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代词
古代汉语语法学习-代词(续)
上一回,一尘总结了代词的部分用法,今天,继续分析代词中的 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 的用法。
一、指示代词古代汉语的指示代词 有:此、是、斯、兹、彼等。
它们和现代汉语的指示代词“这”、“那”基本相同。
不同的是“彼”有时也可以做第三人称代词用。
如例1所示。
例1: 《诗经·王风·采葛》:“ 彼 采葛兮。
”“其”和“之”也可做指示代词。
如:“非其人不可”(非那个人不可),“之二虫又何知?”(这两个动物又懂得什么?)但是,“之”字很少这样使用。
二、疑问代词古代汉语的疑问代词有:谁、孰、何、奚、安、恶等。
“谁”是问人的。
“孰”可以问人,也可以问物,还可以用于选择。
如例2所示。
例2: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画 孰 最难者?”(画画里头什么是最难的?) “何、奚、安、恶” 做宾语时 表示“什么”、“哪里”。
如例3所示。
例3: 《史记·项羽本纪》:“沛公 安 在?”(沛公在哪里?)“何、奚、安、恶” 做状语时 表示“为什么”、“怎么”。
如例4所示。
例4: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得广厦千万间?”(怎么才能让老百姓得到安置与救济呢?)三、特殊代词古汉语中,除了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外,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代词,如:诸、焉、者、旃(zhān)、所。
“诸”等于“之于”或“之乎”。
“焉”等于“于之”,“旃”等于“之焉”。
它们都不是单纯的代词,而是既包含了一个代词“之”,又包含了一个介词“于”或一个语气词“乎”。
这种情况是现代汉语没有的。
“诸”相当于“之于”(此处,“之”是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她,它”),如例5所示。
例5: 《列子·汤问》:“投 诸 渤海之尾。
”(投诸:投之于,把它投到。
)“诸”相当于“之乎”(此处,“乎”是疑问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如例6所示。
例6: 《左传·昭公八年》:“子闻诸?”(闻诸:闻之乎,听说过这件事情吗?)“者”和“所”表示“... ...的人”、“... ...的东西”、“... ...的原因”。
古代汉语的代词
结论:
第一,“者”、“所”既可指施事,也 可指受事; 第二,“所”字结构在先秦表示受事很
严格,中古后才有了例外。
4、“所……者”结构的含义
①闲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 之,若有所追逐者 。(报刘一丈书) ②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刘一丈书) ③刑法行于国,所诛者乱人也。 (礼记)
总结:
第一,“所以”是由“所”与介词“以” 组成的凝固格式;
第二,主要有两种用法:其一,表示的 意义比较具体,可理解为 “……的工具”、 “……的人”等。其二,表达的意义比较 抽象,可理解为“……的方法”、“…… 的原因”。
练习
下列例句中标红的是什么词或词组?可 语译为什么? 1、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 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2、之二虫又何知? 3、西门豹曰:“至为河伯娶妇时,愿三老、 巫祝、父老送女河上,幸来告语之,吾亦往 送女。” 4、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 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
总结: 第一,“何”的使用范围比较宽 泛,可以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等;
第二,“胡”、“曷”、“奚” 使用范围较窄,一般用作状语。
3、指处所的疑问代词
①沛公安在? (史记· 鸿门宴) ②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赤壁之战) ③ 学恶乎始,恶乎终? (荀子· 劝学) ④ 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 (史记) ⑤且焉置土石? (列子· 汤问) ⑥姜氏欲之,焉辟害? (郑伯克段于鄢) ⑦ 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 (孟子)
(捕蛇者说)
说说下列句子中“他”的意思。
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② 又况于他物乎?
(诗经)
(吕氏春秋)
古代汉语 代词
(论语·先进)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梁惠王下) 君其问诸水滨。 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左传·僖公四年) (左传·隐公元年)
※羿犹不悛(quān悔改),将归自田,家众杀而烹之,以 食其子,其子不忍食诸,死于穷门。 (左传·襄公四年)
穷门是指国门
12
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白玉有瑕疵,还可以磨掉;说话有瑕疵,就没有办法补救了。
(诗·大雅·抑)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6
“若”只作定语, “然”只作谓语, “尔”既可作谓语也可作状语和宾语。例如: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呀!这个人真尊重道德呀!” (论语·宪问)
(诗·大雅·泂酌)
挹:舀,汲取;彼:那个;注:灌;兹:这个。 把液体从一个容器中舀出,倒入另一个容器。引伸为以有余来弥补不足。
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让他去学着治理,他也就更加懂得治理了。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
(论语·微子)
8
(尚书·康诰)
17
P:176
• 敬称:子、君、公、先生、足下、夫子、执事、卿
18
3、第三人称代词:
有“其、之、彼、厥”。
“其、厥、之”单、复数无别, “彼”只表单数。 “彼”可作主语或宾语,极少作定语; “之”一般作宾语,
“其”和“厥”一般作定语,少有例外。例如: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左传·庄公十年)
(左传·僖公四年)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贿:嫁妆。迁:接走
