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外部环境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中小企业外部环境研究
前言:
中小企业的成长速度与其所处的外部环境有关,并且外部环境比其它因素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内部过程及管理决策影响更大。

目前,对外部环境的概念没有统一的定义。

邓肯(Ducan,1972)首次将企业的外部环境定义为:“组织在决策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在组织边界之外的物质及社会因素”;卡斯特(Kast)和罗森茨韦克(Rosenzweig,1979)从广义上提供,外部环境就是组织界线以外的一切事物。

达夫特(Daft)在其组织理论与设计(Organization Theory and Design,1998)一书中,进一步缩小了企业外部环境的范围,他认为“企业外部环境就是存在于组织边界之外,可能对组织总体或局部产生影响的所有因素”。

琼斯等人也认为,企业外部环境是超出组织边界但对管理者获得、运用资源有影响的一切力量和条件的组合。

斯蒂芬·罗宾斯则把企业外部环境定义为对组织绩效起着潜在影响的外部机构力量,而托马斯·卡明斯等人认为,企业外部环境是指任何组织之外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组织绩效的事物。

总的来讲,大部分学者都趋向认为,企业外部环境是一个与企业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对企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系统。

围绕企业外部环境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对外部环境的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国内学者赵景峰通过对我国企业环境的研究发现,我国中小型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存在政府支持不足、融资渠道不畅、社会化服务体系薄弱等问题。

王元珑通过对我国中小民营企业
外部商业环境的研究发现,外部环境状况较以往有所改善,但是仍存在政府扶持体系、社会服务体系等诸多要素滞后于中小型企业需求的问题。

李占国运用对比分析法,从法律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服务、社会服务和市场竞争秩序等方面对制约我国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进行了阐述,系统的提出了改善我国中小企业外部环境的对策。

一、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
中小企业是扩大就业的主渠道、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关系全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

据统计,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数的95%以上,创造的新增就业机会比例高达80%,尤其是中小工业企业在全国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中所占比重分别为60%和40%。

尽管政府在进一步营造中小企业发展良好环境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也取得了一定效果。

但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还不容乐观,政策措施效应还不特别明显,长期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些素质性、结构性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在某些方面表现得越来越突出。

尤其是2011年以来,三荒两高:用工荒、钱荒、电荒,成本与税收负担高,让制造业中小企业陷入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第二次生产危机。

二、中小企业外部环境的制约因素和原因分析
当前中小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问题;二是,中小企业发展自身存在的问题。

外部环境比较突出的问题有:
融资难问题:
融资问题显得“极为突出”。

调研中发现,很多中小企业往往手上有订单,但贷不到款。

有的即使贷到款,银行通常会对小企业实行基准利率上浮30%~50%的政策,加上存款回报、搭购相关理财产品、支付财务中介费用等,实际的贷款成本接近银行基准利率的两倍。

多数中小企业贷不到款,只能向民间借贷,年利息15%~20%,甚至有些短期融资年利息高达50%~60%,中小型微利企业很难支撑过高的融资成本。

用工成本高:
用工环境日趋恶化。

小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平均缺口在15%~20%,部分企业用工缺口达50%,用工成本较去年平均提高15%~20%。

尤其是推行5险合一征收社会保障费形式的省市,使得劳动用工成本相对于其他尚未采取这种严格征收的地区或采用劳务派遣方式的单位有很大提高,使得劳动密集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文化创意、服务性第三产业等的用工成本大幅度增加(按最低标准征收,每个劳动用工的社会保障费至少每年要缴纳约6000元),提高了劳动用工的门槛,也极大提高了企业用工成本,在客观上阻碍了就业扩大、薪资提升。

发展空间受限:
随着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各工业园区在有限的土地指标上供应上设置了较高的准入门槛。

而缺乏针对中小企业的供地模式,导致较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根本拿不到土地。

中小企业大多采用租用厂房和办
公场地形式,尤其是随着城市商业化发展,生产型工业园地往郊县发展,使得生产型中小企业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

税费高:
中小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与繁荣的推进器和稳定器,却背负着沉重的负担。

据全国税收资料统计,仅2008年,中小企业缴纳流转税15003亿元,在流转税中所占比重达到86%;缴纳企业所得税4952亿元,所占比重为76%。

过重的负担不仅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也制约了员工的收入增长。

市场壁垒: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均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市场进入问题,虽然这些年来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数量大幅减少,中小企业市场进入限制有所降低。

但是,中小企业市场进入的一些深层次障碍并未完全消除,发展环境并不宽松,某些领域的进入问题依然突出。

比如:政府服务性行业被行政垄断,一般企业无法进入;政府采购和垄断性国企的集中采购,大大削弱了地方中小企业的市场生存空间。

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没有得到有效改进,究其原因,我们一直没有注重设计和形成一套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有利于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发展的制度安排。

具体而言,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第一,是对中小企业的认识不够,特别是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了大量的政策,但是这些政策落在实际中落实不够,而且出台的政策不到位,有些深层次的体制问题尚未根除,侵犯中小企业合法权益的现象还时有发
生。

第二,在很多措施上,对于创业的扶持程度,主要是对中小企业的成立、设立、准入,有很多的障碍和条件,所以对于整个新增企业如何进入的问题,目前还有很多限制条件。

第三,社会化体系尚未完善,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管理、法律咨询、技术推广、融资、培训、信息等方面不健全,服务不到位。

第四,是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对于中小企业的专项基金等政策尚未到位,目前中小企业的负担较重,乱收费、乱摊派的问题屡见不鲜。

三、对策和建议
(一)、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实现中小企业发展总体规划,引导中小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制定灵活多样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破解融资难;
1、更新观念、改变业绩考核方式
2、制定灵活多样的融资渠道
3、设立政府政策性担保基金,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

(三)、减税让利,减轻企业负担,使中小企业轻装上阵;
(四)、完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五)、扩大政府服务外购领域,优化政府、集中采购模式;(六)、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创建中小企业发展产业园区,联建企业员工宿舍。

企业在创业发展过程中,由一个从小到大,从单一产品到多元产品的渐进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一般均为先租用办公场地或进入孵
化基地,到发展到一定阶段,购置自己的办公、开发场地。

为此,应允许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小型企业,以联建等形式,联合购置工业用地,用于建造生产大楼,并允许企业突破企业内部行政办公等建设占用土地面积控制在工程项目总用地面积的5%以内的指标,以缓解中小企业员工的住宿问题,对现有的楼宇或空余的厂房,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允许进行分层转让,一方面,可以缓解厂房所有者的资金压力,盘活资产,另一方面,能给发展中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以合适的楼宇或办公场地,降低他们的发展成本,给予发展所需空间。

参考文献:
《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卡斯特,罗森茨韦克《组织理论与设计》 RIGHARD L DAFT
《当代管理学》加雷斯·琼斯
《管理学》斯提芬·罗宾斯
《组织发展与变革精要》托马斯·卡明斯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席百民
《企业外部环境的几个基本问题研究》赵锡斌
《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赵景华
《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外部商业环境分析、统计与决策》王元珑《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及对策研究》李占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