的生物,因此该功能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这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对人类生存环境无污染,属于生物防治。

(4)改造盐碱化草地第一得到优良牧草,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第二改善了环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题目点拨】
本题通过实例,考查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功能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生态恢复工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8、反馈增多核糖核苷酸、氨基酸产生更多的促红细胞生成素,促进机体产生更多的红细胞,提高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研制药物降低癌细胞内HIF的含量
【解题分析】
题意分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由肾脏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当氧气缺乏时,在缺氧诱导因子(HIF) 的调控下,肾脏分泌EPO刺激骨髓生成新的红细胞;正常氧气条件下,细胞内的HIF会被蛋白酶降解,缺氧环境下,HIF会促进缺氧相关基因的表达,使人体细胞适应缺氧环境。

【题目详解】
(1)据图分析,当红细胞数量增多时,血液中氧分压升高会抑制肾脏中氧感受器产生产生兴奋,进而抑制了EPO的分泌量,显然红细胞数量与EPO的分泌量之间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2)人体剧烈运动一段时间后,由于缺少氧气,则细胞产生的HIF增多,引起缺氧相关基因的表达,即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指导蛋白质生成的过程,在该过程中需要的原料依次为核糖核苷酸、氨基酸。

(3)根据题意分析,中长跑运动员在比赛前常常到海拔较高的训练基地训练,可能是因为该地海拔较高,氧气稀薄,刺激运动员产生更多的促红细胞生成素,促进机体产生更多的红细胞,提高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保证比赛时细胞得到足够的氧气和能量供给。

(4)根据题意分析,诱导HIF的合成会促进血管生成和肿瘤长大,则可以研制药物降低癌细胞内HIF的含量,进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题目点拨】
认真阅读题干获取有效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够根据题干信息弄清楚缺氧条件下、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缺氧诱导因子(HIF) 与生成新的红细胞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
9、藻蓝素和叶绿素光合片层藻种3 CO2浓度高,光合速率快,繁殖速度快碳酸酐酶的活力高,充分利用水体中的HCO3-NaHCO3溶液浓度较高,分解产生的CO2多
【解题分析】
分析图1可知,藻种生活水体中C02浓度越低,胞外碳酸酐酶活性越高,能更加充分地分解水体中的HCO3-离子分解得到CO2;分析图2可得,一定的NaHCO3溶液浓度范围内,拟柱胞藻生活环境中的NaHCO3溶液浓度较高,其净光合速率越高,且在相同NaHCO3溶液浓度环境中,经过低浓度C02水体驯养的拟柱胞藻净光合速率更高。

【题目详解】
(1)拟柱胞藻是一种水华蓝藻,为原核生物,含有的光合色素为藻蓝素和叶绿素,由于其色素分布于光合片层上,所以拟柱胞藻产生O2的场所在光合片层。

(2)由题图1中可得,藻种1、2、3的驯养环境中的CO2含量依次升高,则环境中的CO2含量最高的藻种3光合速率应最高,有机物积累量最多,繁殖速度快,故种群数量最大。

(3)根据图1分析可得,藻种1、2、3的驯养环境中的CO2含量依次升高,碳酸酐酶的活力依次降低,故低浓度C02水体中,拟柱胞藻能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是因为低浓度的CO2含量环境中,碳酸酐酶的活力高,能够充分利用水体中的HCO3-离子分解得到CO2,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4)分析图2可得,A、B两点的净光合速率差异主要是由于HCO3-离子的含量不同导致,B点HCO3-浓度高,分解产生的CO2多,净光合速率高。

【题目点拨】
本题需要学生结合题干知识中,胞外碳酸酐酶能催化HC03-分解为C02这一相关信息,结合图示信息分析可知,在低
浓度C02环境中驯化的拟柱胞藻细胞外碳酸酐酶活性强,能促进HC03-分解,从而提高拟柱胞藻细胞的光合速率。

10、PCR DNA双链复制番茄红素环化酶翻译Ecl和BamH1 自身成环 2 农杆菌转化(或基因枪、花粉管通道)
【解题分析】
分析图一:番茄红素可以转化为胡萝卜素。

