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期末复习要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马铃薯遇到碘酒会变色,这种变色的物质( ) C
A、是马铃薯 B、是碘酒 C、不是马铃薯也不是碘酒
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生成的气体(qìtǐ)是( )。
A、氧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C
第二十一页,共29页。
选择
第二单元(dānyuán)综
4(、xu影ǎ响n铁生锈的合因练素习(
zé )
C
)。
第六页,共29页。
第三课 米饭、淀粉和碘酒(diǎn jiǔ)的变化
❖ 米饭,淀粉遇到碘酒,出现了蓝色的新物质, 属于化学变化。
❖ 利用淀粉和碘酒反应时颜色会发生变化这一 特性(tèxìng),我们可以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 有淀粉。
❖ 像马铃薯、蕃薯、玉米、大麦、小麦、米饭 等含有大量淀粉。
第七页,共29页。
判断
第二单元综合
6、(up火ààn药n)是d 古代的炼(z丹ō道n士gh发é明)的练。习( )√
7、人是由物质构成的,而空气、火不是物质。( ×)
8、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生成新物质。( )√
9、物质的物理变化不产生新的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
会产生新的物质。( ) √
10、物质变化的速度基本一样。( ) ×
浸入
溶液变淡
铁钉会棕发红生色化附学着反物应,会看到________新_物,质铁钉
上有_________________,并产生_________。
第二十页,共29页。
选择 (xuǎn
第二(dì èr)单元综合 练习
1z、é咀) 嚼米饭会感觉到甜,这是因为米饭中含有(
A、糖 B、淀粉 C、甜蜜素
)。B
实验
第二单元(dānyuán)
(shíyà 综合练习
n1)、铁生锈(shēnɡ xiù)与什么有关的
实研验究方的案问。题: 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吗?
我们假设:铁 经生 生锈 锈与 ,空 钉气 在有 木关 头。 中因 的为 部我 分们 没发 有现 生铁 锈钉 。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已 实验材料:3个盘子、3枚铁钉、水、菜油
地___,
形态
大小
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__物__理_变_、化_____等,没有
产生新物质,这种变化叫____化_学__变_化_。有些变化产
生了新的物质,这种变化叫物_理__变_化_______。化学变化
5、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__是_否__产_生__新_物__质和_______
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
化_生_的成_特_新_点_物是__质_________。_______,化学变化的特点是
3、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着一些现象的发生,如
_发__光__发__热、___改_变__颜_色__、___产_生__沉__淀和____产_ 生气体
等。
第十六页,共29页。
第二单元综合练习
一、填空 4(、tiá世n界kò都n是g)由。__物_质__(w_构ù z成hì,) 物质总是(zǒnɡ shì)变在化不断
9、化学变化(huà xué bià nhuà )会伴随各发种光现发象热,常见
的有_改_变__颜_色_____、产生沉淀
产生气体
________、________化、学_________。根据这些
第十九页,共29页。
第二单元(dānyuán)综
一、填空
合练习
1(0ti、á n硫k酸ò n铜g)溶。液(ró ngyè蓝)是色_透__明_____________的液体,
❖ 铁与铁锈(tiěxiù)是两种 物质: 颜色 光滑 导电性 程序
铁片 银白色 光滑 导电
铁锈 红褐色 粗糙 不导电
磁性
能 不能
韧性
好 差
敲击
清脆 低沉
第十页,共29页。
第六课 化学变化伴随(bàn suí)的 现象
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是一种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改变颜色、发光(fā
产生新物质
化学变化
不产生→产生新 物质
物理→化学变化
产生新物质
化学变化
产生新物质
化学变化
铁生锈
硫酸铜溶液和铁 钉
颜色改变
产生新物质
颜色改变、产生沉淀 产生新物质
第十二页,共29页。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第七课 控制(kòngzhì)铁生锈的速 度
