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取样.加水溶解
.滴加试剂.研磨并闻气

C.将糖类物质转化为醋酸D.高温杀菌
10.“安全无小事”。

下列安全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煤矿中杜绝一切明火B.发现有人触电时立即切断电源
C.雷雨天气时躲在高大建筑物墙角避雨D.发现厨房天然气泄漏立即开窗通风11.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酸:氯酸钾、硫酸B.导体:铁丝、玻璃
C.可回收垃圾:废弃课本、矿泉水瓶D.省力杠杆:撬棒、船桨
12.下列实验中一定要用到量筒的是
A.测未知溶液的pH B.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C.测小石块的密度D.配制16%的食盐水
13.如图所示,利用水浴给试管中的固体碘加热一会儿后,试管内充满紫色的蒸气。

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碘分子数目变多B.碘分子无规则运动加剧
C.碘分子间作用力变大D.碘分子分解为碘原子
14.下列对如图所示实验的判断正确的是
A.实验完成时,集气瓶中液面低于“1”,一定是因为装置漏气
B.干冷的烧杯内壁有水雾,说明乙醇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C.活塞迅速压下时,压缩气体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D.通电相同时间时,两侧的U形管液面差相等二、实验题
三、填空题
16.打铁花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技艺,也是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如图所示)。

(1)打铁花所用的铁水一般由含有硫、磷的铁合金
(选填“高”或“低”)。

(2)盛放在容器中的铁水不会燃烧,但打散在空中就会形成绚丽的铁花,
中的燃烧情况与有关。

(3)打铁花时佩戴头盔有利于保证安全,头盔中用到了复合材料的构件是
号)。

①尼龙帽带②塑料面罩③碳纤维盔体④橡胶护颚
(4)炼铁所用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的化学式为
(5)用于打铁花的铁需要采取科学的保存方法以防止生锈。

铁制品容易生锈的环境
是。

17.根据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是蒸发食盐水的实验。

仪器a的名称是
的目的是。

(2)乙是“探究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塞,观察到试管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白磷不燃烧;②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固体后,白磷燃烧。

试剂X是;能说明白磷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现象
是;实验选用分液漏斗而不用长颈漏斗的原因是
四、推断题
18.海水中蕴含的氯化镁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如图所示为利用海洋资源获取、储存、
五、实验题
六、科学探究题
20.使用果蔬保鲜剂是果蔬保鲜的一种方法。

某小组同学围绕果蔬保鲜剂进行了如下实验活动。

【查阅资料】体积分数在1%~3%之间的CO2能有效抑制果蔬呼吸、延长保鲜时间,但
七、计算题
参考答案:
1.C
【详解】A、糯米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蜜枣富含糖类,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五花肉富含油脂,故选项C符合题意;
D、红小豆富含蛋白质,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C
【详解】A、水能溶解很多种物质,水是最常用的溶剂,但水并不能溶解所有物质,如碘、汽油等,故选项不正确;
B、明矾溶于水形成胶状物,能吸附不溶的杂质小颗粒,加速沉降,加入明矾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物质,不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故选项不正确;
C、地球上绝大部分是海水,淡水较少,而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总水量的1%,且分布不均匀,即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故选项正确;
D、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并不能除去所有杂质,故选项不正确;
故选C。

3.D
【详解】A、取用固体应用药匙,且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B、溶解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C、胶头滴管加液时,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D、应用研钵研磨固体,但是闻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味飘进鼻孔中,不能凑到容器口去闻,图中操作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4.A
【详解】A、一氧化碳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则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2CO,故A符合题意;
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
数字为1不写,则三个铁离子表示为3Fe3+,故B不符合题意;
C、钠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核外有11个电子,则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故C
不符合题意;
D、元素符号表示一个该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则在元素符号前标出相应的数字,所以两个氧原子表示为2O,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B
【详解】A、尼龙和腈纶均属于合成纤维,合成纤维灼烧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气味相同,无法区分,不符合题意;
B、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氢氧化钠,过滤,除去碳酸钡,可除去杂质,符合题意;
C、木炭粉和氧化铜均是黑色的,观察颜色,无法区分,不符合题意;
D、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提纯硝酸钾,应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C
【详解】A.将银白色金属X放入到一种盐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有红色固体,说明盐溶液是铜的盐溶液,铁与铜的盐溶液反应生成亚铁盐溶液,亚铁盐溶液是浅绿色,不能得到无色溶液,此选项错误;
B.将银白色金属X放入到一种盐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有红色固体,说明盐溶液是铜的盐溶液,铜的盐溶液为蓝色,此选项错误;
C.将银白色金属X放入到一种盐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有红色固体,说明盐溶液是铜的盐溶液,铜的盐溶液为蓝色,而反应后的溶液为无色,则无色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此选项正确;
D.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

将银白色金属X放入到一种盐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有红色固体,说明盐溶液是铜的盐溶液,则白色金属X的金属活动性一定比铜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仅在氢后,所
以X一定排在氢前,此选项错误。

故选C。

7.B
【详解】A.由曲线图可知,M点落在固体质量不变的第一次上,说明M点时反应还没有发生,此时固体为木炭和氧化铜两种,N点在固体质量下降段,说明反应正在进行中,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因此,此时固体为木炭、氧化铜和铜三种,故选项分析错误,不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固体混合物化学反应前后减少的质量等于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因此,M→P的过程中,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气体的质量,故选项分析正确,符合题意;
C.由曲线图可知,M点落在固体质量不变的第一次上,说明M点时反应还没有发生,故选项分析错误,不符合题意;
D.由曲线图可知,P点落在固体质量不变的第二次上,说明P点已经反应完全,此时固体只有反应产物铜,反应物氧化铜和木炭已经反应完,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固体不会溶解,得到蓝色溶液,故选项分析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

