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作文审题能力的几个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小学生作文审题能力的几个途径
标签:作文教学;中年级;审题;阅读;说题目;课题;讲评
习作,对于初学写作的小学中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不少学生写出的作文跑题偏题现象很普遍,这一现象反映出学生对作文题目的陌生、不理解,或者理解不到位、不准确。
审题能力得不到提高,直接影响作文思路的正确性。
那么,教师应从哪些方面培养小学中年级学生的作文审题能力呢?
一、从养成阅读习惯入手,提高作文审题能力
就习作跑题问题,笔者在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中获知,有一部分学生在看题目时,对习作要求读得不够认真,大致扫一眼就开始写作,这往往造成一些匪夷所思的跑题作文。
如,一次三年级的测试作文题目是:我喜欢的××节目。
要求:一是把题目补充完整;二是把喜欢看(听)什么节目,为什么喜欢看(听)它写清楚;三是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连贯。
结果一个平时作文写得还可以的学生,作文直接得零分。
查看试卷,原来他写成了六一儿童节。
这就提醒我们要注意训练学生读题目的要求,或者大声指读,或者小声指读,或者默声指读,读准每个字,读通每句话,还要及时圈划出关键的、重要的词句,反复阅读三遍以上。
有了这样的阅读习惯,就不会出现因粗心造成的跑题现象,而且对题目要求会更加明确、清晰。
二、从养成说题目要求的习惯入手,提高作文审题能力
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还不够,还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张开嘴来说、来讨论。
学生因年龄、生理、心理等因素,对事物认识上会有很大的差异,有时他们反复阅读几遍题目要求。
还是不能正确理解。
所以,必须让学生说一说题目要求,可以先练习着自己给自己说一说,然后同桌或小组内说,使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对习作要求有更准确的认识。
如,四年级有一篇看图习作《胜似亲人》。
《胜似亲人》这幅图主要是让学生注意图中人物的服饰,想一想她们可能是谁,她们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表现出苗汉民族之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真情。
开始让学生说一说图上的内容,很多学生都说不出要点,后来要求学生仔细看要求,小组内互相说、提问、回答,再在全班交流,学生对题意的理解才基本正确了。
这样,看起来似乎浪费了很多时间,而事实上提高了审题能力,为以后提高作文水平节省了时间。
三、从理解课题入手,提高作文审题能力
很多课题都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所以,它被称为一篇文章的题眼。
小学生一般知道题眼是整篇文章的重心、关键之所在,所以理解课题会知道课文大致会写什么。
从理解课题入手,不仅有利于小学生语感的培养,更有利于中年级学生逻辑思维推理能力的锻炼和提高,是在无形之中提高学生作文的审题能力。
如,有位教师在执教《做风车的故事》时,当课堂进入尾声时,教师提出课题能否变
换的问题。
有学生提出把课题换成《牛顿做风车》,这时教师发现这位同学观点的不妥,说明他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不准确,但教师并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巧妙地放开手脚让学生讨论交流。
果然,有学生提出,如果题目改为《牛顿做风车》,课文就应该主要写牛顿怎样做风车,而课文只有第4自然段写到牛顿做风车,且只写了两句话,所以课文题目可以改成《做风车的故事》。
四、从重视作文讲评中的再审题,提高作文审题能力
习作教学分为写前指导和写后讲评两部分。
绝大部分教师重视写前指导,疏于习作后的讲评,结果是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平淡无味。
鉴于此,教师要重视习作后的讲评,这样学生的参与兴致才会更高,学得才会更轻松,才会更乐意接受。
教师不要觉得在写前已经指导了审题环节就万事大吉,在讲评中依然要重视习作审题这一环节,我们可称之为再审题。
再审题这一环节可以不用放在最前面,形式也可多样。
教师可在把握全班学生习作情况下,从整体夸学生共性的地方,再让学生自己夸一夸,甚至可以夸自己哪一句话写得好等等。
教师适时拿出两篇优劣(其中一篇有跑题现象)习作对比,让学生进行评价,学生便一目了然,很容易明白作文优在哪里,劣在哪里。
接着让学生回改作文的不如意之处,教师再适当本着鼓励的原则给予学生高分数。
有了这样的再审题,小学中年级的学生绝不会远离习作要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