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爱老主题班会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敬老爱老主题班会课堂实录
第一篇:敬老爱老主题班会课堂实录
“敬老爱老”重阳节主题班会
活动目标:
1.了解重阳节的风俗及民族文化含义
2.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会感激老人。

3.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老人的情感,动手又动脑。

4.培养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活动准备:
1、关于重阳节的传说故事和有关图片。

2、事先让家长和孩子初步了解有关重阳节的有关民俗。

活动过程:
一、古诗导入:
班长朗诵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件出示古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节日吗? 生:重阳节。

师:对,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现了诗人重阳节时远在他乡,不能与亲人兄弟一起登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古人对于重阳节这个节日是非常重视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重阳节。

(板书课题)
二、认识重阳节
1.了解重阳节的来历
师:同学们知道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吗?我们先来看一个有趣的故事——《重阳节由来的传说》。

(课件出示故事)
师:这只是一个有趣的神话故事,并不是重阳节的真正由来。

课前我布置同学们搜集重阳节的资料,有没有哪位同学知道重阳节的真正来历呢?
生:老师,我知道。

重阳节是指农历九月九日那天,因为在《易经》中,“九”为阳数,“六”为阴数,所以,农历九月九日,“重
九”,则为“重阳”,“九九”谐音“久久”,有长久之意,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因此,祭祖和敬老活动常常在重阳节进行。

重阳节又称为“登高节”、“茱萸节”,此外,因为在重阳有和菊花酒的习惯,所以,也称“菊花节”,重阳节始出现在三国时代,见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

这就是重阳节的历史由来,重阳节最早形成于战国时期,在唐朝正式被定为民间节日。

师:说的非常好,谢谢你让我们了解了重阳节的来历。

(学生鼓掌)2.介绍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师:金秋送爽,丹桂飘香。

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重阳的来历,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重阳节人们都有哪些习俗和活动。

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按小组分工了解重阳的习俗,下面请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来进行介绍。

小组一:我们小组了解的是重阳节插茱萸和簪菊花的习俗: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

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

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

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
记载。

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

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

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

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小组二:我们要说的是重阳登高的习俗: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

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

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小组三:我们来为大家介绍重阳赏菊并饮菊花酒的习俗: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

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
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

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小组四:我们关注的是人们重阳节时的庆祝方式:重阳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是家人团聚的佳节;也是一个纪念祖先的佳节。

人们可以在这一天选择较有传统意义的庆祝方式,比如一家人或与友好相约到户外活动,登高、踏青、放风筝等,既可享受大自然的风光,又能联络亲友之间的感情;也可以在家里一起赏菊、喝菊花酒、吃糕等等。

小组五:我们正好了解到了重阳吃糕的习俗: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

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三、敬老爱老
师:同学们刚才说的非常好,相信大家对重阳节已经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

除了刚才你们说的那些习俗以外,重阳节还跟一类人有密切的关系,知道是哪类人吗?
生:老人。

师:对,重阳节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尊老敬老的节日。

敬老爱老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们国家更把重阳节定为了老人节,提醒我们要敬老爱老。

现在老师有几个问题要问问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问题)
学生自主回答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看来大家对家里的老人非常关心,那除
了了解他们外,我们要以怎样的实际行动去关爱、回报他们呢?
课件出示问题:我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事情?
生: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打一个电话或陪老人吃一顿饭。

生:讲一个动人的故事给老人听。

生: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拍一张幸福照。

生:陪伴老人一起散步。

生:自制一张精致的贺卡表达对他们的美好祝福。

师:同学们说的太好了,相信同学们回去后也一定能这样做,能不能啊?生:能
师:好,在这里老师要送给同学们孝敬老人的“六心”,希望我们都能做到(课件出示)
四、活动总结
通过这节课,我们不仅了解了重阳节的来历,还知道了重阳节的相关习俗,既增长了见识,又培养了我们对老人的尊敬之情。

在这里,老师要送给你们一句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这句话是告诉我们,既要孝顺自己的父母、长辈,也要关心身边的老人、长辈。

希望每个同学能尊敬老年人,做个尊老的好孩子。

相信你们能做到的是吗?最后祝愿天下的老人,重阳节快乐!
五、布置作业
第二篇:爱老敬老主题班会
爱老敬老主题班会
六年一班
(一)、活动目的
通过此次主题班会,介绍“老年人保护法”的有关内容,增强学生尊老敬老意识,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尊老爱老的中华传统美德,创新时代敬老风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使社会更加和谐地发展。

(二)、活动内容
一、传承尊老文明
1.多媒体展示体现老年人风采的照片和图片,讨论谈感想;
2.学生讲述历史上尊老敬老故事;
3.说尊老敬老格言警句比赛;
4.开展“老年人
保护法”有奖知识问答;5.班级“夕阳无限好”社会实践活动小组成员发布“农村老人生活状况调查”结果,谈体会。

