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污水和污水处理》【创新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水和污水处理》创新教案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点出水污染更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胁,聚焦水污染问题。
三幅图展现了人类活动造成水污染的情景。
造成水污染的可能还有农药、养殖业的废物等。
内容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观察比较自来水和生活水。
各取一杯生活污水和自来水,运用学生已经掌握的观察方法比较观察。
教科书中插图的污水净化实验——沉淀和过滤,实际上是帮助进一步比较生活污水和自来水。
这两种方法只能分离一部分污水中的杂质,,净化前后的水不同,但净化后的水和自来水还是有较大差别。
教科书介绍,淡水在自来水厂除了沉淀和过滤,还要经过灭菌消毒。
第二部分:污染源的讨论。
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哪里?教科书用网状图帮助学生围绕水的污染源展开讨论。
学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也可以通过查找资料,加深对污染源的认识。
教科书中饮用水取水处标志,提示要特别加强对饮用水源的保护,饮用水是否洁净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
第三部分:污水的处理。
教科书指出,为了保护水环境,污水应该经过处理,再排放到自然水域中。
教科书的污水处理示意图,形象地展示了污水处理的一般过程。
污水处理的第一步是在沉淀槽,依靠重力的作用,使污水中较大的颗粒沉淀下来。
第二个圆形池是二次沉淀池,在这里将活性污泥和水进一步分离。
然后,在滴流过滤系统中,废水经过沙砾得到过滤。
最后,向水中加入化学药剂——氯,通过它来有效杀灭水中的病源微生物。
污水经过处理,一般可以无害地回归环境,还有一些污水经过处理后,还是不能作为饮用水,只能作其他用途。
学情分析
在淡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水污染更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胁。
全世界由于污染造成的水质型缺水情况十分严重,目前,有近40%的人口难以喝上洁净
的水。
日益严重的污染导致我国许多地方出现住在水边没水喝的尴尬局面。
各种各样的污染物通过饮水进入人体,直接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地表水由于污染而不再适合用于农业灌溉。
水污染主要是人类的活动造成的。
人们已经认识到,只有切断污水的来源才能真正保证水体的洁净。
那么如何让我们每天排出的那么多脏水不给水体添“麻烦”的呢?建造污水处理厂就是最主要的措施。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水污染主要是人类的活动造成的。
2.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
过程与方法:
做污水净化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充分认识水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增加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
难点:做污水净化实验,理解污水净化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作用。
评价任务
1.做污水净化实验,比较净化前后的水。
2.积极参与讨论,完成水污染的污染源网状图。
3.阅读资料,了解污水处理流程。
教学准备
教具:有关水污染的图片和资料。
学具:简易的过滤装置(可乐瓶和细沙制作)、生活污水一杯,自来水一杯。
说明与提示:生活污水可让孩子们选择既有泥沙,又含有洗涤剂的。
教学过程
一、观察比较自来水和生活污水
1.(出示一杯自来水和一杯污水)介绍:这是一杯自来水。
(手指另一杯)
提问:知道这杯水是什么水吗?说说看。
(板书:污水)
2.让学生比较观察自来水和污水,它们有什么同?
学生观察后汇报。
二、污染源的讨论
1.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污水?是怎么样的?
2.教师出示有关污水的图片,让学生说说污水是怎样产生的?学生汇报。
(老师随汇报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医疗污水进行分类板书)
3.根据板书,让学生进行归类,说说污水主要由哪几方面产生的?
4.让学生完成课本P82的网状图。
5.自然界的水本来是清澈透明的,产生大量污水是谁造成的?(板书:绝大多数的污水是人类活动引起的。
)
三、污水的处理
1.水质受到污染后,会对我们人类产生哪些影响?(指名回答:生活、工业、农业和人的身体健康)
2.教师出示有关水质污染造成的危害资料。
3.怎样解决水质污染问题呢?
4.学生分组讨论后再汇报。
师板书:解决水质污染:(1)保护饮用水源(让学生看书P82最后一节)(2)污水处理。
5.我们如何对污水进行处理(课题板书:污水处理)呢?比如这杯污水?
(1)让学生看书第81页水的沉淀和过滤示意图,说说污水处理的常用方法有哪些?(板书:污水处理:沉淀、过滤)
(2)介绍“沉淀”、“过滤”的方法。
6.分组实验:要求学生用简易过滤装置做净化污水的实验。
7.提问:比较净化前后的水,有什么区别?经过沉淀和过滤,原来的污水达到自来水的洁净程度了吗?为什么?
8.讲述:淡水在自来水厂中除了沉淀和过滤之外,还要加入药物进行灭菌处理。
这样才能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
(板书:药物灭菌)
9.污水处理厂是怎样处理污水的呢?
(1)播放污水处理视频。
思考:污水处理一般要经过哪几道程序?在每一
个环节当中,污水得到了怎样的处理?使用的是什么方法?
(2)学生汇报。
(3)归纳小结:污水的处理过程是极其复杂的,但经过处理的污水,一般可以无害地回归环境,还有一些污水经过处理后,还是不能作为饮用水,只能作其他用途。
因此,我们要特别加强对饮用水源的保护,饮用水是否洁净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四、课堂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污水与污水的处理,主要讨论了哪几个问题?(学生思考回答:一是污水是怎样产生的;二是污水的危害;三是污水的处理。
)
2.学习这节课,你还有哪些收获?
五、课外活动
调查家乡的水污染情况。
教学反思
教学初,我从网上收集了有关淡水资源的图片和河流、湖泊、水库被污染的图片。
在课堂上,将这些资料展现给学生,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学生内心产生共鸣,从而引入新课。
课前,我给每个小组准备2杯水:一杯生活污水,一杯自来水。
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用已经掌握的观察方法比较观察这两杯水有什么不同,并给学生提供实验表格,分别从颜色、气味、沉淀物、透明度等方面去比较。
在实验中,大多数学生观察得非常仔细,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实验后,基本能达成共识:生活污水中不仅有杂质、沉淀物,还存在油污等。
接下来,我引导学生寻找水的污染源,分析其中的污染物质,引导学生填写污染源的网状图;在思考污水的排放时,随机渗透法制教育,然后让学生用沉淀和过滤法对污水进行净化。
由于污水提前准备,等沉淀实验开始,污水经过一段时间的静置,相对比较干净,与过滤后的水质没多大区别。
所以在污水过滤前,我先将污水搅浑浊再分配给学生进行实验。
实验的效果比较令人满意,学生能发现污水经过过滤和沉淀后,发生的明显变化,但仍与自来水有明显的区别。
最后在污水的处理这个教学内容上,我让学生自行阅读污水处理系统示意图。
之后给学生补充加细菌群的生物处理方法和加氯的化学处理方法。
但学生的
阅读理解能力不强,因此,学生感知印象也不是很深刻。
由于组织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这个活动不能落实,只能将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的视频播放给他们看,并要求学生在看的过程中去思考,去了解更多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