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初中化学离子共存问题专项训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离子共存问题专项训练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初中化学离子共存问题专项训练)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初中化学离子共存问题专项训练的全部内容。

离子共存专训
一.选择题
1.(2012•宜昌)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 NO3-、CO32—B.K+、Na+、 SO42—
 C. NH4+、OH﹣、SO42-D.Ag+、 NO3-、Cl﹣
 2.(2012•盐城)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OH﹣、Na+B.Ca2+、OH﹣、CO32﹣C.Na+、K+、Cl﹣D.H+、NO3﹣、CO32﹣
 3.(2012•潍坊)下列离子能在pH为13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K+、SO42﹣B.Cu2+、NO3﹣ C.Cl﹣、H+ D.Ca2+、CO32﹣
 4.(2012•遂宁)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Na2CO3、CaCl2、NaOH B.NaCl、KNO3、CuSO4
 C.Ba(NO3)2、NaCl、Na2SO4 D.K2SO4、KCl、NaNO3
 5.(2012•苏州)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一组离子是( )
 A.Cu2+、SO42﹣、H+B.CI﹣、NH4+、OH﹣C.Ba2+、SO42﹣、NO3﹣D.Na+、K+、NO3﹣
 6.(2012•上海)在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最终只存在无色液体的是( )
 A.BaCl2溶液、NaOH溶液B.Na2CO3溶液、KOH溶液
 C.Fe2(SO4)3溶液、NaNO3溶液 D.Cu片、Na2SO4溶液
 7.(2012•南京)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Ba2+,Cu2+,OH﹣B.Na+,Cl﹣,SO42﹣C.Na+,H+,CO32﹣D.Fe3+,Cl
﹣,NO3﹣
 8.(2012•眉山)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不发生化学反应而能共存的是( )
 A.MgCI2 AgN03 KN03 HCl B.H2S04 BaCl2 Na2S04
NaOH
 C.Na2S04 KN03 Na2C03 NaCl D.NH4HC03 NaOH NaCI HCI
 9.(2012•连云港)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Cl、Ca(OH)2、NaNO3B.NaCl、K2CO3、H2SO4
 C.HCl、BaCl2、CuSO4D.KNO3、NaOH、Na2CO3
 10.(2012•广安)下列物质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为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
 A.KOH、NaNO3、Na2CO3B.FeCl3、CaCl2、Mg(NO3)2
 C.KNO3、K2SO4、BaCl2D.Na2SO4、KCl、NaCl
 11.(2012•佛山)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 )
 A.CaCl2、Na2CO3、KNO3 B.NaNO3、FeCl3、HCl
 C.NaCl、Ba(NO3)2、NaOH D.(NH4)2SO4、NaOH、Na2CO3
 12.(2012•防城港)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共存,而且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后显蓝色的是( )
 A.KOH、CuSO4、H2SO4B.NaNO3、Na2SO4、NH3•H2O
 C.KCl、Ba(NO3)2、HCl D.NH4NO3、KOH、K2SO4
 13.(2012•鄂州)对某无色溶液所含溶质的记录,合理的是( )
 A.NaOH、Na2CO3、NaCl B.KNO3、NaCl、FeCl2
 C.HCl、NaOH、NaCl D.Na2CO3、Ca(OH)2、NaCl
 14.(2012•德阳)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NaCl BaCl2 Na2CO3 B.KNO3 HCl CaCl2
 C.H2SO4 FeCl3 NaNO3 D.NaOH HNO3 NH4NO3
 15.(2012•巴中)下列离子组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O3﹣ H+ Na+ OH﹣ B.K+ SO42﹣ Na+ NO3﹣
 C.Cl﹣ K+ SO42﹣ Ba2+ D.Ca2+ Cl﹣ CO32﹣ K+
