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电路的基本概念及规律(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电路的基本概念及规律(含解析)
1.某一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中AB 段(曲线)所示,以下关于导体的电阻说法正确的是
()
A .
B 点对应的电阻为12Ω
B .B 点对应的电阻为40Ω
C .工作状态从A 变化到B 时,导体的电阻因温度的影响改变了1Ω
D .工作状态从A 变化到B 时,导体的电阻因温度的影响改变了9Ω
2.(2023·浙江省模拟)在我国边远乡村的电路上常用熔断保险丝.当电路中有较强电流通过时,保险丝会快速熔断,及时切断电源,保障用电设备和人身安全.经测量,有一段电阻为R 、熔断电流为2A 的保险丝,直径约0.5毫米.若将这段保险丝对折后绞成一根,那么保险丝的电阻和熔断电流将变为(
)A.14
R 、4A B.12R 、4A C.14R 、0.5A D.12
R 、1A 3.电阻R 1、R 2的I -U 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R 1∶R 2=3∶1
B .将R 1与R 2串联后接于电源上,则电压比U 1∶U 2=1∶3
C.将R1与R2并联后接于电源上,则电流比I1∶I2=1∶3
D.将R1与R2并联后接于电源上,则功率比P1∶P2=1∶3
4.一车载加热器(额定电压为24V)发热部分的电路如图所示,a、b、c是三个接线端点,设ab、ac、bc间的功率分别为P ab、P ac、P bc,则()
A.P ab>P bc B.P ab=P ac
C.P ac=P bc D.P ab<P ac
5.(2020·全国卷Ⅰ·17)图(a)所示的电路中,K与L间接一智能电源,用以控制电容器C两端的电压U C.如果U C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b)所示,则下列描述电阻R两端电压U R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6.如图所示,同种材料制成且厚度相等的长方体合金块A和B,上表面为正方形,边长之比为2∶1.A、B分别与同一电源相连,电源内阻忽略不计,则()
A.通过A、B的电流之比为2∶1
B .通过A 、B 的电流之比为1∶2
C .A 、B 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速率之比为2∶1
D .A 、B 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速率之比为1∶2
7.(2023·湖北恩施市模拟)如图所示为示波器衰减电路的示意图,ab 之间为信号电压的输入端,cd 为衰减电路的输出端,P 是和衰减旋钮固连在一起的开关,R 1、R 2、R 3、R 4为四个定值电阻,当P 接通1时电压没有被衰减,当P 分别接通2、3、4时电压被衰减10倍、100倍、1000倍(即输出电压变为输入电压的0.1、0.01、0.001),若某个示波器的衰减电路中,R 4=1Ω,不计导线电阻,则其他电阻的阻值分别为()
A .R 1=900Ω,R 2=90Ω,R 3=9Ω
B .R 1=999Ω,R 2=99Ω,R 3=9Ω
C .R 1=10Ω,R 2=100Ω,R 3=1000Ω
D .R 1=1000Ω,R 2=100Ω,R 3=10Ω
8.一根横截面积为S 的铜导线,通过电流为I .已知铜的密度为ρ,铜的摩尔质量为M ,电子电荷量为e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设每个铜原子只提供一个自由电子,则铜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速率为(
)A.MI ρN A Se B.MIN A ρSe C.IN A
MρSe D.
IN A Se
Mρ9.(多选)(2023·福建省厦门一中模拟)如图所示,把两只完全相同的表头进行改装,已知表头内阻为100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甲图可知,该表头满偏电流I g=2mA
B.甲图是改装成的双量程电压表,其中b量程为9V
Ω,R2=10Ω
C.乙图中R1=10
9
D.乙图中R1=5Ω,R2=45Ω
10.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3.0V,内阻不计,灯L1、L2、L3为三个相同规格的小灯泡,这种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当开关闭合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灯泡L1的电流为灯泡L2电流的2倍
B.灯泡L1的电阻为7.5Ω
C.灯泡L2的电阻为12Ω
D.灯泡L3两端的电压为1.5V
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R2、R3的阻值均为2Ω.电流表内阻不计,在B、C两点间加上6V的电压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A.0B.1A C.1.5A D.2A
12.(多选)恒流源是一种特殊的电源,其输出的电流能始终保持不变;恒压源也是一种特殊的电源,其输出的电压能始终保持不变.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是恒流源,图乙所示的电路中电源是恒压源,两图中的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P均从最右端向最左端移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甲中R1两端的电压减小
B.图乙中R1两端的电压减小
C.图甲中流过R2的电流保持不变
D.图乙中流过R2的电流保持不变
1.B 2.A
3.B
4.D
5.A
6.D 7.A
8.A [设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 ,导线中自由电子从一端定向移动到另一端所用时间为t ,对铜导线研究,每个铜原子只提供一个自由电子,则铜原子数目与自由电子的总数相
等,为n =ρS v t M N A ,t 时间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为q =ne ,则电流大小为I =q t =ρS v eN A M
,得v =MI ρN A Se
B 、
C 、
D 错误,A 正确.]9.BC
[由题图甲可知I g =U R g +R =3100+2.9×103A =0.001A =1mA ,b 的量程为U ′=I g (R g +R +R ′)=0.001×(100+2.9×103+6×103)V =9V ,故A 错误,B 正确;在题图乙中,改装为I 1=10mA =0.01A 电流表时,并联电阻的分流电流为I ′=I 1-I g =10mA -1mA =9mA
=0.009A ,分流电阻的阻值为R 1+R 2=I g R g I ′=0.001×1000.009
Ω=1009Ω,改装为I 2=100mA =0.1A 电流表时,可得分流电阻的阻值R 1=I g (R g +R 2)I 2-I g
,联立解得R 1=109Ω,R 2=10Ω,故D 错误,C 正确.]
10.D [灯泡L 2、L 3串联,灯泡规格相同,故电压U 2=U 3=1.5V ,由题图乙读出其电流I 2
=I 3=0.20A ,灯泡L 1的电压U 1=3.0V ,由题图乙读出其电流I 1=0.25A ,所以I 1I 2
=1.25,故A 错误,D 正确;灯泡L 1的电阻R 1=U 1I 1=12Ω,故B 错误;灯泡L 2的电阻为R 2=U 2I 2
=7.5Ω,故C 错误.]
11.B [电流表内阻不计,则A 、C 两点相当于用导线连在一起,当在B 、C 两点间加上6V 的电压时,R 2与R 3并联,然后与R 1串联,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电阻R 2的电流,等效电路图如图所示.电路中的总电阻R 总=R 1+R 2R 3R 2+R 3=3Ω,干路中的电流为I 总=U R 总=63
A =2A ,由于R 2与R 3阻值相等,所以电流表的示数为1A ,
B 正确.
]
12.ABD[题图甲中两个支路的电压始终相等,所以支路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即I2R2=I1(R1+R0),且I1+I2=I是定值,滑动变阻器触头P从最右端向最左端移动时,R0增大,由以上两式可知I1减小,I2增大,R1两端的电压U1=I1R1减小,故A正确,C错误;题图乙中两个支路的电压始终相等且为定值,支路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即I2R2=I1(R1+R0)=U(定值),滑动变阻器触头P从最右端向最左端移动时,R0增大,由上式可知I1减小,I2不变,R1两端的电压U1=I1R1减小,故B、D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