古代汉语代词
叁、介詞和連詞
從功能上說, 從功能上說,介詞和連詞 都在句子里起連接作用; 都在句子里起連接作用;介 詞一般带上名詞或代詞或名 詞性詞組,構成介詞結構, 詞性詞組,構成介詞結構, 放在動詞前面作状語或放在 動詞後面作補語, 動詞後面作補語,表示行爲 動作發生的時間、處所、 動作發生的時間、處所、目 原因、方式、對象等等。 的、原因、方式、對象等等。
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 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 無以缩酒,寡人是徵; 無以缩酒,寡人是徵;昭王 南征而不复,寡人是問。 南征而不复,寡人是問。
(左傳·齊桓公伐楚) 左傳·齊桓公伐楚)
姜氏欲之,焉辟害? 姜氏欲之,焉辟害?(左
傳·鄭伯克段於鄢) 鄭伯克段於鄢)
其後魏伐趙,趙急, 其後魏伐趙,趙急,請救於 史記·孫臏) 齊。(史記·孫臏)
連詞則用來連接詞、 連詞則用來連接詞、詞組或 句子。 句子。
及莊公卽位,爲之請制。 及莊公卽位,爲之請制。
(左傳·鄭伯克段於鄢) 左傳·鄭伯克段於鄢)
→介詞“及”表時間。 介詞“ 表時間。 生莊公及公叔段。 同上) 生莊公及公叔段。(同上) 連詞,連接詞與詞。 →連詞,連接詞與詞。
屈完及諸侯盟。 屈完及諸侯盟。(左 齊桓公伐楚) 傳·齊桓公伐楚)→介詞 孫臏以此名顯天下。 孫臏以此名顯天下。(史
記·孫臏)→介詞表原因。 孫臏) 介詞表原因。
虜魏太子申以歸。 同上) 虜魏太子申以歸。(同上) →連詞
項梁乃以 項梁乃以兵八千人渡江 而西。 史記·項羽本紀) 而西。(史記·項羽本紀)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此四君者, 客之功。
(李斯《諫逐客書》) 李斯《諫逐客書》
介詞的功能與介詞結構 的功能。 的功能。 介詞可以憑借自己的語 法意義如表工具、 法意義如表工具、表對 象等等, 象等等,跟名詞性成分 組成介詞結構, 組成介詞結構,介詞本 身不能充當状語或補語
古代汉语之代词
敢问何谓也? 问女何所思? 责毕收乎?来何疾也。
❖ “胡” ❖ 本义指兽类脖子下的垂肉: ❖ 狼跋其胡 ❖ 北方的,北方的少数民族: ❖ 胡天八月即飞雪。 ❖ 疑问代词, “什么” 、“为什么” :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
❖ C复指前置宾语
❖
其是之谓乎? 《郑伯克段于鄢》
❖ ③作很长的 弯路,(文通)称介词,杨树达叫连词,王 力称介词,郭锡良叫代词复指。
A用在定语与中心词中间,相当于“的”。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郑伯克段于鄢》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这是结构助词“之”最基本最普通的用法。既可
❖ 我是靠着辇车行动 。【而】是承接助词
❖ 孤意已决《赤壁之战》 ❖ 岂不穀是为,先君之好是继。《齐桓公
伐楚》 ❖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
❖ 二、尊称:代替第二人称。 ❖ 1、称字 ❖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2、美称:子、吾子、夫子、先生、丈
人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病未及死,吾子忍之。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 丈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若为庸耕,何富贵也。
而母,婢也。《鲁仲连义不帝秦》 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 我一杯羹。《史记》 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欲利而身,先利而君,欲利而家, 先利而国。
谦称和尊称
❖ 古人常用谦称和尊称是名词而非代词。 (古代的“礼”的体现:卑己尊人)
朝夕纳诲,以辅台德。(《尚书·兑 命》) 注意:台读t á i时表星名:三台,后 表示“三公”,后用来对对方的尊 称:兄台,台甫,台启等,这两个 意思都不写作“臺”(舞臺)“颱” (颱風)
古代汉语 指示代词
•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徵;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 僖公四 年》)
• 先秦时代,“之”字也用作指示代词,等 於说“此”或“彼”。例如:
•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 周南· 桃夭》) • 之二虫又何知?(《庄子· 逍遥游》)
• 指示代词还有“然”字和“尔”字,它们 经常用作句子的谓语。
•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论语· 季 氏》) • 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战国策· 齐策》)
• 后来“彼”字发展成为带有人称代词的性 质,差不多完全等于现代的“他”或“他 们”。例如:
• 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孟 子· 滕文公上》) • 彼陷溺其民。(《孟子· 梁惠王上》)
• 夫——
• 指示代词,但是指示性很轻,和现代汉语 对译时有时可以不必译出。例如:
• 小子何莫学夫诗?(《论语· 阳货》) • 食夫稻,衣夫锦。(《论语· 阳货》) • 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论语· 先进》)
• 有时候,一个比较复杂的结构被用作宾语, “夫”字放在动词和宾语的中间,还是指 示代词。例如:
• 有时候“或”字前面出现先行词,“或” 字指代其中的某些人或某一个人。例如:
• 唐人或相与谋。(《左传· 定公三年》) • 宋人或得玉。(《左传· 襄公十五年》)
• 在古代汉语里,常常用两个以上的“或” 字,前后相应,以表示列举。在这种情况 下,“或”字仍然是无定代词,它既可以 指人(译为“有人”),又可以指物(译 为“有的”)。例如:
• “尔”字的用途没有“然”字那样普遍。 它也表示“这样”、“那样”。例如:
• 相去万馀里,故人心尚尔。(《古诗十九首》) •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诗》)
古代汉语代词
古代汉语代词1 疑问代词:根据疑问代词指代的询问对象,古汉语疑问代词可分三类。
(1)指人的。
有“谁、孰”。
a “谁”用于一般问句,可作主、宾、定、语及判断句的谓语。
b “孰”用于选择问句,一般有先行词。
如:“吾与徐公孰美?”译为“哪一个”,一般只作主语。
它还可指物、处所。
“孰与介”表比较:如“吾孰与徐公美?”;用于反问句中,表肯定:“惟坐待亡,孰与伐之。
