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ppt课件
合集下载
经济学文献综述写作重点精品PPT课件
• ②现状分析:介绍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各派观点,包括作者 本人的观点。将归纳、整理的科学事实和资料进行排列和必要的分析 。对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或假说要详细介绍,并引出论据;对 有争论的问题要介绍各家观点或学说,进行比较,指问题的焦点和可 能的发展趋势,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对陈旧的、过时的或已被否定的 观点可从简。对一般读者熟知的问题只要提及即可。
• 主体: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点及其理论根据,从而反映作者的见解。应特别 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 为把问题说得明白透彻,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述。这部分应包括历 史发展、现状分析和趋向预测几个方面的内容。
• ①历史发展:要按时间顺序,简要说明这一课题的提出及各历史阶段 的发展状况,体现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 5、写文献综述的作用 • 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熟悉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
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 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 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 校者把关:综述写成之后,要请有关专家审阅,从专业和 文字方面进一步修改提高。这一步是必须的,因为作者往 往有顾此失彼之误,常注意了此一方而忽视了彼一方。有 些结论往往是荒谬的,没有恰到好处地反应某一课题研究 的“真面目”。这些问题经过校阅往往可以得到解决。
• 4、文献综述的综合要求 • 综述不应是材料的罗列,它要求作者既要对所查阅资料的主
• 2、形式内容
• 综述一般都包括题名、著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几部分 。其中正文部分又由前言、主体和总结组成。
• 主体: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点及其理论根据,从而反映作者的见解。应特别 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 为把问题说得明白透彻,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述。这部分应包括历 史发展、现状分析和趋向预测几个方面的内容。
• ①历史发展:要按时间顺序,简要说明这一课题的提出及各历史阶段 的发展状况,体现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 5、写文献综述的作用 • 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熟悉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
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 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 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 校者把关:综述写成之后,要请有关专家审阅,从专业和 文字方面进一步修改提高。这一步是必须的,因为作者往 往有顾此失彼之误,常注意了此一方而忽视了彼一方。有 些结论往往是荒谬的,没有恰到好处地反应某一课题研究 的“真面目”。这些问题经过校阅往往可以得到解决。
• 4、文献综述的综合要求 • 综述不应是材料的罗列,它要求作者既要对所查阅资料的主
• 2、形式内容
• 综述一般都包括题名、著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几部分 。其中正文部分又由前言、主体和总结组成。
如何写好文献综述-PPT课件
2019/3/24 26
(2)主题部分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 格式。 可按文献发表的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 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 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 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
2019/3/24
27
(3)总结部分 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与前言部分呼应,指出现 有研究中主要研究方法上的优缺点或认识差距,若作 者对所综述的主题已经有所研究,最好能提出自己的 见解。 (4)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 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 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 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 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
5
基本要求:
文献综述能够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 专题的历史(前人已经做了哪些工作)、现状(进展 到何程度、有几个学术流派等)、最新动态(国内外 相关研究的新趋势、新方法、新原理等),并提供参 考文献 。
6
文献综述的分类 学科领域性文献综述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学科领域性文献综述与“读书报 告”或者“文献学习报告”更加相似,强调“综”而 非“述”‘。 这个综述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文献的阅读和整理使大 家能够对所关注学科领域的轮廓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因此,介绍学科发展的历史沿革、归纳整理主要研究 流派和主要学术观点、理清热点研究方向是这个综述 的主要任务。 一般来说,学科领域性研究综述要求的文献搜索和阅 读量较大,内容也比较宽泛,但由于学科领域性文献 综述是初学阶段最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大家应 当对本次综述给予充分的重视。
2019/3/24
(2)主题部分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 格式。 可按文献发表的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 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 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 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
2019/3/24
27
(3)总结部分 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与前言部分呼应,指出现 有研究中主要研究方法上的优缺点或认识差距,若作 者对所综述的主题已经有所研究,最好能提出自己的 见解。 (4)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 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 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 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 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
5
基本要求:
文献综述能够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 专题的历史(前人已经做了哪些工作)、现状(进展 到何程度、有几个学术流派等)、最新动态(国内外 相关研究的新趋势、新方法、新原理等),并提供参 考文献 。
6
文献综述的分类 学科领域性文献综述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学科领域性文献综述与“读书报 告”或者“文献学习报告”更加相似,强调“综”而 非“述”‘。 这个综述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文献的阅读和整理使大 家能够对所关注学科领域的轮廓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因此,介绍学科发展的历史沿革、归纳整理主要研究 流派和主要学术观点、理清热点研究方向是这个综述 的主要任务。 一般来说,学科领域性研究综述要求的文献搜索和阅 读量较大,内容也比较宽泛,但由于学科领域性文献 综述是初学阶段最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大家应 当对本次综述给予充分的重视。
2019/3/24
文献综述(英文版)PPT课件
2020/3/4
可编辑
10
Literature Review Procreessosurces-selecting
notestaking reviewwriting reference-listing
2020/3/4
可编辑
11
How to write a literature review?
