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气虚血瘀证是中医学中对气虚和血瘀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综合病证概念。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常常导致脑部组织缺血、缺氧和梗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旨在通过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探索中西医结合在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本研究纳入了80例确诊为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其中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龄在45岁至70岁之间。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包括中药治疗和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西医治疗,包括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

治疗周期为4周。

观察组中,中药治疗方案为补益气血,行气活血,化瘀通络。

主要方剂包括养血当归汤、桃仁扩张脑血管汤等。

西药治疗方案为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主要药物包括华法林、阿司匹林等。

观察组和对照组各项指标的治疗效果评价包括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神经功能评估、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再发率等。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估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好的疗效。

中药能够补益气血,行气活血,化瘀通络。

而西药能够抗凝,抗血小板,防止血栓形成。

二者结合起来能够综合发挥相应的疗效。

本研究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神经功能评估得分、改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再发率有显著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缺血性脑卒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样本数量有限,随机性和代表性不足,可能影响到结果的可靠性。

治疗周期相对较短,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研究中没有明确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情况。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仍然需要更多的研究来验证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并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案,以期为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