”有“哪里比得上”的意思。
(2)指物的。
有“何、胡、奚、曷”等。
“何”:作主、宾、定、判谓,a 常用来询问原因或方法,如:“许子何不为陶冶?”译为“什么”“为什么”;b 询问处所,如“子欲何之?”译为“哪里”。
“胡、奚、曷”经常a 作状语,用来询问原因,相当于“为什么”或“怎么”,如“子奚乘是车也?”;b 它们也经常作介词的宾语前置,如“胡为”“曷为”,询问原因。
c “奚以”询问方法。
(3)指处所。
有“安、恶、焉”。
a 它们主要作状语,询问处所。
相当于现代的“在哪里”。
如“焉置土石?”;b 也可作前置宾语,用来询问处所。
如“沛公安在?”c 还可以用于反问句,作状语,加强反问语气。
类似于“哪里”。
d “焉”用于反问句后虚化了,不再实指处所。
如“今弗爱其子,安能爱君?”2 、指示代词:(1 )“之、兹、其”,表泛指和特指。
a “其”特指代词只作定语。
b “之、兹”泛指,c “之”作定、宾。
(2 )“此、是、斯”近指。
a 表示“这”义。
b 作主、定、宾语。
c “此、是”可作判断谓语。
d此和彼对应。
(3 )“彼、夫”远指。
a 表“那”义。
b “彼”指代性强,可作主、定宾语。
c “夫”指示性较弱,多作定语。
(4 )“尔、若、然”,谓词性。
a 表“如此”“象这(那)样”义。
b 在先秦,“尔”作定、宾语。
c “若”只作定语。
d “然”多作谓语。
(5 )“焉、诸”特殊的指示代词。
a “焉”相当“于此(之)”,常作补语。
如“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b 一部分“焉”在句末虚化成语气词,表提示。
古代汉语虚词之代词
第三、谦称
古代汉语中,谦称有如下几种情况: 一是用自己的名称自己:“丘也幸,苟有过, 人必知之。” 二是用其他词代替:臣、下臣、走、下走、 牛马走、在下、仆、下官、民、小民、不才、 愚、窃、小人、小生、小可;妾、下妾、婢 女、婢子、儿、儿家、老妇。
第四、傲称
自我谦称的反面就是傲称,常见的有“而 公”、“尔公”、“乃公”、“老子”等。 汉王辍食吐哺骂曰:“竖儒几败而公事。” 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 《书》?” 诸曹时白外事,援辄曰:“此丞、掾之任, 何足相烦?颇哀老子,使得遨游。”
第二、最高统治者的自称之词
从上古至清代,最高统治者都有一定的自称之词。 上古天子自称“余一人”或“予一人”,又自称 “我一人”,有过失灾难时贬称“不榖”。 诸侯则或称“孤”,或称“寡人”。但春秋末年以 后,周王室日益衰微,诸侯谮称“余一人”或“不 榖”的也时常可见。 “朕”从秦代一直到清代,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代 词。 魏晋以后,“孤”和“寡人”也成为许多大人物的 自称之词。
(二)指示代词
的有“此、是、斯、兹”,在句中可以 作主语、宾语、定语或谓语;“之、若”常作定语,“然、尔”常作谓 语,可译为“这、这个、这些、这样”等。 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 彼一时,此一时也。 是可忍,孰不可忍。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微斯人,吾谁与归?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 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2、表示远指的指示代词,常见的有“彼、夫、其”,可译为“那个、 那些、那样、那里”等。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人应之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这”和“那”产生于唐代,宋代已经普遍使用。王力认为,“这”源 于“之”,“那”源于“若”或“尔”。 3、旁指代词,常见的有“他、它、佗”,可译为“别的、其他的”。 萧同叔子非他,寡君之母也。 佗邑唯命。
古代汉语的代词用法
(“其”和“之”,请看教材355—358页, 注意它们的活用情况。)
三、疑问代词 疑问代词分为指人和指事物两类,当它 们作宾语时必须前置,作动词的宾语是这样, 作介词的宾语也是这样。 孰:可以作主语和宾语。 王者孰谓?谓文王也。《公羊传隐元年》 孰城?城卫也。 《公羊传僖二年》 常用在选择问句里作主语,往往有先行 词限定其范围。 父与夫孰亲?《左传桓十五年》 礼与食孰重?《孟子告子下》
④ 以地代人,作为尊称:陛下,足下,阁下。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 光照临川之笔。
⑤ 以对话人所使用的人来代称他:执事,左 右。 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 之心。
• 位:指称人的量词,使用频率高。 • 字源,立和位最初是同一个字,写法也一样。篆书时两 个字才正式分开,立指人站的姿势,位指人站的地方。 • 站的地方→指人担任的官职或级别,“不在其位,不谋 其政。”“位卑未敢忘忧国。”皇帝登基是即位,大臣 谋反是篡位,七品芝麻官也称位,因为位和官职联系在 一起,作为人称量词,位就有了敬重的色彩。 • 位的用法有三忌: 一忌错敬,不能用来指称杀手、犯人。 二忌自称,我是一位歌手,我是一位相声演员,就我一位。 可对称以示敬,您几位?对答五个、一个,不答位。 三忌滥用,位是社交用词,包含使用者对被使用者的友好 感情,可形成和谐的社交气氛;否则就有可能是滥用: 这位婴儿是今天生产的吗?不是,那位婴儿才是今天生 产的。
上》)
上曰:吾欲云云。(《汉书· 汲暗传》) ▲魏晋之后,写作:宁,能,恁 何物老妪,生宁馨儿!(《晋书· 王衍传》) 乾坤能大,算蛟龙岂是池中之物?(文天祥《念奴娇》) 早知恁的难拼,悔不当初留住。(柳永《永遇乐》)
“孰”和介词“与”连用,“孰与”是一 固定结构,表示比较。句子中可以出现谓语 动词,也可以不出现,所以它跟谓词的作用 相当。 吾孰与徐公美? 《战国策· 齐策一》 我孰与皇帝贤? 《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 君料臣孰与舜? 《战国策· 楚策四》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古代汉语代词
有时“或”前有先行词,则“或”指代其中一个或一些人。例如: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 (左传?襄公15年)
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 (吕氏春秋?察今)
有时句中连用几个“或”,构成排比,则既可指人又可指事物。例如: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安书)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荀子?劝学)
由于焉字经常放在句尾,逐渐具有了语气词的性质了。在有的句子里,甚至就是纯粹的语气词。例如:
君以为易,其难也将至矣;君以为难,其易也将至焉。 (国语?晋语)
