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弥勒县第四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弥勒四中2014-2015学年秋季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本试题分I卷和II卷,共29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用2B铅笔和黑色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

第I卷(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 年号是中国古代常用的纪年方式。

它可以用来指皇帝,如雍正皇帝;也可以用来表示历史事件,如贞观之治。

下列选项符合后一种用法的是()
A.辛亥革命
B.商鞅变法
C.靖康之变
D.光武中兴
2. 农村常可见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年届七旬的老翁,要向三岁稚童称“叔”或“伯”。

永定俗谓:“白头哥,坐地叔”(即对平辈的白头老翁仅呼“哥”,而尚在襁褓中的叔辈,即使上年纪老者也要唤其为叔)这一现象反映了宗法制 ( )
A.强调血缘纽带 B.重视尊卑贵贱
C.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 D.有利于凝聚宗族
3.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

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4. 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的浮雕,有两块是反映1851年和1911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其相似之处有()
①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口号②在革命政党的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
③曾在南京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④领导人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 下列各项中,与“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制度的特点”这一主题有联系的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B.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6.邓小平说;“过去有一段时间,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我们搞了‘一条线’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

现在我们改变了这个战略,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

”这一时期中国外交战略的“转变”主要表现为()
A.实行“一边倒”方针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推进新型区域合作关系D.实行不结盟政策
7. 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都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

每年收入全部公开。

每两周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回来满脸都是口水。

我要是进了老百姓家,抱着老百姓哭,第二天?《泰晤士报》的标题会是《英国首相以无耻的眼泪换取选票》,《太阳报》的标题会是《英国首相和私生子相认》。

”卡梅伦的上述言辞不能体现的是()
A.英国政治精英受到广泛监督 B.选民在英国政治生活中有一定地位
C.英国首相经济待遇与政治地位不相称D.英国首相须接受下院监督
8.美国教育部曾经公布了一份“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其中包括《共产党宣言》。

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美国中学生可以了解到:
①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②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③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④世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9. 《全球通史》中写道:“…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已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

”该材料表明
A.两极格局瓦解
B.世界新格局形成
C.多极化趋势出现
D.区域集团化发展
10. 右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

它反映出当时()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
11. 下图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变化图。

A点发展状况的成因是()
①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②洋务企业的诱导,外商企业的刺激
③清政府放宽对民间投资设厂的限制④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无暇东顾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12. 右下图是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发行的股票。

作为史料,该股
票可以间接用于研究()
A.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C.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
D.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影响
13. 1900年蔡元培在“征婚启事”中提出:第一,对方不缠足;
第二,对方应识字读书、通文墨;第三,一夫一妻,自己不娶妾;第四,丈夫先死,妻子可以改嫁;第五,夫妻意见不合可以离婚。

这说明
A.废止缠足已经成为社会时尚 B.新文化运动的社会影响深远
C.传统婚姻观念受到新的挑战 D.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已动摇
14. “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

”这段话表明新航路开辟中()
A.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 B.教皇发挥了组织作用
C.传播基督教是探险家的主要目的D.教会蜕变成殖民机构
15.某一历史时期的美国,有部分工人、农民和思想激进的知识分子喊出了“学习俄国佬”的口号。

下列各项中,反映了这一理念的是()
A.美国建立了联邦共和制B.美国实行福利国家制度
C.美国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D.美国实行混合所有制经济
16. 苏联时期,曾流传一则笑话:一个美国代表团访苏,参观“伟大的建设成就”。

陪同的苏联官员得意地说:“到下一个五年计划时,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你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我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我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

”请问:造成当时苏联家庭要“开着飞机”赶去“排队”买面包的主要原因是A.长期战争严重破坏社会经济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食品短缺
C.片面发展重工业的消极影响 D.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减产
17. 当今的一些速食汉堡店内有全球编号相同、口味相同的汉堡餐,同时为了迎合各地民众的口味,在不同地区又兼卖适合当地口味的食物。

这些速食汉堡店还提供新式的文化空间,一些青年学生则聚集在店里聊天、看书,形成“另类的图书馆”。

以上现象说明了()①全球化会导致某些方面的趋同化②全球化过程中跨国公司出现“本土化”的特点
③跨国公司是全球化的推动力量
④在跨国公司的推动下,全球化已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8.“以德报怨”、“以柔克刚”、“大智若愚”、“深藏若虚”这些成语最有可能源自
A.《论语》 B.《道德经》 C.《孟子》 D.《春秋繁露》
19.“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与这—佛家偈语提倡的修炼方式类同的是()
A.无为寡欲 B.格物致知
C.内心反省 D.经世致用
20.《九章算术》分为方田、粟米、均输、方程、勾股等九章。

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数学
①注重解决实际问题②与农耕生产密切相关
③注重理论研究④以科学实验见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1. 近代中国人在反思传统文化时,有的人“由增入外界新形式新规制使之具有新意义”,有的人“厌恶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

这两种人的代表分别是()
A.魏源、洪仁玕 B.洪仁玕、康有为
C.康有为、孙中山 D.孙中山、陈独秀
22. 从中国历史来看,20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二是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领导人的理论创新,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这三大理论成果都()
①具有时代特征②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产物
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④具有科学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③
23.古希腊智者学派探究的主题是
A.人和社会 B.自然 C.宗教 D.道德
24. 1899年,英国博物学家华莱士出版了著名著作《奇妙的世纪》。