prelude
2020/3/4
可编辑
5
What can we learn from LR•?research tendency and
p• rreosgeraerscsh methods and design
• refining our own research proposal
2020/3/4
可编辑
6
Whyitical thinking
2020/3/4
可编辑
13
See you next time!
2020/3/4
可编辑
14
2020/3/4
可编辑
4
Literature Retrieval
✓Any research was based on a previous one.
✓Any high-quality research
was
based on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literature one
• Learn to write a literature review.
2020/3/4
可编辑
3
Tasks after Class: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you’ve retrieved, write a literature review about 3,000 words.
文献综述汇报ppt课件
04 通读相关文献
对文献研究内容进行把握,尤其是对摘 要全面熟悉,筛选相关内容。
05 进行主体把握 最快速的了解前人研究基础,进而在此 基础上进行更为清晰透彻的文献梳理。
06 分类整合 将已有的研究文献在分点归类,研读, 把握基础上进行最后的综合。
7
03
文献综述内容概况
8
本文重点就住房价格对就业结构的影响进行相关文献梳理,并着重从 就业劳动力流动、就业产业结构、就业地区结构和就业知识结构等几 方面展开,就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结合已有研究作综合述评 。
12
住房价格对就业知识结构的影响
在住房价格对就业知识结构影响研究方面,国内外研究均较为匮乏,围绕此专题的具 体研究尚且空白,其相关研究内容亦是在劳动力及产业结构影响研究基础上进行拓展 延伸勾连,研究发现,城市高房价抑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尤其是体力劳动群体 ,其在高房价城市中压力巨大,挤出效应十分明显。即房价的相对波动,对体力劳动 者的挤出效应远高于对专业技术劳动者的挤出效应,即在房价波动下,就业群体知识 水平高低与其流动性大小成负相关。
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在以上几方面的研究内容较为丰富,尤其是在住 房价格对就业结构各方面影响的理论、机制以及实证研究方面形成较 为系统的研究成果。
9
住房价格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
在住房价格对劳动力流动影响研究方面,国内外研究内容均较为丰富,尤其是国外学 者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证方面均取得丰硕成果,国内研究在此方面虽起步较晚 (2012年《区域房价差异、劳动力流动与产业升级》),但在实证研究方面亦是结 合丰富的面板数据取得诸多研究成果。其研究发现,城市间的相对房价升高,会直接 导致相对就业人数的明显减少,即高房价会促使劳动力向外流出。但同时在住房价格 对劳动力流动影响的确定性问题上,国内外专家学者均持有分歧意见,虽持显著影响 意见的学者居大多数,但仍有部分学者认为住房价格对劳动力流动影响并不明显,即 认为劳动力迁移与当地房价水平并不呈现显著性关系。
文献综述写法 PPT课件
有的作者单纯追求选题的大而全,范 围过于宽广,反而会出现选题过宽而内 容过窄,文题不符的问题。
四、文献综述注意事项
2.搜集文献应尽量全 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
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 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 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 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
四、文献综述注意事项
文献综述格式
--
一、文献综述概念
是在对文献进行阅读、选择、比 较、分类、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 研究者用自己的语言对某一问题的 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叙述的情报研究 成果。
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都为 文献综述的撰写奠定了基础。
二、文献综述格式
(一)引言
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 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 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 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它的优点是... ...,它的缺陷是... ...