 16.(2012•安顺)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到足量水中,最终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BaCl2、NaOH、H2SO4 B.KNO3、NaOH、CuSO4
 C.HNO3、NaCl、K2SO4 D.FeCl3、Na2SO4、KCl
 17.(2011•肇庆)下列溶液无色,在pH=1时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uSO4 NaCl KNO3 B.NaOH NaCl NaNO3
 C.Na2SO4 NH4Cl ZnCl2D.K2SO4 AgNO3 NaCl
 18.(2011•湛江)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的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NaNO3、NaCl、H2SO4B.CaCO3、NaOH、Na2SO4
 C.BaCl2、NaNO3、CuSO4D.AgNO3、Na2SO4、NaCl
 19.(2011•盐城)能在水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NH4+、Na+、C1﹣、SO42﹣ B.H+、Na+、NO3﹣、CO32﹣
 C.K+、Ba2+、OH﹣、SO42﹣ D.K+、Ag+、NO3﹣、C1﹣
 20.(2011•沈阳)在推断实验室无色废液的成分时,四位同学得出了四种结论,其中可能合理的是( )
 A.NaCl、CuSO4、NaNO3 B.NaCl、K2SO4、NaOH
 C.HCl、NaOH、CaCl2 D.K2CO3、KNO3、BaCl2
 21.(2011•綦江县)下列化学反应不能够发生的是( )
 A.硝酸银溶液与稀盐酸B.稀硫酸与氯化钡溶液
 C.金属银与硫酸铜溶液D.金属镁与稀盐酸
 22.(2011•南京)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Fe2+、OH﹣、SO42﹣B.H+、Na+、HCO3﹣C.NH4+、H+、NO3﹣D.K+、H+、MnO4﹣
 23.(2011•荆门)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5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NaCl、BaCl2、Na2SO4 B.Na2CO3、NaCl、Na2SO4
 C.CuSO4、NaCl、NaNO3 D.Na2SO4、HCl、KCl
 24.(2011•金昌)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CaCl2 HCl NaNO3 B.FeCl3 NaCl KNO3
 C.K2CO3 Ba(NO3)2 NaOH D.KOH HCl (NH4)2SO4
 25.(2011•河南)能在pH为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 )
 A.FeCl3、CuSO4、NaCI B.BaCI2、Na2SO4、NaOH
 C.CaCl2、Na2CO3、AgNO3 D.K2SO4、NaNO3、NH4Cl
 26.(2011•广安)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K2SO4、Ba(OH)2、KCl B.Cu(NO3)2、NaCl、KNO3
 C.Na2CO3、KNO3、NH4Cl D.MgSO4、NaNO3、KCl
 27.(2011•保山)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O3﹣、H+、Na+、OH﹣B.K+、Cl﹣、Na+、CO32﹣
 C.Cl﹣、CO32﹣、K+、Ca2+D.NH4+、NO3﹣、OH﹣、Na+
 28.(2010•肇庆)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NaNO3、HCl、Na2SO4 B.NaNO3、NaCl、CuSO4
 C.NaCl、Na2SO4、Na2CO3 D.NaOH、BaCl2、Na2SO4
 29.(2010•宜宾)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到水中,能共存且能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Na2CO3、KCl、Na2SO4 B.CuSO4、HCl、KCl
 C.HCl、KOH、Na2CO3D.AgNO3、BaCl2、HNO3
 30.(2012•济宁)甲乙丙丁四小组同学分别对实验废液中成分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见下表;
检测小组检测结果
甲组KCl、KNO3、KOH、HCl 乙组KCl、KNO3、K2CO3、HCl
丙组KCl、KNO3、K2SO3、KOH 丁组KCl、KNO3、K2CO3、KOH
其中,检测结果合理的是( )
 A.甲组、乙组B.丙组、丁组C.甲组、丙组D.乙组、丁组 31、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到水里,最终可以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H2SO4(过量)、HCl、AgNO3
B、HCl(过量)、MgSO4、KOH
C、HCl(过量)、KOH、CuSO4
D、KNO3、NaCl、BaCO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