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说课稿
中,这个就是比较抽象的问题,尤其是规律,如何把抽象的东西简单化形象化,是需要重点花心思去完成的。
4)教材的处理
新课程中设计了大量课堂活动,利用课堂活动和大量图片来归纳规律,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
2说教法
根据本课内容相对比较抽象,也是重点内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抽象的规律用图形使其简单化,并且设计了一个“森林之旅”的课堂活动,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实现探究学习的过程,将全班分成四组合作探究,主动的去学习,开心的去探索,在这个过程中从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精神,提高学习效率。
三、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同学们,假如你是一名国际导游你会带客人去欣赏哪种特色的自然景观呢?
生:(讨论回答)
师:如果是老师,我回带他们去看一些比较特别的景观(多媒体展示系列景观图:撒哈拉沙漠北国风光南美风情)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景色导入,让学生感知世界各国风光,初步体会“差异性”,激发学习兴趣。
推进新课
课堂活动设计:森林之旅
同学们,现在我们要组织一个旅行团,准备到世界各地进行一次以”森林”
为主题的自然景观之旅称为”森林之旅”.全班分四组四条路线.(多媒体出示线路)
结合教材P79-P83和P85的图3-17,思考下面几个问题,小组讨论,完成后每小组派代表发言1.沿途的自然景观有什么变化?
2.反映了地域分异的哪一种基本规律,.影响因素是什么?
(5分钟看教材看图,小组讨论分析)
师:先给同学们简单的了解一下自然带,它是以主要的植被为主要命名的。
路线一: 从海南岛----------黑龙江漠河
学生代表发言后,教师归纳总结(结合地图景观图)
1.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2.反映了从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原因是太阳辐射随着纬度增加而减少,这种地
域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自然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更替,低纬和高纬地区表现明显
补充:非洲的纬度地带性,强化知识。
路线二:从西欧沿北纬40°N一直到中亚
学生代表发言后,教师归纳总结(结合地图景观图)
1.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2. 反映了从经度(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原因水分从沿海到内陆逐渐减少,这
种地域分异是以水分为基础, 自然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更替.中纬地区表现明显,因为既有广阔的陆地,又有广阔的海洋.
师:同学们,思考一下,如果从中亚一直继续往东行进,自然带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为什么?
生:思考回答,老师总结:东部受到季风影响,越往东,水分又越来越多,所以有出现了从荒漠-草原-森林的过渡.
路线三:从珠穆朗玛锋的山麓一直走到山顶
学生代表发言后,教师归纳总结(结合地图景观图)
1.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寒温性针叶林带-寒性灌丛草
甸带-寒冻草甸垫状植被带-寒冻地衣带-高山冰雪带
2.反映了垂直分异规律,原因是随着海拔上升水热状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
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分和热量为基础的,在垂直方向上发生更替,在高大的山体上表现很明显.
师:看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垂直自然带图思考
1.为什么南坡的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
2.南坡和北坡相比,哪一侧的降水更丰富,为什么?
3.南坡和北坡相比,哪一侧的雪线高?
学生代表发言后,教师归纳总结
1.南坡是向阳坡迎风坡,水热条件都优于北坡,再加上南坡相对高度大,水
热变化的空间教大.
2.南坡丰富,迎风坡,多地形雨.
3.南坡雪线比北坡低
注:垂直自然带谱的丰富程度决定于山地的海拔高度和纬度位置、基带的海
拔高度。
路线四:大西北寻找绿洲
学生代表发言后,教师归纳总结(结合地图景观图)
2.西北本应是荒漠景观为主,却出现了不少绿洲
3.地方性分异规律,以上三个是大尺度范围的地域分异,这个小尺度范围的
地域分异,受地形,土壤,洋流等等其他因素引起的,具有有序性和重复性的
特点,使得自然地理环境沿着一定的剖面发生变化的规律.
举例: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活动设计,一方面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另一方面,增强学生间的合作探究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一
些错误,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并且以引导为主,尽量让学生在读图的过程
中总结出规律,自己完成或者合作完成,达到教学的目的。
填表:
更替方向影响因素举例
地域分异的基本规
律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南北热量(太阳辐射) 海南-漠河自然带变
化
东西水分(海陆位置) 中纬自然带变化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
律
垂直分异规律海拔水热(海拔) 珠穆朗玛峰
地方性分异规律地势剖面地形气候洋流土绿洲华北平原..
壤…..
表格总结知识点,强化知识。
巩固练习: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据此回答1—2题。
1.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A.从低纬到高纬的地域分异
B.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
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
2.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A.水分 B.光照C.土壤D.热量
3.读图
(1)写出自然带的名称:
A B C
(2)这种自然带的分布规律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受条件影响大。
且在
纬度地区表现特别明显。
通过练习,巩固已有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