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三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三年级共有两个班级,全体学生都活泼可爱,品德优良,有上进心,对学校生活充满激情,对各科文化课学习非常投入。

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知识面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身边的人和事,开展积极有益的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二、教材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儿童期,这一阶段是儿童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他们刚刚进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这一册的教育内容应当是对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打基础的教育,是学生由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向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自然衔接。

本册教材在“我在成长”教育主题统领之下,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需要和不断扩大的认知范围,用社会关系、社会活动、社会环境三条主线,贯穿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家乡)等四个不同范畴,并使四个范畴形成彼此互动的关系。

三、目标要求:
、发展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形成自我认同、自我悦纳的态度,积极进行自我概念与人格的建构。

、通过这个年龄段同学之间经常发生的各种活生生的事例,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展理解,体谅他人的社会认知能力和情感倾向。

、肯定自己和班上每个同学都有学得好的经验,体验和共享学习成功的喜悦;知道成功的学习与个人多种良好素质的关系;获得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做学习小主人的经验与体会;体验时间的宝贵,逐步养成控制自己,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懂得学习不仅仅是学校中的学习,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做事进行学习,学习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初步养成多问、多想的思维习惯。

、感知各类社会性活动中存在规则,初步体会规则的双重作用,经验规则的制定与修改过程,初步树立公民意识与民主观念。

、知道常见的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意义,懂得不遵守交通法规会给自己、家人、他人和公众带来伤害,树立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注意安全,平安回家。

、学习日常生活中安全使用水、电、火、煤气等的意识,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远离危险,珍爱生命,健康安全地成长。

、提高分辨能力,不上当受骗,遇事多动脑筋,学会自护自救。

不迷恋游戏厅、网吧,不进入对儿童有危险、有伤害的场所,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懂得“我”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结构),初步理解什么是家庭,懂得尊敬父母长辈的一些礼节。

、体会家庭亲情,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和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学会关心和了解父母,以恰当的方式孝敬父母长辈。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长辈)的养育。

、了解家庭的发展变化,知道家庭重要的日记和事件,感受家庭的传统与价值,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

四、教学措施:
、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知识。

、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五、教学进度表
第一单元我学习,我快乐
单元简介:
本单元体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珍惜时间,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抄袭,不舞弊”等内容而设置的。

人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

学习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基础,是每一个人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帮助孩子从小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而实际生活中,中年级的孩子对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不深刻,自控能力比较弱,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活动主题一时光老人对我说
教学目标:
、学会珍惜时间,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在实践中学会提高效率。

教学重点:
学会珍惜时间,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在实践中学会提高效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分钟能做什么)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谁把时间偷走了)
教学后记:
活动主题二我有一把金钥匙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掌握一些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在学习上不怕困难,能独立、自主地学习;
学习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时时处处注意学习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在学习上不怕困难,能独立、自主地学习;学习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时时处处注意学习的好习惯。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锦囊妙计)
第二课时(记忆快车)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身边的学问)
教学后记:
活动主题三今天我进步了吗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期待自己的成绩能不断取得进步;
知道习惯是可以养成的,也是可以改变的,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能为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制作学习档案,鼓励自己有计划地学习。

教学重点:
体会学习的快乐,期待自己的成绩能不断取得进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今天又有新发现)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每天进步一点点)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
单元简介:
本单元体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了解有关安全的常识,有初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和自救的能力”设置的。

让学生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尽量少给父母添麻烦;关心家庭生活,愿意分担家务,有一定的责任感。

知道在家庭中要讲道德,家庭成员中要相互沟通、平等对待,能正确处理自己和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

活动主题一妈妈,您放心吧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有关安全常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安全意识和自护处救的能力;
让学生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不做父母的“小麻烦”。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初步的安全意识和自护处救的能力;让学生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瞧,我能行)
第二课时平安每一天
教学后记:
活动主题二我爱我的家人
教学目标: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
能和父母家人平等沟通、相互理解;
为组织家庭活动出谋划策,给家庭带来欢乐。

教学重点: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能和父母家人平等沟通、相互理解。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我的爱是什么)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快乐的全家总动员
教学后记:
活动主题三我们共同面对
教学目标:
关心家庭生活,用实际行动学会为家人分忧。

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家庭建设,和父母一起制定美好的家庭计划;
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教学重点:
关心家庭生活,用实际行动学会为家人分忧;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也让我来分点忧
第二课时
美好家庭计划我的温暖心情
教学后记:
第三单元共享友爱阳光
单元简介:
本单元体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感受与同学间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心理学平等相处、互相帮助,体会真诚相待,相互理解、讲信用的可贵”等方面的内容。

