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年度中考生物试卷(I)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年度中考生物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下列关于人类生殖和发育过程的正确叙述是()
A.人的生长发育开始于胚胎
B.青春期大脑体积迅速增加
C.第二性征是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出现的
D.胎儿通过羊水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
2 . 下列不是血吸虫病传播必须具备的条件的是()
A.有钉螺存在B.含有虫卵的粪便入水
C.与血吸虫病人接触D.人、畜接触疫水
3 . 关于“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观察到细胞壁B.碘液染色有利于观察
C.应先用低倍镜进行观察D.在载玻片中央滴加0.9%生理盐水
4 . 健康人体一昼夜形成的原尿约有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约为1.5升,主要原因是
A.消化作用B.呼吸作用C.重吸收作用D.滤过作用
5 . 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点,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污点仍没有动,那么可以判断污点在
A.目镜B.反光镜C.物镜D.玻片标本
6 . 小明发现他家门前的麻雀窝里的小麻雀就要孵化出来了。

下列不属于麻雀雏鸟特点的是()
A.全身裸露B.腿足有力C.眼未睁开D.羽毛很少
7 . 晓星在课后探究活动中制作了下列食品,其中利用的主要微生物错误的是:()
A.泡菜一霉菌B.酸奶一乳酸菌
C.面包一酵母菌D.食醋一醋酸(杆)菌
8 . 关于人的生殖发育和遗传的说法,你认同的是
A.若某人为白化病的携带者(Bb),则其神经细胞中一定含有白化病的致病基因(b)B.在人的生殖过程中,儿子的的X染色体可能来自于父亲
C.女性的月经开始于5月2日,排卵期大约在5月30日
D.性状遗传就是在生殖过程中父母将性状通过生殖细胞直接传给了子女
9 . 下列流程图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消化道:口→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B.人体循环路线: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C.视觉的形成过程: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
D.尿的排出:肾脏→尿道→膀胱→输尿管→体外
10 . 为预防近视的形成,我们应当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注意用眼卫生,坚持正确地做眼保健操
B.注意用眼的清洁卫生,防止眼部传染病感染
C.注意感知外部世界,长时关注手机、电脑屏幕
D.注意营养搭配,适当多食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
11 . 下列对细胞认识错误的是()
A.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
B.植物细胞内具有线粒体和叶绿体两种能量转换器
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所有的植物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12 . 如图所示的三种细胞均来自同一人体,对三种细胞叙述正确的是()
A.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B.都能起到运输氧的作用
C.形态各异,但都属于同一组织D.都有细胞分裂、分化而形成
13 . 动物和植物最主要的区别是()
A.能否光合作用B.能否进行呼吸C.能否生长繁殖D.是否有应激性
14 . 在农业生产上,利用昆虫的性外激素所不能达到的目的一项是:()
A.干扰正常交尾,以减少昆虫的后代B.使同种昆虫逃避天敌的捕食
C.诱捕雄性成虫,进行虫情测报D.集中诱杀有害昆虫
15 . 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淀粉在口腔内开始被消化B.蛋白质消化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C.胆囊分泌的胆汁对脂肪起乳化作用D.胃是消化器官
16 . 在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中,进化阶段处于水生到陆生过渡形态的是()
A.鱼类B.两栖类C.爬行类D.鸟类
17 . 荔枝肉是由花的哪一部分发育而来()
A.柱头B.花瓣C.胚珠D.子房壁
18 . 下列有关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中午阳光最强时,蒸腾作用强度最大
B.蒸腾作用能促进根对水的吸收和运输
C.干旱地区植物的叶片往往较小,可以减小蒸腾作用
D.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19 . 下列不属于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资源无限丰富,可随意砍伐B.乱砍乱伐、伐优留劣
C.草场退化、沙化D.森林资源利用不合理
20 .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交错连结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B.该图中只体现生态系统的两种成分,未体现的成分是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
C.从理论上分析,维持一个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
D.该食物网由6条食物链组成,鹰为最高营养级
二、综合题
21 . 某学校生物活动小组的同学们为了研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①采集新鲜的菹草(一种多年生沉水植物);
②在离60w的白炽灯水平距离为10、20、30cm处,分别安放3个容器(如图一所示),均加入等量的清水和10枚形状、大小基本一致的新鲜菹草叶片,利用光强传感器测出三个距离时的光照强度。

观察并记录6分钟后叶片上浮的数目(见表一);
表一:
请据实验现象分析回答:
(1)实验中同学们发现部分叶片表面有气泡冒出、且有上浮现象,请你推测此气体为________,写出此生理过程的表达式:________。

(2)分析表一,据以上实验结果可以得知,若要提高温室大棚蔬菜的产量,应从哪个环境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________。

(3)生物小组的同学想进一步对植物的呼吸作用进行实验研究,可从图二中选择装置________,以用于验证
________。

22 .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请回答:
(1)细菌和真菌在起促进物质循环的作用,这些细菌和真菌能将自然界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水、__________和无机盐.
(2)有些细菌和真菌从活的动植物体和人体吸收有机物,导致动植物和人患病.例如手足癣就是由__________感染引起的.
(3)但细菌和真菌并非一无是处,它们可以和其他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死亡,这样的关系被称为__________.
(4)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__________ 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
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综合题
1、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