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的声调及连读变调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的声调及连读变调简介
汉语的声调及连读变调简介
普通话有四个声调。
第一声也叫阴平声,调值是55;第二声也叫阳平声,调值是35;第三声也叫上声,调值是214;第四声也叫去声,调值是51。
阴平:【55】,如“妈、灰、妻”
阳平:【35】,如“麻、回、奇”
上声:【214】,如“马、悔、起”
去声:【51】,如“骂、会、器”
汉语许多方言还有所谓轻声音节,这种音节读得短而轻,没有明显的高低升降的变化。
例如普通话fángzi(房子)、dōngxi(东西)、zǒule(走了),第2个音节都要读轻声。
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连在一起时,音节的高低升降往往发生变化,与单念时的调值不同了,这种现象称为"连读变调"。
例如,普通话两个上声音节连读时,前一个要变读成阳平,yǒujǐng(有井)和yóujǐng(油井)变成了同音。
普通话中的连读变调有以下几种:上声变调、“一、不”变调、重叠式形容词变调、去声变调。
上声变调
上声单念或在词语末尾的时候,读单字调,在下列两种情况下变调:
1.上声在上声音节前,前一个上声音节调值一般由[214]变为[35](阳平):
野草了解演讲友好领导
上声音节的这种变调,实际上是异化音变。
两个上声相连,读起来拗口、不方便,因此前一个上声异化,调值读成[35]。
2.在非上声声调之前,上声音节调值由214变为21(半上)。
如:首都祖国海报解放
上声的调型是降升调,有两个阶段,先降后升,过程较长。
在阴平、阳平、去声之前,由于连读和语速的影响,上声只降不升。
实际上只是读出了上声的前一个阶段。
3.在轻声音节前,上声有两种变调现象:
(1)上声在非上声转化来的轻声前念半上。
例如:
我的怎么仿佛两个尾巴里头
(2)上声在上声转化来的轻声前念阳平或念半上。
例如:
小鬼可以水里手脚等等(念阳平)
老子耳朵椅子嫂嫂马虎(念半上)
上声在轻声音节前的变调大致可以看成是由上声在非上声前的变调规律派生出来的。
普通话三音节、四音节甚至更多音节连读时,如果其中包括上声音节,一般先分段,结构更紧密的为一段,最后再根据上述规律变调。
三个音节都是上声,变调就可能稍微复杂一些,一般可根据词语的内部结构情况来确定上声的变读。
常见的有三种形式:
(1)三个音节为并列结构,不分主次轻重,变读为:阳平+阳平+上声。
水火土早午晚甲乙丙稳准狠
(2)相连的三个上声音节,其内部结构是双单格,变读形式为:阳平+阳平+上声。
这种情况下,前两个上声音节的词语往往修饰或限制后一个上声音节,整个结构一般偏正结构。
例如:
展览馆选举法跑马场表演奖
(3)相连的三个上声音节,其内部结构是单双格,变读形式为:半上+阳平+上声。
这种情况下,第一个上声音节往往重读,整个结构一般是偏正结构。
例如:
老古董纸老虎马导演小老虎老酒鬼
一连串上声音节相连,先根据词语结构和语意适当分组,再按以上规律去读(这种情况有时要根据句子表达的需要而读,不一定死板地套规律。
)
我很理解李导演。
请你给我买两把纸雨伞
《现代汉语》《语音》一节中有这两句口诀,好记好用:“上上相连前变阳”、“上后非上前半上”。
就是说:上声相连时,前一个上声变成阳平;上声后面不是上声的,上声只读一半音高。
去声变调
两个去声音节相连,前一个去声的调值由[51]变为[53],即由全降变为半降。
例如:
电线大副种树试验扩大正确
去声音节在非去声前不变调。
去声字作为语流中的后一个字,也常常只读53调。
例如:
希望遗忘渴望盼望
“一”和“不”的变调
1.“一”“不”单念或用在词句末尾,以及“一”在序数中,声调不变,读原调,“一”念阴平,“不”读去声。
例如:
一二三第一十一唯一偏不我不
2.在去声前,一律变阳平。
例如:
一向一样一致一岁一个
不怕不像不去不碎不大
3.在非去声前一律念去声。
例如:
一家一直一年一本一两
不佳不好不直不严不狠
4.“不”和“一”夹在中间念轻声。
当“一”嵌在重叠式的动词之间,“不”夹在动词或形容词之间,即夹在动词和补语之间,轻读,属于“次轻音”。
例如:
想一想试一试考一考做一做
差不多挡不住行不行受不了
“七、八”的变调
在去声前可以变阳平,也可调值不变;其余情况,全读原调阴平。
例如:
七个和八个七上八下八路军
七八颗星七年七人七八两
形容词重叠的变调
形容词重叠在语流中有时要发生变调,变调时遵循以下规律:
1.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后儿化时,即AA儿式,第二个音节不论本
调是什么,往往变成阴平,调值是55,例:慢慢儿、好好儿2.单音节形容词的叠音后缀,即ABB式,不论原来是什么声调的字,也都要读成阴平,调值是55,例:红彤彤亮堂堂明晃晃沉甸甸
3.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后,即AABB式,第二个音节变成轻声,后面的第三、四个音节都读阴平,调值是55,例:老老实实舒舒服服清清楚楚漂漂亮亮干干净净
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重叠式形容词都变调,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书面性很强的词语就可以不变调。
可以这么说,ABB 式形容词有不变调的趋势。
下面分别列出《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修订本中必须变调和一般不变调的ABB式形容词重叠。
下列重叠式形容词的叠音后缀单字调都不是阴平,变调后必须变成阴平,调值是55,用汉语拼音拼写时,要标变调后的阴平调55。
白晃晃沉甸甸骨碌碌汗淋淋黑洞洞白蒙蒙黑蒙蒙红彤彤黑油油
黑黝黝黄澄澄金煌煌乱腾腾闹嚷嚷乱蓬蓬慢腾腾毛茸茸明晃晃
蓝盈盈文绉绉热晃晃懒洋洋亮堂堂热辣辣热腾腾软绵绵乌油油
羞答答清凌凌湿淋淋湿漉漉水淋淋雾茫茫直瞪瞪碧油油笑吟吟
血淋淋绿茸茸绿莹莹绿油油
下列ABB式形容词的后缀一般不变调,用汉语拼音拼写要标原调。
白茫茫白皑皑赤裸裸赤条条红艳艳
灰沉沉金灿灿空洞洞金闪闪空荡荡
平展展暖洋洋明闪闪乐陶陶气昂昂
喜洋洋香馥馥圆滚滚阴沉沉黑沉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