通过一看、二听、三说、四讨论,让学生认识老年人对社会的贡献和作用以及他们的现状,了解尊老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是法律制度,明确尊老是青年人的义务和职责。

二、创新敬老风尚
1.请在场的老人嘉宾代表老年人倾吐心声;
2.家长讲述自己的敬老故事;
3.学生结合“老年人保护法”和生活实际,谈新时代中学生如何创新敬老风尚,用实际行动尊老敬老;
4.为老人送上自己亲手制作的礼物表达心意;
5.“夕阳无限好”活动小组成员代表宣读“敬老计划”,并表示决心。

学生与老人、家长互动交流,使学生了解新时代老年人的需求,以父辈为榜样,遵循“老年人保护法”条例,用行动创新敬老风尚,使传统美德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三、树立榜样,表彰“班级尊老敬老标兵”,三代人同唱《常回家看看》,合影留念。

(三)、活动准备:
1.活动形式:以学生讲故事、讨论、谈感想、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活动,邀请家长和老人代表参加,节目辅之。

2.环境布置:为身边的老年人画好一张画,拍好一张照片,完成尊老敬老书法作品用以布置教室。

3.器材材料:精心制作小礼物;排练节目;搜集展现老年人风采的图片、照片和尊老敬老故事、格言警句;推选“班级尊老敬老标兵”;多媒体器材。

4.培训主持人:夏雨晴(女)曹龙(男)(四)活动过程:
同学们依安排的座位就座,播放《夕阳红》的歌曲,两位主持人上场,邀请两位老人嘉宾和四位家长代表入场,全体同学起立鼓掌。

主持人合:“传承尊老文明,创新敬老风尚”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主持人女:同学们,九月九日是我国的传统佳节“重阳节”。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
定为老人节,成为尊老敬老的节日。

为什么要给老人们定下这样一个节日呢?因为老年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

主持人男:有这样一个故事:93岁的蹬三轮老人白芳礼静静地走了。

这位老人在74岁以后的生命中,靠着一脚一脚地蹬三轮,挣下35万元人民币,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生。

而每一个走近他的人都惊异地发现,他的个人生活几近乞丐,他的私有财产账单上是一个零。

主持人女:又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80高龄的老婆婆,当她与亲孙女夜里回家时,遇上歹徒抢劫,要柱着拐杖才能行走的老人为了不让孙女受伤,冲了上去,与强壮的歹徒进行了一场殊死搏斗。

最后,老人被捅了十几刀,在生命垂危时,她还问医生:“我的孙女没受伤吧?”
主持人男:多么感人的故事!多么可敬的老人!老年人曾经为社会做出过很大贡献,精心地哺育着下一代的成长。

他们有着丰富的经验,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是社会的宝贵财富。

主持人女:让我们看一看同学搜集的体现老年人风采的照片和图片,谈谈感想。

主持人男:是啊,我们的老人值得尊敬和爱戴!主持人女:我国历来有着敬老爱老的传统,下面请同学为大家讲几个敬老故事。

主持人男:从古至今,民间也流传着许多尊老敬老的格言、警句,下面我们进行比赛,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说的格言、警句越多,谁就是优胜者。

学生三人一组,分两组对决。

主持人女:古人和革命前辈尊老敬老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今天,我们中学生应该学习他们的优良品德。

主持人男:尊老敬老在中国古代有悠久的历史,既是人们崇尚的传统美德,又曾是政府制定的法律制度。

主持人女:今天,我国又颁布了“老年人保护法”,保障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同学们对此了解多少呢? 主持人男:下面让我们“老年人保护法”有奖知识问答。

《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有奖知识问答,两人一组,分四组,以抢答形式进行,并现场颁奖。

支持人女:《中华
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青年必须履行孝敬老年人,爱护老年人,赡养老年人的义务。

但现状又是如何呢?在乘车时,不是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标语:老,弱,病,残,孕专座,可又有多少人能够给老人让个座呢? 主持人男:去年,我们学校全面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我班的同学参加了“夕阳无限好”活动小组,调查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让我们听听她们的感受吧。

主持人女:看来,老人们的生活不是尽如人意。

根据有关资料表明,上海是第一个进入老龄化的城市,老年人的总数达到73万人左右,然而有三分之一左右是独居老人,因此,尊老敬老成为我们的首要任务,继承和弘扬尊老敬老的美德是我们的责任。

主持人男:下面有请张爷爷代表老年人给我们说说他们的心愿。

张爷爷诉说心声
主持人女:经济发展了,老年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他们。

孤独感和寂寞感更深了。

老人们最大的心愿其实不是物质上的享受,而是子女和社会的关心和爱护。

主持人男:下面有请邵雅倩同学为张爷爷献上一份欢笑――太极拳表演,相信张爷爷一定会喜欢。

主持人女:同学们,历史走入了二十一世纪,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也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不但要继承尊老美德,而且要努力创新敬老风尚。