范文1中,研究者对有关研究领域的 情况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和了解, 对相关文献作了批判性的分析与评论。
对于正在从事某一项课题的研究者
来说,查阅文献资料有助于他们从整体 上把握自己研究领域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已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争议的地 方、研究的最新方向和趋势、被研究者 忽视的领域、对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建议 等。
3.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 和科学性
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 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 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 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 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
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 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 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
范文3: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途径与方法的实验研究
四、文献综述注意事项
2.搜集文献应尽量全 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
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 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 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 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
四、文献综述注意事项
文献综述格式
--
一、文献综述概念
是在对文献进行阅读、选择、比 较、分类、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 研究者用自己的语言对某一问题的 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叙述的情报研究 成果。
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都为 文献综述的撰写奠定了基础。
二、文献综述格式
(一)引言
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 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 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 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它的优点是... ...,它的缺陷是... ...
范文1中,研究者对有关研究领域的 情况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和了解, 对相关文献作了批判性的分析与评论。
对于正在从事某一项课题的研究者
来说,查阅文献资料有助于他们从整体 上把握自己研究领域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已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争议的地 方、研究的最新方向和趋势、被研究者 忽视的领域、对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建议 等。
3.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 和科学性
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 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 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 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 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
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 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 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
范文3: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途径与方法的实验研究
文献综述PPT课件
• 一、宏观波动和农业波动的历史演变
• 对经济波动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古典 经济学大师穆勒,萨伊和李嘉图对供求失衡现
象的分析,他们认为“供给创造它本身的需求” (Say,s Law[1]),只要市场充分发挥作用, 供求必然趋向平衡,经济波动的存在是暂时的
和随机的,是由于政府不必要的干预造成 的。......
胀。而此次农业走出困境的希望不能再寄托于
整个国民经济的再度过热上,以市场为导向、
以效益为中心、以增收为目标的结构调整将是
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着眼于推进农业结构深
度调整,叶提出推进农业结构的深度应从品质
结构、组织结构、市场结构和区域结构四方面
着手。
2021/6/16
14
• 李成贵(李,1999)也认为,由于近年来 我国农产品需求结构不断提升,我国农业 结构问题再度凸现。以市场为导向,以质 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调整农业结构已成 为增加农民收入和农业及整个农村经济发 展的关键。除了调整总量供求关系和加强 信息服务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外,李特别 强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结构调整主要是 通过价格信号的诱导机制实现,但政府也 应当扮演重要的角色,给予广泛的指导和 支持。......
2021/6/16
12
文献综述范例2
• 比较优势理论与中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研究综述
• 一、比较优势理论
• 标准的比较优势理论最早是由李嘉图在
亚当· 斯密绝对利益说的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他继承了斯密关于自由竞争的贸
易政策思想,并补充和完善了绝对成本
利益论遗留下的理论缺陷,即:当两国
经济发展水平悬殊,一国在各种产品的
2021/6/16
15
• 卡特和钟甫宁(Carter and zhong,1991) 的报告是国内较早运用实证方法对中国农业 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析的研究,研究不仅对比 较优势进行了数量分析,而且还涉及了地区 生产结构的调整。研究将土地产出率作为中 国农业比较优势的衡量指标,以棉花和粮食 播种面积的比率衡量生产专业化程度,运用 分省数据进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和线 性回归分析,验证了这样一个假设:在给予 农业生产者足够的生产自主权时,地区有依 照比较优势原则实现生产专业化的倾 向。 ......
