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花 锦葵科木槿属植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红花锦葵科木槿属植物
木槿(学名: Sierrac. diaminus),木槿科木槿属植物,原产于中国西南地区,目前我国仅有少数地区有栽培。
花大,5-7朵组成圆锥花序,花被片多数;花冠淡黄绿色、红色,有芳香腺体。
花序有花10-30朵,萼筒较短,花丝有柄。
花冠白色或淡黄色,雄蕊有1个,花丝红色。
花柱圆柱形。
苞片5枚,小苞片卵形或披针形,有毛。
花白色或淡黄色,直径3-4毫米;雄蕊4枚,花丝2-4条,子房纺锤形或近圆柱形,柱头3唇形或2唇形。
花丝6-8枚,花药淡黄色;花柱头钟形或圆柱形;花药白色至淡黄色;雄蕊柱柱头被柔毛;子房卵形,花柱短或短;柱头1-2枚。
蒴果卵形或近球形(长5-10 mm),无毛或具少数短毛;种子白色或淡黄色;产于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
大红花锦葵科木槿属植物分布于东亚及非洲东部和东南部地区等地,我国多以引种栽培管理。
原生于温带地区(新疆)及亚洲西部地区;为落叶乔木或常绿灌木.高达15米;树皮平滑或暗灰色;幼时具浅毛;叶对生;花萼5裂;花瓣5枚;雄蕊5枚;花柱长1-1.5毫米;子房下位;花瓣倒卵形或近圆形;雄蕊柱头3枚;子房下位;花柱粗3-4 mm;花柱无毛或被微腺体;柱头2 (5-4)x3;柱头2 (4-5);子房下位;花柱短;雄蕊4柱(种球)3--5个;花柱乳柱短倒或长圆形;子房下位至柱头上并不是一个连续体;柱头2裂。
1.木槿的品种
原产中国西南、印度及东南亚等地,是中国南方绿化观赏用的常用花卉之一。
在江南、长江中下游地区有广泛栽培。
大红花锦葵科木槿属植物,全草均可入药,有祛风湿、凉血、解毒、祛风、止痛之功效。
《本草纲目》载:“治风热肿毒,杀百虫。
”现代研究证实了它的药理作用和治疗作用。
木槿科木槿属小乔木或灌木;高可达15米;树皮灰褐色或者暗灰色;幼时具浅毛;叶对生;小叶柄长3-5厘米;聚伞花序腋生或生于茎顶。
总状花序单生、2-5朵或10朵伞花序状聚成伞状。
苞片5枚,长圆形或卵形。
花瓣5枚;小片卵形;雄蕊4个;花丝长1-2.5毫米;柱头1或2唇形。
雄蕊数4枚;花丝长1-2毫米;柱头1/3 (2-3);室室长1.5-2毫米;种子多呈淡黄色或者白色,长圆形至近圆形,排列整齐。
雌蕊4枚,花丝白色、红色,有光泽或淡红色,雌蕊3-4个;柱头2 (4-3)个甚至更多(2-3唇形)(2-3个),2-2唇形:雄蕊1个或2个——柱头1枚:子房下位或斜卧或半圆形,花瓣4-5枚,长1-1.5毫米;萼片5-7枚;花瓣5-6枚;花瓣宽椭圆形或长圆形至近圆形,先端圆钝或急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长5-8毫米,花冠白色(花冠中心),淡黄色或带绿色,直径3-4毫米(3-4 mm);雄蕊4枚或3枚以上;花丝6-8枚(2-3)毫米;雄蕊1或2个,花丝长1-1.5毫米至3毫米左右:花丝白色或淡黄色1-2片
2.木槿的生长习性
木槿喜光,较耐寒,忌积水,不耐干旱和积水。
木槿喜肥沃的土壤,但也耐瘠薄和水涝之害,但以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好,在中性土壤中更好一些。
木槿性喜温暖干燥气候,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
喜光但又不耐阴,对土壤要求不严。
耐旱性极强。
但忌积水天气。
亦宜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
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好。
木槿喜光又耐阴,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排水良好、肥沃而疏松的沙质土壤为好。
木槿性喜肥又不耐涝在排水不良时生长不良或在排水不良的土壤中也生长不良,所以应进行土壤改良试验和肥力管理2.水分木槿怕涝也不耐干旱;但在干旱条件下易发生萎蔫现象而使植株死亡的原因是缺水所致。
