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实验室安全文化促进实验室安全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造实验室安全文化促进实验室安全管理
骆燕;毛诗焙;胡晓君
【摘要】The building and management of the university laboratory safety is not only the important part of laboratory building and management, but also the necessary safeguard of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From the safety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the importance of laboratory safety culture building, the laboratory safety culture construction measures of 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ere further illustrated, and tried to enrich the forms and mechanisms on safety culture education,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mmunication of safety culture, so as to establish a long-term working mechanism.%高校实验室的安全建设与管理既是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维护学校教学科研等工作正常开展的必要保障。
本文从安全文化内涵和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重要性入手,阐述了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的具体举措,力图进一步丰富安全文化教育形式和机制,重视安全文化交流,进而建立起一套长效的工作机制。
【期刊名称】《广州化工》
【年(卷),期】2015(000)022
【总页数】3页(P239-241)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文化;安全管理
【作者】骆燕;毛诗焙;胡晓君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杭州 310014;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杭州 310014;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杭州 310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82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日益增多,实验条件逐步改善,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任务和内容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安全管理难度也逐渐加大。
如何针对新时期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构建起科学合理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是当前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
当全社会都在倡导安全稳定、环保、可持续建设的大环境下,推广一种新的实验室安全文化,培养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每个人的安全素质,树立起深入人心的安全文化理念,营造健康、有序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显得意义重大[1-2]。
1 认识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
1.1 实验室安全文化阐释
实验室作为高校教学科研的基地,实验室安全文化是校园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它发挥着文化的功能来进行安全管理,是安全管理发展的新阶段,注重通过提高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素质来实现管理[3]。
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对学生的人生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教育所无法比拟的[4]。
实验室安全文化的定位是引领、规范、科学。
它是校园的物质文化的一部分,在我国高校逐步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路上,必须要有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先进的实验室设备、特色鲜明的教学科研实验室;它也是校园的行为文化,促使全体师生
具有明确的科研学术行为规范,实验室人才队伍具备良好的素质,更是校园的观念文化,培养和体现群体意志、激励师生奋发向上的校园精神[5-6]。
1.2 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高校实验室安全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不仅是校园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高校教学科研工作者工作素养的标尺,更是高等教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内容之一。
高校的安全管理者们正力求通过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一种安全氛围,让师生从自身角度出发,更深层次地预防和杜绝事故的发生,打造和谐、有序的育人环境。
2 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措施
下文以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为例,阐述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的相关措施。
2.1 完善实验室安全工作队伍
2.1.1 签订实验室安全责任书
学院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实验室安全工作责任制。
根据“学院-研究所(实验中心)-实验室”三级管理体制,确立学院实验室安全第一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
2.1.2 成立安全工作小组
学院成立了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安全督导组。
并于每月月底,组织由实验室主任、研究所安全员、学院实验室秘书组成的安全督导组进行实验室安全卫生的常规检查,将检查结果及时通报并积极督促落实整改。
2.1.3 明确各实验室房间责任人和安全员
学院确定各实验室房间责任人和安全员,并通过门牌固定在实验室门口,做到“谁使用,谁负责”。
2.2 健全实验室安全相关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实验室人员的日常行为,学院制定了实验室安全守则、学生守则、大型仪器操作规程等,并张贴上墙。
部分实验室以个性化桌签、安全小贴士等形式宣传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等,为实验室人员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操作指南,强化了安全意识,培养了良好的安全习惯。
