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对联—— 初升高衔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对联—初升高语文人教部编版精准链接
知识衔接:
1、区分上下联
(1)看句尾平仄。

先看看末尾字,上联的末字是三声或四声(仄声),下联的末字是一声或二声(平声)。

例如“春风堂上通佳气;夜雨庭前种好花”,四声“气”是仄声,当上联;一声“花”是平声,是下联。

(2)看字词含义。

写对联时通常上联是引导句,下联是引申句,上联的价值多在引导出下联的含义,下联才是主角。

上下联基本属于因果关系,因是上联,果是下联。

例如“春风轻拂千山绿;旭日东升万里红”,用初春的意境带出吉祥的祝福。

(3)看时序先后。

旧时在前面是上联,新时在后面是下联。

例如“冬至梅花呈白玉;春来柳絮发黄金”,时序较早的冬至是上联,较近的春来是下联。

(4)看字意范围。

范围小的是上联,范围大的是下联。

如“家”小于“国”,“家”是上联,“国”是下联。

例如“一门天赐平安福;四海人迎富贵春”,“一门”范围小,是上联,“四海”范围大,是下联。

2、拟写对联、补写对联
(1)对联拟写要注意以下三点要求:
①思想内容的内在对应;
②句式结构的外在对应;
③词性的一一对应。

解答给出上联,拟写下联类题,根据上联及题中的显性和隐性要求,按部就班地思考应对即可。

第一步,分析上联规定的主题。

第二步,根据主题确定下联的内容。

第三步,分析上联的词性、句式。

第四步,根据上联的词性、句式确定下联相应的对字对词。

可先易后难,从比较容易确定的部分对起。

(2)善用联想
①相反联想:比如由“冬”想到“春”,由“旧”想到“新”。

②相似联想:比如由“春风”想到“夜雨”“旭日”,由“白玉”想到“黄金”。

③相关联想:比如由“春风”想到“关爱”“温暖”,由“秋天”想到“收获”。

3、赏析对联
(1)从内容角度:赏析春联,要了解春节的相关内容及习俗;赏析名胜楹联,要对该名胜有个大概的了解;赏析名人自勉联、赠联,就要对相关历史人物有所了解。

(2)从感情色彩角度:是对某人某事的颂扬、勉励,还是讽刺、批评。

(3)从情感抒发角度:全联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4)从形式角度:注意对联的对仗、平仄、词性、结构等方面。

习题衔接:
1.下列对联与店铺对应不恰当的一项是()
A.翠叶烟腾冰碗碧,绿芽光照玉瓯青----酒店
B.锦绣成文原非我有,琳琅满架惟待人求----书店
C.花样翻新人人温暖,裁剪入时件件称心----服装店
D.惟愿得来心共照,自然看去眼同明----眼镜店
2.文化宫为评书、古琴、昆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①假笑啼中真面目新笙歌里古衣冠
②疑雨疑云颇多关节绘声绘影巧合连环
③白雪阳春传雅曲高山流水觅知音
④开幕几疑非傀儡舞台虽小有机关
A.①古琴②评书③昆曲④木偶戏
B.①昆曲②评书③古琴④木偶戏
C.①古琴②木偶戏③昆曲④评书
D.①昆曲②木偶戏③古琴④评书
3.同学们,马上就是2023年的春节了,请你用下面的词句或短语组成一副有关春节的对联。

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的特点,不得重复使用词语。

红桃贺岁丹凤呈祥杏迎春龙献瑞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下列短语,选填对联,注意:故事与人物要吻合。

纵刘失增功名古已传鸿门设宴
退秦存郑深夜出城是非今难断
上联:楚霸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烛之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的示例是一学生学习《再别康桥》后写的一副对联。

请根据《雨巷》的内容,写一副七言对联。

(不必讲究严格的平仄)
示例对联:一潭清泉榆荫下,半道彩虹浮藻间。

对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仿照下面所给对联的下联,以《窦娥冤》的思想内容、艺术形象、语言风格、历史地位等其中的一点或数点为写作对象,拟写这副对联的上联。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汉卿杂剧一腔热血震古烁今
7.从下列短语中挑选组合成描写教师节和春节的每联七字的对联,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红梅正报桃李三千黄牛耕地白雪才妆芝兰四季芝兰绕阶千山素承雨露春绣锦万家春千里绿吐芬芳
教师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楹联是宫庙建筑的重要装饰部分。

