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安顺屯堡文化中建筑文化的特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安顺屯堡文化中建筑文化的特点
资环系09房产班姓名:周晓昀学号:200907042046 摘要:屯堡文化以安顺为中心,方圆近百里的地域内,平坝、普定、镇宁、紫云、广顺、长顺等县都分布着屯堡村寨,在这些屯堡里居住着一群至今仍保留明代江南汉族习俗的人群——屯堡人,数百年来由于大山的阻隔和与少数民族军事、文化心态的对峙,使屯堡人这群特殊的明代汉族移民至今仍未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交融,也由于他们数百年所形成奇特汉族部落集团的自我优越的封闭心理,也未能和发展迅速的主流汉族文化交融。

传统道德价值观是特定的民族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积累的道德观念,对个体的道德行为具有激励和约束作用,并以此协调个体之间或者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规范个体的行为。

在多种文化冲突与交融的民族地区,随着原有的相对封闭的社会文化体系被打破,其传统道德价值观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正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

关键词:屯堡文化建筑文化价值观
屯堡建筑“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石头的街面石头的墙,石头的碾子头的磨,石头的碓窝石头的缸”。

这一段精辟的民间顺口溜道出了屯堡村寨的石头魅力。

走入屯堡寨中,看到的是石头,手摸到是石头,脚下踩的仍然是石头。

石头构筑了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的屯堡,屯堡人把石头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至,一个典型的屯堡就是对“石头生命”的完整诠释。

屯堡人的石头寨建在依山傍水的地方,把防御功能放在首要位置,建筑材料就地取材,采用贵州山区随处都有的石灰岩薄层进行建造,坚固而耐久。

每个典型的屯堡村寨都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石头单体建筑和石头群体建筑的完美结合从至今仍保存的比较完整的屯堡原始村落来看,村落布局多采用中轴线分割布局和点线分割布局。

点线分割布局最具有典型特点,这种布局形式以寨中央空坝为点,向外辐射出纵横交错道(线),巷道把民居分割成一片一片(面),构成一个点线面相结合的整体。

在狭长深邃的巷两端做有可供御敌的门;每条巷既能单独防御又可互相形成整体防御。

进入巷中就如进入了迷宫,如敌人冒然进入,关上巷门,就如关门打狗一般。

在原始的村落布局上我们发现,屯堡民居极少有单体民居独立存在,它们都是户靠户的
紧挨着,从寨子中心的“点”向外扩展,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屯堡民居建筑既独立,同时又跟整个寨子的布局浑然一体,单体和整体做到了完美的结合。

1、依山傍水,可攻可守屯堡村寨的选址十分讲究,寨前要有可供灌溉的河流,寨中有饮用水源,寨后有靠山,进则可攻,退则可守。

屯田的本质决定了屯堡建筑的风格。

屯堡寨子的前面是阡陌纵横的田土,有丰富的灌溉水源,利于耕种;寨后的靠山高而险峻,登顶可以远眺,观察敌情。

原始的屯堡四周都有石砌城垣和雄伟的寨门,寨门和城垣都采用坚固的石料垒砌,高大雄伟,站在寨门上即可看清进攻之敌的情况,十分不利于敌方;待进攻之敌筋疲力尽时,则可聚集屯堡中的兵力出而击之,或于靠山顶燃放烽火向其它屯堡报信,等待援军共同夹击敌人,如援军迟缓,坚固的城垣和复杂的巷道又可坚守;寨中有囤聚之粮,有饮用水源,为坚守提供了条件,一般数日无忧;就算敌人攻破了屯堡的外围防守,屯堡寨中民居和巷道还可以独自为堡,与敌人进行巷战,高大的碉楼和巷道民居随处密布的射击孔、梭标孔对入侵之敌同样有致命的威胁。

2、精雕细刻,琼花瑞草屯堡建筑虽然把军事功能放在首位,但也不完全一味是粗犷的东西。

屯堡人的民居建筑雕刻不是十分细腻精巧的,特别是屯堡民居的门头雕刻最为繁富,有花窗、花板、垂花柱。

每个部件都饰以不同的图案,最为典型的是吉语类的福(蝙蝠)、禄(梅花鹿)、寿(麒麟)、喜(喜鹊),正宗传统的汉族雕刻图案;民居内部的花窗、花门、柱础等雕刻也多如此,有钱的读书人家的门板等处还雕有诗词书画,这些雕刻图案与当地少数民族的民居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江南汉族移民文化秀丽的地方。

