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教授治疗肘关节功能障碍经验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波教授治疗肘关节功能障碍经验总结
摘要:肘关节功能障碍是临床中的常见并发症,多因肘部创伤后长期固定或治疗不及时引发局部软组织粘连而影响关节屈伸及旋转功能障碍,对于本症的诊疗,李波教授基于中医正骨“骨正筋柔”理论,提出“理筋纠错,动静结合”的诊疗思路,以“活动术配合骨科外敷剂”为主要治疗手段,临床效果好,充分体现了中医简、便、廉、效的特点,易于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李波;肘关节;活动术;骨科外敷剂;经验总结
肘关节由桡骨上端、肱骨下端和尺骨组成,可完成前屈、后伸、前臂的旋前与旋后等动作,是解剖结构较为复杂的复合关节,涉及到肌肉、韧带、神经、血管等。

肘关节损伤是临床常见病症,并发症风险较高,而肘关节功能障碍在骨科临床中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为上臂骨远端骨折,肘部骨折及脱位,尺骨鹰嘴骨折或软组织挫伤引起的滑嚢炎。

肘关节受损后,若救治不及时或由于骨折长期固定,会使局部软组织粘连、挛缩而造成关节屈伸或旋转功能受限,肌力耐力降低等症状,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较大[1]。

李波,主任医师,内蒙古自治区名老中医,内蒙古医科大学教授,临证50载,在骨伤筋伤方面治疗经验丰富,临床擅用“活动术”配合家传骨科外敷剂治疗各类筋骨疑难杂病。

笔者现将李教授治疗肘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经验进行总结如下。

1 精准诊断,辨证统一
李教授提出,肘关节功能障碍属中医“筋伤”、“肘痹”与“肘劳”范畴,首先要结合病症自身特点进行精确的诊断,既要重视病症整体特点,又要理清在疾病发展的不同病程阶段的临床表现,强调“治病审因,辨证统一”,做到辨证施治,精准诊断。

肘关节功能障碍为肘部相关疾病的常见并发症,病因可主要分为三类:一为急性扭挫伤引起的滑囊炎等关节病,二为治疗不及时或局部的慢性劳损,三为骨折后固定恢复期形成局部软组织粘连。

主要病机为创伤后肘关节周围经络阻滞。

急性创伤或急性发作期病理特点以“标实”为主,患肢因局部损伤
而气血运行失司,离经之血滞于筋骨肌肉,造成局部经络气血不通及瘀滞产生疼痛,也会因轻微“骨错缝,筋出槽”而使肘关节运动障碍,治疗应以温经通络,
舒筋止痛为主。

若失治误治易导致病情顽固反复,因没有及时治疗或患病后期,
会出现脏腑经络的失衡状态,因而患病日久除要纠正筋骨的错位,还要重视相关
脏腑的调理,可从筋、骨、肌肉所属的肝、脾、肾三脏同调。

2 理筋纠错,筋骨并重
在治疗肘关节功能障碍时,李老师在理筋纠错时强调“筋骨并重”,做到
“手摸心会,法从手出”。

首先,肘关节扭挫伤造成的轻度肘关节功能障碍,多
因运动不当,肘部过度扭转拉伤,造成关节滑囊炎,此为肌肉、韧带绞索及血管
病变,一般无骨折和脱位等损伤,表现为尺骨鹰嘴两侧、后侧疼痛及局部水肿,
痛有定处,患肘屈伸不能,此为经络瘀阻,气血壅滞,局部的嵌顿绞索为中医
“骨错缝,筋出槽”范畴,治疗时先用理筋手法活血理筋,再行“活动术”纠正
错位。

治疗时,医者站在患肘的前方,运用推、拿、按、揉等手法先将肘关节周
围肌群充分放松,再一手握腕部,一手托扶肘部,在拔伸牵引状态下,做屈肘、
内旋后伸直肘关节再使前臂屈肘、外旋后伸直,幅度由小到大,最后将肘关节屈
曲后伸直数次。

由于此症为急性创伤引起,故行“活动术”后应先避免过度活动,3天后热敷“骨科外敷剂”,其药物组成有:透骨草、海桐皮、伸筋草、红花、
乳香、没药、当归等,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利湿消肿之效。

