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点石成金的老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一名点石成金的老师
做一名“点石成金”的班主任
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孙祥红
[摘要]现在留守儿童居多,孩子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到了高年级“劣习”成性,孩子孩子顽皮得如一块石头,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创建良好的班集体,必须要
做一名能点“石”成金的“高人”。

[关键词] 心娴气定以柔克刚
现在留守儿童居多,孩子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到了高年级“劣习”成性,孩子孩子顽皮得如一块石头,以下的小刚就是一块典型的“顽石”。

案例1:学生小刚进入高年级以后,成绩下滑。

平时有迟到早退现象,甚至是旷课经
常性的发生。

某个星期二的下午又被我发现从网吧出来,学校放学时间他也放学回家了。

周五中午,一群贪玩的孩子早早来到学校门口,小刚也在其中。

话不投机半句多,据保安
回忆,几个孩子没说几句就扭打起来,(小刚也在内)。

案例分析:绝大部分学生在进入高年级以后,有放放松,玩一玩的思想。

高年级学生
虽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可是在世界纷繁多变的今天,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完全掌控自己。

很多成人对自己的人生也是把握不定的。

这一时期的好多留守儿童和家庭已经脱节,缺乏
沟通,家长越不了解自己的子女,子女越不愿意沟通,形成恶性循环。

导致学生在这一时
期形成许多不良的习性。

他们在和家长、学校脱节以后,很多不良的习惯形成或暴露出来。

首先是从思想“松懈”下来的,行
为散漫——平时上课不认真听讲,迟到、旷课、打架斗殴、上网玩游戏等多方面的不
良表现,成绩也会随之大幅度下滑。

当前这一现象已经引发了很多人的思考。

笔者认为部分学生出现问题时,是把自己推
向了边缘地带。

内因是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因素。

所以首先要从自身去查找原因,认识到
自己的不足。

只有思想觉悟了,改变和提高才有可能。

从思想上不断的提醒自己,使“恶习”的蛀虫没有寄生的土壤。

高年级段的孩子自己的意志力、抵御外在诱惑的能力都有待
进一步的提高,要形成较好的“防御墙”。

高年级学生的识别判断的能力还不强,所以容
易受外在因素的影响。

家庭教育的软弱无力,给孩子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

假期无人看管
的留守儿童常常进入营业性网吧、游戏厅等场所,这些都会在日积月累之中对学生的思维
和行为产生影响。

“近朱者赤,近墨着黑”,“孟母三迁”也都强调了环境对人会产生重
大的影响。

高年级学生时期是思想和行为不成熟的时期,那他的可塑性也就很强。

家庭和
学校应该联合起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有效的教育和培养。

此时学生已经有初步的思维和
自我意识,所以要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心里教育和引导,适时的对他们进行心里疏导。

对于“顽石”学生思想上进行疏导很重要。

一棵树苗要长成参天大树,必须把它的根
扶正。

在林场里,我们经常会看到林业护理人员,在大风过后将被风吹倒的树苗扶正,必
要的时候使用绳子和杆子。

我们对于学生也应因势利导,对部分学生还应采取一些方法和
措施。

在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们要从心理上对他们加以疏导,采取方法。

和措施帮助他们。

积极的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和引导。

教书是育人的事业, 这种人文性, 首要的是对学生的爱。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
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可以说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荣耀不仅仅是一种标榜,它
直指教师的道德人格。

要育人首先要有高尚的师德。

教师不仅要把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以“为人师表”的品德,人格,情操,爱心,责任感和献身精神传给每一个学生,塑造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培养学生好的行为习惯。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
的人格之光,对学生心灵的照耀是深刻和久远的。

教师对学生的爱,与一般的人与人之间
的爱有所不同。

它不是来源于血缘关系,也不是来源于单纯的个人需求,,而是来源于教
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认识和高度责任感,来源于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正确认识,满腔热情
和无限期待。

这种爱的交流是学生成长的动力,它可以有力的把学生吸引到教育过程中来,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仔细观察发现这些“顽石”学生,个性较强,心理因素较为复杂,因此对待这部分学生,我们应当注重情感教育,道理教育。

他们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每个人都是一
本书,一个丰富的世界,我们必须耐心,细致的研读。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如何开启学
生心灵之窗,融洽师生关系,家庭关系,促进多向情感交流,是管理,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

我的做法是循循善诱,以师生之情构筑教书育人的桥梁。

教师的脸谱不宜是一副冷峻
的面具,而是自信,生动,亲切,并
是传递关怀,爱心的使者。

教育是一们艺术,尤其是当学生犯了错误,而需要对他进行批评教育的时候,教育的
艺术性就突显出来。

《陶行知教育文集》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先生在担任育才小学校长时,有一次看到一个男生用泥块打班上同学,当即制止了他,并告诉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


学后先生来到校长室,发现那个男生已经站在那里准备挨训了。

可是一见面先生却掏出一
块糖来递给他,并说:“这是奖励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

”那个
男生诧异的接过糖果。

随后先生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在他手里,说:“这块糖果也是奖励给
你的,因为当时我不让你再打人,你立即住了手,说明你很尊重我。

”男生更诧异了,眼
睛睁得大大的。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放到学生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打
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

你打他们说明你正直善良,有跟坏人
作斗争的勇气。

”那个男生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说:“陶……陶校长,你……你打我
两下吧!我错了,我打的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先生满意的笑了,说:“你能正确
的认识错误,,我再奖励你块糖,可惜我只有一块了,给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
吧。

说完走出了校长室。

陶行知先生用一种表扬的方式去批评犯错误的同学,让学生自己
去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当,从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要想真正融化这些“顽石”我觉得我们要做这样的老师:
一、做一名“心娴气定”的老师。

很多老师掏心掏肺地对学生,却激不起一点涟漪,
甚至得到的是孩子惹来的“祸”,这样的热脸碰
冷石如果经常发生,往往会挫伤老师的自尊,有些急躁的老师往往会“hold ”不住,那种压抑在心头的怒火会如火山般喷发而出——斥责学生、怒骂,甚至不理智的体罚。


些“冲动”行为,不仅无益于调动孩子发言的积极性,反而会在师生之间划下一条鸿沟。

“愤怒距离危险仅一步之遥。

”这句话已经历经时间的考验。

愤怒时的所言所行会对许多
人和事情造成伤害。

因此老师磨练自己的心智,学会耐心等待花开。

二、做一名“以柔克刚”的老师。

记得有首儿歌中唱到“爱我你就夸夸我!”很多老
师总是无奈地苦笑道:“我把心都掏给这些孩子了,现在的孩子真是太不像话了,课堂上“沉默着”像石头,我批评他们也是恨铁不成钢,为他们好呀!”这番用心良苦的话,能
有几个孩子能“懂你”?亲爱的同伴,要想孩子“懂你”,得“你懂”他们——孩子需要
的是表扬,鼓励。

激励性的话语如一泓清泉,沁人心脾;激励性的话语如一缕阳光,温暖
人心;激励性的话语如一团烈焰,融化“顽石”。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老师请试试夸夸孩子,别吝啬你的鼓励与微笑。

当你用宽容去包容孩子,用微笑来面对孩子,用鼓励来感化孩子,再硬的“顽石”也
会融化,再“冷”得课堂也会“沸腾”。

试着做一名点“石”成金的老师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