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杨丽娟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乳腺叶状肿瘤瘤体的大小无规律性,且切面为分叶状.40例患者中,12例良性肿瘤,3例恶性肿瘤,其余25例为良恶交界性肿瘤.结论乳腺叶状肿瘤具有独特的组织细胞学特点,病理检查是确诊乳腺叶状肿瘤的主要依据,
恶性肿瘤与交界性肿瘤容易反复发作或发生转移,手术治疗可降低肿瘤的复发率.【期刊名称】《肿瘤基础与临床》
【年(卷),期】2015(028)001
【总页数】2页(P52-53)
【关键词】乳腺叶状肿瘤;诊断;临床病理特征
【作者】杨丽娟
【作者单位】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河南安阳45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9
[Key words]phyllodes tumor of breast; diagnosis; clinicopathologic features 乳腺叶状肿瘤是由纤维结缔组织和上皮组织构成的一种较为少见的纤维上皮性肿瘤,其呈现叶状结构,占乳腺肿瘤的0.3%~1.0%,占乳腺纤维上皮恶性肿瘤的3%左右
[1]。

乳腺叶状肿瘤存在多样性的生物学特征和临床症状。

作者对乳腺叶状
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1.1 临床资料选取2008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经临床或病理
确诊为乳腺叶状肿瘤的4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5~55(42.36±2.7)岁,病程2~43(29.5±3.6)个月;左侧病变28例,右侧病变12例。

肿块直径3.0~13.5 cm,平均直径为7.8 cm,活动度较好;有18例患者的肿块在短时间内快速增大;6例患者局部皮肤变薄,表皮温度升高;19例患者有乳腺手术史,手术次数为
1~3;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腋下淋巴结肿大、橘皮样皮肤改变或乳头溢液等情况。

1.2 方法采取手术方法将病灶切除,标本经质量分数4%甲醛固定,然后进行
石蜡切片,厚度为4 μm,最后行HE染色并光镜下观察,以Pietruszka和Barnes制定的标准为依据,良性肿瘤为:核分裂相0~4个/10高倍视野,其边缘呈现膨胀性,存在轻中度间质异型性增生;恶性:核分裂相>10个/10高倍视野,且边缘呈现浸润性,间质异型性增生为中高度;交界性:核分裂相>4~10个/10
高倍视野,其边缘或呈膨胀性或呈浸润性,间质异型性增生属于中度性质
[2]。

大体检查结果:肿瘤大小2.5 cm×2.8 cm×3.0 cm~6.7 cm×8.5 cm×13.5 cm,界限清晰可见,有部分肿瘤存在较薄的包膜,较大的肿瘤切面为囊实性,有叶状乳头向腔内突起或裂隙存在,其为灰白色或淡红色,质地柔软且富有韧性,部分肿瘤伴有出血或坏死;较小的肿瘤切面呈灰白色,为实性,且质地均匀。

镜检结果:所有患者进行光镜观察均发现存在导管上皮与间质成分。

导管以裂隙状存在,且上部皮基底膜完整清晰可见,上皮细胞分化较好,间质细胞发生明显增生,呈紧密状排列,核分裂相也清晰可见。

病理诊断结果显示,12例为良性肿瘤,3
例为恶性肿瘤,其余25例为良恶交界性肿瘤。

目前对于乳腺叶状肿瘤的发病机制依然没有确定,但依临床状况观察,其易发人群为青春期至绝经期的女性,发病年龄高峰在40~50岁
[3],因此推测其可能与雌激素的分泌和代谢密切相关。

同时也有研究
[4]推测,该病或与乳腺上皮组织产生的内皮素-1有关,此外,种族、年龄、地域、生育哺乳、内分泌变化及卫生习惯等都是乳腺叶状肿瘤的影响因素。

虽然乳腺叶状肿瘤是由间质和上皮构成,属于混合型肿瘤,但过度增生的间质细胞才是其主要成分,即纤维母细胞
[5]。

上皮成分却只是非新生物的导管。

这是鉴别纤维腺瘤与巨纤维腺瘤的关键。

WHO规定以叶状肿瘤的名称命名该肿瘤,且依据肿瘤细胞的密度、核分裂相、肿瘤边缘及肿瘤细胞密度、是否存在出血坏死等5个方面的差异将肿瘤分为
良性、恶性和交界性3种类型。

目前,对于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率依然较低,约为20%,因此,作为惟一可靠的
病理组织学检查就应在诊断中结合多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估,从而提高对乳腺叶状肿瘤的确诊率。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过度的间质增生:确定乳腺叶状肿瘤的
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就是叶状结构,同时也是区别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的重点之一。

不同类型肿瘤的间质增生程度会随着病理组织学等级的提高而增加
[6];2)不同的生长方式:一般良性肿瘤的生长呈膨胀性,而交界性则存在小的点、灶性浸润,复发后与恶性肿瘤的表现相同,都存在大范围的浸润;3)肿瘤出现片状坏死:当出现较大体积的纤维瘤时就很可能引起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的
误诊,体积大小不能作为主要的鉴别指征,间质过度增生进而形成叶状结构,这才是鉴别2种肿瘤的关键
[7]。

有研究
[8]发现乳腺叶状肿瘤的体积越小,其病理特征就越与乳腺纤维瘤相似,肿瘤体积越大,越与肉瘤相似。

因此,要想判断其是否为乳腺叶状肿瘤的关键点在于基质细胞内是否存在大于30%的长纺锤形细胞核;4)核分裂相:在高倍视野下,核分裂相0~4个者视为良性轻度肿瘤,>10个者视为恶性肿瘤,>4~10个之间者视为交界性肿瘤
[9]。

目前,临床上将手术切除视为最佳治疗方法,良性肿瘤一般不会发生转移,因此完整切除后不易复发。

交界性肿瘤在手术后会发生较少部分转移,且局部可能复发。

而恶性肿瘤在手术后会发生转移或复发,其主要通过血液进行转移,最主要的转移部位是肺和骨。

成功的手术可一定程度上降低肿瘤的复发率。

[1] 董慧明,黄建康,彭德峰,等.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
学,2013,11(8):1190,1253.
[2] 曾涵江,徐忠孜,余建群,等.乳腺叶状肿瘤X射线表现与临床及病理对照分析[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3,20(8):946-950.
[3] 张静敏,纪捷,程雪,等.46例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现代医
生,2013,51(30):69-70.
[4] 张阿娜,韩宝龙,唐桂杰.乳腺叶状肿瘤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厂矿医
学,2009,22(2):195-196.
[5] 史凤毅,叶海军,柴薇.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研究[J].中华病理学杂
志,2002,31(3):208-212.
[6] 朱浩凤,张立秋,周海,等.乳腺叶状肿瘤的钼靶X线、超声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18(1):5-8.
[7] 毕晓峰,宣立学,高纪东,等.99例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诊断方法分析[J].中国肿
瘤临床,2008,35(10):541-543.
[8] 张玉文.乳腺叶状肿瘤27例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综合版,2011,34(26):57-58.
[9] 王金昌.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钼靶X线分析[J].海南医学,2013,24(23):3494-34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