主持人男:请我们的父辈们讲讲他们的敬老故事吧!家长代表讲述自己的敬老故事:
主持人女:在座的同学一定会从我们的父辈身上得到启发,受到教育。

主持人男:是啊,老年是一个人人生的最后阶段,应该得到子女、家庭和社会的尊重。

再说我们也有老的时候……
主持人女:请同学们谈谈想法,我们将怎样让老年人更幸福地度过晚年? 同学讨论交流:
主持人男:感谢同学们的踊跃发言。

为老人洗一次脚,捶一次
背,梳一次头,做一顿饭,唱一首歌……也许这对我们来说只是小
事情,只要我们用“心”去做,老人们一定会欣慰的。

张爷爷、王奶奶您说是吗?同学们,让我们为爷爷和奶奶献上你的礼物和祝福吧!伴随着蔡凡利同学的笛子独奏《枣园春色》,同学们献上亲手制作的礼物。

主持人女:多么悦耳的笛声,多么温馨的画面,朝阳灿烂,夕阳美丽。

下面请“夕阳无限好”活动小组成员代表戴雨晴同学宣读我们的“敬老计划”,表达我们的决心。

主持人男:看,我们的同学已经行动起来了,他们来到了敬老院为老人们送上了自编自演的节目……请欣赏小品《“朝阳”和“夕阳”》。

主持人女:中华历史悠久,民族后继有人,美德要代代相传。

历史在改革,时代在进步,创新风尚的重任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肩上。

我们的同学已经在努力了,请爷爷、奶奶和家长们为我们的“尊老敬老标兵”颁奖。

主持人男:同学们,请大家起立,共唱《常回家看看》,让我们三代同堂合个影,留作永恒的纪念!共唱歌曲,合影留念。

支持人女:请班主任讲话
班主任讲话:同学们,你们在成长,我们在老去,但请你们记住:你也有老的一天……让我们传承尊老文明,创新敬老
风尚,让中华美德代代相传!主持人合:“传承尊老文明,创新敬老风尚”主题班会到此结束!(五)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以“传承尊老文明,创新敬老风尚”为主题,结合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力量,以生动活泼的形式,通过对尊老敬老传统美德的讨论和“老年人保护”的学习,增强了学生尊老敬老意识,明确了传承和创新传统风尚的责任,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14敬老爱老主题班会教案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精彩内容尽在精品学习网。

第三篇:敬老爱老主题班会,演讲稿
篇一:爱老敬老主题班会爱老敬老主题班会
一、活动目标
1、使学生知道,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

2.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速度加快,让学生从小就认识到尊敬老人、爱护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未来一代的责任和使命。

3.老人的人生经验是丰富的,人类正是靠着有经验的老人毫无保留地将金子一样珍贵的智慧传给一代又一代,才能得以延续、发展和壮大。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老马识途”的道理。

4、教育学生尊老敬老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落实在行动上。

二、活动准备
1、关于敬老爱老的名言名句,录音故事《陈毅探母》。

、设计问题:爷爷奶奶平常为我们做过些什么?老年人对家庭、对社会有什么贡献?他们在生活中有哪些不便?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老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首诗是什么意思?读后你有什么感想?三活动过程
1、猜谜:“早上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傍晚用三条腿走路”(猜一种动物)
提示学生猜出谜底,并简单介绍,我们人类,没会走路时是爬着走的,是双手和手脚共四条腿走路的,老了拄着拐杖,就像用三条腿走路了。

2、老师谈话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家中,但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

我们不是有一句古话“有老才有小”嘛。

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十年媳妇十年婆,再熬十年成太婆。

很多人,就这样在一日日一年年的奔波劳碌中老去。

很多老人,辛苦了一辈子,都希望有一个安乐的晚年。

可是有些家庭不孝敬老人,甚至遗弃老人,把老人当做包袱推来推去。

这与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背道而驰,是一种违法行为。

我们班里同学,我们的家长,有没有这样的现象?谁知道关于敬老爱老的名言名句?指名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谁会背《游子吟》?(指生背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多么熟悉的诗句呀,为我们描绘了一位母亲为临行儿女缝补衣服的细节,
赞扬了母亲春天般的关爱。

那么我们今天结合生活谈谈这几个问题:爷爷奶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老人对家庭、对社会有什么贡献?老人在生活中有哪些不便?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老人?首先请大家听小故事:《陈毅探母》。

放录音。

3、学生发言(学生根据生活中所见所闻的真实的尊老或弃老的事例发表意见看法)
4、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家里,碰到爷爷奶奶生病时怎么做的?爷爷奶奶和妈妈发生矛盾时我们应该如何处理?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大家说说我们今后在生活中如何对待老人?学生互相说说,再指生发言。

