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四诊完整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善色:面色异常,但色泽明润含蓄。 说明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荣于面,表 示病情较轻,预后较好。
恶色:面色异常,但色泽晦暗枯槁。 说明脏腑精气已衰,胃气不荣于面,是 凶兆,表示病情严重完整版,课件 预后不佳。 16
(三)五色主病
病色可分为白、黄、赤、 青、黑五种,分别见于不同的 脏腑和不同的疾病,其具体的 表现和主病如下:转Leabharlann 损明) 。润完整版课件
19
晄白:主 红 面
主阳 水 色 睑
虚, 肿 浮 虚 或阳 。 络 浮 虚水 脾 , , 泛。 肾 口 隐
阳唇约
虚独可
。红见
完整版课件
20
苍白:气 口 眼 面
主阳气虚 唇 窠 色
暴阴脱寒或内, 寒 饮
暗 红 。
、 山 根
苍 白 而
盛,或内 为 、 浊
大失血盛。咳 口 ,
古人比做「残灯复明」完,整版「课件回光返照」。
11
假神例图→
完整版课件
12
神志异常
烦躁:烦乃胸中烦闷不安,躁乃手足扰动不宁。烦与 躁常并称,但有虚实寒热的不同。实火、虚火、痰火扰心 及虚阳扰动(虚寒证)均可导致。
恍惚:神思不定,迷乱无主之证。意识模糊不清 ; 精神不能集中,无法思考。因七情内伤,心气不足,心血 虚亏而成;或因外邪内干,热邪蒙蔽心神所致。
体态--身体沉重,反应迟钝,动作失灵
呼吸--微弱或喘
肌肉--周身大肉已脱
意义:正气大伤,精气衰竭,病情严重,予后不良。
若神识昏迷,语言错乱或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或卒然昏
倒、目闭口开、手撒遗尿,是失神重症,病情更为严重,
表示阴阳离绝。总之,失神是脏腑功能衰败的表现,予后
不良。
完整版课件
9
无神例图→
完整版课件
面色淡衰 色 无 目
黄虚而浮兼为, 湿 浊
淡 。 为
光 , 鼻
虚 浮 胖
黄胖。上 阴 柱 肿
主脾虚泛 水 发 ,
湿蕴。。 。 黑 色
脾,浊
肾口淡
完整版课件
24
黄疸:面目一
身俱黄为黄疸:
其中面黄鲜明
如橘皮色者,
属阳黄,乃湿
热为患;面黄
晦暗如烟熏色 阳黄,病色红黄,两
者,属阴黄, 目黄赤,面容消瘦 。
完整版课件
4
得神(有神)
表现:
目光:两目灵活,明亮有神。 面色:荣润含蓄
表情:丰富自然。
意识:神识清楚。
体态:动作自如,反映灵敏。 言语:清晰
呼吸:平稳。
肌肉:不削。
意义:正气未伤,脏腑功能未衰,虽病亦较轻浅, 或当前即使病情较重,但其预后也多良好
完整版课件
5
得神例图→
完整版课件
6
少神(神气不足)
表现:精神萎靡,健忘困倦,懒言声低 ,倦怠乏力,动作迟缓。
意义:多由气血虚弱,心脾两虚,肺肾 不足。
从得神→少神→失神,常提示疾病 又轻到重,脏腑精气日见衰减。
完整版课件
7
少神例图→
完整版课件
8
失神(无神)
表现:
目光--目无光彩,瞳仁呆滞 面色--晦暗暴露
表情--淡漠或呆板 意识--朦胧 言语--断续
谵语: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多属热扰心 神之实证,多见于温病邪入心包或阳明腑实证,有血热、 瘀血、燥屎、痰凝的不同。
昏迷:神志模糊,不省人事,甚至昏睡不醒,呼之不
醒。病属危候。可见于亡阴、亡阳、内闭外脱、邪毒内闭、
厥证、痫证等。
完整版课件
13
二 、望 色
望色又称色诊,是指通过观察病人全身 皮肤(主要是面部皮肤)色泽变化来诊察病 情的方法。
10
假神
假神是垂危病人出现的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 是临终的预兆。
表现:久病重病之人,本已失神,但突然精神转佳 ;原目暗睛迷,突然目光转亮;原语声低微断续, 突然响亮起来,言语不休,想见亲人;原面色晦暗 ,突然颧赤如妆;原毫无食欲,突然食欲增强,食 不知饱。
意 义 :假神的出现是由于精气衰竭已极,阴不敛阳 ,虚阳无所依附而外越,残精无所固摄而外泄,暴 露出一时"好转"的假象。这是阴阳即将离绝的危侯 。
(华:光彩、光明润泽。少华
即缺少光泽)
完整版课件
17
白色:主虚证、寒证、
脱血、夺气。
多由气虚血少,或阳 衰寒盛,气血不能上充于 面部脉络所致。
完整版课件
18
淡白: ( 气 口 面
贫虚唇色
面色淡白血 证 淡 淡 无华,唇, , 红 白 舌色淡。已 逐 。 ,