漳州新建一座开漳圣王庙,有人为其出了上联,请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圣恩似海风调雨顺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所掌握的窦娥的性格特点,为窦娥写一副挽联。

上联:贞洁敬孝,哀怨感天雪飞六月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面的一幅对联,打乱了顺序,请你将其整理为一幅较为工整的对联。

康桥河边旷世伟人多情游子橘子洲头作别西天云彩书写壮志豪情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根据对联的写作要求,结合所学课文内容,从下面两副对联中任选一副,完成上联或下联。

(注意括号内的提示)
11.上联:万山红遍,满目秋景壮丽
下联:____________(化用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诗句)
12.上联:____________
下联:伤今众求学有长幼尊卑(取材于韩愈《师说》)
根据给出的短语,为第1题补写上联、为第2题补写下联。

要求:符合对联具体要求,不重复使用给出的短语。

忧怀百姓爱暖三春众志成城涓流汇海荡初心千里整装驰武汉且看医者仁心
13.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全民出手,但献凡人大爱,九州奋力送瘟神
14.上联:情倾一线,险涉千重,众志成城驱大疫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A项,应为“茶馆”。

“翠叶”“绿芽”指茶好,“冰碗碧”“玉瓯青”指杯好、水好;B项,恰当;C项,恰当;D项,恰当。

故选:A。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体现了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核心素养。

对联①,演员的假笑假哭反映的是患时人们的真实情况,现代人穿的是古人衣装,演绎的是古时的生活,这是昆曲的特点。

对联②,处处设疑,处处有悬念,绘声绘色再现情景,故事环环相扣,这是评书的特点。

对联③,阳春白雪,高山流水,传雅曲,觅知音,这是古琴的特点。

对联④,舞台上展示的形象,观众似乎认为是真的面非木偶,在小小的舞台上随意操纵机关,这是木偶戏的特点。

3.答案:上联:丹凤呈祥龙献瑞;下联:红桃贺岁杏迎春
解析:首先要分析所给短语的特征并进行组合,其中“丹凤呈祥”提到“凤”,“凤”和“龙”象征吉祥,寓意“龙凤呈祥”,可以确定“丹凤呈祥”和“龙献瑞”组合;而“红桃贺岁”中提到“贺岁”,由“贺岁”自然就引出“杏迎春”,与题干要求庆祝2023年(龙年)的春节呼应,可以确定“红桃贺岁”和“杏迎春”组合,扣题贺新春。

然后结合对联仄起平收的原则,“瑞”是仄声,“春”是平声,所以“丹凤呈祥龙献瑞”是上联,“红桃贺岁杏迎春”是下联。

4.答案:上联:楚霸王;鸿门设宴;纵刘失增;是非今难断
下联:烛之武;深夜出城;退秦存郑;功名古已传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对联的要求:字数相同、词性一致、结构形同,然后注意押韵,从音韵的角度注意仄起平收。

此题注意人物与事件吻合,“楚霸王”即项羽,项羽鸿门设宴放走了刘邦,烛之武深夜出城劝退秦师,同时注意“纵刘失增”和“退秦存郑”、“鸿门设宴”和“深夜出城”、“功名古已传”和“是非今难断”结构对称。

5.答案:雨巷悠悠难释怀;丁香幽幽不了情
解析:《雨巷》是中国诗人戴望舒192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

诗中描写了抒情主人公“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

他怀着一种缥缈的希望,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这个姑娘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与芬芳,而她
的内心却结着忧愁、哀怨。

他逢着了这样的姑娘,然而转瞬即逝,“像梦中飘过”,她的颜色、芬芳、“太息般的眼光”以及“丁香般的惆怅”统统消散在“雨的哀曲里”。

他依旧“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依旧怀着希望,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只要对联的内容与《雨巷》的内容相符,对联的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意义相关均可。

