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谷垴-小河断裂--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MS6.5地震发震构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谷垴-小河断裂--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MS6.5地震
发震构造
王腾文;李勇;李敬波;马超;邵崇建;杨彦通;周游
【期刊名称】《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5(000)002
【摘要】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发生MS6.5地震。
通过对鲁甸地震震源机制解、余震分布、断裂组合样式及区域地质构造背景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根据地震等震线长轴衰减方向、震源机制解、震后前期强余震分布样式及地表破裂,判定本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为包谷垴-小河断裂;根据莲峰断裂、昭通断裂和包谷垴-小河断裂之间的构造组合样式、地表GPS水平运动速率及水平缩短速率的差异性判断包谷垴-小河断裂为同向差异逆冲型捩断层;根据莲峰、昭通断裂带上的地震震源深度分布规律,认为在断裂带下15~20km处地壳物质呈塑性流动状态,在来自大凉山次级块体南东向运动给予的应力挤压下,形成了包谷垴-小河捩断层,并且导致了鲁甸地震的发生。
【总页数】7页(P1-7)
【作者】王腾文;李勇;李敬波;马超;邵崇建;杨彦通;周游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59;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41;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
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5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42
【相关文献】
1.2014年鲁甸MS6.5地震序列发震构造的再研究 [J], 魏强;许力生;李春来;房立华;付虹
2.云南鲁甸MS6.5地震余震重定位及其发震构造 [J], 房立华;吴建平;王未来;吕作勇;王长在;杨婷;钟世军
3.2014年云南鲁甸MS6.5与云南景谷MS6.6地震滑坡灾害对比分析 [J], 代博洋;吴波;常昊;晏祥省;白仙富
4.2014年云南鲁甸MS6.5地震发震构造特征及动力源分析 [J], 邵崇建;李勇;周游;颜照坤;聂舟;李敬波;郑立龙;闫亮;王腾文
5.2014年云南鲁甸M_S
6.5地震发震构造特征及动力源分析 [J], 邵崇建;李勇;周游;颜照坤;聂舟;李敬波;郑立龙;闫亮;王腾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