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基位移观测边桩的埋设与观测规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土地基位移观测边桩的埋设与观测规定
软土地基位移观测边桩的埋设与观测规定(1)位移观测边桩根据需要应埋设在路堤两侧趾部,以及边沟外缘与外线以远10m的地方,并结合稳定分析在预测可能的滑裂面与地面的切面位置布设测点,一般在趾部以外设置3~4个位移边桩。

同一观测断面的边桩应埋在同一横轴线上。

(2)边桩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混凝土标号M不小于25,长度应不小于1.5m。

断面可采用正方形或圆形,其边长或直径以10cm~20cm为宜。

并在桩顶预埋不易磨损的测头。

(3)边桩的埋置深度以地表以下不小于1.2m为宜,桩顶露出地面的高度不应大于10cm。

埋置方法可采用打入或开挖埋设,要求桩周围回填密实,桩周上部50cm用混凝土浇筑固定,确保边桩埋置稳固。

(4)在地势平坦、通视条件好的平原地区,水平位移观测可采用视准线法。

地形起伏较大或水网地区以采用单三角前方交会法观测为宜。

地表隆起采用高程观测法。

视准线法要求布设三级点位,由位移标点和用以控制标点的工作基点、以及用以控制工作基点的校核基点三部分组成。

工作基点桩要求设置在路堤两端或两侧工作边桩的纵排或横排延长轴线上,且在地基变形影响区外,用以控制位移边桩。

位移边桩与工作基点桩的最小距离以不小于2倍路基底宽为宜。

单三角前方交会法要求位移边桩与工作基点桩构成三角网,并且通视。

校核基点要求设置在远离施工现场和工作基点而且地基稳定的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