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树人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树人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
经典试题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表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标志是
A.B.C.D.
2.践行“生态文明思想”,我县积极推广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易拉罐应投放的垃圾桶是
A.可回收垃圾
B.其他垃圾
C.厨余垃圾
D.有害垃圾
3.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氧化钾KO B.氯化银ClAg
C.氦气He D.氧化铝AlO2
4.奥运会火炬的燃料为丙烷(C3H8)。

下列关于丙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无色气体B.可以燃烧C.沸点为-42.1℃,易液化D.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
5.喝牛奶可以补钙,这里的钙指的是( )
A.分子B.原子C.元素D.单质
6.某药品说明书中有:本品每克含碘150mg、镁65mg、锌1.5mg、这里的碘、镁、锌指()
A.原子B.元素C.分子D.离子
7.能鉴别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方法是
A.分别插入燃着的木条B.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C.闻气味D.分别观察颜色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取固体药品
C.点燃酒精灯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9.如图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钠原子得到电子变成钠离子
B.氯原子形成氯离子时,质子数发生了改变
C.该变化过程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发生了改变
D.生成的氯化钠固体中,离子是静止不动的
10.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氧元素——N B.钠离子——Na
C.4个氢分子——4H D.3个氧原子——3O
11.将足量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颜色为()
A.紫色B.红色C.蓝色D.无
12.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CaO B.CaCO3C.O2D.Ca(OH)2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请结合如图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把装置A制取的某气体从装置B的a端通入,B中蜡烛燃烧更旺,则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下列哪些物质不能单独分解作为制取该气体的反应物__________(填序号)。

A NaCl
B KMnO4
C H2O
D CH4
(3)用装置A, C制取并收集该气体,当装置C中的导管口有气泡__________冒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

在收集过程中发现装置A中有大量气泡产生,而装置C中只有少量气泡冒出。

你认为实验过程中忘记了什么操作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在探究“二氧化锰能加快双氧水分解制氧气”的实验时,老师要求他补充“在盛有二氧化锰的中加入适量水,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的实验。

请问:增补该对照实验的目的是:_____。

(5)某同学进行该实验并用排水法收集O2,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 先向锥形瓶中加入二氧化锰固体,再向分液漏斗中加双氧水
b 当导管口刚冒出气泡,就始收集
c 若用如图(装满水)收集O2,则气体应从b端导入
d 气体收集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14.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或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中在燃烧匙内盛过量
..红磷,红磷必须过量的原因是_____,点燃红磷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实验完毕,水进入集气瓶中的体积没有达到总容积五分之一,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___。

(写一条即可)
(2)B实验中集气瓶内放入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

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现象,你认为可能原因是_____(写一条即可)。

(3)C实验烧杯B中的现象是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

(4)D实验的目的是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15.如图所示,在小烧杯A中装入30mL蒸馏水,再滴入3滴酚酞,在小烧杯B中装入30mL浓氨水,用一大烧杯把A、B两个烧杯罩在一起,过一段时间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从微观上说明___________。

一些同学对上述结论有不同看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猜测:
第一种:B烧杯中的蒸馏水使酚酞试液变红
第二种:B烧杯中的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扩散到A烧杯中的溶液中生成氨水使酚酞变
红。

①你认为_______________猜测正确。

②为证明这两种猜测,现设计如下实验:(请完成下空)
实验内容、方法现象结论用洁净的烧杯取30ml水,滴入
2-3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不变色
水___________使酚酞变色
(填“能”或“不能”,不同)
取一张滤纸,滴上酚酞试液,
待晾干后,放在装有浓氨水的试剂瓶上方酚酞不变色
氨气_______________使酚酞
变色
将少量氨气通入含有酚酞试液
的蒸馏水中溶液变___________色
氨气溶解水中形成的氨水能
使酚酞变色
16.规范使用仪器是实验成功的保障,请结合下列仪器回答问题:
(1)仪器D的名称是_____。

(2)给烧杯中的物质加热时,必须用到上述仪器中的_____(填序号);
(3)常用作加热少量固体试剂的反应容器是_____(填序号),向其中加入粉末状固体药品时,应补充的仪器是_____(填名称),加热时容器口应_____(填“朝上”“朝下”或“平放”)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13g锌与148.4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求:
(1)产生氢气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8.“化学为生命密码解锁”,DNA承载着生命遗传密码。