分析:这是平行的句法,上句用“矣”,下句用“焉”,显然“焉”不再具有指代的性质。但要注意,不要轻易把“焉”字看成单纯的语气词。
2、特指和泛指:“之”可以表示泛指,用作定语和宾语;“其”可以表示特指,总是作定语。例如: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诗经?邶风?燕燕)
姜氏欲之,焉辟害?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 (左传?襄公25年)
就指示代词而言,教材还作了一些讨论。
1、指示代词还有“若”“然”“尔”略等于现代汉语的“这样”或“那样”。例如:
大者王,小者侯。 (汉书?高帝记)
王莽征天下能为兵法者六十三家。 (后汉书?光武纪)
“者”的另外一种用法是放在数词或时间词之后表示一定的范围或种类。例如: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论语?颜渊)
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食足食也。 (韩非子?五蠹)
注意:1“者”字只是起辅助作用的代词。
“者”字结构不论多长,在句中只充当一个成分,可以作主语、定语、宾语和谓语。
古代汉语 代词
謝謝觀賞
• 從意義上說,這些人稱代詞可以分爲兩大類:第 一類是純粹指人的代詞,即第一、二人稱代詞; 第二類是兼指事物的人稱代詞,即第三人稱代詞。
• 上古漢語的第一人稱代詞主要有“吾、我、余、 予、朕”幾個,其中“吾”和“我”是最常用的, 它們在使用上稍微有些差別。 • 吾”主要作主語和定語,幾乎不作賓語,如: • 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論語·述而) 主語 • 吾道一以貫之。(論語·里仁) 定語 • 只是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吾”才可以作賓語, 即作前置賓語,如: • 居則曰:“不吾知也。”(論語·先進)
第三人稱代詞
• 嚴格地說,先秦時期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第三人 稱代詞,所以,現代漢語需要用第三人稱代詞的 地方,古代漢語一般有三種處理法法:一是臨時 使用本是指示代詞的“之”和“其”,二是直接 使用名詞,三是省略。
• “之”“其”很多時候都被臨時用來表達第三人 稱的意義,其中“其”用作定語,“之”用作賓 語,如: • 仲子舍其孫而立其子,何也?(禮記·檀弓上) 作定語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作賓語
• 王謂臣曰:“吾必不聽眾口與讒言,吾信汝也。” (戰國策·燕策二) • 我勝若,若不吾勝,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 (莊子·齊物論) • 以上作賓語
• 吾將殘汝社稷,滅汝宗廟。(國語·越語上) • 子曰:“盍各言爾志。”(論語·公冶長) • 以上作定語。
• 第二人稱代詞還有一類是“乃”和“而”,它們 一般只用作定語,如: • 其害於而家,兇與而邦。(尚書·洪範) • 必欲烹乃翁,則幸分我一杯羹。(漢書·項藉傳)
古代漢語代詞 之人稱代詞
人稱代詞的分類
• 人稱代詞可以分爲三種類型,即第一人稱、第二 人稱和第三人稱代詞。 • 上古漢語中,第一人稱代詞有“吾、我、余、予、 朕”等; • 第二人稱代詞有“汝(女)、若、乃、而、爾” 等; • 嚴格地說,上古時期還沒有專門的第三人稱代詞, 本來是指示代詞的“之”和“其” 可以暫時起到 第三人稱代詞的作用。
1古代汉语笔记之代词
献诗说:1、出自于《国语·周语上》2、一种关于《诗经》收集的说法;3、“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删诗说:1、由司马迁提出的《诗经》形成的说法;2、司马迁说在孔子时有3000多首诗,孔子选出合乎礼仪的305首组成《诗经》;3、这个说法不准确;吴越春秋:1、东汉末年的一部杂史;2、作者是越晔;3、写春秋末年吴、越争霸的历史;古文运动:1、中唐时期发起的一起由骈体一以散体的文体与文风的革新运动;2、主张“主以明道”3、主要作家有韩愈和柳宗元;九歌的艺术特色:1、寄托屈原的身世之感和规讽之意;2、神灵的价格化;3、具有奇特瑰丽,色彩斑澜的艺术境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一、代词概述代词是古汉语中比较活跃的一个词类,古代汉语的代词在种类和体系上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
(一)从种类上看,古代汉语比现代汉语多出了无定代词和特别指示代词(有人称为辅助性代词)。
、(二)古今汉语虽然都有人称、指示和疑问三类代词,但在口语中除了“我”、“谁”等之外,都采用了完全不同的形式。
如第二人称代词今用“你”,古用“汝(女)、若、而、乃”等。
(三)现代汉语的人称、指示代词单复数形式不同,古汉语则单复数同形。
如“我,我们”、“这个、这些”,古代只说“我(吾、余)”、“是(此、斯、兹、之)”等。
(四)古代汉语虽然相当于第三人称的有“之、其”两个,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第三人称,它们的真正身份是指示代词。
二、人称代词(1)上面说过,古今汉语人称代词大多用了完全不同的形式。
古今第一人称——我、吾、余、予(朕)我(我们)第二人称——汝(女)、尔、若、而、乃你(你们)第三人称——之、其他(他们)为什么同样概念的人称代词,要用不同的词来表示?这可能是由于不同方言,不同时代的人造出来的,也可能在语法作用上有所不同。
如“余”用于甲骨文,“予”金文中才出现,这是时代的不同;“我”“吾”可能是方言的不同。
上古第三人称代词不做主语,后代用第三人称做主语的地方,古代或者用名词,或者干脆省略。
常用文言代词
常用文言代词代替词、短语、句子的词,叫做代词;現代汉语中代词属实词,而在古代汉语中代词的归属有分岐,一些语法书把它归入实词类,一些則把它归入虚词类;笔者以为代词虽具有一些实词的性质,但本身的意义还比较虚,不比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实在、确定,所以应归入虚词类;在第十节“常用文言虚词”里对代词已有一些例释,这里单独列一节对代词的特点和作用进行全面、细致的探讨;代词大致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三类;一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人称代词;1、第一人称常見的有“吾、我、余、予”等,相当于“我”“我的”;一般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定语;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我胜若,若不吾.胜;庄子·齐物论吾.