主血虚证有 渐 主 准 或失血证好。康 虚 头
中医四诊述要
主任医师 李宗伟
完整版课件
1
第一章 望 诊
全身望诊
局部望诊
望排出物
舌诊
望小儿指纹
完整版课件
2
第一节 全身望诊
概述
全身望诊,是指对病人的精神、色 泽、形体、姿态等进行仔细的观察, 旨在对病人的整体病情获得一个总体 印象。
全身望诊的内容:望神、望色、 望形体、望姿态四个方面。
完整版课件
3
面部色诊的原理及意义:《素问.邪气脏
腑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
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全身各脏腑的精气皆通
过经络而上荣于头面,而且脏腑在面部都有
其相应的感应区,面部色泽是脏腑气血之外
荣,所以望面部色泽可以了解脏腑气血之盛
衰及邪气对脏腑气血的影响。
完整版课件
14
( 一 ) 常色:即正常面色,是人在 正常生理状态时面部皮肤的色泽。其特 点是明润、含蓄。有主色、客色之分。
乃寒湿为患。 为湿热蕴结,气滞血
瘀。完整版课件
主色:属个体特征,终生不变的面 色。中国人的正常面色是红黄隐隐,明 润含蓄。
客色:人体受季节、气候、饮食、 环境、工作、情绪、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有相应变化的正常肤色(面色)。 如 : 因为季节变化而发生完整版的课件 面色的改变。15
(二)病色:人在疾病状态时面部 出现的色泽。其特点是晦暗、暴露。病 色有善恶之分,根据病人皮肤颜色有无 光泽和病色的显露程度而划分。
一、望 神
(一) 望神的原理:望神,可以了解机体精气 的盛衰和病情的轻重与预后。一般来说:精气充盛 --神旺,即使患病也轻。精气亏虚--神衰,有病亦 多重。
(二) 望神的要点:目光、气色、神情、体态 (三) 望神的方法:要集中注意力,观察要迅 速、敏捷,注意病人自然时的表现。 (四) 神的分类及判断:得神,少神 ,失神, 假神,神乱五个方面。
。嗽角天
肺皆庭
肾黑、
完整版课件
21
黄色:主脾虚、湿证。
多由脾虚机体失养, 或湿邪内蕴、脾失运化 所致。
完整版课件
22
萎黄:脾 头 泽 面
面色淡胃 明 , 色
黄、枯气 润 口 萎 槁不泽虚。。 唇 黄 主脾胃。 为 尚 , 气虚、 虚 红 暗 气血不 损 , 淡 足。 、 准 不
完整版课件
23
黄胖:阳 唇 黄 面
恶色:面色异常,但色泽晦暗枯槁。 说明脏腑精气已衰,胃气不荣于面,是 凶兆,表示病情严重完整版,课件 预后不佳。 16
(三)五色主病
病色可分为白、黄、赤、 青、黑五种,分别见于不同的 脏腑和不同的疾病,其具体的 表现和主病如下:转Leabharlann 损明) 。润完整版课件
19
晄白:主 红 面
主阳 水 色 睑
虚, 肿 浮 虚 或阳 。 络 浮 虚水 脾 , , 泛。 肾 口 隐
阳唇约
虚独可
。红见
完整版课件
20
苍白:气 口 眼 面
主阳气虚 唇 窠 色
暴阴脱寒或内, 寒 饮
暗 红 。
、 山 根
苍 白 而
盛,或内 为 、 浊
大失血盛。咳 口 ,
古人比做「残灯复明」完,整版「课件回光返照」。
11
假神例图→
完整版课件
12
神志异常
烦躁:烦乃胸中烦闷不安,躁乃手足扰动不宁。烦与 躁常并称,但有虚实寒热的不同。实火、虚火、痰火扰心 及虚阳扰动(虚寒证)均可导致。
恍惚:神思不定,迷乱无主之证。意识模糊不清 ; 精神不能集中,无法思考。因七情内伤,心气不足,心血 虚亏而成;或因外邪内干,热邪蒙蔽心神所致。
体态--身体沉重,反应迟钝,动作失灵
呼吸--微弱或喘
肌肉--周身大肉已脱
意义:正气大伤,精气衰竭,病情严重,予后不良。
若神识昏迷,语言错乱或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或卒然昏
倒、目闭口开、手撒遗尿,是失神重症,病情更为严重,
表示阴阳离绝。总之,失神是脏腑功能衰败的表现,予后
不良。
完整版课件
9
无神例图→
完整版课件
面色淡衰 色 无 目
黄虚而浮兼为, 湿 浊
淡 。 为
光 , 鼻
虚 浮 胖
黄胖。上 阴 柱 肿
主脾虚泛 水 发 ,
湿蕴。。 。 黑 色
脾,浊
肾口淡
完整版课件
24
黄疸:面目一
身俱黄为黄疸:
其中面黄鲜明
如橘皮色者,
属阳黄,乃湿
热为患;面黄
晦暗如烟熏色 阳黄,病色红黄,两
者,属阴黄, 目黄赤,面容消瘦 。
完整版课件
4
得神(有神)
表现:
目光:两目灵活,明亮有神。 面色:荣润含蓄
表情:丰富自然。
意识:神识清楚。