在他看来,19世纪经历的科学进步较人类先前所有世纪经历的还要多。

当时取得的“科学进步”不包括()
A. 改良蒸汽机的发明
B. 实用发电机的问世
C. 内燃机的问世
D. 贝尔电话机的发明
25. 欧·亨利(1862—1910年)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他善于描写小人物的不幸命运,揭示资本主义的不平等与虚伪。

在艺术上,他的小说常常以“带泪的微笑”和辛酸的欢乐打动读者,善于构思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这种写法称为“欧∙亨利笔法”。

据此判断,“欧·亨利笔法”应该属于()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6.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世界各国曾出现过各种各样的政治模式。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恕的;但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

这是因为这种法律使我们心服。

就法律而言,一切人都是平等的;……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

——伯利克里的演说词
材料二光荣革命以后的300多年,英国极少有大起大落、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

人们看到的只
是逐步的变革、前进,实现了政治民主化历程……它是英国文化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外人
对这种方式评价如何,其优劣得失如何,它确是地地道道的英国的。

——钱乘旦《英国——在传统与变革之间》材料三(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

……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征。

(3分)
(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模式的特点(1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是怎样通过这一方式完成政治民主化历程的。

(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创建的主要政治制度。

(1分)分析说明这种政治制度的特点及作用(3分)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产棉区,如山东东昌府所产棉花,“商人贸于四方”;江苏松江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

……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

材料二 16世纪初,纽贝里的一家毛纺织“工厂”雇佣了1140名工人。

海外市场的需求大大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1700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70%。

……棉纺织业作为新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业也迅速扩张。

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

———【英】E.E.里奇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材料三到1807年,在运到英国的棉花中,有60%来自美国。

此后,美国始终是英国棉花的主要供应地。

棉花也成为美国在1815年后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动力,直到1860年,棉花出口占美国国内出口总值的一半还多。

———沃尔夫《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材料四近代中国棉制品进口及棉花出口统计表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

(2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英国工业生产发生了哪些变化?(2分)
(3)依据材料三,分析英美的棉花贸易对两国经济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分)
(4)依据材料四,说明19世纪70年代——90年代中国棉制品进口及棉花出口的变化情况。

并分析说明这种变化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6分)
28.(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曰:“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孔子把“智”(智慧)、“仁”(仁德)、“勇”(勇敢)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

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就是知识”(或“道德就是知识”)。

其涵义,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

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

——百度·百科
材料二 14—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

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地位;当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的时候,中国出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当欧洲发生启蒙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

——百度·百科材料三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

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

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
(1)依据材料一,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相同之处?(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和宋明理学家对“人性”的认识有何不同?分析产生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

(6分)
(3)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内涵的发展变化?(2分)你从中可以得出什么认识?(2分)
29.选修一(15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材料二大学士刚毅曾于慈禧面前“伏地痛哭”,指责维新变法。

当戊戌五、六月间,皇上言改革,举朝言改革,民间言改革,而彼独悍然曰:“吾誓不改革。

”表示“痛心疾首于新政,必尽罢之而后快”大学士徐桐甚至无耻宣称:“宁可亡国,不可变法。


——朱贤枚《慈禧扼杀戊戌变法的前后》
请回答:
(1)有学者认为,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变法手段很高明,据材料一指出其“高明”手段是什么?分析当时采取这种宣传手段的主要因。

(8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变法的具体内容,简要说明顽固势力反对变法的原因?(5分)
(3)综上所述,我们从中可以获得哪些有益的启示? (2分)
绝密★启用前
弥勒四中2014-2015学年秋季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
第I卷(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50分)
1~5 C B A D B 6~10 D C A C B 11~15 B C C A C 16~20 C D B C A
21~25 D D A A 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
26.(11分)(1)人民主权、直接民主、轮番而治(3分)
(2)特点:渐进改革。

(1分)
历程: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3分)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1分)
特点:集国家最高权力于皇帝个人一身,从决策到行使权力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1分)
作用:在我国这种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分)
27. (12分)(1)农产品日益商品化(或:农业经济作物种植区域化、规模化);工商业市镇兴起。

(2分) (2)工业生产由以手工劳动为主转为机器生产;生产部门由毛纺织业为主转向以棉纺织业为主。

(2分) (3)英国:为英国工业革命的进行提供了原料,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开展。

(1分)
美国:促进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1分)
(4)情况:棉纱进口大幅度增加,棉布进口增幅不大;棉花出口大幅度增加。

(2分)影响:加速了中国传统手工业的破产和农业生产的商品化,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中国经济日益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4分)
28.(12分)(1)相同点:都重视道德、知识并看到美德与智慧之间的关系;(1分)都重视教育的作用。

(1分)
(2)不同: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要求人们恪守封建伦理道德;(2分)文艺复兴思想家弘扬人文主义,倡导个性解放。

(2分)主要原因:传统儒学受到削弱,社会危机日益加深;(1分)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1分)
(3)变化:由人文精神发展到人文思想再到人权思想(2分)
认识: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人类的思想文化发展具有多元性,要客观、辩证看待。

(2分,答出任一点即可得2分,如有其他表述,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9.选修一(15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借助传统文化宣传维新思想。

(2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封建正统思想根深蒂固,占据统治地位。

减少了变法的阻力。

(6分)
(2)因为变法采取精简机构,裁减冗员;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取士等措施,触及顽固势力的利益。

(5分)
(3)启示:改革要成功,必须符合国情,讲究策略和方法。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