6.答案:窦娥刑场三桩誓愿感天动地
解析:本题考查对联的撰写。

题干已经明确要求对联的内容应与《窦娥冤》相关,拟写上联时,可以思考与窦娥相关的情节,比如最动人的情节是“窦娥发下三桩誓愿”,还可以关注《窦娥冤》表达的情感或窦娥的形象特征,比如窦娥的善良和对现实的反抗精神等。

此外,还要考虑对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仄起平收等特点。

常见对联规则:字数相等,断句一致;词性相对,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对的位置平仄相合,音调和谐;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题干中有“汉卿杂剧”可以对应“窦娥刑场”,对应的都是名词性短语;“一腔”是数量词,可用数量词“三桩”来对应;名词“热血”对应名词“誓愿”;“震古烁今”是两个动宾结构组成的成语,可用“感天动地”来对应。

据此整理即可。

7.答案:教师节:桃李三千承雨露,芝兰绕阶吐芬芳
春节:红梅正报千里绿,黄牛耕地万家春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的把握能力。

首先在选择词语的时候要符合教师节和春节这两项内容,“桃李三千”和“芝兰绕阶”都是形容教师的,“红梅正报”“黄牛耕地”符合春节的内容,象征春的到来。

其次对联还要讲究结构对仗,“桃李三千”对“芝兰绕阶”,“红梅正报”对“黄牛耕地”。

对联讲究“仄起平收”,即“桃李三千春锦绣”为上联,“芝兰绕阶吐芬芳”为下联;“红梅正报千里绿”为上联,“黄牛耕地万家春”为下联。

8.答案:王德如天国泰民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对联的能力。

“王德如天国泰民安”内容紧扣开漳圣王的主题,符合对联结构、词性、字数等要求。

比如,名词“王德”对应“圣恩”,动词“似”与“如”相照应,名词“海”对应“风”,四字短语“风调雨顺”对应“国泰民安”,上联结尾字为“顺”属于仄声,下联末尾字“安”属于平声调,也符合仄起平收的原则。

9.答案:刚烈争抗,悲愤动地旱延三年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对联仿写的能力。

补写下联,首先在形式上要符合对联的要求,如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对仗工整;其次在内容上要符合窦娥的冤情,窦娥屈打成招,定了死罪,把她押到刑场去处死,她咒骂天地,并立下三桩誓愿,这些都表明了窦娥与命运的抗争和她的悲愤之情,所以下联可以为“刚烈争抗悲愤动地旱延三年”。

10.答案:上联:康桥河边多情游子作别西天云彩
下联:橘子洲头旷世伟人书写壮志豪情。

解析:通览对联内容,先将内容分成两类,一类与《再别康桥》有关,一类与《沁园春·长沙》有关;然后在表达通顺的前提下,将相关内容一一对应;最后按照上联仄声结束,下联平声结束的规律,定出上、下联。

11.答案:漫江碧透,万类霜天自由
解析:解答本题应结合课文内容,上联是概括词的上片内容,侧重写景,下联应写词的下片内容,侧重写人。

然后按照对联词性结构相对的要求对出下联,“万山红遍”对“风华正茂”,“满目秋景壮丽”对“峥嵘岁月激情”,注意仄起平收。

12.答案:颂古圣从师无高低贵贱
解析:解答本题应结合课文内容,下联是概括韩愈《师说》内容,上联应对应下联内容,可写古代先贤。

然后按照对联词性结构相对的要求对出上联,“伤今众求学”对“念先贤庄孔”,“有长幼尊卑”对“无欺贫爱富”,注意仄起平收。

13.答案:众志成城,且看医者仁心,千里整装驰武汉
解析:“全民出手”是主谓短语,按照对联的要求,只有四字短语“众志成城”符合要求;“九州奋力送瘟神”中,“九”是数字,因此上联该字对应的位置也应是数字,故对应的语句是“千里整装驰武汉”;中间部分“但献凡人大爱”中特征明显的副词“但”,很明显地和“且”相对应。

故上联为:众志成城,且看医者仁心,千里整装驰武汉。

14.答案:爱暖三春,忧怀百姓,涓流汇海荡初心
解析:动宾结构的四字词“情倾一线”且第三个字是数字,应对应“爱暖三春”;剩下的根据字数相对,四字词对四字词,七字句对七字句,便可得出答案:爱暖三春,忧怀百姓,涓流汇海荡初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