一瓶一钵足矣;彭端淑为学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诗经·硕鼠十年春,齐师伐我.;左传·曹刿论战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归有光项脊轩志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苏轼石钟山记生以乡人之子谒余.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当引决;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此外,“朕”在先秦是一个一般人都可用来自称的代词,相当于“我”,如“朕.皇考曰伯庸;”屈原离骚到秦始皇才法定为始皇帝自称的专用词,以后为历代皇帝独用;自称的代词还有“自”“已”;如“文天祥自.序其诗;”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2、第二人称常见的有“尔、女、若、乃、而”等,相当于“你”“你的”;一般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定语;尔.安敢轻吾射欧阳修卖油翁尔.何知左传·殽之战居,吾语女.;论语·阳货他日汝.当用之归有光项脊轩志若.何为生我家黄示羲原君若.毒之乎柳宗元博蛇者说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柳宗元捕蛇者说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陆游示儿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史记·项羽本纪3、第三人称常见的有“之”,相当于他、她、它;“其”相当于他、她、它的;“彼”相当于他、他的;“之”“其”在第十节“常用文言虚词”一节里已有详细叙述,这里不再赘述;幸而杀彼.,甚善;柳宗元童区寄传彼.竭我盈,故克之;左传·曹刿论战4、人称代词的谦称与尊称①文言文里的第一人称有时用谦称表示,但谦称不是人称代词;男的谦称自己为“臣、仆、走”,女的谦称自己为“妾、奴、婢子”,古代诸侯谦称自己为“寡人、孤”;翻译时都可译为“我”;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嗟呼嗟夫如仆.尚何言哉尚何言哉司马迁报任安书走.虽不敏;张衡东京赋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乐府诗集·孔雀东南飞并序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孟子·庄暴見孟子..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②文言文里的第二人称常用尊称“子、君、公、卿、夫子、先生、足下、陛下、殿下、阁下”表示“你”、“您”,但尊称不是人称代词;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墨子·公输子.不久死耶纪昀刘东堂言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卿.欲何言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乐府诗集·孔雀东南飞并序何哂由也夫子..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范晔乐羊子妻..生我;马中锡中山狼传幸先生..休矣;”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孟尝君不悦,曰:“诺,先生..今日可以救我圣主者,惟在足下;梁启超谭嗣同..此外,对皇帝称“陛下”,对王称“殿下”,对大官称“阁下”,对不同官职的人称“将军”“大王”以代替“您”;5、关于副词“相”“見”的活用副词“相”在第五节“一词多义”的“相”这一目里有所阐述,这里再补充数例;“相”在指代接受动作的一方时,可以指代“我、你、他、她、它”,有人又把它叫做指代性副词,它不属人称代词的范畴;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周思来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相煎”等于说“煎我”;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乐府诗集·孔雀东南飞并序“莫相忘”等于说“莫忘我”;子敬,孤持鞍下马相迎,足以显卿未三国志·鲁肃传“相迎”等于说“迎你”;他日归洞庭,幸无相避;李朝威柳毅传“相避”等于说“避我”;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乐府诗集·孔雀东南飞并序“相望”等于说“望他”;副词“见”放在动词前又不表示被动,就是表示他人对自己怎么样,指代“我”“自己”;有人也把它叫指代性副词,它也不属人称代词的范畴;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見背”即“背我”;意思是离开我去世了;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柳宗元童区寄传“完”“恩”两个动词之间用“与”来连接;意思是“见.完”“见.恩”,即“保全我”“厚待我”;岳父见教的是;儒林外史·范进中举“見教”即“教我”或“教训我”;冀君实或见恕也;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見恕”即“宽恕我”;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乐府诗集·孔雀东南飞并序“见录”即“记着我”;熟语中有“见谅”,即“原谅我”;6、人称代词的单复数现代汉语的人称代词有单数和复数的分别;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不分单复数;如“吾、我、尔、汝、之”等人称代词既可以表单数“我、你、他”,又可以表复数“我们、你们、他们”;如果一定要起指明表复数也可以在人称代词之后加“侪、辈、等、属、曹”;如“吾侪”“我辈”“尔等”“尔曹”“汝曹”“若属”“吾属”;另外,在“之”后加表复数的词,如“之流、之类、之属、之徒”;二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的词叫指示代词;根据所指的内容可以分为近指、远指、虚指、无指、特指;1、近指所指的人或事物的距离比较近;有此、兹、斯、是等;相当于“这”“这个”“这种”“这里”;此.何遽不为福乎淮南子·塞翁失马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归有光项脊轩志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兹.游快且愧矣;徐宏祖游黄山记总此十思,宏兹.九德;魏征谏太宗十思书某所,而母立于兹.;归有光项脊轩志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斯.用兵之效也;苏洵六国论是.