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5单元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习题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误警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 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 系的基本准则。它的提出是我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
【答案】A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 ,主要是因为它( ) A.是新中国首次阐述的独立外交政策 B.是中国人民为维护世界和平而作出的贡献 C.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有助于各国团结 D.成为解决当代国际关系问题的基本准则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印、缅所确认的原则, 并概括这一原则产生的影响。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 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 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 同情和支持,……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 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我们 这两类国家都是从殖民主义的统治下独立起来的,并且还 在继续为完全独立而奋斗。
【点拨】万物同时生长而不相妨害,道在一起施行而不 相违背,阐述了万物和谐共生的道理,习近平主席用此 来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 差异,D符合题意。
【答案】D
9.【2021·河北沧州期末】1949年周恩来说:“中国一百年 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 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 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这表明新 中国( ) 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B.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反对帝国主义国家孤立政策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A 2D 3D 4B 5A
6D 7B 8D 9B 10 D
11 见习题
答案呈现
1.【2021·河北廊坊期末】20世纪50年代,中印联合发表 声明:“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 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 。”材料中“这些原则”是指(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原则 C.“一边倒”原则 D.不结盟原则
【点拨】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 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该原则以最简练的语言高度概 括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它的提出使得我国关于 对外关系的方针政策,在内容上更加充实完整,获得世 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认同,成为了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 基本准则,所以它的提出是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的标志, 所以选D。 【答案】D
6.【2020·河北唐山模拟】分析下表,造成下列所述情况的原
因不包括( D )
1949—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年份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国家数 10 9 1 0 0
A.朝鲜战争的冲击 C.中国外交方针的限制
B.美国推行遏制政策 D.万隆会议的召开
7.【2020·河北保定期末】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央外事工作
知识点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奉行__独__立__自__主__的__和__平__外交政策
。而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_敌__视___态度 ,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 锁和禁运。 2.提出:__1_9_5_3___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 次提出_和__平__共__处__五__项__原__则__,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3.内容:现在表述为互相尊重主权和___领__土__完__整_____,互 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__和__平__共__处____。
4.影响:是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在国际 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 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___基__本__准__则_____。
4.【2020·河北沧州期末】1955年4月,亚非会议在印度尼 西亚的万隆召开,又称万隆会议。周恩来在这次大会上 提出的方针是( B ) A.不结盟政策 B.“求同存异” C.和平统一 D.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5.【2021·河北沧州开学】万隆会议之前,与新中国建交 的国家很少,而万隆会议之后到1959年短短的四年间 ,就有尼泊尔、埃及等多个亚非国家与中国建交; 1960—1964年,又有加纳、老挝等多个亚非国家与中 国建交。材料反映了万隆会议( A ) A.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B.冲击了帝国主义对亚非的殖民统治 C.形成了推动国际合作的万隆精神 D.推动了第三世界崛起
【点拨】据题干“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 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 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 畏惧,要有信心”可知,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独 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符合题意;坚定奉行友好结盟 政策未在题干中体现,所以A不符合题意;
——摘编自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 发言》(1955年4月19日)
(2)据材料二,指出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提出的方针,并概 括指出亚非国家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求同存异”方针;相似点: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 的侵略;都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发展经济的情况; 不同点: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不同。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影响国家外交政策调整的因素。 国家实力、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等。
3.【2020·河北石家庄期末】习近平主席指出:“新形势下,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不是过时了,而是历久弥新;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不是淡化了,而是历久弥深;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历久弥坚。” 这主要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 A.由爱好和平的社会主义中国提出 B.得到多数亚非拉国家的大力支持 C.已经被写入《联合国宪章》 D.符合世界各国和平与发展的愿望
【点拨】依据题干中“中国与亚非国家的贸易额由1950年 的3.6亿美元提高到1957年的7.67亿美元”并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 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 家的友好合作,使得中国与亚非国家的贸易额提高,D正 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会议上强调,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下表反映
当时我国的外交特点是( B )
1953年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954年 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5年 亚非万隆会议
A.屈辱外交
B.趋于成熟
C.走向世界的中国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8.【2021·唐山丰润区模拟】习近平主席曾引用《礼记·中 庸》中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来表达 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看法。主要是因为该原则( ) A.发展了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B.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 C.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D.超越了社会制度的差异
【答案】D
11.【历史解释】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向世界展现出了一个 负责任国家的气度和胸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4年6月28日和29日,中印、中缅分别发表联合 声明,确认这五项原则将在相互关系以及各自国家同亚 洲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予以适用。这是国际关系史 上的重大创举,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作 出了历史性贡献。……作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国际法原则 ,集中体现了主权、正义、民主、法治的价值观。 ——习近平
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是在改革开放以后,C不符合题意; 反对帝国主义国家孤立政策未在题干中体现,D不符合题 意。故选B。
【答案】B
10.【2021·河北唐山期末】据统计,中国与亚非国家的贸 易额由1950年的3.6亿美元提高到1957年的7.67亿美元。 中国与亚非贸易额的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 A.抗美援朝胜利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中国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密切 C.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D.万隆会议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合作
知识点2 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1.背景:新中国积极发展与_____亚__非___国家的友好关系, 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2.史实:_1_9_5_5__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__万__隆____ 召开的亚非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 加的亚非会议。
3.中国贡献:周恩来提出“__求__同__存__异______”的方针,促进 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中国代表团还积极开展会外交往, 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