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23历年河南省平顶山市中考第二次调研测试(二模)语文试卷(带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023历年河南省平顶山市中考第二次调研测试(二模)语文试卷(带解析)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10题)
1.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l)题目:梦在我心中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小鱼问大鱼:“妈妈,我的朋友告诉我,钓饵上的东西是最美的,可就是有点儿危险。

怎样才能尝到这种美味而又能保证安全呢?”
“我的孩子,大鱼说,“这两者是不能并存的,最安全的办法就是绝不去吃它。

”“可他们说,那是我们最渴望得到的,一般的鱼儿都经不住那样的诱惑。

”小鱼说。

“这种想法完全错误。

”大鱼说,“最光鲜、最具诱惑力的里面最有可能裹着一只害人的钓钩!”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准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题。

(10分)
(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巨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政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选自《出师表》
(二)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於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

——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同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躬耕于南阳躬:(2)先帝不以节卑鄙卑鄙:。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小题3】联系《出师表》上下文,你认为诸葛亮自述刘备三顾茅庐的目的是什么?(2分)
【小题4】根据文段(一)(二)的内容,分析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成功的原因,分别从刘备和诸葛亮的角度回答(4分)
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共8分)
材料一:中国教育报
2月27日,教育部新闻办官方微博“微言教育”在腾讯网开展的“俭约style”主题宣传活动一经发布,便引发广泛关注,覆盖42万名网友。

随后,腾讯校园、团中央学校部均在微博中发出倡议,号召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与“俭约Style”活动。

从自身做起,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并带动身边人一起记录各种节约,曝光各种浪费,借助“俭约Style”的平台,青年学子的青春梦想瞬间迸发。

据不完全统计,网络上,“俭约Style”话题的相关讨论已达330多万条,通过微博裂变式曝光量达6500多万次,2万多名高校学子和许多高校社团响应这一活动,晒出了自己的俭约行为和俭约倡议书、倡议海报。

材料二:
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韩非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李商隐
材料三:
(1)给材料一拟写一个标题。

(不超过15个字)(3分)
(2)请将材料二中“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两句话用正楷字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在方格中。

(2分)
(3)请你从材料三两幅图中任选一幅,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写出其寓意(不超过20个字)(3分)。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莫言的小说,充满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控诉,以及对有尊严的、轰轰烈烈的生活的撞憬。

这两个主题也是我们阅读莫言小说,走进他的文学世界的钥匙。

B.有人开玩笑说,如果你还不知道韩国歌手‘鸡叔”的《江南Style》),那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你们村里至今没通网络,第二种则是你是从古代穿越来的。

C.从无到有,中国航母“辽宁舰”出现在东方的海平面上。

D.在《泰囧》的票房一路飙升下,使其他的贺岁片显得黯然失色。

5.名著阅读(4分)
名著中一些人物身上所具有的坚强意志,是我们需要拥有的一笔精神财富。

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从下列推荐人物中选择两位,仿照示例,续写两句话。

①贝多芬②保尔·柯察金③鲁滨逊④阿廖沙
示例: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人物,他被推入八卦炉中遭三味真火淬炼,遭压五行山下五百年,又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保唐僧西天取经,足见其意志坚强;。

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蓬蒿/竹篙倔强/崛起形骸/骇人听闻瞻仰/赡养父母
B.绮丽/倚重嗔怒/缜密仲裁/忧心忡忡宗旨/指日可待
C.着眼/着迷塞外/闭塞禁止/情不自禁屏风/屏气凝神
D.宿舍/星宿参与/参差责难/多难兴邦贝壳/金蝉脱壳
7.阅读下面文章。

(16分)
包利民
①行走在人生的长路上,总会有许多的梦想生生灭灭,一如身后的履痕,或浅或深,盈盈盛满着无悔的心绪。

并不是所有的梦想都能开花结果,可是那些梦想毕竟曾葱茏过我们的心境,所以都是生命中最美的存在。

②有一年去外地出差,想起那个城市有一个同学,便顺便去拜访她。

她住在郊区的一所平房里,当时正是冬天,呼啸的北风从窗子的缝隙间灌进来,一室冰冷。

听她讲述在这里的工作生活,都是那么艰辛,可她一直坚持下来,从没想过放弃。

即使在这还要穿着棉衣的房子里,她的笑脸依然是那么灿烂。

她的目
光中闪着希冀:“我要继续努力,我要在这个城市里拥有自己的房子,有着大大的玻璃窗,冬天的时候,就坐在窗下晒太阳!”
③有梦总是好的,无论那梦是不是一种虚幻,都能给人一种勇气和力量,就像在这样寒冷的冬天里,零下三十度的气温也没能冻结她脸上的笑容。

