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二6.2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课程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全册书的最后一节,是本书的总结和升华。

这节主要解决两个问题:
(1)中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庞大的人口压力、严重的资源短缺、深刻的环境危机);
(2)中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中国21世纪议程》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结合我国国情,分析、理解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理解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实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了解公众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
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国情,对以后的发展,更应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对待我国现存的一些问题,协调人地关系,向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教学重点
1、结合中国国情,理解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2、结合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实例分析循环经济的意义。

教学难点
我国只能选择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必然性和唯一性。

教学方式
采用导学案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通过分析国情,理解为什么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必然选择。

通过分析清洁生产、生态农业案例,说明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明确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并明确自身应有的态度、习惯和行动。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