分析图二:图二位重组DNA(质粒三)的构建过程,该质粒能表达出双链RNA(发卡),番茄细胞可以识别侵入的双链RNA并将该双链RNA及具有相同序列的单链RNA一起降解,提高了果实中番茄红素的含量。

【题目详解】
(1)在体外快速大量获得目的基因或含有目的基因的“片段A”可以采用PCR技术,该技术的原理是DNA双链复制。

(2)根据图二可知,目的基因是番茄红素环化酶基因,因此表达出“发卡”的DNA片段实际上是两个反向连接的番茄红素环化酶基因;“发卡”能导致双链RNA、mRNA被降解,而mRNA为翻译的模板,因此“发卡”阻止了其在细胞内的翻译过程,所以提高了果实中番茄红素的含量。

(3)为保证第二个目的基因片段反向连接,应该用两种限制酶切割。

由图可知,第二个目的基因片段两侧的限制酶识别序列为Ecl 和BamHⅠ,因此处理已开环质粒所用的两种限制酶是Ecl 和BamHⅠ。

(4)去磷酸化是去掉黏性末端最外侧游离的磷酸基团。

对已开环的质粒二两端去磷酸化的主要作用是阻止其自身成环(自身环化);构建重组质粒三时,要用限制酶Ecl 和BamHⅠ切割,这样会去除黏性末端最外侧缺少磷酸基团的脱氧核苷酸,因此形成的重组质粒缺少2个磷酸二酯键。

(5)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因此可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质粒三导入植物细胞。

【题目点拨】
解答第(5)题,关键能理清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总结如下:
1、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其次还有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

2、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技术。

3、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最常用的原核细胞是大肠杆菌,其转化方法是:先用Ca2+处理细胞,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再将重组表达载体DNA分子溶于缓冲液中与感受态细胞混合,在一定的温度下促进感受态细胞吸收DNA 分子,完成转化过程。

11、稳定存在磷酸二酯脱氧核苷酸RNA聚合酶转录甲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解题分析】
农杆菌转化法(约80%的转基因植物都是用这种方法获得的)
1、农杆菌转化法的具体过程:
(1)利用土壤的Ti质粒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即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土壤农杆菌的Ti质粒上。

(2)将整合了目的基因的Ti质粒导入土壤农杆菌细胞内。

(3)利用土壤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该过程实际上是将含有目的基因的土壤农杆菌Ti质粒导入植物细胞内。

(4)含有目的基因的土壤农杆菌Ti质粒进入植物细胞后,可以把自己的一段基因整合到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这段基因中包含了目的基因。

2、原理: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根据农杆菌的这一特点,如果将目的基因插入到Ti质粒的T-DNA上,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就可以把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的DNA上。

3、农杆菌特点:易感染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对单子叶植物没有感染力;Ti质粒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

4、转化:目的基因插人Ti质粒的T-DNA上农杆菌→导入植物细胞→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目的基因的遗传特性得以稳定维持和表达。

【题目详解】
(1)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通过复制遗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表达和发挥作用。

(2)DNA连接酶的作用是在DNA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

(3)基因表达载体的本质是D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基因表达载体中的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这种结合完成后才能驱动目的基因通过转录合成mRNA。

(4)用两种限制酶XbaI和SacI(两种酶切出的黏性末端不同)切割某DNA,获得含目的基因的片段。

甲、该Ti质粒中含有限制酶XbaI和SacI的切割位点,且用这两种酶切割可将目的基因插入T﹣DNA中,甲正确;乙、该Ti质粒中不含限制酶SacI的切割位点,乙错误;
丙、该Ti质粒中含有限制酶XbaI和SacI的切割位点,但用这两种酶切割不会将目的基因插入T﹣DNA中,丙错误;丁、该Ti质粒中不含限制酶XbaI的切割位点,丁错误。

故选甲。

(5)将受体细胞培养成植株需要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的理论依据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题目点拨】
分析解答本题关键要熟悉农杆菌转化法的原理和基本操作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