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月考试卷7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科学月考试卷73
考试试卷
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李子的小哥56
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
总分栏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评卷人得分
一、单选题(共7题,共14分)
1、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个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2、单位质量的下列反应中,释放能量最大的是( )
A. 裂变
B. 聚变
C. 液氢燃烧
D. 差不多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酸性土壤里撒熟石灰,可调节土壤的pH
B.推广加碘盐是为了预防胃酸过多
C.钢铁在干燥的环境中比在潮湿的环境中更容易被腐蚀
D.玻璃钢、光导纤维和合成纤维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4、同学们做完实验后的玻璃试管中常附着难清洗的物质,下列清洗方法错误的是()
A.内壁有碘的试管用酒精清洗
B.内壁有铜粉的试管用稀硫酸清洗
C.内壁有CaCO3的试管用稀盐酸清洗
D.内壁有植物油的试管用洗洁精清洗

物质①②③④
氧气409830102
二氧化碳46425040
A. ①代表肺静脉内血液
B. ②表示肺泡处
C. ③代表组织细胞
D. ④表示流经大脑的血液
6、2015年2月17日,《大河报》报道了发红的甘蔗中含有剧毒物质的事实。

报道中指出,因为发霉而变红的
甘蔗中会产生一种名叫3-硝基丙酸(化学式为C3H5NO4)的剧毒物质,误食后会出现呕吐、抽搐等症状。

下列有关3-硝基丙酸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3-硝基丙酸是一种氧化物
B. 3-硝基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9
C. 3-硝基丙酸由3个C原子、5个H 原子、1个N原子和4个O原子构成
D. 3-硝基丙酸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4
7、小亮是一个爱动脑、爱观察的中学生,最近,爸爸买了一辆新自行车,他仔细观察,认真研究自行车的结
构后,有了许多新发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手把连接前轮的转向机制是轮轴的运用
B. 剎车把手是一个省力杠杆
C. 自行车最好不要单独剎前轮,这样由于惯性,车子可能向前翻倒
D. 前剎片是利用摩擦力使车轮减速的,同时在与地面的接触点产生向前的摩擦力来使车体减速
评卷人得分
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
8、

和。

9、有些产生的能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
10、标有“220V 10W”的一种节能灯,若每天正常工作2小时,则一个月消耗kW•h的电能
(一月按30天计算),合J.
1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铁锅是厨房中常用的炊具,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填空.
①铁锅作炊具主要是利用铁的性.
②铁锅手柄上使用的塑料应具有性(填“热塑”或“热固”).
③使用铁锅有利于人体健康,主要是因为.
④请你说出一个厨房中防止铁锅生锈的方法.
12、汽车发动机上的散热器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如果散热器中装有10kg的水,在温度升高50∶的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J;这些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kg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7×107J/kg)
13、如图所示,电阻丝甲、乙是由横截面积相同而长度的不同(L甲>L乙)同种材料制成的,把它们串联接入电路中,则产生的热量多;若把相同的火柴放在电阻丝甲、乙上,则(选填“1先”、“2先”或“l、2同时”)燃烧.
评卷人得分
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
14、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评卷人得分
四、其他(共1题,共4分)
15、(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沿BC方向拉杠杆,使杠杆平衡,如图1所示.请画出:①弹簧测力计对杠杆拉力F的示意图;②F的力臂.
(2)如图2所示,开关闭合.①请在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S极;②用箭头标出图中磁感线的方向.
评卷人得分
五、解答题(共2题,共6分)
16、在工业生产中,经常用热敏电阻来探测温度.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将热敏电阻R0放置在热源内,其余部分都置于热源外,这样就可以通过电流表的示数来表示热源温度.已知电源电压是9V,定值电阻R的阻值是100Ω,热敏电阻R0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甲乙
已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3A,此电路能够测量的最高温度是多少?此时该电路在100s内电流做了多少功?
17、如图所示,老王骑车上班途中,前方停在路边的轿车司机突然打开车门,老王刹车不及撞上车门受伤。

请你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为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请分别针对汽车司机和骑车市民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7题,共14分)
1、C
【分析】
【分析】一步反应实现即原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分析能否只通过一个反应而实现即可.
【解答】解:①过氧化氢分解反应水和氧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但水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过氧化氢,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均一步实现.
②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
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
③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氢氧化铜,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
故②③中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
故选:C.
2、B
【分析】
【分析】单位质量的物质释放能量最大的方式是核反应,其中聚变比裂变释放的能量更多。

