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守株待兔》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是一篇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五蠹》。

这则寓言情节简单却寓意深刻,对学生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守株待兔》被收录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是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语言简洁,生动形象,通过讲述一个农夫因偶然捡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从此不再劳作,一心守在树桩旁等待兔子再次出现的故事,揭示了不劳而获是不可取的道理。

教材在编排上,注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理解故事,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课文还配有精美的插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情分析
我所面对的学生是具体年级的孩子,他们正处于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阶段。

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和阅
读能力,能够初步理解简单的故事内容。

但对于寓言这种文学体裁,他们的理解还相对较浅,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启发。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互动,因此在教学中我会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认识文中的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默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体会寓言的表达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明白不劳而获是不可取的,要靠自己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教学难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并能联系生活实际,从中受到启发。

五、教法与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
教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增
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感受。

2、问题引导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
的思维能力。

3、朗读指导法:通过有针对性的朗读指导,让学生体会文中人物
的情感和态度,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学法:
1、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预习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培养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朗读感悟法: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悟课文的语言美和寓意美。

六、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整个教学过程我分为以下几
个环节:
(一)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我会给学生讲一个小故事:“同学们,老师今天要给大
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一天,小明在路上捡到了一百块钱,他高兴
极了。

从那以后,他每天都在路上走来走去,希望能再次捡到钱。


们觉得小明能再次捡到钱吗?”
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

我接着说:“其实呀,在很久很久以前,也有一个人像小明一样,想不劳而获。


天我们就来学习《守株待兔》这个故事,看看这个人最后怎么样了。


通过这样一个小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从而顺利地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重点指导“耒”“冀”等较难读的字。

3、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及时纠正读音错误。

(三)理解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内容,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3、结合课文插图,让学生说说农夫守株待兔的样子,体会农夫的
愚蠢和可笑。

(四)精读课文
1、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农夫的心理变化。

比如,“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引导学生思考农夫为什么会这样做,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2、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分别扮演农夫和其他人,通过朗读体会不同人物的情感和态度。

3、小组讨论:农夫为什么再也没有等到兔子?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五)拓展延伸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没有像农夫一样想不劳而获的人或事。

2、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谈谈从这个寓言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六)总结全文
1、回顾课文内容,再次强调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2、鼓励学生多读寓言故事,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道理。

(七)布置作业
1、把《守株待兔》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阅读其他寓言故事,写下自己的感受。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守株待兔》这篇课文时,我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引导学生理解
农夫的心理变化时,还不够深入,部分学生的体会不够深刻。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明白,只有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成功,不要像那个守株待兔的农夫一样,心存侥幸,不劳而获。

还记得最开始我讲的那个小明的故事吗?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像小明和农夫这样想不劳而获的人还真不少。

比如有些同学平时不努力学习,考试的时候就想着偷看别人的答案,这也是一种不劳而获的表现。

我们可不能这样,要像勤劳的小蜜蜂一样,通过自己的努力,收获知识的花蜜。

希望同学们都能记住这个道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