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13)《戏曲大舞台——综合性学习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型介绍:
《戏曲大舞台》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
开课导语: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全国许多地方都拥有自己的剧种,可谓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每个地方的戏曲,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如京剧的雍荣华美,昆曲的典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越剧的轻柔婉转,可以说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戏曲。
这次活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民族文化的瑰宝——戏曲天地之中,去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去品味它悠长的韵味。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1)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鉴赏中国戏曲。
(2)以了解欣赏中国戏曲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
学生能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并能整理资料。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中国戏曲这种传统艺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提高艺术修养。
(2)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趣。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出发,我把“搜集并整理资料,了解中国戏曲知识”作为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活动中,既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活动感受,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思维水平的有限,所以我把本课的教学难点设定为“通过活动,感悟人生”。
活动方法:
朱熹在《孟子集注》中说过:“事必有法,然后可成”。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为此,我选择了小组竞赛法、讨论法、实践表演法来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充分体会中国戏曲的博大内涵、悠长韵味,引导他们感悟人生哲理。
活动设想:
语文学科本身具有包罗万象的特点,而七年级学生由于思想和心理还没有成熟,缺少丰富的人生体验,《戏曲大舞台》又是一项让学生体验和感悟中国戏曲文化的综合性活动。
教师即使使出浑身解数,也难以讲清中国这一悠远文化艺术。
从学生的现实来说,难度也是不小,因为在流行音乐、街舞、劲舞充塞大江南北的当今时代,学生对中国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陌生了,甚至闻所未闻。
为了突破这些难点,激发学生兴趣,我就提前布置任务,要求每位学生回家听老人或影音作品,说说戏,唱唱戏,有兴趣的还可以学唱两段,也可鼓励美术爱好者画画花脸谱。
这样的活动会使学生很积极,成为十足的小戏迷,而且让他们自导自演排练几个节目,以便在活动课上大显身手。
而且,还要求学生搜集资料,掌握一些戏曲知识,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戏曲文化。
并根据所掌握资料自行拟定竞赛题。
根据活动设计,我以娱乐的形式安排四节课,将枯燥乏味的听、讲,变有声有色的说、唱、画、演。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搜集材料
1.布置活动安排:让学生明确整个活动的目的、要求。
2.指导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社会调查等手段搜集有关中国戏曲的相关材料。
3.学生分组,选定负责人,制定活动计划,安排课外活动时间。
4.教师参与指导好活动计划的制订,协调人员安排、落实责任,指导搜集材料的具体方法。
二、戏曲知识漫谈(拟采用师生以佳宾访谈形式进行)
1.介绍下列戏曲知识:
a.戏曲的起源和形成
b.几种较常见的戏曲种类(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等)
c.京剧(行当、脸谱、唱腔)
d.戏曲名剧、名家等。
2.戏曲名段赏析
a.京剧《玉堂春》(苏三起解);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甘洒热血写春秋)
b.越剧《红楼梦》(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c.黄梅戏《女驸马》(谁料皇榜中状元)
d.豫剧《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等
第二课时
一、才艺大比拼
1.戏曲知识竞赛
在前两课时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竞赛。
竞赛分必答题和抢答题两类,基础分100分,每答对一题加10分。
根据答题成绩记活动得分。
2.才艺大比拼
同学们自己选择在演唱自己喜爱的戏曲唱段;或展示自己画的脸谱,并作简单介绍;或表演自编自演的相声、小品。
最后评出最佳表演者和获胜的小组,表扬加活动分。
二、写自己的感受
(该环节既是本次活动的主旨又是难点——写作训练和人生观的引导。
)
1.导入写作
先让参加戏曲排练并演出的同学谈谈感受。
此时学生一定会有所感悟:戏可以重演,人生却不能再来。
诚然,戏排错了不妨再来一次,人生之路走错了只有悔之晚矣。
所以在这里,教师要不失时机的唤醒学生的情感:再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决不能随波逐流,一定要认真思索,自主、独立地选择,走稳人生每一步。
2.布置写作任务。
经过以上活动,相信大家对中国戏曲有了一定的了解。
现在请从以下话题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
a.介绍你所知道的某一剧种的历史发展概况和基本特点,要做到条理清楚,言简意明
b.选择你喜欢的一出戏,就其主要情节发挥想像,编写一个小故事。
c.在你看戏、听戏、学戏的过程中,你一定有些感想或者有趣的经历,把它们写出来。
附:戏曲知识竞赛题目
一、小组必答题
第一组:
1.与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合称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的剧种是?(中国戏曲)
2.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剧种是?(昆剧,也叫昆曲)
3.我国戏曲的角色分为哪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4.发源于湖北,发展壮大于安徽庆安一带的戏曲剧种是?(黄梅戏)
5.京剧“四大名旦”是指?(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第二组:
1.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中国剧种是?(京剧)
2.中国戏曲发展中“南戏”的形成是戏曲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请问“南戏”产生于哪个年代?(宋代)
3.中国戏曲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法是?(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
4.据统计,中国现有戏曲剧种大约是多少?(360多种)
5、“没见过那五色的油彩愣往脸上画”唱的是戏曲表演中的一个什么特点?(脸谱)
二、选答题:
1.中国戏曲表演人物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把角色归为若干行当。
“旦”角是女性角色,请说出“旦”角可分为哪几类?(三种即可:正旦、花旦、武旦(刀马旦)、老旦、闺门旦、彩旦等。
)
2.“生”和“净”都是扮演男性角色的,请问在包公戏中,包公这个角色属于“生”角还是“净”角?(净角)
3.脸谱是我国戏曲一项富有特色的夸张性的化妆艺术,它设色鲜明,勾绘精巧,富有图案美,是把绘画和表演统一在演员一张脸上的独特艺术。
不同颜色的面部化妆,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
请问含有贬义,代表凶诈的是?(A)
A.黄脸和白脸
B.蓝脸和绿脸
C.金脸和银脸
4.下列对京剧唱腔的描述正确的是?(B)
A西皮是一种较舒缓、深沉的曲调;
B西皮是一种比较明快、活泼的曲调;
C西皮唱腔适合表现忧郁、哀伤的情绪。
5.脸谱辨识题。
说出画面上四个脸谱是哪四个戏曲人物。
(窦尔墩)(包拯)(曹操)(关羽)
6.视听题:看一段表演,说出是哪种戏曲剧种和曲目名称。
(略)
7.视听题:看一段表演,说出是哪种戏曲剧种、剧中人物名称。
(略)
8.视听题:看一段表演,说出是哪种戏曲剧种及扮演者的姓名。
(略)
课后作业:
1.写出自己知道的主要戏曲剧种。
2.看一折京戏,用所学脸谱知识分析人物性格。
3.识记京剧旦角流派及其各自特点。
(甘肃省临洮县洮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