【解答】液氢燃烧释放的能量最少,裂变其次,聚变最多。

故选:B
3、A
【分析】
【解答】A、熟石灰是碱性物质,可改良酸性土壤,改变土壤的pH,故说法正确;
B、碘元素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故说法错误;
C、钢铁生锈的条件是氧气和水并存,因此在潮湿的环境更容易生锈,故说法错误;
D、玻璃钢是复合材料,光导纤维是无机非金属材料,故说法错误;
故选:A.
【分析】A、根据熟石灰是碱性物质,可改良酸性土壤分析;
B、根据碘元素的作用分析;
C、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分析;
D、根据常见的材料及典型的物质代表分析.
4、B
【分析】
【解答】A、酒精能溶解碘,内壁有碘的试管可用酒精清洗,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内壁有铜粉的试管不能用稀硫酸清洗,故选项说法错误;
C、碳酸钙不溶于水,但能与酸反应,内壁有CaCO3的试管用稀盐酸清洗,故选项说法正确;
D、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用洗洁精清洗试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分析】A、根据酒精能溶解碘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进行分析判断;
C、碳酸钙不溶于水,但能与酸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5、D
【分析】
【解答】选C。

(1)组织细胞和静脉血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都高于氧气的含量,特别是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最高.表中能代表静脉血的序号是①、③,代表组织细胞的序号是③;(2肺泡内氧气含量最多,二氧化碳含量最少,因此,表中能代表肺泡内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值的是④;(3)动脉血比静脉血氧气含量高,二氧化碳含量少.因此,表中能代表内动脉血内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值的是②.综上所述,选项分析正确的是C.
【分析】肺泡内氧气含量最多,二氧化碳含量最少.组织细胞和静脉血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都高于氧气的含量,特别是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最高.通过表格信息可知,①③含氧量低于二氧化碳的量,属于静脉血,②④含氧量高于二氧化碳的量,属于动脉血,结合选项进行解答.
6、B
【分析】
分析】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解答】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C3H5NO4中含有四种元素,故A错误;
3-硝基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5+14+16×4=119,故B正确;
3-硝基丙酸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C错误;
3-硝基丙酸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4)=9∶16,故D错误。

故选:B
7、D
【分析】
【分析】(1)根据车把使用时是轮轴;(2)刹车把手是一个省力杠杆;(3)物体具有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4)自行车用力蹬而前进时,自行车前轮是从动轮,后轮是主动轮,主动轮为自行车前进提供动力.
【解答】解:
A、自行车中控制前轮转向的车把在使用时,属于简单机械中的轮轴,故A正确;
B、车把是个轮轴,力作用在轮上,阻力作用在轴上,是省力杠杆,故B正确;
C、快速行驶的自行车,如果突然只把前轮刹住,前轮停止运动,而后轮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状态继续向前运动,由于人和车具有惯性后轮会跳起来,而使车向前翻倒,故C正确;
D、前剎片是利用摩擦力使车轮减速的,自行车用力蹬而前进时,后轮相对于地面有向后的运动趋势,因此后轮所受的摩擦力向前;前轮是利用地面的摩擦力滑行的,因此前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后,使车减速,故D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
8、食物链[###<]食物网
【分析】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是指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构成了食物网;随着吃与被吃物质和能量随之一起流动。

【解答】在生态系统中,如食物链:草→兔→鹰,兔吃草,草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进入了兔的体内,鹰吃兔,兔体内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到了鹰的体内。

