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一、选择题
化的是()
4.(2019·北京海淀高三一模)辣椒素是影响辣椒辣味的活性成分的统称,其中一种分子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8H27NO3
B.含有氧原子的官能团有3种
C.能发生加聚反应、水解反应
D.该分子不存在顺反异构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式为C2H4O2的有机物不一定有酸性
B. 利用复分解反应可实现FeSO4向FeO(OH)的转化
C. 相同质量的红磷分别在空气中和纯氧中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D. 选用适当的催化剂,可以改变可逆反应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6.下列不能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强的有几项
(1)HCl比H2S稳定 (2)S2-还原性比Cl-强 (3)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
(4)HCl的溶解度比H2S大 (5)相同条件下Cl2与Fe反应生成FeCl3,S与Fe生成FeS
(6)HC1的酸性比H2S强
A. 2项
B. 3项
C. 4项
D. 5项
7.25℃时,向0.1mol/LNaA溶液中滴滴加盐酸,遇得混合溶液的pH与
-
c(A)
p
c(HA)
的变化关
系如下图所示,
-
c(A)c(A)
p=-lg
c(HA)c(HA)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E点溶液中c(Na+)=c(A—)
B. K a(HA)的数量级为10—3
C. 滴加过程中
-
-
c(A)
p
c(HA)c(OH)
保持不变
D. F点溶液中c(Na+)>c(HA)>c(A—)>c(OH—)
8.下列离子组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常温下,c(H+)/c(OH−)=1×10−12的溶液:K+、AlO2−、CO32−、Na+
B. 加入苯酚显紫色的溶液:K+、NH4+、Cl−、I−
C. 加入Al能放出大量H2的溶液中:NH4+、Na+、NO3−、SO42−
D. 常温下,pH=7的溶液:Cu2+、Fe3+、NO3−、SO42−
9.与甲、乙两套装置有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装置中,锌棒均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甲中锌棒直接与稀H2SO4接触,故甲生成气泡的速率更快
C.甲、乙装置的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均向碳棒定向迁移
D.乙中盐桥设计的优点是迅速平衡电荷,提高电池效率
10.下列各组有机物中,其一氯代物的数目不相等的是
A. 正戊烷和正己烷
B. 新戊烷和2-甲基丙烷
C. 环戊烷和乙烷
D. 丙烷和2,3-二甲基丁烷11.关于下列四个图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①表示可逆反应:CO(g)+H2O(g)CO2(g)+H2(g)△H<0 B.图②表示电解氯化钠稀溶液,阴、阳极产生气体体积之比一定是 1︰1 C.图③表示可逆反应:A2(g)+3B2(g)2AB 3(g)△H>0
D.图④表示压强对 2A(g)+2B(g)3C(g)+D(s)影响,乙压强大
1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T原子可以表示为3
1
H B.氢氰酸的结构式是:H-N≡C
C.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比例模型可以表示CO2或SiO2
13.下列实验中,实验现象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实验现象结论
实验现象结论
A向Ba(NO3)2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SO2与Ba(NO3)2反应得到
BaSO3
B向FeI2的溶液中滴加少量的氯
水
溶液颜色变深Cl2与Fe2+反应生成Fe3+
C向蔗糖溶液中加几滴稀硫酸,水浴加热5min后,再加新制
Cu(OH)2后加热无砖红色沉淀生
成
蔗糖没有水解
D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固体溶液红色变浅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
解平衡
评卷人得分
二、单选题
14.同周期的X,Y,Z 三种元素,已知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如下:HXO4>H2YO4>H3ZO4,则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Z>Y >X
B. 简单阴离子半径按 X,Y,Z 顺序依次增大
C. 非金属性:X>Y>Z
D. 氢化物稳定性按 X,Y,Z 顺序逐渐增强
评卷人得分
三、综合分析题
15.(15分)(物质结构与性质)铝、钛的合金及其化合物用途非常广泛,回答下列问题:(1)Al65Cu20Co15是一种准晶体,准晶体是一种无平移周期序,但有严格准周期位置序的独特晶体,可通过方法区分晶体、准晶体和非晶体。
(2)基态Al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铝的第一电离能比镁的低,是因为。
(3)AlF3的熔点(1040°C)比AlCl3 (194°C)高得多,这是因为;气态时,氯化铝以双聚体的形式存在,画出Al2Cl6的结构:。
(4)TiO2+检验反应为TiO2++H2O2≡[TiO(H2O2)]2+(橙红色),配离子[TiO(H2O2)]2+中与中心原子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H2O2中氧原子的杂化方式是, H2O2的沸点(158°C)比键合方式相同的S2Cl2(138°C)的高,其原因是。
(5)铝钛合金可用作磁控溅射镀膜的原材料,它的晶体结构及晶胞参数如图所示(Ti、Al位于面心或顶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则该铝钛合金的密度为g·cm-3(列出表达式)。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C
2.B
3.A
解析淘金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故A符合题意;B项发生反应:CuSO4+Fe===Cu+FeSO4,故B不符合题意;石灰石加热后能制得生石灰,发生了化学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丹砂(HgS)烧之成水银,即红色的硫化汞在空气中灼烧有汞生成,积变又还成了丹砂,