若为慢性劳损或长期固定引起的肘关节功能障碍,当先审病位,视具体情况
进行治疗,应查肩部、肘部是否有“骨错缝”状况,局部肌肉是否有萎缩情况再
确定治疗方案,治疗以“理筋纠错”为原则,先使筋骨位置恢复正常,解除神经
卡压,改善筋肉的痉挛、僵硬等状态,肩部活动术应在拔伸牵引状态下,由医者
双手固定患腕,行上举、外展、内收、前屈、后伸、外旋运动,肘部活动术同前,在操作过程中常可听到复位弹响,最后再以推、拿、揉、拨等肩肘部的理筋手法
松解粘连,解除局部肌肉痉挛,促进炎症吸收。

3 动静结合,调身固本
在行“活动术”治疗后,李教授主张“动静结合”,这需要医患双方的配合。

动静适度而能使气血和畅[2],防治并重是治疗和养生的关键。

肘关节功能障碍
即是肘关节周围筋与骨之间失去了原有的平衡,因而产生了“筋出槽”和“骨错缝”。

因此,本症的治疗需注重动静结合,使筋骨恢复动态的平衡状态[3]。


对本症的诊断过程中,先在患者静态状态下进行望诊与触诊,对病症进行诊断。

在治疗时,运用理筋手法,“活动术”和中药外敷剂等方法理筋整复,急性创伤
在行“活动术”后还要制动一定时间,整个治疗过程中也体现了“动静结合”原则。

对于长期固定后产生肘关节障碍的患者,在治疗过后还需配合有针对性的肌
群锻炼,起到调身固本的作用。

具体方法为指导患者进行患肢肌力锻炼,逐渐增
大幅度和强度,在放松状态下伸直肘关节,将前臂旋前,先缓慢将手背伸至最大
幅度,再掌屈至最大程度,最后再缓慢背伸;而后可做类似太极云手样运动,轻
慢缓和,自然呼吸,每天练习30次。

通过指导患者进行自我锻炼,可加强患肢
肌肉组织的等长收缩,促进经络气血运行,对于骨折患者,可促进骨折愈合,防
止废用性萎缩和软组织挛缩[4]。

在整个诊疗包括后期养护过程中将“动静结合,
调身固本”的理念贯穿始终,可使筋骨恢复动态平衡。

4 体会
肘关节的结构复杂,在超过正常活动范围运动时,均可引起关节内外软组织
或骨骼的损伤。

对于无骨折和脱位损伤的肘关节活动障碍,临床中可以运用针灸、推拿、红外线、药物导入、微创治疗等手段,而对于肘关节重度创伤引起的韧带
或骨骼损伤,则多用手术的方式修复或重建[5],但目前肘部损伤的总体治疗效
果依然不令人满意,仍是治疗的难点之一[6]。

无论是何种原因引起的肘关节活
动障碍,理筋手法和“活动术”首先可恢复筋骨间的微小错位,解除绞索,达到“骨正筋自柔”的效果,另外通过活动术也可使关节囊分泌的滑液再分布,促进
淋巴循环,使关节内压改变,可防止关节内的粘连。

人体的筋与骨处于动态平衡
状态,互依互用,诊察、治疗时应禀承中医的整体观念,使筋与骨的整体结构、
形态和功能达到动态平衡状态。

医者在临床中除应明辨患者的症状体征外,也应
通过切诊、查体、X线、CT等方式辅助诊断,充分发挥中、西医各自优势,做到“治病求本”,减轻患者痛苦。

参考文献:
[1]孙伟桐,蒋协远,公茂琪.创伤性肘关节僵硬共病焦虑状态初步调查及僵
硬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8,20(12):1020-1025.
[2]冯雷,侯德才,邰东旭.针刺联合补正续骨丸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性关节
炎临床疗效[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1(9):158-161.
[3]吴凤嘉.“针”“灸”“药”并举综合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6):185-187.
[4]贾凤荣,周谋望.肘关节骨折术后康复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
志,2005(10):26-28.
[5]赵国军,李全民,吴仝菊,等.肘关节内外侧副韧带的解剖学及临床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7):1793-1794.
[6]杨金娟,谢敏豪,黄伟平,等.运动性肌腱损伤研究进展[J].中国运动医
学杂志,2019(09):809-815.
第一作者:王丹,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学历,讲师,研究方向:针灸推拿,电话:130****5768,邮箱:****************。

*通讯作者:李舒扬,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医骨伤,电话:
138****30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