胞嘧啶(C4H5ON3)是DNA水解产物之一。

请计算:
(1)胞嘧啶(C4H5ON3)中C、H、O、N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__。

(2)胞嘧啶(C4H5ON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
(3)222 g胞嘧啶(C4H5ON3)中氮元素的质量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6分)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误将少量的高锰酸钾当做二氧化锰加入,结果产生氧气的速率也很快。

(1)试分析其中原因_____。

(2)与单独利用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比较,产生的氧气量是否相同_____?为什么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解题分析】
A、A标志是爆炸物标志,不符合题意;
B、B标志表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符合题意;
C、C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不符合题意;
D、D标志是可回收标识,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A
【解题分析】
易拉罐的主要成分是铁或者铝等金属,为节省金属资源,应予以回收。

因此易拉罐属于可回收垃圾,A选项正确。

故选A。

3、C
【解题分析】
A.氧化钾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K2O,故错误;
B.氯化银中,银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所以氯化银的化学式为AgCl,故错误;
C.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He,故正确;D.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故错误。

故选:C。

4、B
【解题分析】
A、丙烷是无色气体,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丙烷可以燃烧,说明丙烷具有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C、丙烷沸点为-42.1℃,易液化,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丙烷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题目点拨】
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可燃性等。

5、C
【解题分析】
喝牛奶可以补钙,这里的“钙”指的是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C。

6、B
【解题分析】
每克含碘150mg、镁65mg、锌1.5mg,这里所标的碘、镁、锌是指元素,它们存在于化合物中。

故选B。

7、A
【解题分析】
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要求根据三种气体性质差别,所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即达到鉴别气体的目的。

【题目详解】
A、将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燃烧无明显变化的气体为空气;木条燃烧更旺的气体为氧气;木条熄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气体。

现象明显,方案可行,故A正确;
B、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只有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难以鉴别气体空气和氧气。

方案不可行,故B错误;
C、三种气体都是没有气味的气体,此方案不能鉴别三种气体,故C错误;
D、三种气体都是没有颜色的气体,无法完成鉴别,故D错误。

故选A。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鉴别方法,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所要鉴别气体的性质的差别,根据实验中是否出现明显的不同现象判断能否鉴别。

8、D
【解题分析】
A、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没有倒放桌面上,可能会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故A 错误;
B、取用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摄子夹取块状固体放到管口,再把试管慢慢竖起,故B错误;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故C错误;
D、向试管内滴加药品时,应将胶头滴管垂悬在试管的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更不能接触试管内壁,防止污染试剂,故D正确。

故选:D。

9、C
【解题分析】
A、钠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钠离子,错误;
B、氯原子形成氯离子时,质子数没有发生改变,错误;
C、该变化过程中,钠原子和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发生了改变,正确;
D、生成的氯化钠固体中,离子是不断运动的,错误;
故选:C。

10、D
【解题分析】
A 、氧元素的符号表达式为O,错误;
B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 1 要省。

钠离子可表示为: Na +,错误;
C 、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4 个氢分子可表示为4H 2,错误;
D 、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 3 个氧原子表示为:3O ,正确。

故选D。

11、B
【解题分析】
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故选B。

12、A
【解题分析】
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题目详解】
A 、CaO 是由钙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属于氧化物,故A 正确;
B 、CaCO 3是由钙、碳、氧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B 不正确;
C 、O 2由一种元素组成,是单质,故C 不正确;
D 、Ca(OH)2是由钙、氧、氢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D 不正确。

故选A 。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锥形瓶 22222H O H MnO O+O AD 连续均匀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排除水中加入二氧化锰也会产生氧气的可能 bcd
【解题分析】
(1)仪器①的名称是锥形瓶。

(2)把装置A 制取的某气体从装置B 的a 端通入,B 中蜡烛燃烧更旺,该气体为氧气,则装置A 中发生反应为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22222H O H MnO O+O ;
A. NaCl 中不含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不能单独制取氧气;
B. 加热4KMnO 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能单独分解制取氧气;
C. 电解2H O 生成氢气和氧气,能单独分解制取氧气;
D. 4CH 中不含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不能单独制取氧气;
故填:AD 。