“屯堡人即明代屯军之裔嗣也”《安顺府志?风俗志》;清道光七年(1827年)刘祖宪篡修的《安平县志》,其中《风土志?屯堡人》卷五:“屯堡即明洪武时之屯军……”,这两则记载很明确地说屯堡人即明代屯军的后代,同时应包括明代“填南”的江南汉族移民。

明朝的“屯堡”是军队建制,具有很大的流动性,如今仍居住在入黔始祖定居地的屯军后裔只是一部份。

在明中叶后,屯田军民的苛赋是日益加重,少数民族常结伙“烧劫屯堡”,使居住在非屯田区域的“屯堡人”迁移出去,文化特征产生了变迁。

另一部分屯堡人利用朝代的更替或迁移或就地随流,文化特征也随之失去。

以上这两部分人群虽然也是“明代屯军之裔嗣”他们只能是“裔嗣”已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屯堡人”了。

今天我们所说的屯堡人是指居住在以安顺市为中心、方圆近百里的范围内,如今仍保存着大明朝屯军
文化的影子和明朝时期江南一带汉族移民风俗习惯的人群。

这一群被遗忘在大山深处的人,六百年来坚持固守着明代江南汉族文化,以汉族文化道统的姿态屹立在这片土地上,她们的建筑、服饰、戏剧、饮食等都与从不同,这种带有屯军文化影子和明代江南移民文化特征的奇特文化现象,专家学者们称之为“屯堡文化”。

屯堡文化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和特殊的人文环境中形成的。

明代以前众多朝代都推行过屯田制,从文化遗存的角度来看,无论是西域的屯田,还是中原的屯田都已消失殆尽,何以在贵州的大山深处不保存着如此奇特的“屯堡文化”呢?这真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亘古千年,纵横百里,时空在这里演化出一方迷人的土地,它,就是你脚下安顺!古往今来,地理学家发现了它“扼锁滇黔”的雄险;富商大贾领略过它“万马归槽”的繁华;文人墨客在它的奇山怪水间留连忘返;考古学家在这里拾取夜郎古邑的断瓦残砖;文化人类学家则在这里追寻“屯堡文化”的踪迹。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山山水水雕琢成一幅幅独具风格的画图;智慧的各族人民在苍凉高原上留下了人类文明的痕迹。

于是,神秘与明朗叠映,怪诞与秀美共存,犷野与典雅交融!历史的尘灰遮不住格外神奇的土地!屯堡在大山的皱褶中闪射夺目的辉光,既是那么古老,又是那样年轻,既曾拖着蹄姗的脚步从远古走来,又正迈开坚实的步履向未来走去……岁月将它熔铸成一部引人人胜的典籍,每一页都留下一个难忘的故事。

这就是屯堡人和屯堡文。

从贵阳市驱车往西行进约70公里,进入安顺市所辖平坝县范围内,沿贵黄公路两侧可见山谷盆地间绿树掩映着一片片银色的石头建筑的世界。

那就是屯堡人用岁月的钢凿打造的赖以生存的自由空间——屯堡村寨,以它无声的语言向人们讲述六百年来的风云聚汇与坎坷历程。

依山傍水建造的一栋栋石木结构的房屋,错落有致,连片成趣。

走进村寨,那“石头的路面石头墙,石头的瓦盖石头房,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板凳石头缸”的石头世界,令人赞叹。

明王朝为了制止内患,巩固边睡和减轻驻防军队的粮响负担,实施屯田制后,官兵民众,跑马圈地,聚伍为营,聚族而居,立栅建寨,一个个屯堡村落在安顺的山野林间出现。

几十万人的军屯军堡、民屯民堡、商屯商堡就这样相继聚落而成今天的屯堡建筑群体。

屯堡人利用安顺一带碳酸钙岩层的丰富资源,从简陋的栅栏式建筑,演变成封闭式建筑结构。

以石头寨墙或村民房墙连体,再配上
碉楼、碉堡,形成了易守难攻的建筑群体。

屯堡建筑的选地讲究风水堪舆。

靠山不近山,临水不傍水,地势干燥,视野开阔,水源方便。

左右有大山“关拦”,坐向以南北为宜,要符合“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山关人丁水管财”的五行学说要求。