浇水过多或过少都会使叶片黄化甚至死亡。
在夏季如果天气炎热或多雨天气,土壤水分蒸发过多则会引起植株缺水而死亡;如果浇水过多时植株也会停止生长而死亡。
土壤宜肥沃,酸性至中性偏碱性为宜,土壤中的盐碱含量不宜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植物生长。
3.木槿的繁殖方法
木槿是多年生宿根花卉,能长期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耐寒性强,怕涝。
木槿的繁殖方法较多,一般常用播种、扦插、分株和嫁接繁殖。
播繁殖可用种子播种或扦插。
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宜在苗床或温室内进行。
播种法可在2月上、中旬进行;播种以春季为宜,播种
量多在10-15公斤/平方米;扦插温度应控制在25℃左右。
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温度超过20℃时伤口愈合缓慢或停止生长;出苗后生长缓慢;4月下旬开始萌芽。
每667平方米施农家肥15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磷酸二氢钾1-2公斤作基肥。
当植株长出3-4片叶时施一次磷钾肥;萌芽前施肥1次磷钾肥效果较好;1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每次间隔7天左右施用一次0.2%磷酸二氢钾溶液。
花期追施磷肥2-3次;盛期可用磷酸二氢钾喷叶灌根,以促进花芽分化为目的作;7月下旬前可施1次0.3%磷酸二氢钾液肥;以氮肥为主,磷钾肥结合使用促进花芽分化;8月上旬停止施肥。
播种繁殖是播种和扦插的3种繁殖方法有不同的表现出来:①播种法:播种繁殖多在3-4月进行,一般在6-8月间进行(此时期木槿生长缓慢)以促进发芽为目的;木槿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发芽早,发芽力强,幼苗长到4-5厘米时便可发芽出土。
但当幼苗出土后立即停止生长.因此要经常清除苗床上的杂草和灰尘及落叶等杂物,保持好通风透光环境和土壤有一定的湿度;春季萌芽前用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灌根2-3次并加喷叶面肥一次为防止落叶及病害发生时喷施1-2次;夏季高温时段注意通风降温和减少浇水次数以
4.木槿花的采集与观赏
采花期一般在5月上旬至6月中旬,以果实成熟时采集最佳。
花谢后将花梗剪掉,将其剪去花枝。
木槿花苞一般多为5-7朵,多为粉红色,也有黄色的。
木槿很少开花,如果能于花期前摘去部分花瓣即可欣赏,也可作绿化盆栽。
木槿栽培品种主要有非洲种、日本、韩国和美国等国。
其种仁中含有特殊香味,可提取工业用的芳香油,也可用来制肥皂和染料;嫩枝茎叶可做干菜;树皮含有特殊香气的油脂.能杀虫防病治多种细菌和真菌。
花蕾或叶心被毛时为黄色;果皮与种子含果胶量高达40%、果实中还含有可溶性蛋白质、多种氨基酸以及生物碱等多种营养成分和医药价值。
可供食用和药用。
其花芳香浓郁,久服能安神清心明目。
在国外又叫“朱槿”为“朝日红”、“金凤凰”之花之称;而古代中国把它叫做:“富贵花”或“百鸟之妻”并称最美的花也是木槿的名字。
5.木槿的病虫害防治
木槿的主要病虫害有蚜虫和介壳虫,若虫主要为害嫩叶和花及果实,发生程度随受害程度而不同,可由轻至重发生。
蚜虫:初期分泌粘液粘住叶片上的嫩枝干及嫩叶,使之变黄萎落;之后长出白粉虱和刺蛾;在被害枝条上产卵至5月中下旬;孵化成幼虫和若虫在危害部位上产卵繁殖并吸食汁液。
被害叶片呈水渍状或褐色点;叶柄上出现褐色小斑。
病斑多呈椭圆形或近圆形。
黄褐色至深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而深褐色圆斑,斑上可见不规则纵沟纹,孔数不等。
其产生于老熟枝条上。
以夜间飞出危害植物枝叶及枝条。
在幼嫩时,蚜虫幼虫沿叶脉将叶片的绿色小点蛾咬食并排出嫩叶,造成叶片枯黄脱落或幼茎枯死影响树势;也有将植株的叶柄折断影响观赏的情况出现;在叶片上形成黄色斑块;并能引起树冠大量凋落等害木棉害虫的危害主要以刺蛾最为普遍。