梦想更像一床被子,被子本身并不发热,可是却能聚集我们身体散发出的所有的暖,从而使寒冷无法入侵。

若是没有梦想,就算再麻木的身心也无法阻挡生命的苍凉。

④我一个同学的姐姐,读高中时心灵遭受重创,在不言不语几日之后,精神崩溃而失常。

这很是让家人意外而伤心,本来大家都担心她会想不开而寻短见,却没想到是这样一个结果。

那时我常去她家里玩儿,她就躲在自己的小屋里,嘴里叨叨咕咕地不知念着什么。

去各大医院治疗,都没有什么效果,最后,一个专家说,要想恢复过来只能靠她自己,在她内心深处是有意地想封闭自己忘掉这个世界,建议家里人仔细想想她以前最在意的是什么,有意地去刺激她,或许会有奇迹发生。

那时大家都认为她最在意的,可能就是那个早恋的男友了,都已刺激成这样,还刺激?后来有一天,家人在她房中发现了一张写着字的纸。

⑤至今我仍记得那纸上写的几句话:“我对这个世界失望透顶,我不说绝望,因为我放心不下爸爸,妈妈去世得早,是爸爸把我抚养长大,我不能死,我还要报答爸爸……”寥寥几句,可以想象她当初的那种挣扎,只是很可惜,她只差一点点就战胜了自己。

有一天在她家里,我终于听清了她念的是什么,原来她每天反复说着的,竟是朱自清的那篇《背影》!于是那以后,父亲就常出现在她面前,以期奇迹出现。

自她出事以后,父亲骤然就苍老了许多,专家的那番话,成了他生活中唯一的愿望和支撑。

可是,女儿却不再认识父亲,任父亲在她面前深情地呼唤,她都充耳不闻。

父亲却一直坚持着,这一坚持就是三年!
⑥有一个秋天的下午,同学的父亲在工地上干活时,被一截钢筋将脸戳破。

他的受伤,立刻引起了全家人的慌乱,他安抚好三个围前围后担心万分的孩子后,便去了大女儿的房间。

同学的姐姐仍在那里背诵《背影》,许是父亲脸上染血的纱布引起了她的注意,她停止了背诵,怔怔地看着父亲的脸。

父亲像安慰另几个孩子一样安慰着她,虽然知道她根本听不进去。

就在这时,父亲便听见女儿喊了一声“爸”,他一下子呆在那里,直到女儿又喊了一声,才回过神来,泪水洇湿了纱布。

他知道,一直苦盼着的奇迹终于到来了!
⑦后来,同学的姐姐说,她就像从很长很长的一个梦里醒过来。

父亲心疼地问:“三年那么长的梦,你一定受了很多苦吧?”她却笑着说:“没有,我在梦里经常听见爸爸和我说话,所以一点没害怕!”我很难想象,那样的三年,她到底是一种什么状态,或许,就是有关父亲的梦支撑着她醒来。

而同学的父亲又何尝不是如此?他所依靠的梦想,就是女儿有一天会像以前一样叫他一声爸爸。

这两个人的梦三年来一直衔接在一起,拼凑出一个人间的奇迹。

⑧梦想有着一种神奇的力量,不仅可以焐热生活中的种种艰辛清贫,驱散所有的悲痛伤感,还能把我们的心引领向最丰盈美好的去处。

那里或许不是梦想的所在,却是因为梦想才会抵达。

有梦的人生永远不寂寞,有梦的人生寒冷永远无法侵蚀。

梦想更如一件心灵的外衣,呵护着生命中每一点每一滴的暖,为我们带来一个明媚的春天。

——选自《做人与处世》2013年3月上
【小题1】请简要概括同学姐姐的故事。

(3分)
【小题2】第③段主要运用了的表达方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3】结合会上下文,理解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4分)
①并不是所有的梦想都能开花结果,可是那些梦想毕竟曾葱茏过我们的心境,所以都是生命中最美的存在。

②自她出事以后,父亲骤然苍老了许多,专家的那番话,成了他生活中唯一的愿望和支撑。

【小题4】说说第⑧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3分)
【小题5】请为本文选择一个恰当的题目,并简述理由。