四、老师总结
同学们,刚才的发言都很好,大家都知道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有老不敬,弃老不养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尊敬长辈才是做人的美德,做人要先有德,“孝敬老人”从我做起,树立文明新风尚,让社会充满爱,让我们再听一遍“陈毅探母”的故事。

篇二:爱老敬老主题班会
敬老爱老主题班会教案
(一)、活动目的
通过此次主题班会,介绍“老年人保护法”的有关内容,增强学生尊老敬老意识,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尊老爱老的中华传统美德,创新时代敬老风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使社会更加和谐地发展。

(二)、活动内容
一、传承尊老文明1.多媒体展示体现老年人风采的照片和图片,讨论谈感想;2.学生讲述历史上尊老敬老故事;3.说尊老敬老格言警句比赛;
4.开展“老年人保护法”有奖知识问答;
5.全班讲述爱老敬老的故事并谈体会。

通过一看、二听、三说、四讨论,让学生认识老年人对社会的贡献和作用以及他们的现状,了解尊老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是法律制度,明确尊老是我们的义务和职责。

二、创新敬老风尚
1.学生讲述自己的敬老故事;
2.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新时代小学生如何创新敬老风尚,用实际行动尊老敬老;
3.为爷爷奶奶亲手制作的礼物表达心意;
4.“夕阳无限好”活动小组成员代表宣读“敬老计划”,并表示决心。

(三)、活动准备:
1.活动形式:以学生讲故事、讨论、谈感想、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活动,节目辅之。

2.环境布置:为身边的老年人画好一张画,拍好一张照片,完成尊老敬老书法作品。

(四)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以“传承尊老文明,创新敬老风尚”为主题,结合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力量,以生动活泼的形式,通过对尊老敬老传统美德的讨论和“老年人保护”的学习,增强了学生尊老敬老意识,明确了传承和创新传统风尚的责任,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爱老敬老主题班会教案
和什中心学校三年级组 2014.10 爱老敬老主题班会图片
三年级(1)班诵读中华传统敬老故事三年级(2)班诵读《弟子规》
三年级(3)班朗读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三年级(4)班同学讲述如何爱老敬老篇三:四年级爱老敬老主题班会活动爱老敬老主题班会活动------紫岩小学四六班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当今社会中对待老人截然不同的两个方面,让孩子们从“自我”中走出来,知道要尊敬老人,关心、爱护老人。

2、通过活动让学生消除在日常生活中对老人不尊重的行为,并懂得尊老爱老是一种传统美德,学生应该做一个尊老爱老的好学生。

二、活动过程:
主持人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家中,但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

我们不是有一句古话“有老才有小”吗?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十年媳妇十年婆,再熬十年成太婆。

很多人,就这样在一日日
一年年的奔波劳碌中老去。

主持人2:是啊,老人,为社会奉献,为家庭奉献,是知识的宝库,是智慧的宝库。

不仅养育我们,还以言传和身教向我们传播做人的道理。

这是我们民族的魂,经由老人,再经由我们,一代又一代地传承。

主持人1:尽管老人为我们做了很多很多,但是有些老人却得不到子女的尊重、孝敬,甚至被子女遗弃,把老人当做包袱推来推去。

这些与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背道而驰,是一种违法行为。

同学们,你们的身边有这样的现象吗?谁又知道关于敬老爱老的名言名句?下面让我们进入“敬老之语”我来讲环节:(叫班上的部分学生说一些“敬老之语”。

例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公交连着你我他,尊老敬老靠大家”,“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人人都敬老,社会更美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尊老爱幼新风”,“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年人是一座活着的图书馆”?? 主持人1:关于“敬老之语”同学们已经说了很多。

下面我们来看看我们身边存在的一些感人的“尊老敬老”图片。

主持人2:是啊,一次闲谈,一句问候,一丝关怀,看似简单其实这其中蕴涵了晚辈对老人的情、意和孝敬。

我相信只要我们人人都奉献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但是我们身边的人们其实仍不够自觉。

请看下面的图片……..看了这些图片,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想法吗?也许有人说:我们既没有钱,也没有太大的能力,尊老、敬老是长大了的事。

你们说
对吗?(当然不对)曾经有一个记者向比尔·盖茨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认为最不能等待的事是什么?比尔·盖茨说道:“根据我的经验,我认为世上最不能等待的事就是孝顺。

” 我们中国也有句古语“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做晚辈的若等到有一天“子欲养而亲不在”了,你再说后悔,可就什么都晚了。

主持人1:同学们,如果我们在家里,碰到爷爷奶奶生病了该怎么做?爷爷奶奶和妈妈发生矛盾时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学生讨论并叫一些学生回答)主持人2:(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做的对吗?)那么我们又可以从哪些小事做起,真正地关心老人?(做好自己的事;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