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 8个基础强化练 六 词语标点专项练2+基础组合练6(考试必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强化练六词语标点专项练2+基础组合练6
词语标点专项练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甲]搜寻地外文明研究所的行星科学家帕斯卡尔·李则认为:“很难说这些摆动的枝状
物究竟
..是什么,当然,完全是矿物起源看似最合理。

”[乙]但李说:“作为野外地质学家,第一眼看到这些结构时,首先想到的是生物扰动——即生活在沉积物中的有机物可能会干扰这些沉积物的结构。

”若果真如此,表明火星上有肉眼可见的多细胞有机体在发挥作用。

李进一步说:“[丙]如果生物扰动达到‘好奇’号图片中所见结构这样的尺寸大小,那
就意味着
..在火星上看到了生物扰动作...,肉眼可见的多细胞有机体在发挥作用。

如果我们扬言
用,将是非凡的结论。


除了新的MAHLI图片,“好奇”号的化学摄像机和阿尔法粒子X射线光谱计也在观察这
些结构,寻找与它们性质有关的蛛丝马迹
....。

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究竟B.意味着
C.扬言D.蛛丝马迹
答案 C
解析A项究竟:副词,用在问句里,表示追究。

使用正确。

B项意味着:含有某种意义。

使用正确。

C项扬言:有意传出要采取某种行动的话(多含威胁意)。

用于此处褒贬失当,可改为“宣称”。

“宣称”指公开地用语言、文字表示;声称。

D项蛛丝马迹:比喻与事情根源有联系的不明显的线索。

使用正确。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甲 B.乙 C.丙
答案 B
解析破折号在句中起解释说明的作用,“即”与其作用相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

一只白鹤高雅
..地踮起足尖,将长喙伸向太阳的方向,一次又一次,总是与其他的鹤擦肩
而过,[甲]然后一个华丽的转身,在笼中奔跑翻腾,掀起一阵忧郁的尘雾:这是白鹤的单人舞,高傲而又孤独。

[乙]双人舞的风格则完全不同,那是热情奔放而又光焰四射的;双鹤颈项相绕,四足灵巧地此起彼落,每一个动作都是互相呼应的,就像人类的拉丁舞那样配合默
契;它们不停地追逐嬉戏,扇动着翅膀换位拍打,像是在拥抱与抚慰对方;那般缠绵悱恻
....、难舍难分;鹤在舞蹈时,在天地间释放了它求偶的全部渴望与爱意,忘我忘情如痴如醉,令
观者惊羡而自愧不如。

当鹤们一同起舞时,犹如
..的
..风起云涌电闪雷鸣,一场气势磅礴的优美
集体舞开始了,整个笼子似乎都在震撼。

[丙]我听见了雄浑的交响乐,还有旷野春风的呼啸;
然而,眼前白鹤的狂舞却旁若无人,依旧悄然无声地进行着。

3.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雅B.缠绵悱恻
C.犹如D.优美
答案 D
解析应用“壮美”。

4.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甲B.乙C.丙
答案 B
解析“那是热情奔放而又光焰四射的”后面的分号应为冒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6题。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是布达拉宫的一个另类,他本应该转世为一个诗人,却转世为达赖。

[甲]他是这一类诗歌的作者:“我去高僧大德的面前/求他指引光明之路/但心就是收不住啊/一转
身又回情人那里去了。

”他的情歌吉光片羽
....,隐含道心,几百年来一直在藏区流传,还有许多伪托之作。

[乙]人们相信:那些杰出的爱情诗篇,其作者一定是仓央嘉措——他是在佛殿之外得道的活佛。

仓央嘉措的一生是关于一位多情的诗人的传说,而不是关于一位达赖的传
说。

布达拉宫没有他的灵塔,只有他的一具银子锻造
..的少年身像和一个寝宫。

[丙]那寝宫叫作“不灭具乐殿”,床榻边有许多神佛像,经幡,幽深阴郁。

仓央嘉措后来被怀疑不是真正
的灵童,因而被逐出布达拉宫,而后
..,二十多岁的他不知所终
....,只有他的诗歌继续在大地上
活着,那就是他的永恒不灭的灵塔。

5.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吉光片羽B.锻造
C.而后D.不知所终
答案 D
解析A项吉光片羽:比喻残存的珍贵的文物。

用错对象。

B项锻造:用锤击、加压等方法,使在可塑状态下的金属材料成为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并提高它的机械性能。

此处应用“打造”。

C项而后:然后,后面所叙述的行为或事件,往往紧接着前面的行为或事件发生。

此处应用“尔后”。

D项不知所终:不知道结局或下落。

运用正确。

6.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甲B.乙C.丙
答案 B
解析“相信”后面的冒号应用逗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8题。

[甲]“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早在几千年前,中国古代道家的至圣先哲庄子便以简洁而深奥的数语向人们诠释生命轮回的真谛。

诚然,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乙]都必然要经
历一个由生至死,再向死而生
..。

面对
....,任何人都无法阻止
....的过程。

有时死亡的到来势不可挡
死亡,只要鼓起勇气凝视
..死亡,也就没有那么可怕。

那是所有人的终点,[丙]相差几天、几月、几年、几十年而已,从宇宙和时间的角度看,这种差异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它是所有人的终点,是所有人生之旅的归宿。