文献综述ppt课件
11
3. 文献综述的步骤
文献综述撰写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1. 选题 2. 收集和阅读文献 3. 拟写提纲 4. 成文和修改
12
3. 文献综述的步骤--选题
选题:文献综述写作的关键环节,选题要突出一个 “新”——就是选题新、资料新。综述只有选题新、资料新
才 具有参考价值,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题录、简介、文摘等检索工具。 三次文献: 是在一、二次文献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而编写出来的文
献,人们常把这类文献称为“情报研究”的成果,如综述、 专
题述评、学科年度总结、进展报告、数据手册等。与此类 似,也有把情报区分成一次情报、二次情报、三次情报的。
4
1. 文献
论文要参照零次文献。 文献综述是在一、二次文献的基础上,经过 综合分析而编写出来的论文。
近10年中外外语听力研究比较 引言
1. 国外近年来听力研究 1.1 听力过程中涉及的认知因素 1.2 听力过程中涉及的语用和情感因素 1.3 听力教学的手段与技巧 1.4 多媒体环境下的听力教学 1.5 学术听力 1.6 听力评估 1.7 语用形式在听力理解过程中的作用 2. 国内近年来听力研究
2.1 。。。
3
1. 文献
根据文献内容、性质和加工情况可将文献区分为:零次文献、一次 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
零次文献: 未经加工出版的手稿、数据原始记录等文件。 一次文献: 以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文献,如期刊论文、
研究报告、专利说明书、会议论文等。 二次文献: 是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产生的一类方面,如书目、
14
3. 文献综述的步骤—搜集和阅读文献
首先是一种追溯的能力:确定主题后,开 始深入地追溯,纵向查清某主题的来龙去 脉;其次是一种归纳能力:众多文献呈现在 面前,必须发现互相间的关系。相对第一种 纵向的考察,第二种归纳是横向的、空间的。
3. 文献综述的步骤
文献综述撰写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1. 选题 2. 收集和阅读文献 3. 拟写提纲 4. 成文和修改
12
3. 文献综述的步骤--选题
选题:文献综述写作的关键环节,选题要突出一个 “新”——就是选题新、资料新。综述只有选题新、资料新
才 具有参考价值,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题录、简介、文摘等检索工具。 三次文献: 是在一、二次文献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而编写出来的文
献,人们常把这类文献称为“情报研究”的成果,如综述、 专
题述评、学科年度总结、进展报告、数据手册等。与此类 似,也有把情报区分成一次情报、二次情报、三次情报的。
4
1. 文献
论文要参照零次文献。 文献综述是在一、二次文献的基础上,经过 综合分析而编写出来的论文。
近10年中外外语听力研究比较 引言
1. 国外近年来听力研究 1.1 听力过程中涉及的认知因素 1.2 听力过程中涉及的语用和情感因素 1.3 听力教学的手段与技巧 1.4 多媒体环境下的听力教学 1.5 学术听力 1.6 听力评估 1.7 语用形式在听力理解过程中的作用 2. 国内近年来听力研究
2.1 。。。
3
1. 文献
根据文献内容、性质和加工情况可将文献区分为:零次文献、一次 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
零次文献: 未经加工出版的手稿、数据原始记录等文件。 一次文献: 以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文献,如期刊论文、
研究报告、专利说明书、会议论文等。 二次文献: 是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产生的一类方面,如书目、
14
3. 文献综述的步骤—搜集和阅读文献
首先是一种追溯的能力:确定主题后,开 始深入地追溯,纵向查清某主题的来龙去 脉;其次是一种归纳能力:众多文献呈现在 面前,必须发现互相间的关系。相对第一种 纵向的考察,第二种归纳是横向的、空间的。
文献综述专题ppt课件-精品文献综述
•
Part 2
Part 3
Part 4
文献综述给谁看?
可能绝大多数同学都认为文献综述是写给老师看的,所以就出 现了种种糊弄老师的现象。其实,文献综述写作主要是作者帮 助自己吃透题目、理清思路、找到方向,所以首先应当是写给 自己看的。
• 简单地说,你的文献综述应当让自己明白三件事:Why 、 What 、How 第一,我为什么要做这个题目(前言部分)why 第二,我读了哪些书,发现了哪些问题(主体部分) what
11
定义主题和文献综述 (学术讨论的途径和界限)
任务三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搜索文献?