此外,学院了相继制定了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实验室异常情况应急方案、实验室安全员岗位职责、实验大楼管理人员工作职责、实验室安全检查制度、实验室安全教育方案等。
让实验室安全管理有章可循,通过管理制度分层次建设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最终约束全院所有管理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学生的各种不安全行为。
2.3 开展针对性强、有特色的实验室安全教育活动
材料学院在学校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保卫处等部门的指导下,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以“安全实验、品质科研”为主题的实验室安全教育月系列活动。
2.3.1 做好实验室安全文化的宣传教育
在实验室安全教育月期间,学院进行了实验室安全教育及知识学习考核。
系统开展了以研究所、团队为单位的实验室安全知识教育,集中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实验室参观、现场讲解药品、仪器、安全器材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
同时组织学生通过安全教育网站学习安全知识并进行上机测试,考试通过后颁发由学院、研究所和导师共同签发的实验室准入证,推行实验室准入制。
同时,有针对性地邀请安全专家进行实验室安全、消防讲座,宣讲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实验室技术安全要点、消防安全事故防范、多发事故分析、灭火逃生和应急救援知识等内容。
2.3.2 培养师生的安全文化意识
学院组织师生参与消防紧急疏散演习和消防安全技能大赛。
按照实验室突发状况处理的预案,模拟了火灾发生、现场报警、关闭水电气、灭火、人员疏散和救援等情
景。
让师生在“真实化”的场景中掌握灭火要点和灭火技能,提升自救逃生本领,增强消防安全意识。
2.3.3 营造实验室安全文化氛围
学院将实验室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努力营造实验室安全文化的良好氛围。
利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倡导安全文化,提高体师生兴趣,在活动中接受教育。
如举办实验室安全知识竞赛,让全院学生更加重视实验室安全,加强防患意识。
开展实验室安全文化评比活动,综合考察卫生、安全、氛围、文化特色等,评出“十佳实验室”,并张贴荣誉牌,在全体师生中形成了争创文明、整洁、安全、和谐的科研环境的良好氛围。
通过实验室图片展,集中展示“十佳实验室风采”、“导师安全寄语”、“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以及“实验室安全小常识”等四个板块,以形象、鲜活的表现形式对安全文化元素起到良好的灌输作用。
实验室安全教育月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得在实验室刚性的管理制度下,丰富了柔性的实验室安全文化。
利用刚柔并用的灵性管理,变被动为主动。
通过安全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更加科学、有效地促进师生形成自我约束的习惯和强大的自我防控力[7]。
2.4 搭建多种形式的实验室安全交流平台
学院通过学院网站、QQ群、微信群等载体及时发布实验室安全相关事项和通知,并在群中交流实验室存在的各种问题,互相监督,引起重视;通过搭建青年教师论
坛的交流平台,邀请海外学习归来的老师畅谈国外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有效举措,引起大家热议和交流;通过两月一期的《学院实验室安全简报》,借助“重要文件、会议通讯、安全隐患通报、经验交流、安全提醒”等板块,为全院教师提供安全理念宣传与分享的平台。
3 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的进一步探究
3.1 将安全工作与学生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采用广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活泼、灵活、轻松、互动的形式,借助学生会及社团开展一些趣味横生的实验室安全专题活动。
将安全教育融合在活动当中,让安全理念自然而然地成为大家自觉行动的一部分,从而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
3.2 建立师生的实验室安全沟通教育机制
规范化操作是避免事故发生和环境污染最有效的途径之一[8]。
在实验室中,研究生和本科生是与实验室安全联系数量最多的人群,因此在日常的实验中,导师责任重大,要经常引导学生掌握规范的操作方法,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安全隐患的操作行为,共同探讨安全有效的操作规范,确保操作安全并合乎环保原则。
此外,实验室要在定期的科研组会中融入安全教育的元素,会上除了探讨科研学术,还要总结一个阶段以来的安全工作情况,发现隐患及时提出,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通过师生交流达成共识、解决安全问题。
形成既要重视科研质量和成果,更要倡导安全与环保的双赢理念。
3.3 重视“走出去与请进来”
重视实验室之间 (校内、校际)的安全经验交流,提倡“走出去与请进来”的互动交流文化,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
可以借鉴先进,对周边高校院所实验室进行实地考察和参观,学习其在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
也可以邀请安全专家来校讲座,邀请相关老师来院参加论坛交流,不断更新安全文化理念,在互访交流中推进实验室安全化建设。
4 结语
打造实验室安全文化,是一项系统化工程,我们要努力形成安全文明实验室建设的长效和常态化机制,将安全理念融入到教学科研中,将安全宣传教育与管理、服务等实践活动结合,力求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文化氛围,从而促进教学、科研工作有序、高效地开展,并对整个社会的环保、和谐、稳定起到积极的辐射作用。
参考文献
[1]范宪周,孟宪敏.医学与生物学实验室安全技术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18-20.
[2]许嘉珉,周文平.从校园安全文化建设角度思考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5(8):66 -68.
[3]罗云.安全文化的起源、发展及概念(之一)[J].建筑安全,2002(9):26-27. [4]闻星火,赵庆双,郭英姿,等.高校应成为安全文化建设的引领者[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1):187 -190.
[5]顾刚毅.浅谈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10,30(5):124 -125.
[6]牛焕双,张润杰,刘滨.以安全文化建设促进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9):199 -205.
[7]刘志伟,陈毓梅,王云龙.构建安全环保、以人为本的实验室安全文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1):259 -260.
[8]金海萍,阮俊,冯建跃.高校实验室安全与环保教育方式和内容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3):18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