心足以王矣;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王安石伤仲永2、远指所指的人或事物距离比较远;有彼、夫、其等,相当于“那”“那个”“那里”“那样”;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经·伐檀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经·硕鼠伯乐庖丁所见非马与牛,则亦知夫.病者所见非鬼也;王充订鬼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怀其.璧,从径道亡;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未必有其.实也;王充订鬼3、虚指指代不准确说出来或虚构的东西;易其首;方苞狱中杂记是以某某..余在狱,犹见某.姓;方苞狱中杂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贾谊论积贮疏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世说新语·周处4、无指表示没有人,没有东西;多用“莫”“无”;残贼公行,莫.之或止;贾谊论积贮疏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庄子·庖丁解牛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5、特指所谓特指是说他们跟其它指示代词有特别的不同;即不能单独使用,必须和其它词类结合起来构成短语,才有指代意义;“者”“所”就是两个特别指示代词,在本书第十节“常用文言虚词”里有详细的叙述,这里从略;三疑问代词用来发出疑问的代词叫疑问代词;1、代人的疑问代词有“谁”“熟”,相当于現代汉语的“谁”“哪”;缇骑按剑面前,问:“谁.为哀者”张溥五人墓碑记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孰为汝多知乎列子·两小儿辨日2、代事物的疑问代词有“奚”“何”“孰”,相当于“什么”“哪个”“为什么”“怎么”;孟尝君曰:“客何.好”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吾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奚.暇治礼义哉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子奚.不为政论语·为政父与夫孰亲左传·桓公十五年礼与食孰重孟子·告子下3、代处所的疑问代词有安、焉、恶、奚;相当于“哪里”“什么”;洞庭君安.在哉李朝威柳毅传且焉.置土石列子·愚公移山路恶.在孟子·尽心上子路宿于石门,晨城门曰:“奚.自”论语·宪问。
古代汉语—代词
古汉语词类——代詞代詞是代替名詞以及其他實詞或詞組的詞。
主要作用在於行文時避免重復,以求文章簡潔。
古代漢語的代詞主要有以下人稱代詞、指示代詞、疑問代詞及無定代詞四類。
(一)人稱代詞根據人稱代詞所表示的物件,可以將其分爲三種人稱:1、第一人稱代詞主要代稱說話者本人。
常用的有“我、吾、予、余”等,均可以做主語、賓語、定語。
例:吾日三省吾身。
(《論語·學而》)衣服附在吾身,我知而慎之。
(《左傳·襄公三十一年》)我決起而飛,搶榆枋。
(《莊子·逍遙遊》)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論語·述而》)知我者,謂我心憂。
(《詩經·王風·黍離》)自始合,而矢貫余手及肘。
(《左傳·成公二年》)爾何曾比予于管仲。
(《孟子·公孫醜上》)需要注意的是,“吾”在上古漢語的肯定句中一般不作賓語,在否定句中可以,但應該前置。
例:居則曰:“不吾知也。
”(《論語·先進》)子皮曰:“厚,吾愛之,不吾叛也。
”(《左傳·襄公三十一年》)表示第一人稱的代詞還有“卬、朕、某、儂”等。
“朕”先秦可用於所有人,秦始皇以後,只用于皇帝。
例: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屈原《離騷》)“卬”的用例不多,主要作主語,不作定語,少作賓語。
例:人涉卬否,卬須我友。
(《詩經·邶風·匏有苦葉》)2、第二人稱代詞主要代稱說話的對方。
常用的有“女、汝、爾、若、而、乃”等。
根據用法可以分爲兩類:“女、汝、爾、若”爲一類,可以作主語、賓語、定語。
例:逝將去女,適彼樂土。
(《詩經·衛風·碩鼠》)三歲貫女,莫我肯顧。
(《詩經·衛風·碩鼠》)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列子·湯問》)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左傳·宣公十五年》)今爾出於涯涘,觀于大海,乃知爾醜,爾將可與語大理矣。
(《莊子·秋水》)爾以玉為寶,我以不貪為寶。
古代汉语的代词
2、否定性无定代词——莫
含义是:没有谁、没有(什么)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墨子·公输》) 群臣莫对。(《战国策·楚策一》)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历山之农者侵畔》)
五、辅助性代词
能指代一定的人或事物但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的代 词。主要有“者”和“所”。
Hale Waihona Puke 代词制作及讲解张先坦
一、古今代词分类的差异
现代 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
古代 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无定代词、 辅助性代词
二、人称代词 1、第一人称代词
“吾、我”语法作用上的差异 魏晋以前,“吾”很少作宾语,但在否定句中作前
置宾语是可以的。“我”则能够作宾语。如: 吾视其辙乱。(《曹刿论战》)
1、“者”与“所”的指代性
分析 都能指代一定的人或事物,可理解为“……的人(或
事物)”。“者”指代的一般是行为的主动者,即行为
动作的发出者;“所”指代的是行为的对象,即行为动
作的承受者。如:
食者
吃的人
所食
吃的东西
寻声暗问弹者谁。(白居易《琵琶行》)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庖丁解牛》)
2、“者”与“所”的用法分析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邶风·燕燕》) 姜氏欲之,焉辟害?(《郑伯克段于鄢》)
4、充当谓语的指示代词——然、尔
河东凶亦然。(《孟子·梁惠王上》)
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荀子·劝学》)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古诗十九首》)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诗》)
5、特殊的指示代词——焉
李陵既生降,推其家声。(《报任安书》)
文言代词的分类
文言代词的分类
文言代词是古代汉语中一类用来代替名词或名词短语的词语。