对文献检索是要注意的问题: • 对文献进行筛选,应尽量保留权威文献,剔除档次 低的文献。 • 理解和对你业已掌握的资料进行分类。这样你可以 确定你已经掌握了哪些文献以及需要哪些文献,从 而使初学者不至于陷于那些有趣、与你自己的研究 相关但又不是十分关键的文献之海。 • 如果研究主题界定得过于狭窄,需要扩大研究范围
• 了解相关知识的现状
• 揭示问题的背景或为研究的假设提供基础 • 从他人的研究工作中学习和借鉴
• 弄清以前研究的优点和不足
• 避免无根据的研究 • 避免对以前已经做过的研究的过度重复 • 帮助确定新的前沿课题 • 为处理特殊和具体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
选题、撰写文献综述是撰写毕业论文的第一步
7
Part 1
6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文献综述的目的与作用?
文献综述的目的:
文献综述的作用:
(1)对于初学者而言,文献综述是了解相关主题的研究 历史、追踪理论前沿和发现研究问题的主要途径 ,同时可 以避免无根据的研究和对以前已经做过的研究的过度重复 (2)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文献的查找 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有助于确定新的 前沿领域,有助于确定所进行的研究怎样、在哪儿和以什 么方式才能增加已有的知识。 (3)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 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Part 2
Part 3
Part 4
文献综述给谁看?
可能绝大多数同学都认为文献综述是写给老师看的,所以就出 现了种种糊弄老师的现象。其实,文献综述写作主要是作者帮 助自己吃透题目、理清思路、找到方向,所以首先应当是写给 自己看的。
• 简单地说,你的文献综述应当让自己明白三件事:Why 、 What 、How 第一,我为什么要做这个题目(前言部分)why 第二,我读了哪些书,发现了哪些问题(主体部分) what
11
定义主题和文献综述 (学术讨论的途径和界限)
任务三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搜索文献?
对文献检索是要注意的问题: • 对文献进行筛选,应尽量保留权威文献,剔除档次 低的文献。 • 理解和对你业已掌握的资料进行分类。这样你可以 确定你已经掌握了哪些文献以及需要哪些文献,从 而使初学者不至于陷于那些有趣、与你自己的研究 相关但又不是十分关键的文献之海。 • 如果研究主题界定得过于狭窄,需要扩大研究范围
• 了解相关知识的现状
• 揭示问题的背景或为研究的假设提供基础 • 从他人的研究工作中学习和借鉴
• 弄清以前研究的优点和不足
• 避免无根据的研究 • 避免对以前已经做过的研究的过度重复 • 帮助确定新的前沿课题 • 为处理特殊和具体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
选题、撰写文献综述是撰写毕业论文的第一步
7
Part 1
6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文献综述的目的与作用?
文献综述的目的:
文献综述的作用:
(1)对于初学者而言,文献综述是了解相关主题的研究 历史、追踪理论前沿和发现研究问题的主要途径 ,同时可 以避免无根据的研究和对以前已经做过的研究的过度重复 (2)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文献的查找 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有助于确定新的 前沿领域,有助于确定所进行的研究怎样、在哪儿和以什 么方式才能增加已有的知识。 (3)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 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第四讲 文献综述PPT课件
六、文献综述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某些必要的相关文献综述缺失 (二)文献综述与所研究的问题相关不大 (三)与教科书写法雷同 (四)内容都是叙述和罗列 (五)引用的参考文献数太少,过时陈旧 (六)许多内容未能加注和引用文献 (七)文献引用不规范
文献综述的评价
21
参考文献与注释
22
一、参考文献的写法
一般来说,综述应有作者的观点,否则就不成为 综述,而是手册或讲座了。
7
③先进性: 综述不是写学科发展的历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资 料,获取最新内容,将最新的信息和科研动向及 时传递给读者。
8
• 综述不应是材料的罗列,而是对亲自阅读 和收集的材料,加以归纳、总结,做出评 论和估价。并由提供的文献资料引出重要 结论。
4
二、文献来源
• 理论文献:依托原始文献,阅读社会学理论的专 著,英文水平高的,建议阅读英文文献。
• 实证文献:阅读社会学专著、社会学权威、核心 报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等。
• 其他文献:国家、省市的政策文件。
三、文献综述的特点
①综合性:
综述要"纵横交错",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 线,反映当前课题的进展;又要从本单位、省内 、国内到国外,进行横的比较。
• 一篇好的综述,应当是既有观点,又有事 实,有骨又有肉的好文章。
9
综述的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无严格的规定,篇幅 大小不一。
大的可以是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专著,参考文 献可数百篇乃至数千篇;小的可仅有千余字,参考 文献数篇。
一般的文献综述多为3000~8000字,引文15~20 篇,一般不超过20篇,外文参考文献不应少于1/3 。
及论据,阐明有关问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
文献综述汇报ppt课件
04 通读相关文献
对文献研究内容进行把握,尤其是对摘 要全面熟悉,筛选相关内容。
05 进行主体把握 最快速的了解前人研究基础,进而在此 基础上进行更为清晰透彻的文献梳理。
06 分类整合 将已有的研究文献在分点归类,研读, 把握基础上进行最后的综合。
6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目录
CONTENTS
对于题目的分析理解 查找文献的过程 综述内容
1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12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THANKS
谢谢观看
13
01
分析研究主题
重点围绕住房价格与就业结构关系进行理 解,尤其是对就业结构进行剖析,就业结 构具体可划分为哪几方面。
02
围绕主题搜索
在知网进行相关搜索,搜索主题为“住房 价格对就业结构影响”,期刊、论文等为 文献首选。但是搜索之后,发现此方面研 究尚且匮乏,基本空白。
03 拓展搜索主题 重点围绕就业结构分解点(劳动力流动、 产业结构、地区结构、知识结构等), 展开分别搜索,罗列相关文献。
4
LITERATURE-REVIEW文献综述PPT优秀课件
Dr. Lili Ann
5
What is LR?
A ‘good’ literature review…..
A ‘poor’ literature review is…..
….. is a synthesis of available research ….. is a critical evaluation ….. has appropriate breadth and depth ….. has clarity and conciseness ….. uses rigorous and consistent methods
Dr. Lili Ann
4
What is LR?
A literature review is the effective evaluation of selected documents on a research topic.
A iew may form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research process or may constitute a research project in itself.
In the context of a research paper or thesis the literature review is a critical synthesis of previous research.
The evaluation of the literature leads logically to the research question.
A literature review can be just a simple summary of the sources, but it usually has an organizational pattern and
文献综述的写法PPT课件
误等问题。
Part
03
文献综述的写作技巧
突出主题
总结词
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明确主题,并围绕主题展开论述,确保内容与主题紧密 相关。
详细描述
在开始撰写文献综述之前,应先确定主题,并针对该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在撰 写过程中,应始终围绕主题展开论述,确保内容与主题紧密相关,避免偏离主 题。
客观公正
总结词
文献综述的意义
理论意义
阐述文献综述对于理论建设的贡献, 如何填补研究空白,完善理论体系等 。
实践意义
强调文献综述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 如何为政策制定、实践操作提供依据 和借鉴。
Part
02
文献综述的写作步骤
确定主题和目的
总结词
明确文献综述的主题和目的,有助于确保综述的针对性和深 度。
详细描述
在开始撰写文献综述之前,需要明确主题,并确定综述的目 的,例如是探讨某一领域的发展趋势、总结研究成果、为特 定研究问题提供背景资料等。这有助于确保综述内容集中、 有针对性,避免偏离主题。
撰写综述
总结词
撰写综述时应注意逻辑性、连贯性和客观性,确保信息准确完整。
详细描述