7.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向死而生B.势不可挡
C.阻止D.凝视
答案 D
解析“凝视”指聚精会神地看,主要针对具体的事物而言,此处应改为“正视”。

8.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甲 B.乙 C.丙
答案 B
解析中间的逗号应改为顿号。

基础组合练6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聆.(línɡ)听盛世国乐,奏响永衡经典,大型原创中国经典音乐竞演节目《国乐大典》以“揭开中国音乐之美”为宗.(zōnɡ)旨,致力打造2018年度主流文化IP,弘扬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B.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都江堰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miǎo)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驰,而都江堰至今还在为人们输送汩.(ɡǔ)汩清流。

C.霍金在接受采访时发出警.(jǐnɡ)告:人工智能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具备某种侵.(qǐn)略性,从而给人类生存带来毁灭性威胁,人类需要控制人工智能的发展。

D.“红学”本是清代文人学士的戏谑.(xuè)之称,其学术地位的确立,当归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新红学的创.(chuànɡ)建,甚至有人说“这一件大功,值得凌烟阁上标名”。

答案 D
解析A项衡—恒。

B项驰—弛。

C项“侵”读qīn。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甲]2005年,台北故宫博物院开发了一款“朕知道了!”胶带作为纪念品销售。

当电视
剧《甄嬛传》如火如荼
....地播出时,这款胶带竟也迅速火遍网络。

事实上,全世界的博物馆都
在为如何吸引人们而烦恼。

[乙]要消化几百年以致
..上千年历史的文物文化,没有一点底蕴是
难以实现的;而文创产品营造的“萌文化”是其最好的诠释和延伸。

当正襟危坐
....的皇帝皇后开始“萌萌哒”动起来,古董和文物也可以变得活泼有趣。

[丙]让文物“述说”文化记忆,也是博物馆连接大众的一种“新的打开方式”。

苏州博物馆有一棵紫藤树,是四百多年前文徵明亲手种植的(明代著名画家)。

苏博工作人员亲手采集、晾晒、筛选、试种,选出合适的种子包装成文创产品,仿佛使产品穿越500年的历史沧桑,“述说”着古人的风.雅与志趣。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火如荼B.以致
C.正襟危坐D.风雅
答案 B
解析A项如火如荼: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

原形容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

使用正确。

B项以致: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使用不正确,应改为“甚至”。

C项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使用正确。

D项风雅:《诗经》有《国风》《大雅》《小雅》等部分,后来用风雅泛指诗文方面的事。

使用正确。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甲 B.乙 C.丙
答案 C
解析括号的位置不正确,“明代著名画家”是对“文徵明”的解释说明,因此括号及括号中的内容应紧跟在“文徵明”后。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版”快速磁浮列车具备的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噪音低等特点,适于在城市内部、城市和卫星城之间、城市群之间、地形复杂的景区内部运行。

B.首个百亿方产能页岩气田在涪陵建成,对促进能源结构调整、缓解我国中东部地区天然气市场供应、加快节能减排和大气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C.鉴于美方拒绝根据世贸规则与中方进行补偿谈判,中方不得不启动争端解决程序,捍卫合法权益。

D.在信息流价值愈来愈重要的今天,数据泄露事件频繁发生,不仅全球社交应用龙头在保护用户隐私方面存在着缺陷,普通的企业及个人在数据防护层面也欠缺安全意识。

答案 C
解析A项搭配不当,把“具备的”改为“具有”。

B项成分残缺,“缓解”缺少宾语中心语,
应改为“缓解我国中东部地区天然气市场供应压力”。

D项语序不当,应改为“不仅普通的企业及个人在数据防护层面欠缺安全意识,全球社交应用龙头在保护用户隐私方面也存在着缺陷”。

5.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并将序号写在横线上。

一般来说,西方文化注重的是自然时空,而且特别偏重空间的自然真实性。

______________西方戏剧中舞台时间的结构偏重于结构上的逻辑性。

它尽量使情节集中,空间的选择与转换也是以人物关系的聚合为主要目的。

①中西语言所表现出的在时空观上的差异,在中西艺术中也有同样表现。

②即使是空间,也常表现为流动空间,因而在造句上采用句读按逻辑事理铺排的方法,这正是一种时间性的构造。

③英语的句子以定式动词为核心,运用各种关系词组成关系结构的板块,前呼后拥,递相叠加,这正是一种空间型的构造。

④如果说西方语言的句子是一种物理空间体,那么汉语句子则是一种心理时间流。

⑤中国文化注重的是心理时空,而且特别偏重于时间。

答案③⑤②④①
解析③“这正是一种空间型的构造”紧承“偏重空间的自然真实性”,应排在首位;②④是对中国偏重于时间和西方偏重于空间的具体分析,应排在一起;⑤说的中国文化偏重于时间,应排在③后,②④前;①由中西方语言差异说到艺术差异,与后文“西方戏剧”衔接紧密,故应排在最后。

二、古诗文默写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________________,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庄子·逍遥游》)
(2)锲而舍之,______________;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3)秦爱纷奢,__________________。

奈何取之尽锱铢,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4)朝避猛虎,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杀人如麻。

(李白《蜀道难》)
(5)大江东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答案(1)我決起而飞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2)朽木不折金石可镂(3)人亦念其家用之如泥沙(4)夕避长蛇磨牙吮血(5)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