其幼虫钻蛀嫩枝条、嫩芽及叶鞘越冬或出土后经2-3周即移入越冬,翌年初进入初生阶段危害枝叶及嫩叶引起叶斑,在被害部位出现或呈黑褐色至棕褐色斑块并产生小红斑,扩大后形成不规则病斑并伴有黑色霉状物的病斑,最终造成叶片脱落甚至枯死;并危害木槿的其它器官。
在我国北方地区发现较多。
主要为害枝条和叶片,严重时影响植株生长和花蕾等正常开花结实。
为害最重时导致木槿整个生长停止,甚至死亡。
防治主要采取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如利用蚜虫类天敌进行防治害虫。
蚜虫是木槿生长的主要害虫之一,可利用其趋光性进行防治或直接消灭在害虫上进行防治。
木槿的蚜虫以成虫为害叶片或花及幼芽上造成被害部位呈褐色小斑块发生面积增大形成斑枯死状。
幼虫多
6.木槿的应用价值(1)可用于道路绿化带;作行道树或景观树;
绿化,可用作行道树或公园的中心绿篱、行道树和园林绿化树。
木槿叶大光洁、叶色鲜艳、叶色易变绿,花期长,是庭荫树相配。
可作行道树及庭荫树;作行道树观叶用;亦作观赏用。
木槿耐荫,耐阴和耐修剪能力强,耐修剪。
(2)可作为盆栽观赏。
由于它耐寒、耐旱,易于管理,容易栽植成活,观赏价值高,适合于城镇公园、小区、街道、公园等绿化中配植;可作城市花坛、
庭院、阳台等处装饰美化;花、果都可入药;也可食用、药用。
(3)有极高的绿化美化效果;可植于公园草坪。
(1)可用于观赏和绿化植物木槿是园林绿化中常用的重要树种之一,可用作庭荫树及行道树。
可用作行道树或绿化庭院,使园林环境更加丰富美观。
观赏价值极高,可作园林、庭荫树等;可作行道树等用;也可作园林绿化树。
(3)可作庭荫树、行道树和篱笆,可作园景篱或篱笆林或其他绿化树木;亦作庭荫树用。
(4)可作为行道树、景观树或庭荫树(花)、篱笆林等种植于庭院、阳台有较高欣赏价值及绿化美化效果;也可作为公园及城市公园、广场及建筑物及行道树观赏点缀。
(4)作优良园林绿化树种,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南京、杭州等城市皆可栽培:为观花乔木;有果;嫩叶可作菜肴和蜜饯品;树皮可入药;种子可供食用等各种用途。
(5)园林应用价值木槿花冠白色或淡黄色,花冠淡黄色、红色或白色;花蕾淡红或粉红色;花丝6-7毫米;花为单瓣花;雌雄同株花而异花色等花有白色、粉红色或红色;果为白色或淡黄色;生于枝上,蒴果5
7.木槿可用于提炼芳香油和食用。
具有消暑解热,健胃消食的功效。
2.黄连根:为常用中药材,全草可作草药。
性寒味苦,无毒;具有清热、凉血、解毒、消肿、利湿、止泻、杀虫之功效;主治痢疾、瘰肿、肠毒、湿疮、赤白痢、风疹、疔毒、乳痈、跌打损伤、疮肿毒等症;可治疔毒疮并消肿止痛;祛风除湿、通络止带之功效。
可内服外敷均可。
3.木槿花:花冠白色或淡黄色;雄蕊4-5枚。
木槿花为我国传统中药“防己”之名来源为我国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黄连,性温无毒,补中益气,清热明目,治肝经风热、痢疾等症”“治妇人带下、消渴、毒蛇咬伤”等之功极明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B及多种维生素 A等多种成分,对皮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6.木槿根,根、茎有止血散瘀功能,主治跌打损伤、产后血瘀痛;乳痈及痈肿疮毒,内服外用均可;治跌打损伤、赤白痢疾;胃病出血和慢性肝炎等多种疾病。
治跌打损伤、乳痈、疮疡肿毒、皮肤溃烂等症;可炒食或制药用。
4.白芍:是中药名目中用于妇科的上品药材,具有养血止血的功效,常用于疮疡久治不愈所致的口臭、牙龈肿痛、皮肤瘙痒等症状及其治疗或辅助作用。
用于痈肿毒疮。
外用可治烫伤等损伤;内服可活血止血,消炎止痛之功效较佳。
白芍:味甘酸涩,性平酸,归肝肾经;具有润肠止血、平肝潜阳之功效;用于妇女月经不调多汗;头昏目眩,耳鸣耳聋等功效,主治肝气不舒型头痛.皮肤瘙痒症有效药物之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