(3分)
A、梦想创造奇迹
B、有梦常暖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

(l分)
隐形“杀手”PM2.5无处不在
①灰蒙蒙的天气让越来越多的中国公众注意到PM2.5——一个由英文和数字组成的专业术语。

所谓PM2.5,是指空气中悬浮的颗粒物,其直径小于2.5微米。

因为这些颗粒物太轻,很难自然沉降落到地面上,而是长期漂浮在空中,不仅小到看不见,更小到可以直接进入肺泡甚至融入血液,和人体内的细胞“搏斗”并伤害这些细胞。

从某种程度上说,叫它“凶手”并不为过。

②一般而言,直径超过10微米的颗粒物,会被挡在鼻子的外面;直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可以进入呼吸道,但随着吐痰、打喷嚏被部分排出体外;而直径在2.5微米以内的细颗粒物,却会顺利通过下呼吸道,小于2.5微米的颗粒可进入肺泡之中,并可通过气血交换进入到人体血管。

其吸附的重金属氧化物或多环芳香烃等致癌物物质危害更大。

③如果放大了看这些小颗粒.他们并不一定是圆形或者方型,而呈不规则状。

这些颗粒物中少部分是自然形成的扬尘,绝大部分是人类行为造成的二次污染,如二氧化硫、氢氧化物、硫酸铵、硝酸铵等粒子。

这些因为工业等人类活动产生的、燃烧不完全而排出的小粒子,本身由一定的二氧化硅和碳组成,有时燃煤电厂在高温中生成的致癌物,在冷却时被这些细小的颗粒物吸附着进入人体。

也就是说,在它们“出生”的瞬间,可能是清白无害的,唯一的特点在于太小、太多。

然而,相同质量浓度下,颗粒物越细,数目更多。

比起PM10,PM2 .5的表面积要大好几倍,吸附空气中的毒性物质就会更多。

④这么小的颗粒很难自然沉降,会在空气中停留一个星期甚至几个月,本身对呼吸系统就有影响,造成咳嗽、不适。

而小颗粒物上吸附的致癌物,更导致癌症高发;当PM2.5吸附了致癌物,就有致癌效应:吸附了致畸物,就有效畸效应。

它通过下呼吸道,进入肺的深处,而它携带的有害气体、重金属就溶解在血液里。

⑤目前学界对PM2.5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种是通过研究其吸附的成分对人体细胞的影响入手,一种是不计成分,单纯对一定浓度的、可能混有多种成分的PM2.5入手。

经科学家研究,现在已经肯定的是,浓度越高,对人体的危害越大,但由于这涉及长期的、大规模人群实验,具体的量值和对人体具体的伤害,还没有准确数据。

⑥由于PM2.5更容易在老人和孩子身上“发威”,研究者们很关注“凶手”接近他们的可能,污染的空气对幼儿的发育、智力、健康都会有不良影响。

可怕的是,这些影响一般不会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内被明显察觉到,也许有些长期受到空气污染的人一辈子都不会觉察其影响……最为可怕的是,空气污染,受害者比
其他污染都来得多,而且它无孔不入,难以防卫,目前流行的PM2.5检测仪从技术条件上来说并不完善。

普通老百姓对空气污染没有足够的意识,一般情况下也不会主动诉求。

⑦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自我保护。

穿行或工作于车流量大的街道、工业区时,可载合适的口罩进行防护。

吃“猪红”等进行食疗也是不错的选择。

猪红中的血浆蛋白被人体内的胃酸分解后,会产生一种解毒,清脑的分解物,能够与侵入人体内的粉尘、有害金属微粒发生化合反应,易于毒素排出体外。

空气净化器能够过滤掉大部分颗粒物,一些技术先进的空气净化器甚至能吸附消除0.0 1微米的颗粒物。

在灰霾多发季节,喜欢运动的人应该尽量避免户外运动,因为雾气里面含有各种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越是运动,吸入肺部的毒物越多,无形中成了毒雾的吸尘器,雾天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

【小题1】本文以“隐形‘杀手’PM2.5无处不在”为题,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2】以下说这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PM2.5是指人类二次污染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硫酸铵、硝酸铵等粒子,它们呈不规则状。

B.PM2.5本身是清白无害的,当它吸附了毒性物质被人们吸入体内,才会对人们造成伤害。

C.PM2.5成为“杀手”是因为它太轻、大小,能直接进入肺泡甚至融入血液伤害人体细胞,其吸附的毒性物质危害很大,而且不易被察觉。

D.科学家们已研究确定,PM2.5浓度越高,对人体的危害越大,具体的量值和对人体具体的伤害,也已有了准确数据。

【小题3】第②段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请任意列举一种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3分)
【小题4】以文中划线句子为例,简析本文语言的特点。