体态:动作自如,反映灵敏。 言语:清晰
呼吸:平稳。
肌肉:不削。
意义:正气未伤,脏腑功能未衰,虽病亦较轻浅, 或当前即使病情较重,但其预后也多良好
完整版课件
5
得神例图→
完整版课件
6
少神(神气不足)
表现:精神萎靡,健忘困倦,懒言声低 ,倦怠乏力,动作迟缓。
意义:多由气血虚弱,心脾两虚,肺肾 不足。
从得神→少神→失神,常提示疾病 又轻到重,脏腑精气日见衰减。
完整版课件
7
少神例图→
完整版课件
8
失神(无神)
表现:
目光--目无光彩,瞳仁呆滞 面色--晦暗暴露
表情--淡漠或呆板 意识--朦胧 言语--断续
谵语: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多属热扰心 神之实证,多见于温病邪入心包或阳明腑实证,有血热、 瘀血、燥屎、痰凝的不同。
昏迷:神志模糊,不省人事,甚至昏睡不醒,呼之不
醒。病属危候。可见于亡阴、亡阳、内闭外脱、邪毒内闭、
厥证、痫证等。
完整版课件
13
二 、望 色
望色又称色诊,是指通过观察病人全身 皮肤(主要是面部皮肤)色泽变化来诊察病 情的方法。
10
假神
假神是垂危病人出现的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 是临终的预兆。
表现:久病重病之人,本已失神,但突然精神转佳 ;原目暗睛迷,突然目光转亮;原语声低微断续, 突然响亮起来,言语不休,想见亲人;原面色晦暗 ,突然颧赤如妆;原毫无食欲,突然食欲增强,食 不知饱。
意 义 :假神的出现是由于精气衰竭已极,阴不敛阳 ,虚阳无所依附而外越,残精无所固摄而外泄,暴 露出一时"好转"的假象。这是阴阳即将离绝的危侯 。
(华:光彩、光明润泽。少华
即缺少光泽)
完整版课件
17
白色:主虚证、寒证、
脱血、夺气。
多由气虚血少,或阳 衰寒盛,气血不能上充于 面部脉络所致。
完整版课件
18
淡白: ( 气 口 面
贫虚唇色
面色淡白血 证 淡 淡 无华,唇, , 红 白 舌色淡。已 逐 。 ,
主血虚证有 渐 主 准 或失血证好。康 虚 头
中医四诊述要
主任医师 李宗伟
完整版课件
1
第一章 望 诊
全身望诊
局部望诊
望排出物
舌诊
望小儿指纹
完整版课件
2
第一节 全身望诊
概述
全身望诊,是指对病人的精神、色 泽、形体、姿态等进行仔细的观察, 旨在对病人的整体病情获得一个总体 印象。
全身望诊的内容:望神、望色、 望形体、望姿态四个方面。
完整版课件
3
面部色诊的原理及意义:《素问.邪气脏
腑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
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全身各脏腑的精气皆通
过经络而上荣于头面,而且脏腑在面部都有
其相应的感应区,面部色泽是脏腑气血之外
荣,所以望面部色泽可以了解脏腑气血之盛
衰及邪气对脏腑气血的影响。
完整版课件
14
( 一 ) 常色:即正常面色,是人在 正常生理状态时面部皮肤的色泽。其特 点是明润、含蓄。有主色、客色之分。
乃寒湿为患。 为湿热蕴结,气滞血
瘀。完整版课件
主色:属个体特征,终生不变的面 色。中国人的正常面色是红黄隐隐,明 润含蓄。
客色:人体受季节、气候、饮食、 环境、工作、情绪、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有相应变化的正常肤色(面色)。 如 : 因为季节变化而发生完整版的课件 面色的改变。15
(二)病色:人在疾病状态时面部 出现的色泽。其特点是晦暗、暴露。病 色有善恶之分,根据病人皮肤颜色有无 光泽和病色的显露程度而划分。
一、望 神
(一) 望神的原理:望神,可以了解机体精气 的盛衰和病情的轻重与预后。一般来说:精气充盛 --神旺,即使患病也轻。精气亏虚--神衰,有病亦 多重。
(二) 望神的要点:目光、气色、神情、体态 (三) 望神的方法:要集中注意力,观察要迅 速、敏捷,注意病人自然时的表现。 (四) 神的分类及判断:得神,少神 ,失神, 假神,神乱五个方面。
。嗽角天
肺皆庭
肾黑、
完整版课件
21
黄色:主脾虚、湿证。
多由脾虚机体失养, 或湿邪内蕴、脾失运化 所致。
完整版课件
22
萎黄:脾 头 泽 面
面色淡胃 明 , 色
黄、枯气 润 口 萎 槁不泽虚。。 唇 黄 主脾胃。 为 尚 , 气虚、 虚 红 暗 气血不 损 , 淡 足。 、 准 不
完整版课件
23
黄胖:阳 唇 黄 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