在撰写综述时,应遵循确定的逻辑框架,按照整理和分类后的文献顺序进行撰写。注意 保持内容的连贯性和一致性,避免信息重复和矛盾。同时,应以客观的态度对文献进行 分析和评价,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在撰写过程中,应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简洁性,确 保信息完整、易于理解。最后,对综述进行仔细的校对和修改,确保无错别字、语法错
缺乏深度分析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文献综述缺乏深度分析,导致内容过于简单、 不够深入。
在撰写文献综述时,作者应对每一篇文献进 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包括研究方法、研究 结果、研究贡献等方面。同时,应对不同文 献之间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和对比,以便更好 地揭示主题的核心问题和争议点。此外,应 对文献的局限性进行讨论,并提出进一步的 研究方向和展望。
Part
03
文献综述的写作技巧
突出主题
总结词
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明确主题,并围绕主题展开论述,确保内容与主题紧密 相关。
详细描述
在开始撰写文献综述之前,应先确定主题,并针对该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在撰 写过程中,应始终围绕主题展开论述,确保内容与主题紧密相关,避免偏离主 题。
客观公正
总结词
文献综述的意义
理论意义
阐述文献综述对于理论建设的贡献, 如何填补研究空白,完善理论体系等 。
实践意义
强调文献综述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 如何为政策制定、实践操作提供依据 和借鉴。
Part
02
文献综述的写作步骤
确定主题和目的
总结词
明确文献综述的主题和目的,有助于确保综述的针对性和深 度。
详细描述
在开始撰写文献综述之前,需要明确主题,并确定综述的目 的,例如是探讨某一领域的发展趋势、总结研究成果、为特 定研究问题提供背景资料等。这有助于确保综述内容集中、 有针对性,避免偏离主题。
撰写综述
总结词
撰写综述时应注意逻辑性、连贯性和客观性,确保信息准确完整。
详细描述
在撰写综述时,应遵循确定的逻辑框架,按照整理和分类后的文献顺序进行撰写。注意 保持内容的连贯性和一致性,避免信息重复和矛盾。同时,应以客观的态度对文献进行 分析和评价,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在撰写过程中,应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简洁性,确 保信息完整、易于理解。最后,对综述进行仔细的校对和修改,确保无错别字、语法错
缺乏深度分析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文献综述缺乏深度分析,导致内容过于简单、 不够深入。
在撰写文献综述时,作者应对每一篇文献进 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包括研究方法、研究 结果、研究贡献等方面。同时,应对不同文 献之间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和对比,以便更好 地揭示主题的核心问题和争议点。此外,应 对文献的局限性进行讨论,并提出进一步的 研究方向和展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我国公务员收入的界定
杨力行、张露(2010)将公务员收入定义为:年收入总额 =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国家津补贴+地方(或单位)补贴+年终 一次性奖金+住房公积金。
任太增(2002)认为与社会所有的就业人员一样,公务 员从其职业中获取的收入包括工资收入,非工资货币收入, 实物收入,无形收入,公务员的实际收入是以上各种收入的 总和。
《瞭望》新闻周刊2000年第18期的专题报道《我国公务 员收入差距状况》一文中指出:在1949年10月1日的颁布的 《工资标准》(简称)第一次拉开了公务员的收入差距,最 大的收入差距相差约28.3倍。在1955年8月国务院颁布政令取 消供给制和工资制两种制度并存的局面拉开了建国来工资的 最大差距,高低相差31.1倍。1956年实行了公务员的第一次 工资改革调整后的工资差距开始缩小。1960到1985年,公务 员工资没有太大的变动。 改革后,特别是1985年后,公务员的工资先后经历了 八次调整,从第一次的改革后的10.2倍(不包括工资工龄等) 一直降到2003年的6.6倍(不包括工资工龄等)。虽然如此, 但是部级干部加上福利等其他收入,与一般的公务员的收入 差距在进一步扩大。各地区由于地方财力的不同,同级干部 之间的收入也产生了一定的差距。
物价因素以及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 收入是影响不同地区公务员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而性别、学
历、任职年限等因素对公务员的收入水平则无明显影响。 林胜(2012)认为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各项 指标相关,公务员的收入分配与国家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关系 更加密切,所以公务员收入受政策和地域的影响更加明显,因 此带来了公务员的收入分配差距的问题。 公务员的“工资外收入”即灰色、黑色收入以及“寻租”活动 ,也是影响公务员收入分配产生差距的一个原因(张琼, 2010,刘嗣明,王敏,郭晶,2009)。
