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非对称性胸-脐部联体儿分离术的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例非对称性胸-脐部联体儿分离术的
护理
联体双胎是一种罕见的先天畸形,发生率1/5万~1/8万[1]。
我院于1998年8月收治了1例非对称性胸-脐部联体儿,采取分离手术获得成功。
现介绍如下。
1 病例介绍
联体患儿甲(简称联甲)、联体患儿乙(简称联乙)均为男婴,2 d,足月自然分娩,总体重3.2 kg,系第一胎,因出生后非对称性胸脐部相连入院。
查体:联甲T 36.8 ℃,HR 140次/min,R 38次/min,身长46 cm,头颅、五官正常,胸廓对称,两肺呼吸音清晰,肛门、外生殖器及四肢均无畸形;头颅CT扫描提示缺血缺氧性脑病。
联乙T 35.8 ℃,无心跳、呼吸,头颅、胸廓发育不全,肛门闭锁,外生殖器存在,能独立排尿,四肢屈曲畸形。
两婴面面相对,自胸骨下1/3至脐部相连形成“桥体”。
经专家会诊,实施分离手术,术中见联体共用肝脏,联甲部分小肠嵌入联乙腹腔,从肝门部发出一支动脉与联乙右腋动脉相连,门静脉分出一支与联乙门静脉相连,联甲脐尿管与联乙膀胱相连。
术中从联甲肝门部离断与联乙相连的动脉、门静脉,将联乙内的肝脏游离后移植回联甲腹腔,联甲嵌入联乙的肠管松解粘连后予以还纳,离断脐尿管,移去联乙,联甲用转移肌皮瓣逐层关腹。
手术顺利,安全返回病房,住院26 d,体重2.95 kg,痊愈出院。
术后联乙尸体解剖:胸腔无心肺;腹腔无脾、胃;小肠近端闭锁,大肠远端高位肛门闭锁;有马蹄肾、输尿管、膀胱;外生殖器正常。
2 护理
2.1 严格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患儿置单人病房,严格消毒隔离,减少人员流动;进入病室换鞋;接触患儿的衣服、被褥、尿布等均需严格消毒。
注意无菌操作,医护人员在接触患儿前,双手均用1∶2000优氯净液浸泡消毒。
床、床头柜、输液架等每天用消毒液擦拭。
治疗用具专用,按照要求分类消毒。
保持病房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维持室温22~24 ℃,相对湿度55%~65%。
病房使用湿式法进行日常清洁,每天紫外线空气消毒30 min。
2.2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将患儿置于远红外保暖床,注意观察体温变化,根据体温调节床温,维持患儿肛温36.5~37.0 ℃。
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频率、口唇及面色有无发绀,合理给氧。
术后第2天联甲突然出现呼吸停止、面色发绀,立即吸痰、吸氧,呼吸恢复。
保持呼吸道通畅,随时清除分泌物,防止吸入性肺炎或窒息。
加强监护,观察患儿神志及反应、心率、血氧饱和度、尿量等。
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为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2.3 伤口护理
“桥体”分离后,联甲局部皮肤缺损较大,直接缝合张力过高,将联乙相应皮瓣转移到联甲皮肤缺损处。
因此,密切注意转移皮瓣的皮温、颜色,保持伤口敷料的清洁和干燥。
术后第5天,皮瓣下有少许脓血,用尖剪拆开两针缝线,给予抗生素纱条换药及抗炎治疗,6 d后皮瓣成活,伤口愈合良好。
2.4 皮肤护理
每天沐浴1次,沐浴时需两人配合,一人托住患儿,注意眼、耳、鼻、口腔勿入水,保证安全。
另一人擦洗身体,尤其是皮肤皱褶处,动作轻快、敏捷。
沐浴后脐周涂新复霜。
选用吸湿性、通气性好,质地柔软而容易洗涤的棉布衣服,防止湿疹或皮肤过敏。
2.5 做好家属的心理疏导
患儿出生在农村,父母缺乏相关知识,加之家庭无主要经济来源,曾想用迷信的方式处理患儿。
护理人员一方面向家属讲述联体儿产生的原因,说明家属配合的重要性、手术成功的可能性,帮助树立治疗信心,使之能够接受现实,达到支持治疗的目的;另一方面号召大家捐款,争取社会支持,设立“扶贫病房”,医院减免手术费,以解决经济困难。
通过上述措施,家属表示从心理上接受,且配合主动。
2.6 出院指导
指导家属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呼吸突然加快、面色苍白或发绀、鼻翼煽动、神志淡漠或烦躁不安、哭闹不止等情况应立即就诊。
尽量少到公共场所,避免感染。
保证每日营养供给,按需、按量喂养,及时添加辅食。
定期来院复查。
追踪随访1年半,患儿生长发育良好,营养中等,智能发育检查正常,身高、体重与同龄正常儿基本相同。
李菊珍(江西省宜春地区医院护理部,宜春336000)
傅红莲(江西省宜春地区医院护理部,宜春336000)
傅丽萍(江西省宜春地区医院护理部,宜春336000)
参考文献
1,唐彬,赖炳耀,谢家伦等.坐骨联胎三足畸形儿分体手术成功一例.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89,10(5):291
(2000-06-20收稿2000-08-16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