在今日社会,学会与他人共处并合作也是现代人的一种基本素质。

对于儿童而言,学校和班级是他们最重要的活动场所,与同学平等相处、互相关爱就成为他们相互学习,形成优良个性品质的最佳平台,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与健康成长,以及将来顺利地走向社会,融入社会,都具有特殊的意义。

活动主题一大家都是好朋友
教学目标:
感受同学之间的情谊,学会表达对同学的欣赏和友爱之情;
懂得真正的朋友要真诚相待、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教学重点:
学会表达对同学的欣赏和友爱之情;懂得真正的朋友要真诚相待、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认识你,真好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不一样的朋友
教学后记:
活动主题二你的心情我理解
教学目标:
学会关心他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与朋友相互理解;
当同学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时,能多反思自己的言行,尽量对他人宽容;
学会珍惜友情,与朋友平等对待。

教学重点:
学会关心他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与朋友相互理解;学会珍惜友情,与朋友平等对待。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别难过,有我呢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让我先说对不起
教学后记:
活动主题三友爱是相同的教学目标:
知道人与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要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不同的想法和选择;
学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同学之间友好地沟通。

教学重点:
知道人与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要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不同的想法和选择;学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同学之间友好地沟通。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
活动主题四为了友谊,我们共同努力
教学目标:
能对同学相处中存在的总是进行反思,与同学友好相处,创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体会同学之间真诚相待、守信用有可贵;
开展有意义的活动,促进同学之间的友情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
能对同学相处中存在的总是进行反思,与同学友好相处,体会同学之间真诚相待、守信用有可贵。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
第四单元谢谢你,家乡的劳动者
单元简介:
本单元体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观察周围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感受他们的劳动给从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尊重并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了解家乡的优秀人物,向他们学习”等内容标准。

取材于学生社区生活,力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兴趣,观察和访问生活在身边不同行业的劳动者,通过对他们工作和劳动时间、过程、成果等的了解,懂得劳动创造财富,劳动维系人们的生活的道理。

活动主题一清晨,谁在为我们忙碌
教学目标:
让学生感受家乡或社区的劳动者为我们会出的辛勤劳动,知道我们生活的便利是来自他们的劳动,进而尊重他们的劳动;
了解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的生产、销售等过程,知道任何物品都是来之不易的。

激发学生对劳动者劳动成果的珍惜。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受家乡或社区的劳动者为我们会出的辛勤劳动,知道我们生活的便利是来自他们的劳动,进而尊重他们的劳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
活动主题二家乡的打工族
教学目标:
了解家乡要工族劳动的艰辛,感受他们的辛勤付出和家乡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尊重家乡以及我们身边的打工者。

引发学生对家乡美好未来的向往,激发他们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点:
了解家乡要工族劳动的艰辛,感受他们的辛勤付出和家乡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尊重家乡以及我们身边的打工者。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
活动主题三行行出状元
教学目标:
了解家乡的忧秀人物,向他们学习;
知道劳动只有行业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明白只要努力工作,干哪一行都能出成绩。

教学重点:
知道劳动只有行业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明白只要努力工作,干哪一行都能出成绩。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行行有状元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我先这一行
教学后记:
活动主题四“小蜜蜂”在行动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行动来感谢和回报为我们生活辛勤劳动的家乡劳动者;
懂得对劳动者最好的回报是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教学重点:
用自己的行动来感谢和回报为我们生活辛勤劳动的家乡劳动者;懂得对劳动者最好的回报是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
第五单元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
单元简介:
本单元体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与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进民族团结”等内容的要求。

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土人情,有着不同的民族文化。

在伟大祖国这个多民族统一的大家庭里个民族唇齿相依、亲如手足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团结。

活动主题一个民族是一家
教学目标: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知道各民族是平等的,各民族之间应平等相待。

了解一些常见的民族知识。

教学重点: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知道各民族是平等的,各民族之间应平等相待。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
活动主题二多彩的民族风情
教学目标:
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独特的风土人情;
理解、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为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感到骄傲,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独特的风土人情;
理解、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
活动主题三民族团结是一家
教学目标:
、懂得各民族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团结一心、共同建设祖国的深远意义;
、体会血浓于水的民族深情,为增进民族团结尽一份力。

教学重点:
懂得各民族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团结一心、共同建设祖国的深远意义。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