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分析,公务员的收入水平公平性的缺失 是由于现行的公务员管理体制仍沿用传统的公务员管理思路, 没有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刘桂芝,薛芳晓,2010) 。 除此之外,公务员工资的“平衡比较原则”的比较定价困境 ,以及薪酬定价困境也是导致公务员收入不公平的原因(梅继 霞,2010)。
各种各样的行政收费项目、单位自有收益的差异;同级政府中 不同部门公务员收入出现差异的原因有:部门间的利益现象、 权力运作不规范,缺乏监管制度、缺乏统一的津贴补贴政策等
。 樊伟(2009)认为公务员的工资标准及调整的理论依据存 在缺陷也是造成我国公务员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
(3)其他原因
杨力行、张露(2010)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出影响我 国公务员收入的主要因素有四个:职务、地方经济发展水平、
我国从1993年开始实行职级工资制,运行十几年来产生了 不少的问题(梅继霞)。关于我国公务员的收入分配的研究 的文献综述,目前国内还没有相对完整的综述。基于此,本 文收集了大量的中文文献,国内对公务员收入分配的相关研 究大致起于1995年,随着收入分配改革体制的不断深入,在 2000年以后国内关于公务员收入分配及差距的研究也在不断 增多。本文力图对“我国公务员收入差距”做一个较为全面、系 统的文献综述,并提出个人的见解。
4.公务员收入分配公平性
岳亚静(2010)指出我国公务员薪酬制度公平性的问题, 主要有同一级不同岗位间工资差距较小,不同职级人员工资 收入差距小,地区和部门间的收入差距过大,基层公务员的 工资与能力不配,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这几个方面。 林胜(2012)指出公务员的收入与他们的贡献没有直 接的关系,从而造成了收入分配的不公平。比如,无论单位 和个人的原有津补贴如何,工作任务繁重与否,工作条件艰 苦与否,均按职级实行统一标准。但津补贴与实际任务多寡, 工作条件是否艰苦没有关系,实际产生了分配的不公平。 此外,在同一机关的内部,由于现行的工资制度、职 务晋升的原因,公平性也不能很好的体现。工资收入不能反 映公务员的工作业绩与实际才能,不能激励高效的、能干的、 有才干的公务员的积极性。
文献综述
1. 我国公务员收入的研究现状 2. 我国公务员收入的界定 3. 我国公务员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
4. 我国公务员收入的公平性
5. 解决我国公务员收入差距的对策 6.
总结与展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我国公务员收入的研究现状
自建国以来,我国公务员的薪酬制度经历了四次改革 ,这四次改革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职务等级工资制度(1953--1985); 第二阶段为结构工资阶段(1985--1993),这次的薪 酬制度改革完善了工资制度类型,改变了以往的单一工 各 资制度,突出岗位因素; 第三阶段为优化工资结构阶段(1993--2006),这次 改革进一步完善了工资结构形式,并建立了正常的工资 增长机制; 第四次改革为2006《公务员法》颁布至今,此次公务 员的的薪酬制度改革是有史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改革, 特别是工资的级数增加,使得公务员在职位没晋升的情 况下,可以通过工资的晋升同样增加工资。
(2)制度原因
戚跃兰(2012)的《公务员薪酬管理的弹性机制的研究》 一文分析了我国公务员工资制度公平性产生的原因,认为职工
工资制在结构上设计的不合理,地方津贴、补贴过多过滥,绩 效定价困境、工资标准法律依据不足等原因造成了公务员收入
分配的差距。 邓红波(2011)认为公务员部门间收入的差距原因有,如
3.我国公务员收入差距的原因
(1)区域之间的差异造成
潘学峰、王阳亮(2006)认为改革开放以后,向沿海倾 斜的经济发展政策导致了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公务 员的收入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地区间的差异。 杨力行、张露(2010)认为探究不同地区的公务员之间 是否存在收入分配上的差距,不仅要比较其名义工资,更要 比较其实际工资,要把地区间的物价指数考虑在内。通过对 大、中、小城市的公务员进行调查并通过统计分析,得出: 经物价指数修正后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公务员收入分配差距大 大降低,实际收入的的最大差距为2倍。 曾湘泉(2010)通过研究省、县、市宏观经济数据以及 建立公务员收入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计量模型,得出地 区转移支付能力差异对公务员收入,特别是地方津贴收入具 有较大的影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