它在句子中起到独立代替成分的作用,常用于陈述、问句、祈使句
等语境中。
文言代词的分类可以根据其具体的语义和用法进行划分。
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是文言代词的一种,用来代替人的称谓、姓名或代表
特定人物。
常见的人称代词有:
- 吾:代表说话人自己
- 卿:代表与说话人关系密切的人
- 子:代表受话人,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你"
- 之:代表第三人称,常用于叙述、引用等语境中
指示代词
指示代词是文言代词的一种,用来指示特定的人、物或地点。
常见的指示代词有:
- 此:代替较近的人、物或地点
- 彼:代替较远的人、物或地点
疑问代词
疑问代词是文言代词的一种,用来提问特定的人、事、物或地点。
常见的疑问代词有:
- 何: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什么"
- 谁: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谁"
- 何人: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什么人"
反身代词
反身代词是文言代词的一种,用来指代动作的执行者是其自身。
常见的反身代词有:
- 己: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自己"
- 其:用于第三人称,表示其自身
- 伊:用于第三人称,表示其自身
以上所述是文言代词的一些常见的分类。
在阅读和理解古代文献时,了解文言代词的分类和用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汉语的语境和表达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代词本讲介绍了古代汉语的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人称代词、无定代词、辅助性代词。
其中,前三种是古代和现代都在使用的代词,后两种则是古代汉语所特有的。
要求通过学习,能够全面了解古代汉语代词的基本情况,能在具体文句中辨认代词,能够解释该代词在句中的语法作用,做到准确地今译。
学习时,还应注意代词在宾语前置句中的用法。
一、疑问代词1、指人的疑问代词——“谁” 、“孰” “谁”主要用于一般问句。
“孰”常用在选择问句里,一般都有先行词,意思是“哪一个” 。
“孰”除了指人以外,也可以指物或处所。
“谁”的用法基本上与现代汉语相同,这里就不举例了。
“孰”表示“哪一个”的用例如:“吾与徐公孰美?”——我和徐公相比哪一个更美?“礼与食孰重?”——这句的“孰”指物,意思是:礼制和食物相比哪一个更重要?“孰”还经常和介词“与”连用,构成固定组合“孰与” ,表示比较。
“孰与”用在句中大致意思是“和⋯⋯比,哪一个更⋯⋯”。
如以下例句:“吾孰与徐公美?”——意思是我和徐公比,哪一个更美?有时相比较的内容在上文已经出现,因此句子里可以没有比较的内容,如:“君料臣孰与舜?”——这句里比较的内容不出现,大致意思是,您看我和舜相比,哪一个更好?有时“孰与”比较的结果已经明确,经常用在反问句里,实际已不是表示疑问,可以译为“哪里比得上”。
例如:“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顺从自然而颂扬它,哪里比得上控制自然的规律而运用它。
“惟坐待亡,孰与伐之。
”——与其坐着等待被灭亡,哪里比得上去进攻它呢?2、指事物的疑问代词——“何” 、“胡”、“曷”、“奚”。
这几个疑问代词中,“何”的使用率最高,语法功能也较广泛。
“何贵何贱?”——“何”充当主语。
“曰:‘是何也?'”——“何”充当谓语。
“大王来何操?”——“何”充当前置宾语。
“许子何不为陶冶?”——“何”充当状语问原因。
“姜氏何厌之有?”——“何”充当定语。
“胡”、“曷”、“奚”经常作状语,有时是和介词结合后作状语,用来询问原因、时间或处所等。
“悠悠苍天,曷其有极?”——“曷”问时间,等于说“什么时候” 。
“子奚乘是车也?”——“奚”问原因,相当于“为什么” 。
“胡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胡”和介词“为”结合后充当状语,问原因。
“胡为”即“为什么” 。
“奚以知其然也?”——“奚”和介词“以”结合后充当状语,意思是“凭什么” 。
3、指处所的疑问代词——“安” 、“恶”、“焉”。
主要用作状语,询问处所,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哪里”。
还可用于反问句,作状语,加强反问语气。
“沛公安在?”——“安”充当“在”的前置宾语。
“安在”即“在哪里” 。
“恶在其为民父母也?”——“恶”充当“在”的前置宾语,“恶在”即“在哪里” ,这句意思是,他作为老百姓的父母究竟表现在哪里呢?“且焉置土石?”——“焉置”即“安放在哪里” 。
二、指示代词1、“之”、“兹”、“其”——特指或泛指代词“其”是特指代词,表示它所修饰的名词指代的人或事物是特定的或适当的。
一般可译为“那” 由于例子常见,此处不赘举。
“其”在句中只能作定语。
代词“其”只能作定语。
“其”后面常跟着动词谓语,从形式上来看,此时的“其”很像是主语。
如:“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 。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
但是此时的“其”仍然为定语。
它的作用相当于:名词+“之”。
再连同后面的动词,就构成:“其”(主语+“之”)+谓语。
如“其负大舟”就相当于“水之负大舟” ,“其入”就相当于“师之入”。
都相当于用连词“之”连接主谓语后取消主谓结构独立性的名词性词组。
在单句中充当一个句成分(主语或宾语)。
此时“其”仍然是定语。
有时“其”出现在句首,容易被误解成主语。
这时对“其”的词性更要细心辨析。
如:“其是之谓乎?”“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这两句中的“其”都是语气副词。
上句表推测语气,下句表反问语气。
都不是代词,因此也就更不可能是主语。
“之”,表泛指,可作定语,也可以作宾语。
可以译为“这” 。
“之二虫,又何知?”——“之”为定语。
“姜氏欲之,焉避害?”——“之”为宾语,意思是,姜氏想要这样。
“兹”,表泛指,多作宾语。
“念兹在兹。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
但是“兹”在古书中出现的频率远不如其他代词多。
2、“此”、“是”、“斯”——近指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 ,可充当主语、宾语、定语。
“此天子气也。
”——“此”做主语。
“仁者固如此乎?”——“此”做宾语。
“是乃仁术也”——“是”做主语。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是”做宾语。
“微斯人,吾谁与归?”——“斯”做定语。
“此”、“是”还可作判断句的谓语。