对屯堡人来说,传统的天文地理对人生命运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被视为“万年龙窝”的居屋,如果不讲究风水龙脉,不注重相生相克,不仅会影响自身的财源命运,还会牵连到全寨的兴旺发达。

这种习俗心理无疑对促进屯堡人的内聚力起到无形的作用。

安顺一带多山多树,岩石以沉积岩为主。

其石材薄厚多样,硬度适中。

屯堡人选择石木为主要建筑材料,那是为生存而作出的明智决定。

他们深知,军事镇压并未带来永久的和平,环顾左右,反抗之事不绝。

仅从明到清,大大小小的“焚烧屯堡”事件就不下数十起。

如此险恶的环境,选择坚固而又阻燃的石头来建房,不能不认为是屯堡人生存智慧的一种选择。

屯堡村寨平面布局以一条主巷道和多条支巷道,将各家各户连成片,形成城堡式的结构。

各支巷道只有一个口通往主巷道,构成“关门打狗”之势。

民居沿袭了江南三合院、四合院的特点,由正房、厢房、围墙连成一门一户的庭院。

结合特定环境的需要而加以改进成全封闭式的格局,从燕窝式到城堡式到城堡碉堡连结体式。

在各种式样的独立庭院中,天井不仅是家庭活动的场地,更是防止进犯敌人纵火的措施。

屯堡人的建筑观念,把防卫放在首要的位置上。

在房屋平面布局上,屯堡民居强调中轴对称、主次分明,屋面覆盖的石板讲究美学的几何结构,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平稳和谐、包容宽纳的审美观念。

其住房分配既讲究实用性又充分体现内外、长幼、主宾的儒家纲常伦理,从而制约和维系着家庭和社会的人际关系。

屯堡民居最大的特点是石头的广泛应用。

一户民宅就是一座石头城堡,一个村庄就是一座纯粹的石头城,屯堡是一个防御敌人的整体,而屯堡居民就是组成这个整体的每个细胞,既可以各自为阵,又可以互相支援友邻,既保证一宅一户私密性和安全感,同时又维系各家之间必要的联系。

屯堡建筑把石头工艺发挥到极至,从高向下放眼望去,白白的一片,错落有致。

走进屯堡村寨,所看到的是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石头的街道,石头的墙,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碓窝,石头的缸。

屯堡居民就是一个石头世界。

居民的建筑成四合院,既有江南四合院的特点,又有华东四合院的布局,
但最突出的特点是全封闭的格局。

居民建筑分朝门、正房、厢房,朝门成雄伟大"八"字型,两边巨石勾垒,支撑着精雕的门头,门头上雕有垂花柱或面具等装饰品。

正房高大雄伟,在木制的窗棂、门上雕刻着许多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

厢房紧依正房两边而建,前面为倒座,形成四合,中间为天井,天井是用一尺厚的石头拼成,四周有雕刻着"古老钱"的水漏。

石头建筑的屯堡居民,具有强烈的军事色彩,村寨内部的巷子互相连接,纵横交错,巷子又直通寨中的街道,形成"点、线、面"组合的防御体系。

靠巷子的墙体,留着较小的窗户,既可以采光,又形成了遍布于巷子中的深邃枪眼。

低矮的石门,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军事功能。

这一切无不显示当时战争所需的建筑构成和屯军备武的思想。

现在屯堡村寨中,至尽残存着许多垛口、炮台。

这就是屯堡人和屯堡文化。

参考文献:
1.安顺市旅游局屯堡文化简介
2.冯开禹;云鹫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年01期
3.杨洋;贵州天龙镇屯堡社区青年传统道德价值观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
4.李高峰;;华美协进社社务及其特质探究[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
5.年张磊;清代贵州女性生活研究[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