(4分)
9.阅读下面一首诗(4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同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进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小题1】词的结尾一句“可怜自发生!”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l分)【小题2】从运用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3分)
10.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引发了收视热潮,其影响力正从荧屏走向现实,了蝴蝶效应。

这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名片”。

A.深入浅出虽然但是印证
B.深入浅出不但而且引发
C.深思熟虑不但而且印证
D.深思熟虑虽然但是引发
第1卷参考答案
一.参考题库
1.参考答案:略试题分析:
第一题文题中的“梦在我心中”,就是说自己的一个未现实的“愿望”。

少年人是应该有梦想的,应该有很多的梦想。

可以这样来写,先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述“梦”的特点:浪漫、神秘、令人向往,然后引出自己有一个什么梦,求学深造梦——考在名牌大学;成才立业梦——成为成功人士,幸福生活梦——将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国家富强梦——中国成为世界强国,等等。

写自己这个梦想是如何产生的,或由某事物引发,或引自己的生活经历滋生,或受父母的影响,写清“梦”产生的过程,然后写“梦在我心中”,梦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鼓励、鞭策、带来快乐。

再可以写写自己为实现这个梦的努力,展望一下“圆梦”以后的情景。

这是一个很好的文题,可按这个思路扎扎实实把作文写好,注意语言的生动性,描述“梦”的情景,诠释“梦”的意义,多抒发情感。

第二题材料作文,仔细阅读材料,抓住“那是我们最渴望得到的,一般的鱼儿都经不住那样的诱惑。

”“最光鲜、最具诱惑力的里面最有可能裹着一只害人的钓钩!”这两句话来立意。

这篇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就是“诱惑”的问题,以这个为话题写作文。

现代社会充满“诱惑”,很多“诱惑”就如材料中所说“最光鲜、最具诱惑力”,但往往有“害人的钓钩”,这些“诱惑”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阻碍我们的成长进步,干扰我们的事业成功,影响我们的幸福生活,容易使我们偏离正常的人生轨道。

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分辨并自觉抵制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良诱惑,才会有健康幸福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为了打开文章的思路,我们应先思考以下两个问题:我们生活中面临哪些诱惑?在享受方面,我们可能面临着对吃、穿、住、行、用的过分追求的诱惑;在学习方面,我们可能面临着贪图玩耍娱乐的诱惑;在交往方面,我们常常不能正确的处理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可能面临着各种问题,如吸烟、吸毒、赌博、浏览不健康的书刊和网页或者玩电子游戏等等。

怎样才能拒绝和战胜诱惑呢?我们必须有战胜诱惑的信心和勇气,必须有战胜诱惑的毅力和耐得住寂寞的精神,有时还需要一定的智慧和高度的自制能力。

考点:写作
点评:两题都是比较难写的,第一篇对语言的要求比较高,第二篇对说理的逻辑性要求比较高。

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概括个人的写作能力来取舍,切不可写着这篇,想着那篇,决定写哪篇就写下去,尽量按作文的要求写作。

至于写作的能力靠考场临时发挥,效果是不大的,功在平时。

2.参考答案:
【小题1】(1)躬:亲自。

(2)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每空1分,共2分)
【小题2】因此(我)感动而奋发,于是答应先帝竭尽全力奔走效劳。

(注意“由是”“感激”“遂”“驱驰”四处,出现一处不准确扣0.5分。

共2分)
【小题3】①为了传扬刘备礼贤下士的风范,也表达了对刘备的悼念之情;②希望刘禅学习他的父亲能够亲贤远佞。

(一点1分。

共2分)
【小题4】从刘备的角度看,他认为诸葛亮有特殊的才能,“以亮有殊量”,能够对自己的事业有大帮助,所以能够多次邀请诸葛亮,直到感动他;从诸葛亮的角度看,“深谓备雄姿杰出”,加上他能礼贤下士,所以受到激励,决定出山。