8.D
【详解】A.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既浪费资源,又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一次性餐盒难降解,会形成白色垃圾,故不利于改善环境,不符合题意;
B.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会对水资源造成污染,故不利于改善环境,不符合题意;
C.废弃电池填埋处理,造成土壤污染,故不利于改善环境,不符合题意;
D.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可以减少对大气的污染,故有利于改善环境,符合题意,故选D。

9.A
【详解】A、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B、过程中有新物质小分子糖类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过程中有新物质醋酸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细菌死亡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C
【详解】A、煤矿中杜绝一切明火,防止引燃矿中瓦斯,发生瓦斯爆炸,选项正确;
B、发现有人触电后,直接用手把触电者拉离电源,因人体是导体,可能使救助者间接触电,故应立即切断电源,选项正确;
C、高大的物体,在雷电现象发生时容易成为电荷的导体,若高大建筑物不加避雷针,易造成雷电灾害,选项错误;
D、天然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遇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易发生爆炸,故厨房天然气漏气,立即开窗通风、关闭阀门,选项正确。

故选C。

11.C
【详解】A、氯酸钾属于盐,硫酸属于酸。

A不符合题意;
B、铁丝属于导体,玻璃属于绝缘体。

B不符合题意;
C、废弃课本、矿泉水瓶都属于可回收垃圾。

C符合题意;
D、撬棒属于省力杠杆,船桨属于费力杠杆。

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C。

12.D
【详解】A、将一小片pH试纸放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溶液并滴在pH试纸上,把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该溶液的pH,不需要用到量筒,不符合题意;
B、阿基米德原理是浸在流体中的物体(全部或部分)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流体的重力,其需要用到天平,不一定需要量筒,不符合题意;
C、用天平称量石块质量,再用排水法测量出石块体积(即排出水的体积),水的体积可以由质量换算得到,不一定需要量筒,不符合题意;
D、配制16%的食盐水,需要用到量筒准确量取溶剂体积,符合题意;
故选D。

13.B
【详解】A、固体碘加热一会儿后,试管内充满紫色的蒸气,其是由于碘升华,不涉及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分子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
B、固体碘加热时,碘分子没有发生改变,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分子无规则运动加剧,符合题意;
C、固体碘加热时,碘分子没有发生改变,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碘分子间作用力变小,不符合题意;
D、该过程是物理变化过程,不涉及分子裂解为原子的过程,不符合题意;
(3)①尼龙是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
②塑料属于合成材料;
③碳纤维盔体属于复合材料;
④橡胶是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
⑤纯棉是天然材料;
故选③;
(4)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依据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 2O 3;
(5)铁生锈是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故铁制品容易生锈的环境是潮湿的空气。

17.(1)
铁架台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2)
过氧化氢溶液步骤①中白磷不燃烧,步骤②中白磷燃烧可控制产生氧气
的速率【详解】(1)仪器a 是铁架台。

蒸发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加入试剂X 有气泡产生,通过②可知该气体可以支持燃烧,则是氧气,试剂X 是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能说明白磷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则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没有达到着火点时不燃烧,达到着火点燃烧,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可以升高水温使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则现象为步骤①中白磷不燃烧,步骤②中白磷燃烧。

分液漏斗有活塞,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滴加速度,选用分液漏斗而不用长颈漏斗的原因是可控制产生氧气的速率。

18.(1)HCl
(2)()()22
22MgCl +Ca OH =Mg OH +CaCl ↓(3)复分解反应
(4)作干燥剂
【分析】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即A 是碳酸钙;E 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E 是氢氧化钙;A→B+C ,B+D→E ,所以B 是氧化钙,C 是二氧化碳,D 是水;E 和富含氯化镁的
海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H 是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H 是盐酸,H 与F 反应,则F 是氢氧化镁,G 是氯化钙,I 是氯化镁。

经验证,正确无误。

【详解】(1)H 是盐酸,化学式HCl 。

(2)E 是氢氧化钙,反应③是E 与富含氯化镁的海水反应,即氢氧化钙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所以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2222MgCl +Ca OH =Mg OH +CaCl ↓。

(3)F 是氢氧化镁,H 是盐酸,反应④是F 与H 反应,即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锌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所以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4)B 是氧化钙,B 的用途是建筑材料,作干燥剂等。

19.(1)试管中物质受热更均匀(或缓慢加热,便于控制)
(2)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3)固液共存固态
【详解】(1)水浴加热,可以使试管中物质受热更均匀(或缓慢加热,便于控制);(2)由图可知,海波在第4min 到第11min 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3)由图可知,第6min 为海波熔化过程,海波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若此时撤去酒精灯,过一段时间后,海波会放热凝固,试管中的固态将变多。

20.
Ca(OH)2/氢氧化钙氢氧化钠会使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过快,不利于果蔬持续保鲜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氢氧化钙和碳酸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也会剩余大量固体不溶物无色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222Ca OH +2HCl=2H O+CaCl (或3222CaCO +2HCl=CaCl +H O+CO ↑)
【详解】[查阅资料]消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

探究I.
[表达交流]由题干信息“体积分数在1%~3%之间的CO 2能有效抑制果蔬呼吸、
延长保鲜时间”,结合数据表格可知,消石灰作保鲜剂时,随着时间的延长,容器内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逐渐减小并控制在1%~3%;氢氧化钠作保鲜剂时,随着时间的延长,容器内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减小速度快且低于1%~3%,所以选择消石灰做保鲜剂比较好,故原因是:氢氧化钠会使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过快,不利于果蔬持续保鲜。

(2)过程见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