铁生锈 是空气和水 共同 (gòngtóng) 作用的结果。
第十七页,共29页。
第二(dì èr)单元综
一、填空
合练习
6(、tiá在nk加ò n热g白)。糖的过程中,先发生物理变化——_变__成_液_体,
随后发生了化学变化——_产__生_新__物_质。
7、在加热白糖过程中,蜡烛也在同时(tó ngshí)发生化学
变化和物
蜡烛变短
生成CO2
理变化,___________是物理变化,_______是
第五页,共29页。
第二课 物质发生(fāshēng)了什 么变化
❖ 加热白糖的过程中,固态白糖加热后变成液 态白糖,这一过程是物理变化(wùlǐbiànhuà)。 继续加热后,白糖变成黑色物质,这一过程 是化学变化。
❖ 蜡烛燃烧过程也是一样。固态蜡油→液态蜡 油(物理变化(wùlǐbiànhuà)) 蜡油燃烧 (化学变化)
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只要切断铁与其中一个因素就可以防止铁制品 生锈。1、我们能直接或间接地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______,整个世界 都是由______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
Image
第二十九页,共29页。
化学变化。
第十八页,共29页。
第二单元(dānyuán)
一、填空
综合练习
8(、tiá白nk醋ò的ng特)。点是__无__色_透__明_有__酸__味____。小苏打和白醋
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_二__氧__化_碳____。二氧
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气体它_比__空_气__重__、不_支_持__燃_烧_。
第二(dìèr)单元 《物质的变化》
❖ 复习(fùxí)知识点
第一页,共29页。
第一课 我们身边(shēnbiān)的物 质
❖ 物质的概念: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 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P26
❖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书、橡皮、电灯、动 物(dòngwù)、植物包括我们自己人也是由物 质构成的。
第三课 米饭(mǐfàn)、淀粉和碘酒 的变化
❖ 刚品尝一口米饭时,不觉得甜,再咀嚼一会 儿后,出现(chūxiàn)了甜味是什么原因?
❖ 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物质,在我们咀嚼过 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产生了一种含糖的新 物质。所以原本不甜的米饭,渐渐地出现 (chūxiàn)了甜味了。
第八页,共29页。
A、只是空气
B、只是水分 C、是空气和水分的共同作用
5、把点燃的Biblioteka 木条伸进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杯中,
火焰会( A )。 A、马上熄灭(xīmiè) B、继续燃

C、燃烧半分钟后熄灭(xīmiè)了
C
6、半根铁钉浸入水中,半根露在空气中,( )部分
最容易生锈。 A、在空气中的半根 第二十二页,共29页。
特点
科学概念
水结冰、水蒸发 易拉罐压扁 弯折铁丝 混合沙和豆子
火柴、蜡烛燃烧 加热白糖
状态(zhuà ngtà i)改变物理变化
形状(xíngzhuà n)特改点变:没有产生
形状改变
新物质
基本不变
发光发热
变颜色有焦味
化学变化
物质是变化的
米饭淀粉和碘酒 小苏打和白醋 铁生锈
颜色改变
产生气体
颜色改变性质改变
11、物质形状(xíngzhuà n)、状态、体积和位置变化属于物
√ 理变化( )
第二十五页,共29页。
判断
第二单元(dānyuán)综
(pà nd
合练习
11u、à n二)氧化碳气体能帮助蜡烛燃烧,使蜡烛的火焰越烧
越旺。(× )
12、物质变化无处不在,跟我们(wǒ men)生活密切√相
关。( )
第二十六页,共29页。
第三页,共29页。
第一课 我们身边(shēnbiān)的物 质
❖ 火柴燃烧发生的变化(biànhuà)与木条折断发 生的变化(biànhuà)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 相同点:都发生了变化(biànhuà) ❖ 不同点:火柴燃烧产生了新的物质,属于化
学变化(biànhuà)。木条折断只是改变了物质 的形状,本身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 变化(biànhuà)。
第四课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biànhuà)
❖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现象:
❖ 有大量气泡产生,杯子(bēi zi)四壁摸上去变凉了。
❖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二氧化碳
❖ 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 ①、不支持燃烧

②比空气重
第九页,共29页。
第五课 铁生锈(shēnɡ xiù)了
❖ 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
特点:产生新物质
硫酸铜和铁钉
颜色改变沉淀产生
第二十八页,共29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利用淀粉和碘酒反应(fǎnyìng)时颜色会发生变化这 一特性,我们可以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所以原本不甜的米饭,渐渐地出现
No 了甜味了。水结冰、水蒸发。生活中,人们怎样防止铁生锈、减缓铁生锈的速度。
第八课 物质变化(biànhuà)与我们
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yīdìng)伴随着物理变化。
第十五页,共29页。
第二单元综合练习
一、填空
(1t、iá我nk们ò(nwgǒ)。men)能直接或间接地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
都是 物质(wù zhì)
物质
______,整个世界都是由______构成的。
2、物质的变化可以不分生为成物新理物变质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
ɡuānɡ)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
第十一页,共29页。
物质的变化
伴随的主要现象 变化特点
什么变化
水结冰、水蒸发 状态变化
易拉罐压扁 弯折铁丝
形状变化 形状变化
不产生新物质 物理变化
混合沙子和豆子
火柴、蜡烛的燃 烧
加热白糖
米饭、淀粉和碘 酒
小苏打和白醋
基本不变 发光、发热 状态变化→颜色改变 颜色改变 产生气体
❖ 空气、电、火、声音也是物质
❖ 我们周围的物质都是在不断地变化,有的物 质变化很快,而有些物质变化比较缓慢,甚 至不易被我们察觉。
第二页,共29页。
第一课 我们(wǒ men)身边的物 质
❖ 像易拉罐压扁、水结成了冰等的变化只改变 了物质的形态、大小。
❖ 像火柴燃烧(ránshāo)、铁钉生锈等的变化产 生了新的物质。
实验方法:1、用同样大小的盘子,其中两个分别装上水、菜油。2、把一枚铁 钉放在空盘子中与空气接触,另一枚铁钉完全浸没在菜油里,还有 一枚铁钉一半放在水里3、每天观察记录一次。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铁生锈与空气有关。 第二十七页,共29页。
第二单元(dānyuán)
综合练习
物质的变化 伴随的主要现象
uà n)
√)
2、用蜡烛加热白糖时既会发生物理变化,也会发生化
学变化。( √ ) 3、馒头遇到碘酒会变成蓝紫色因为馒头含淀粉。( √) 4、利用淀粉和碘酒反应时会发生颜色变化这一特性,
我们(wǒ men)可以用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 粉。
()

5、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发生第二十反四页,应共29页后。 溶液颜色变浅。( )
第四页,共29页。
第二课 物质发生(fāshēng)了什 么变化
❖ 混合沙和豆子观察到的现象“没有明显变 化”,跟观察到“明显变化”的现象同等重 要。P28
❖ 有些变化只改变物质的形态、形状、大小等, 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yuánlái)的物质, 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
❖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选择
第二(dì èr)单元综合
(xuǎn
练习
zé )
7、将碘酒滴在下列物质(wù zhì)中,能呈现蓝色的是(B )。
A、鸡蛋清 B、面包 C、酱油
8、( C )的环境能减缓铁生锈的速度。
A、潮湿 B、高温 C、干燥
第二十三页,共29页。
判断
第二(dì èr)单元综合
1(、p物à n质d的变化有练快习有慢,但都会变化。(
第十三页,共29页。
第七课 控制铁生锈(shēnɡ xiù)的 速度
❖ 生活中,人们怎样防止铁生锈、减缓铁生锈 的速度?其中应用了什么科学道理。
❖ 刷油漆、擦干了放在干燥的地方、电镀 ❖ 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只要切
断(qiē duàn)铁与其中一个因素就可以防止 铁制品生锈。
第十四页,共29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