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语文 中国石拱桥__说课高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
宁远县实验中学张赞梅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国石拱桥>>。

我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四环节”教学法。

所谓“四环节”就是:学、议、评、练。

分四步走:1、要求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2、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分组交流、合作,完成教师设计好的练习。

3、展示学习和讨论的成果。

4、教师进行点评,并有重点的进行讲解。

课文分析:《中国石拱桥》是一篇说明文,要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理清说明文的结构。

学生、学情分析:初中学生较少接触说明文,所以有关说明文的一些知识一定要作为重点讲透,让学生对与说明文这种文体有关的文学常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其中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文的结构要作为最为主要的文学常识讲透。

课堂目标分析:1、认识说明文与其它文学样式(散文、小、,诗歌、戏剧)的区别。

2、懂得本文的说明对象、特征、说明顺序、说明结构、说明方法等。

3、记住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领略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教学步骤的设计:一、预习检测。

1、本文的文体是什么?(说明文)
2、说明文的三要素是什么?
说明对象、说明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
3、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几种?
说明顺序主要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4.说明文的结构:--总分式:总-分;分总;总-分-总,
事物说明文多为总-分式。

--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
一层层剖析事理。

5.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
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古籍等
6.说明文分类:(1)事物说明文。

(2)事理说明文。

7、给加点字注音。

(略)
8、重点词语解释。

(略)
二、知识链接。

介绍茅以升的成就:茅以升(1896~1989),江苏省镇江市人,中国桥梁工程专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1916年毕业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后赴美留学,获土木工程博士学位。

20世纪30年代,设计并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

半个世纪以来,他为我国桥梁设计、建设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致力于研究和教学工作,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并撰写了大量介绍桥梁知识的文章和其他科普读物。

著有《中国桥梁史》等论著200余篇。

三、自主学习并分组讨论。

(在这个环节,就要求学生边读课文,边完成老师设置的提问)
1、一篇说明文为了把被说明的事物说清楚,一定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并按一定的说明顺序来说明。

现在请同学们再次快速阅读课文,给课文分段,看看各段分别说明了什么。

2、生齐读一、二段,思考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3、作者是怎样说明这些特征的?
4、第五段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5、揭示这段文字中心的句子是哪一句?
6、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
7、赵州桥的四个特点各说明了什么?顺序能不能对调?
学生自学完成,并加以讨论,每组派一到两个代表的黑板上展示.教师适时进行点评,点评过程略.
以上是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和流程的安排。

第二课时教学重点放在品味说明文准确的语言。

学生自学讨论课后练习第二大题,然后学生代表展示成果,教师点拨,过程就不一一展示了。

教授本文最主要要抓住说明文的文体特点、说明文准确的语言展开,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体会,教师起引导作用。

我说课的内容结束了,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