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心得: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广东省南雄市珠玑陈伦凤
摘要: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指数学课程既要面向每一个学生,又要注意到学生发展的差异和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

为了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教育理念,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有“弹性”,以满足不同的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需求,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

一、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不同水平的数学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泊尔曾说:“影响学习的唯一最专业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但并不完全等同教学内容。

我们应在遵循教材的基础上,以不同水平学生的现有思维发展水平为基础,对教材内容进行有目的的选择、补充或调整。

选择与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学习材料,为不同水平的学生创设适当地教学情境,从而使每个学生能把新知同化到已有认知结构中去。

例如:在学习完《百分数的应用》后,教师出了一道题:星期天,小明带了50元钱去图书馆买书,买《儿童百科全书》用去了总钱的50%,买《童话故事》用去了总钱30%,()?根据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这种开放式习题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了不同水平的数学问题,拓展了学生探索和思考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数学需要,最大限度地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

二、引导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和解决不同水平的数学问题
加涅的学习层次理论指出:“学习是积累性的,较复杂较高级的学习是建立在既相互性学习之上的。

学习任何一种新的知识技能,都是以已经习得的、从属于它们的知识技能为基础的。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数学现实”,在认知方法、认知发展和起点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因此,教师应根据这种个体差异,允许不同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引导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和解决不同水平的数学问题,而不是让每个学生都学习完全一样的
数学知识。

在教学中,开放式的数学问题和提问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了数学学习的机会,选择和解决了适合自己的数学问题。

例如:上述应用题,学生选择和解决的问题有:买《儿童百科全书》用去多少元?买《童话故事》用去多少元?买《儿童百科全书》和《童话故事》一共用去多少钱?还剩多少钱?买《儿童百科全书》比《童话故事》多用去多少钱?等等。

这样,使水平不同的学生都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鼓励不同水平的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同一水平的数学问题
认识和理解数学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用符合客观规律的方式理解数学问题。

对同一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有的方法从成人的角度看是合理的,而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感受。

教师不应把某一种方法强加给学生作为必须使用的方法,而应引导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究和解决问题,因为这就是创新。

如在复习百分数的应用题时,设计了这样一题:小明看一本200页的故事书,前4天看了全书的40%。

照这样计算,小明看完这本书,一共需要多少天?我让学生独立解答,并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生1:我的列式是200÷(200×40%÷4),先求出前4天看完的页数,再求出每天看的页数,最后求出一共需要多少天看完这本书?
生2:我的列式是200÷【200×(40%÷4)】,我先求出每天看的页数占总页数的百分之几,然后再求出每天看的页数,最后求出一共需要多少天看完这本书?
生3:我还有一种更简单的方法,用1÷(40%÷4),把整本书当作单位“1”, 然后再求出每天看的速度,最后求出一共需要多少天看完这本书?
生4:受生3思维的启发,我想到了另一种方法,用(1-40%)÷(40%÷4)+4。

生5:4÷(40%÷4)
生6:我的方法更简单,直接用4÷40%
对这一问题,学生想出了多种解题方法,思路之广,令人惊叹。

这样不仅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到学生创新的思维驰骋于知识海洋。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要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促进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从而保证“每个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数学课程标准》
《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