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设计提升高中生读后续写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化教学设计提升高中生读后续写能力
在高考样题中,读后续写这种题型的出现引起了高中英语教师的关注,读后续写能力也被推上写作的高位。
提升高中生的读后续写能力的前提是要明确读后续写的特点,明确要求,然后教师通过向学生传达一定的写作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提升高中生的读后续写能力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途径之一,在今后的高中英语教学中,读后续写能力的培养将成为教学的“新宠”,那幺,在英语教学中怎样才能提升学生的读后续写能力呢?
1. 对“读后续写”的解读
读后续写,顾名思义,就是根据已经给出的前文,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根据要求和提示将文章补充完整。
读后续写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输入信息,在头脑中转换,再输出。
这其中涵盖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思维整合能力、创作能力以及表达中的各种细节,是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一项考查。
根据《考试说明》该部分的规定,考生在续写文章时,要注意续写部分“与所给短文及段落开头语的衔接程度”,“内容的丰富性和对所标出关键词语的应用情况”,“应用语法结构和词汇的丰富性和准确性”以及“上下文的连贯性”。
根据这些规定,我们能够总结出读后续写的特点:
(1)限制性。
读后续写不是自由发挥,而是要根据开头语和提示词来完成。
在浙江高考题目中规定:要使用5个以上短文中标有下划线的关键词语,这些关键词语如人物、地点、事件,具有可选性。
这样考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有很大的自主权。
另外,所续写部分不能另起炉灶,要根据已给出的开头来写。
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的思路向哪方面发展起到了引导性作用。
(2)情节性。
续写的文章多为记叙文或夹叙夹议的体裁,故事情节曲折、有起伏,但逻辑较强,有助于学生根据提示性词语,按照文章思路继续写作,并要求学生发散思维,续编故事结局。
(3)前提性。
要想完成续写,就必须明白前文的意思,在精确理解文章后,学生才能够紧扣主题完成续写,就这方面而言有点类似阅读理解题中对文章后续发展的推断,如:what would happen next?这是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高度考验,
(4)多元性。
每个学生的思维发散程度不同,续写出的故事结
局也各异,续写题目的答案更加多元化,具有不确定性。
学生可以
以自己文章的理解诠释文章不同的结尾。
如《考试说明》中读后续
写的样题的结尾,考生可以理解为这个年轻人是银行抢劫者,而arthur因此成为一个大英雄;考生也可以理解为这个年轻人不是一
个银行抢劫者,结果产生了误会。
2. 提升学生读后续写能力的策略
学生读后续写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和练习来
实现。
这就要求教师优化教学设计,突出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水平。
2.1为学生提供阅读素材,提高阅读能力
读后续写是建立在读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先
教会学生读,结合读后续写的特点,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多阅读,
在阅读中积累词汇,提高理解能力。
读得多了,学生的语感也会增强,更加适应英语的表达习惯,从而达到快速理解的能力目标。
2.2向学生传授一定的写作技巧,提高作文水平
读后续写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写上,怎样写呢?教师在英语教学
中要向学生传达一定的写作技巧。
首先,引导学生仔细审题,明确续写要求。
一般短文后面的“注意”都有对此次短文续写的具体要求,如字数限制、使用几处下划线
关键词语、续写段落的首句提示,这样考生做到“心中有数”。
此外,续写时,不仅要结合原文,关键词,每段首句,还要特别关注第二
段的首句,因为第二段的首句决定了第一段的内容和走向。
其次,回扣原文,揣摩续写思路。
根据文章后面的要求,再次
快速回读短文,抓住文章的思路,在大脑思维中建立一个对前文的
理解框架和概括,在此基础上,继续建立顺序思维,确定接下来在
理解前文的基础上如何安排下面继续可能或者应该出现的内容,同
时结合文章划线词语提示,确定续写段落的内容。
续写部分内容不
仅要求词汇和语言框架的准确使用,保证前后文的连贯。
第三,促使学生养成拟写草稿,修改润色的好习惯。
在确定了
思路和内容之后,最关键的就是结合提示语或者文中划线的关键词
拟写草稿。
写完后,要加以修改润色,注意句子结构的多样性,语
言的丰富性,并通过句与句之间连接词的正确使用,使上下文连贯。
总之,对于一线师生来说,应对读后续写这一具有挑战性的新
题型,需要教师充分解读题型,明确教学的目标和方面,并在课堂
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习惯,从而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2] 王初明,亓鲁霞. 读后续写题型研究[j]. 外语教育,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