(每个角度2分,注意表达的完整程度。

共4分)【小题1】
试题分析:注意本题中两个字词的古今异义,“躬”今义是指弯腰,古义意为“亲自”,“卑鄙”,今义是行为不端思想肮脏,古义为“地位低下学识浅陋”。

考点:文言字词解释
点评:本题不难,句意浅显,易于理解。

解释古文字词时,解释文言字词,尽量将本义与句中的意思解释清楚,如果是活用,更要讲清楚转义,是多音节的,尽量以“字”为单位解释,一字一义。

【小题2】
试题分析:“由是”:因此,“感激”是两个字词,意为“感动”“奋发”,“遂”:于是;“许”:同意;“驱驰”:奔走(效劳)。

考点:文言翻译
点评:本题不难,句意简单,易于翻译。

文言句子的翻译有三个原则,一是字字落实清楚,符合原意,三是语法遵循现代语言规范,三是语句要通顺。

【小题3】
试题分析:抓住文中关键句来理解,从“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

”此句理解,诸葛亮是赞扬刘备的品质高贵,希望刘禅继“先帝遗德”。

考点:文意理解
点评:本题不难,此问题在学习中老师会有所讲解,学生有所记忆,易于理解。

阅读中分析理解某个问题,找到与问题有关联的信息点(句子、词、细节),综合分析他们所共同表达的含义。

【小题4】
试题分析:抓住文中的句子理解,“先帝不以巨卑鄙,猥自枉屈”,从刘备的角度理解,刘备真诚感动了诸葛亮;“受任于政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从诸葛亮角度理解,诸葛亮本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大志。

考点:文意理解
点评:本题不难,文中有明确的文字信息。

理解此类问题,要仔细阅读文字,理解文章内容,抓住主要信息分析理解。

3.参考答案:(1)官方微博发起俭约style活动引关注(”官方微博”、“俭约style ”、“关注”,一点1分,共3分)
(2)正确、端正1分,整洁1分,共2分
(3)示例一:第一幅图,一个人在雨天打伞浇花,画面简单,寓意深刻。

形象地告诉我们,一些人浪费资源,无节约意识,提醒人们不要浪费。

示例二:第二幅图,人们在向储蓄罐塞硬币,画面简单,寓意深刻。

形象地告诉人们财富在于点滴积累,提醒人们要厉行节约。

(能结合材料及画面内容,言之成理即可。

简述画面内容1分,说出寓意2分。

共3分)试题分析:第一小题写标题,抓住中心事件,突出结果即可。

第二小题
,将文字写在方格中,偏旁部首放在相应的位置,字体工整即可。

第三题看清图的内容,紧扣本题中心话题“节约”来谈即可。

考点:语言实际运用
点评:本题不难,题目要求简单,易于解答。

语文学习,掌握语言,关键在于实际运用,学生应该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提高语言的能力。

4.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在……下”与“使……”两个介词短语连用,使句子缺少了主语,应该删去一个介词。

考点:病句判断
点评:本题不难,病句易于判断。

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

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所所了解,平时多阅读,增加语感。

5.参考答案:略试题分析:分析例句内容,有两个信息点,人物出自的作品,人物在作品中的主要经历。

选择自己熟悉的两个从人物拟写。

考点:文学知识
点评:本题有难度,虽然皆是学生熟悉的作品人物,但学生对作品中人物的经历写不清楚。

平时阅读文学作品,对作品的内容和相关信息要注意记忆,一方面丰富自己的知识,一方面积累写作的材料。

6.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的提示“都不相同”。

C项“着”读zhuó和zháo,“塞”读sài和sè,“禁”读jìn和jīn,“屏”读píng和bǐng。

考点:多音字
点评:本题有难度,判断点太多,费时费力。

读好字音,注意在平时,平时读书要用普通话,对难读字,要随时查对,加强记忆,注意积累。

7.参考答案:
【小题1】因受刺激而精神失常的姐姐,在孝敬父亲的信念支撑下,最终清醒过来。

(3分,起因1分,经过1分,结果1分)
【小题2】议论承上启下的过渡段,承接上文,感悟梦想的力量,也引出下文对同学姐姐经历的叙述。

(表达方式1分,作用2分。

共3分)
【小题3】①“葱茏”在这里是美好的意思,形象地表现出梦想对人生的美好影响。

(2分)
②“唯一”表现出父亲生活的全部希望都在女儿身上,写出了父亲希望女儿能清醒过来的强烈愿望。

(2分)
【小题4】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梦想比作心灵的外衣,旨在表达梦想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

人生有了梦想,才能从生活中体会到温暖。

(3分)
【小题5】B 文中以梦想作用为主线,两个事例各有侧重,前者因追求梦想而乐观不畏冬日寒冷,后者因坚守梦想而驱散心中的悲伤,篇末点题,突出梦想给人力量,“有梦常暖”简洁有力,形象贴切。

(3分)【小题1】
试题分析:通读全文,找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可从文章的开头找到“起因”从文章的结尾找到“结果”来概括,不要过多的叙述。

考点:文章内容概括
点评:本题有难度,文章中事件的过程叙述比较多,学生不容易找出事件的主要信息。

概括内容,必须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对关键的信息点要明确,这要求学生在平时阅读学习的实践中多进行这方面的训练,积累经验,了解方法。

【小题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