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渗透,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 . No. 1 11 2
Jn 2o u .0 9
文 理渗 透 , 高大 学 生 的综 合素 质 提
谭 淑 娟 , 海燕 王
( 京航 空航 天大学 材料科 学与技 术学 院 , 南 江苏 南京 20 1 ) 106
摘 要: 在高等院校的本科教育 中加 强文理渗透 , 优化课程结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 型人 才、 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文科学生开设《 学与社会》 提 化 课程要进行 正确的课程 定位、 灵
提高文化素质。因此 , 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应摒弃
专业 知识 的深入讲 解 , 而侧 重 于 科学 知 识 的普 及 教
用。化学早 已渗 透到人类 生活的各个方面 , 与能 源、 环境、 材料 、 生命 等众多学科交叉渗透 , 彼此融
育。我们为本校文科 学生开设的“ 学与社会” 化 课 程, 内容的重点不是化学分子式、 化学反应式或化学


文理 渗 透 课 程 的定 位
在现代高等教育中, 为本科大学生开设的各种 必修课程和选修课 程都是为了提高学生 的综合素 质, 使之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复合 型 人 才 的知 识结构 通常包 括下 列几方 面 的 内容 : 第一 , 比较宽厚 的基础知识 ; 第二 , 相当深厚 的专业知识 ; 第 三 , 般 的“ 沿知识 ” 第 四 , 要 的横 向学 科 知 一 前 ; 必 识和学科方法论知识 ; 第五, 一般文化知识。 文科 和理科 之 间互 相渗 透 的课 程对大 学 生而言 都是 属于 非专业知识领域 , 对课程的要求 主要不是 为了开展 科学研 究 , 而是为 了 学生 能 够很 好 理 解基 础 的 和前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
第 2期
谭淑娟 , 王海燕 : 文理渗透 ,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9 5
观、 正确 的科学观 , 而 提高 科 学素 养 , 从 增强 际的基础 上 , 而要 注重 突 出 科学 性 、 味性 、 颖 性 、 进 性 和 适 用 性 。 因 趣 新 先
合, 为能源的开发利用 、 新材料的制取 、 人类生存环
境的优化 以及食物 、 品的需求等领域的发展提供 药
了动力 , 表现 出与科 技 、 类 、 人 自然 、 社会 极 为密切 的 关 系 。为文科 类 大学 生 开设 化 学课 程 , 强 文理 渗 加
原理 , 而是从化学角度来 讨论化学 和国家经 济建 设 、 常生活、 日 保护环境以及生命健康等的关系 ; 对
会实际问题 、 进行独立思考 和决策判断的能力 。然
而, 值得 注意 的是 , 学 生具 有很 强 的学 习能力 , 大 文
此 , 据教学 内容 的特 点灵 活采 用 多种 教 学 手段 在 根 文理 渗透课 程 教 学 中尤 其 重要 。在 “ 学 与 社会 ” 化
教学 过程 中 , 为了增 加 学生 的学 习兴趣 和 主 动学 习
第 1 卷第 2期 1 20 0 9年 6月

南京航 空航 天大学 学报 ( 会科学 版 ) 社
Junl f aj gU i rt o A r ats& A t n u c(oi cecs ora o ni nv s y f e nui N n e i o c s oats Sca Si e) r i l n
活 多样化 的教 学方 法、 开展 多学科 交叉 的课 程 。 关键 词 : 文理 渗 透 ; 综合 素质 ; 学与社 会 ; 学 化 教
中图分类号 : 6 2 0 G 4 .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6 1 2 2 (0 9 0 — 0 4 0 17 — 19 2 0 )2 0 9 — 3
2 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 1 社会 的飞速发展
和进步要 求 2 1世纪 的人才 必须是 文理兼 备 、 有综 具 合 知识 的复合 型 人才 。文理 渗 透 , 实施 科 学教 育和 人 文教 育相结 合 的全 面 素质 教 育 , 未来 教 育 的基 是 本 要求 , 也是 我们 高 等 教 育改 革 和发 展 的需 要 。 马 克思 曾经指 出 , 自然 科 学是 一 切科 学 的基础 。社 会 科 学 的发展 与 自然 科 学 密 切相 关 , 果 我们 的文科 如 大学 生不熟悉 自然 科 学 理 论 , 能掌 握 一些 必 须 的 不 自然科 学 的基 本 知识 和 研 究 方法 , 么 实施 全 面 素 那
公众关心的热点 问题 , 如能源、 环境、 材料、 生命 等 与 化学知识 结合起 来 , 出化 学课 程 的社 会 性 和应 突 用性,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 培养学生科学的社会
透, 越来越引起 国内外高校的重视。
收稿 日期 : 0 一1 4 2 8l . 0 2
作者简介 : 谭淑娟 (9 9一) 女 , 17 , 博士 , 山东文登人 , 南京航空航天 大学讲 师 , 主要研究方 向为膜分 离过程 及功能材 料 、
沿 的科 学知识 , 而扩大 眼界 、 拓 思想 、 跃 头脑 、 从 开 活
质教育将成为一句空话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互相
结合 , 互相 渗透 , 不仅 能加强人 文教 育 的针 对性 和有 效性 , 同样 也能 加强科 学教 育 的有 效性 , 而有利 于 从 学生 整体 素质 的提高 。 ¨ 作 为 自然科 学 体 系 中 的基础 中心学 科 , 化学 在 推 动人类 进 步 和 科 技 发 展 中起 到 了非 常 重 要 的作
理 渗透课程 不能够 仅 仅停 留在科 普 讲座 的水平 , 而
应 该在为学 生普 及科 学 知识 的同时 , 当训 练 学生 适
的思 维方式 , 使学 生 能学 到一 些 跨学 科领 域 的基 本 分 析方法 , 不仅授之 于鱼 , 授之 以基 本 的“ ” 还 渔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