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西城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西城初中教育集团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A .分子很小
B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分子间有间隙
D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1.(4分)在地震后的救援行动中,为了搜索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
人们用了搜救犬,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试用化学观点从微粒的角度分析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 )
A .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34
B .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 .该元素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外有34个电子
D .该元素的原子质量为78.96
2.(4分)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依据图中的信息得到的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 .本次降雨通常会影响作物的生长
B .在测定期间雨水的酸性逐渐减弱
C .本次降雨对大理石建筑有腐蚀作用
D .当时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可能超标
3.(4分)某中学科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监测一次降雨过程中雨水的pH .取雨水水样,用pH 计(能精确测量pH 的仪器)测得数据如下:
测定时间
9:059:159:259:359:45pH 4.95 4.94 4.86 4.84 4.83
小组同学对数据的分析推理错误的是( )
A .构成物质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B .“光年”是时间单位
C .要想知道公路上的汽车是否在运动,只有选择路边的树木作为参照物
D .当物体的机械能为零时,物体的内能也一定为零
4.(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5.(4分)某班同学用下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
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
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
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①甲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②甲同学可能没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二、简答题(本题每空格3分)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每空格2分)
A .
①②③④B .只有①③C .只有②④D .只有①②③
③乙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使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A .甲组废液中一定含有稀盐酸和稀硫酸
B .将两组的废液处理后再排,防止污染
C .乙组废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
D .直接将甲组的废液排入铸铁管下水道,可能腐蚀铸铁水管
6.(4分)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做常见酸和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使用试剂有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实验后废液分别集中到各组的一个废液缸中.研究小组对两个组的废液进行检测,结果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废液来源
甲组乙组检测方法与结果观察废液呈无色观察废液呈红色
A .不溶物一定是铜
B .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 4,也可能含有CuSO 4和H 2SO 4
C .滤液中一定含有H 2SO 4,也可能含有CuSO 4
D .不溶物中一定含有铜,也可能含有铁
7.(4分)在CuO 和Fe 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H 2SO 4并微热.当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再向滤液中放入一粗铁丝,片刻后取出铁丝,发现粗铁丝无任何变化.据此,你认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8.(6分)金属Al 既能与酸发生化学反应也能与碱溶液发生化学反应,与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 +2NaOH +2H 2O =2NaAlO 2+3X ↑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试推断X 的化学式为
.
(2)NaAlO 2中Al 的化合价为 .9.(6分)我们曾经这样一个实验,将一根表面擦亮的铁丝放入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发现铁丝表面出现了红色物质.
(1)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已知在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试判断上述反应中,还原剂是
.10.(6分)我们初中科学学习了O 2、CO 2、H 2这三种气体的性质.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成功
干燥并收集了某纯净气体,甲、乙、丙三位同学对该气体的组成有不同的认识,甲认为可能是O 2,乙认
为可能是CO 2,丙认为可能是H 2.你认为他们中
的推测是正确的(选填“甲”、“乙”或“丙”),
理由是 .
四.分析计算题(本题8分)
11.(6分)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中各反应时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为了确定其反应是否发生,某班同学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1)方案一:向装有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几滴酚酞,不断滴入稀硫酸,并用玻璃棒搅拌.如果实验现象是
就可以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2)方案二:向装有一定量稀硫酸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再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如果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你认为方案二的结论正确吗? (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3)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的是
(填序号).A .用pH 试纸测定氢氧化钠的pH 值,然后向其中滴加稀硫酸,pH 逐渐减少最终小于7
B .用温度计测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硫酸前后的温度,温度明显上升
C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后再滴加硫酸铜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12.(6分)类比法是化学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草酸的化学性质与碳酸相似.
已知碳酸易分解,草酸在受热条件下也分解,仅生成三种氧化物.某校学习小组对此展
开探究:
(1)小明首先根据草酸中含有 元素,可推测生成物中含有水.
(2)小明对分解生成的其他产物进行猜测、验证:
【假设一】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实验一: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实验现象是,小明据此判断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假设二】生成物中有一氧化碳:实验二:小明用图装段进行实验,从而证明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
请回答:A 装置中黑色固体粉末是 (填化学式),A 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
.(3)讨论交流:小芳认为,小明的“实验二”不需要B 装置也能够推断出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你是否支持小芳的观点: (填“支持”或“不支持”),请说出你的理 由:
.13.(8分)在一烧杯中盛有22.3gNa 2CO 3和NaCl 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当滴加了73g 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 g
(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 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3)当滴加了73g 稀盐酸时(即A 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试通过计算求出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