即汞和硫在一起又生成硫化汞,发生了化学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4.D
解析:{}D
解析辣椒素的分子式为C18H27NO3;含有氧原子的官能团有醚键、羟基、肽键3种;辣椒素中含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含有肽键能发生水解反应;与辣椒素中碳碳双键两端的碳原子相连的另外两个原子团不相同,则存在顺反异构,故A、B、C正确,D错误。
5.A
解析:A
【解析】
【分析】
A、分子式为C2H4O2的有机物可能为CH3COOH或HCOOCH3;
B、FeSO4中铁元素化合价为+2价,FeO(OH) 中铁元素化合价为+3价;
C、相同质量的红磷分别在空气中和纯氧中完全燃烧均生成五氧化二磷;
D、选用适当的催化剂,可以改变可逆反应的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
【详解】A项、分子式为C2H4O2的有机物可能为CH3COOH或HCOOCH3,CH3COOH具有酸性,而HCOOCH3不具有酸性,故A正确;
B项、复分解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FeSO4中铁元素化合价为+2价,FeO(OH) 中铁元素化合价为+3价,FeSO4向FeO(OH)的转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项、相同质量的红磷分别在空气中和纯氧中完全燃烧均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放出的热量相同,故C错误;
D项、选用适当的催化剂,可以改变可逆反应的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6.A
解析:A
【解析】
分析:根据非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的酸性强弱、离子的还原性强弱、氢化物的稳定性、与氢气反应的难易程度等来判断原子的得电子能力强弱,以此来比较非金属性的强弱。
详解:①HCl比H2S稳定,则非金属性Cl>S,①不选;
②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S2-还原性比C1-强,能确定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②不选;
③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则非金属性Cl>S,
③不选;
④溶解度属于物理性质,与元素的非金属性无关,不能确定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④选;
⑤Cl2与Fe反应生成FeCl3,S与Fe反应生成FeS,则Cl得电子的能力强,所以非金属性Cl>S,⑤不选;
⑥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HCl的酸性比H2S的酸性强,不能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强,⑥选;
答案选A。
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E点溶液pH为7,溶液中c(H+)=c(OH—),
【详解】A项、由图可知,E点溶液pH为7,溶液中c(H+)=c(OH—),由溶液中电荷守恒关系c(Na+)+ c(H+)=c(A—)+ c(Cl—)+ c(OH—)可知,溶液中c(Na+)=c(A—)+ c(Cl—),故A错误;
B项、HA的电离常数K a(HA)=
()
-
c(A)
c(HA)
+
⋅c H
,由图可知pH为3.45时,溶液中
-
c(A)
p
c(HA)
=0,c(HA)=c(A—),则K a(HA)= c(H+)=10-3.45,K a(HA)的数量级为10—4,故B错误;
C项、溶液中
-
-
c(A)
c(HA)c(OH)
⋅
=
()
()
+
+
-
-
c(A)
c(HA)c(OH
c H
H
)c
⋅
⋅⋅
=a
w
K
K,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
数、弱酸的电离常数不变,则滴加过程中
-
-
c(A)
p
c(HA)c(OH)
⋅
保持不变,故C正确;
D项、F点溶液pH为5,
-
c(A)
p
c(HA)
=—1,则溶液中c(A—)>c(HA),由物料守恒c(Na+)=
c(A—)+ c(HA)可知c(Na+)>c(A—),则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c(A—)>c(HA)>c(OH—),故D错误。
故选C。
8.A
解析:A
【解析】
【详解】A.c(H+)/c(OH−)=1×10−12,表示溶液呈碱性,离子相互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A正确;
B.加入苯酚显紫色的溶液中含有Fe3+, Fe3+和I−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加入Al能放出大量H2的溶液可能呈酸性或碱性,若呈酸性,NO3-存在时不会产生氢气,若呈碱性,NH4+会和OH-反应,生成一水合氨,故C错误;
D.Cu2+、Fe3+溶液中,会发生水解,使溶液显酸性,常温时pH7,故D错误;
本题答案为A。
【点睛】离子间不发生复分解反应、络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双水解反应,方能大量共
存。
9.D
解析:D
根据图示,甲未构成闭合电路,不属于原电池装置,发生化学腐蚀;乙满足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原电池,其中锌为负极,碳棒为正极,结合电极反应式和原电池原理分析解答。
【分析】
由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可判断同周期元素的左右位置关系,进而利用元素周期律比较原子半径、离子半径、非金属性、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详解】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HXO4>H2YO4>H3ZO4,则非金属性X>Y>Z,C项正确;同周期的
左右位置关系为Z、Y、X,则原子半径Z>Y >X,A项正确;它们的简单阴离子电子排布相同,离子半径Z>Y >X,B项正确;因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氢化物稳定性X>Y>Z,D项错误。
本题选D。
【点睛】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HXO4、H2YO4、H3ZO4,可知X、Y、Z的最高化合价分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