(3)用装置A 、C 制取并收集该气体,当装置C 中的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在收集过程中发现装置A 中有大量气泡产生,而装置C 中只有少量气泡冒出,可能是装置气密性不好,实验过程中忘记了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增补该对照实验的目的是:排除水中加入二氧化锰也会产生氧气的可能。

(5) a 先向锥形瓶中加入二氧化锰固体,再向分液漏斗中加双氧水,先加固体药品,再添加液体药品,操作正确;
b 当导管口刚冒出气泡,就始收集,会导致收集的气体不纯,操作错误;
c 若用如图(装满水)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c 端导入,将水从b 端排出,操作错误;
d 该实验没有使用酒精灯,操作错误;故填:bcd。

14、将装置内氧气全部消耗完4P + 5O2点燃
2P2O 装置漏气,红磷量过少,未
等冷却到室温读数(合理即可)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氧气的浓度过低,铁丝生锈(合理即可)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分子不断的运动,氨气分子运动酚酞溶液中形成氨水,氨水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探究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不同呼出气体中木条熄灭,吸入空气中的木条无明显变化
【解题分析】
(1)红磷必须过量的原因是将装置内氧气全部消耗完,反应物是红磷和氧气,生成物
是五氧化二磷,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P + 5O2点燃
2P2O5;实验完毕,水进入集
气瓶中的体积没有达到总容积五分之一,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装置漏气,红磷量过少,未等冷却到室温读数;
(2),B实验中集气瓶内放入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现象,可能原因是氧气的浓度过低,铁丝生锈等;(3)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溶于水生成了氨水,氨水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C实验中烧杯B中的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分子不断的运动,氨气分子运动酚酞溶液中形成氨水,氨水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4)D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不同,氧气具有助燃性,根据木条燃烧的程度判断氧气含量的多少。

观察到的现象是呼出气体中木条熄灭,吸入空气中的木条无明显变化。

15、A烧杯中液体变红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第二种不能不能红【解题分析】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浓氨水中的氨分子不断运动,扩散到A烧杯中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
①碱性溶液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中性溶液(例如水)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因此我认为第二种猜测正确;
②用洁净的小烧杯取20mL水,滴入2-3滴酚酞试液,不变色,说明水不能使酚酞变色;取一张滤纸,滴入酚酞试液,待晾干后,放在装上有浓氨水的试剂瓶上方,酚酞不变色,说明氨气不能使酚酞变色;将少量氨气通入含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结论是氨气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氨水能使酚酞变色,则说明现象是溶液变成红色.
故答案为A 烧杯中液体变红;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①第二种;

16、玻璃棒 E A 药匙 朝下
【解题分析】
(1)仪器D 是玻璃棒;故填:玻璃棒;
(2)给烧杯中的物质加热时,必须垫上石棉网;故填:E ;
(3)试管可用作加热少量固体试剂的反应容器;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固体药品时,需
要用到药匙;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为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需要将试管口略
向下倾斜;故填:A ;药匙;朝下。

【题目点拨】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于常见仪器的名称、作用等常识,同学们一定要了然于
心。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1)0.4g (2)20%
【解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相关知识。

【题目详解】
解:设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x ,硫酸锌的质量为y 。

244265? 161? 2? 1?3?
Zn H SO ZnSO H g y x +=+↑
65213g x = 6516113g y
= x=0.4g y=32.2g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2.2
100%20% 13148.40.4
g
g g g

+-

答:(1)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4g;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18、4:5:1:311184 g
【解题分析】
(1)由化学式可知,胞嘧啶(C4H5ON3)中C、H、O、N的原子个数比是4:5:1:3。

(2)胞嘧啶(C4H5ON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4+5+16+14×3=111。

(3)222 g胞嘧啶(C4H5ON3)中氮元素的质量=222g×=84g。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因为高锰酸钾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正好作为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所以反应速度也加快了不同因为KMnO4自身也会分解生成O2,所以生成的O2比原来要多【解题分析】
(1)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误将少量的高锰酸钾当做二氧化锰加入,结果产生氧气的速率也很快,其中原因是高锰酸钾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正好作为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反应速度也加快了;
(2)与单独利用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比较,产生的氧气量不相同,原因是KMnO4自身也会分解生成O2,所以生成的O2比原来要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