“可为流涕者,此也。
”——可以为了它掉眼泪的,是这个啊。
“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武王就是这样的。
3、“彼”、“夫”——远指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那” 。
“彼”,指代性强,可作主语、宾语、定语。
“彼一时也,此一时也。
”——“彼”做主语。
“由此及彼。
”——“彼”做宾语。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彼”做定语。
“夫”,指示性较弱,以做定语为多。
“夫晋何厌之有?”——那晋国哪里有什么满足的时候?“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那颛臾国,从前周已故的天子把它任命为东蒙山的主祭。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君子讨厌那种嘴上不说想要它却又一定为得到它而制造说辞的态度。
位于句首的“夫”后来虚化为句首语气词,主要起提起话题的作用,表示要发议论。
要注意辨别“夫”的这两种用法的区别。
做句首语气词的“夫”的用例如:①“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②“夫战。
勇气也。
”③“夫大国,难测也。
” 对比前面所举“夫”做代词的用例:④“夫晋何厌之有?” ⑤“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 ⑥“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 可以从中发现一些区别的办法。
大致如下:首先,做代词的“夫”主要充当定语,因此它的后面一般应该是受定语修饰的名词性词语。
④⑤⑥三句都是这样。
而语气词“夫”后面未必是名词性词语。
如①句“夫”后面就不是名词性词语。
其次,语气词“夫”一定位于句首,如①②③都是。
而代词“夫”不一定要位于句首。
如⑥的“夫”就位于句中。
根据以上两点,可以把相当一部分“夫”的用法区分开来。
即,不在句首的“夫”肯定不是语气词,如⑥;后面是非名词性词语的“夫”一般是语气词,如①。
对于既位于句首,后面又是名词性词语的“夫” ,则只能根据文意来加以辨别。
辨别的依据是:代词“夫”具有特指的意味,它的后面一般是个别的、特定的对象;语气词“夫”由于是发议论,所以它所针对的往往是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
如②③④⑤都是“夫”既在句首,后面又是名词性词语的情况。
但是④⑤的“夫”后面的名词都指代特定的个别的对象,而②③则带有“凡是战争”、“凡是大国”的意味,即针对普遍的问题发议论。
所以④⑤句的“夫”为代词,而②③句的“夫” 为语气词。
4、“尔”、“若”、“然”——相当于“如此”、“像这(那)样”。
“尔”主要作宾语和定语,“若” 只作定语,“然”多作谓语。
公与为尔也。
公与为尔奈何?公与议尔也。
(《公羊传·僖公二十一年》)——公参与做这样的事。
公参与做这样的事怎么做?公参与议论这样的事。
“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宪问》)——孔子说:真是君子啊,这样的人!真是崇尚德行啊,这样的人!“河东凶亦然。
”——河东闹饥荒我也是这样做。
三、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予(余)”。
另外,“朕”在先秦也可以用作一般人的自称。
例如⋯《离骚》:“朕皇考曰伯庸。
”——“朕”指屈原自己。
可见可以用作一般人的自称。
第二人称代词:“女(汝)”、“尔”、“若”、“而”、“乃”。
注意⋯古代汉语的第二人称代词往往用于对对方不需要讲礼貌的情况(如上对下、尊对卑、长对幼等),以及说话的双方关系亲昵到了不拘泥礼节的场合。
试看以下例子可以体会出这一点来。
《论语·公冶长》:“盍各言尔志。
”——这是孔子向他的弟子说的话。
是长者对少者说话,因此用第二人称代词。
《史记·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
”——这是楚汉相争时,项羽把刘邦的父亲抓来威胁要杀死他,刘邦对项羽说的话。
由于是敌对双方,所以刘邦在这里用第二人称代词称呼对方。
《史记·陈涉世家》:“若为庸耕,何富贵也?”——说话的双方都是被雇佣来耕地的农民,彼此身份一样,不需要拘泥于礼节,所以用第二人称代词相称。
古代汉语里对人讲究礼节的时候一般以尊称相称。
用第二人称代词称谓对方多少带有不礼貌的意味。
这是在读古书时需要悉心体会的。
第三人称代词:上古汉语没有真正第三人称代词,而是用指示代词“彼” 、“之”、“其”来兼职。
“彼”用于第三人称仍带有指示性,并有轻蔑的意味。
“之”只作宾语。
“其”只作定语。
“其”在谓词性成分前仍是作定语。
例如⋯“彼可取而代也。
”——“彼”做主语,指代秦始皇,带有轻蔑的意味,大致相当于“那家伙” 的意思。
“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
”——“其”指代丈人,做定语。
“其子”即“他的儿子” 。
“其父信之。
”——“之”指代儿子,做宾语。
”“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
其往也,得车数乘。
”——“其往”相当于“曹商之往” ,“其” 虽然用在动词“往”的前面,但仍然是做定语。
古代汉语人称代词没有单复数的分别,同一个词既可以用于单数,又可用于复数。
第一、二人称代词后可加“侪、属、曹、辈”等名词,意思是“这辈人” 、“这类人”,并不是表示复数的词尾。
例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我”指代刘邦以及他所率领的人,相当于“我们”。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盍各言尔志?'”——“尔”在这里明显指孔子的四个弟子,所以应当译为“你们” 。
“燕军夜大惊。
⋯⋯五千人因衔枚击之。
”——“之”在这里指代燕军。
相当于“他们” 。
从上例可以看出,古代汉语人称代词没有单复数的分别。
遇到人称代词,需要根据上下文判断其究竟表示的是单数还是复数。
至于第一、二人称代词后可加“侪、属、曹、辈”等名词,意思是“这辈人”、“这类人”,并不是表示复数的词尾。
这里不赘例。
四、无定代词“或”——肯定性无定代词,相当于“有的人” 、“某人”、“有的(东西)”。
例如⋯“或问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或”在此指人,相当于“有的人” 。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伯,或相千万。
”——“或”在此指物,相当于“有的”。
“莫”——否定性无定代词,相当于“没有谁” 、“没有什么(事情、东西)”。
例如⋯“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莫”指物,相当于“没有什么(行为)”。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