因此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故答案为:食物链食物网
9、真菌|细菌
【分析】
【分析】有的真菌能引起多种疾病,有的真菌却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抗生素【解答】解: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细菌性疾病,如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
素,它是由真菌中的青霉菌产生的,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
故答案为:真菌;细菌
10、0.6[###<]2.16×106
【分析】
【解答】解:
由P= 得节能灯每天正常工作2h,一月消耗的电能:
W=Pt=0.01kW×30×2h=0.6kW•h=0.6×3.6×106J=2.16×106J.
故答案为:0.6;2.16×106.
【分析】已知节能灯额定功率和工作时间,由公式W=Pt可以得到消耗的电能.
11、导热[###<]热固[###<]能够为人体提供铁元素[###<]保持铁锅表面洁净、干燥
【分析】
【解答】①铁锅作炊具主要是利用了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故填:导热;
②铁锅手柄上使用的塑料,受热时应该不容易变形,所以应该使用热固性塑料,故填:热固;
③使用铁锅有利于人体健康,主要是因为:能够为人体提供铁元素,故填:能够为人体提供铁元素;
④保持铁锅表面洁净、干燥,可以防止生锈,故填:保持铁锅表面洁净、干燥.
【分析】①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②塑料包括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
③铁元素是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
④使铁制品与水和氧气隔绝,可以防止生锈.
12、2.1×106J[###<]0.03
【分析】
△t=4.2×103J/(kg?℃)×10kg×50℃=2.1×106J完全燃烧的天【解答】水吸收的热量为Q
吸=cm
然气质量为故答案为:2.1×106J;0.03.
【分析】①已知水的比热、质量和升高的温度,利用公式Q吸=cm△t计算吸收的热量;②已知天然气的热值和放出的热量,利用计算完全燃烧的天然气质量.
13、甲[###<]1
【分析】
【解答】电阻丝的材料与横截面积相同,电阻丝越长电阻越大,由于L
甲>L
乙,
则R甲>R乙,
两电阻丝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I与通电时间t都相等,由Q=I2Rt可知:Q甲>Q乙,在相等时间内电阻丝甲产生的热量多,火柴1先达到其燃点,火柴1先燃烧。

故答案为:甲;1
【分析】电阻丝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在材料与长度相同的情况下,电阻丝越长,电阻越大;应用焦耳定律判断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然后判断哪根火柴先燃烧。

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
14、A
【分析】
【解答】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因此呼吸作用的实质都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四、其他(共1题,共4分)
15、解:(1)用弹簧测力计沿BC方向拉杠杆,为使杠杆平衡,则拉力斜向上,过支点O做F 的垂线即为F的力臂L,
(2)根据安培定则,伸出右手使四指弯曲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指向为通电螺线管的N极,即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N极指向S极,如图所
示:
【分析】
【分析】(1)由图可知,钩码重力向下,用弹簧测力计沿BC方向拉杠杆,使杠杆平衡,则拉力斜向上,在根据力臂的概念画出F的力臂L.
(2)已知电源正负极,利用安培定则可判断出螺线管的极性,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方向从N极出发流向S极.
五、解答题(共2题,共6分)
16、80℃27J
【分析】
【解答】热敏电阻R0和R串联,当I=0.03A时,由欧姆定律I=可得:UR=IR=
0.03A×100Ω=3V,所以U0=U-UR=9V-3V=6V,所以R0===200Ω,由图象得此时最高温度t=80℃;电流在100s内所做的功:W=UIt=9V×0.03A×100s=27J.
【分析】观察电路图:由串联电路特点可得U0=U-UR.先由已知条件求得UR,再求得U0,再求得R0,之后观察图象便可得出测量的最高温度.再由电功公式W=UIt求出该电路在100s 内电流做了多少功.
17、老王骑车上班途中,人和车都是处于运动状态,当前方停在路边的轿车司机突然打开车门时,老王虽能刹车,即车轮可能运动停止,而车身和人由于惯性仍然向前运动,使得老王撞上车门受伤。

市民在骑自行车时,一定要减速慢行、集中注意力;汽车司机在打开车辆前,一定要先观察外面的车辆和行人情况等。

【分析】
【分析】能利用惯性的知识分析和解释问题是解决该题的关键(1)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称为惯性;分析清楚该情境中的各个情况即可判断;(2)为了减少上述现象的发生,可以从减速慢行等角度分析即可。

【解答】老王骑车上班途中,即人和车都是处于运动状态的,当前方停在路边的轿车司机突然打开车门,老王虽能刹车,即车轮可能运动停止,而车身和人由于惯性仍然向前运动,所以使得老王撞上车门受伤,为了减少上述的危害,我们在骑自行车或驾驶汽车时,一定要减速慢行、注意力集中等。

故答案为:老王骑车上班途中,人和车都是处于运动状态,当前方停在路边的轿车司机突然打开车门时,老王虽能刹车,即车轮可能运动停止,而车身和人由于惯性仍然向前运动,使得老王撞上车门受伤。

市民在骑自行车时,一定要减速慢行、集中注意力;汽车司机在打开车辆前,一定要先观察
外面的车辆和行人情况等。

第11页,总1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