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热量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养与热量的关系
营养学家对营养所作的解释是:食物中的营养素和其他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与平衡对健康和疾病的关系,以及机体摄食、消化、吸收、转运、利用和排泄物质的过程。
营养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包括食物进入机体内的变化,如参与生化反应和结合到组织细胞中;还包括指导人们如何选择食物以保障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与繁殖。
营养素分为7大类。
1、水. 2、矿物质,3、维生素,4、纤维素。
5、蛋白质.6、碳水化合物。
7、脂肪。
食物中的热量来源不过就是淀粉(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类,最终水解为葡萄糖)、蛋白质(最终帮为氨基酸)和脂肪,其他几种基本没有热量.它们的热值是早就测算出来的。
各种自然科学发展到现在,很多我们觉得很神奇的东西都有定论有公式有参数的.
提到肥胖,人们常常会与营养过剩联系起来。
但最新的研究发现,大多数肥胖人群也营养缺乏,如维生素或各种微量元素,尤其纤维素的摄入量明显不足.只有营养均衡的情况下才会燃烧脂肪,不然只会消耗肌肉,比如节食,这样体重容易反弹)
肥胖的原因是摄入了过多的高热量食物,如脂肪类和糖类较高的食物。
高热量事物不代表高营养,相反高热量的东西往往营养素含量很低甚至没有,比如油炸食品,肥肉,饮料,冰淇淋,多数零食以及最近流行说的垃圾食品等,这些食物中的热量很高,但是营养成分很少。
长时间食用除了肥胖以外还容易引起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等很多疾病。
而高营养的食物不一定高热量,因为高营养的物质大多都是维生素,矿物制,蛋白质和纤维素含量较高的食物,这些营养成分热量很低,有些热量为零,例如,蔬菜,水果,瘦肉,鱼类,海鲜等。
所以如果饮食习惯偏向于这类事物,而且食用量合理,那人既不会发胖,同时身体也会很健康所以,肥胖人群的饮食应该以低碳,低脂肪为主,同时多补充其他类营养素.蛋白质有热量,但并不高。
另外减肥过程中,必须保证蛋白质的摄入.
那什么是热量呢?人体每时每刻都在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是由食物中的产热营养素提供的。
食物中能产生热量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它们经过氧化产生热量供身体维持生命、生长发育和运动。
热能供给过多时,多余的热量就会变成脂肪贮存起来,时间久了,身体就胖起来了
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如物质代谢的合成反应、肌肉收缩、腺体分泌等等。
而这些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
动、植物性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可分为五大类: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加上水则为六大类。
热能又称热量、能量等,它是生命的能源。
人的每天劳务活动、体育运动、上课学习和从事其他一切活动,以及人体维持正常体温、各种生理活动都要消耗能量。
就像蒸汽机需要烧煤、内燃机需要用汽油、电动机需要用电一样。
人体的热能来源于每天所吃的食物,但食物中不是所有营养素都能产生热能的,只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这三大营养素会产生热能。
它的作用是维持人体体温的正常和向外界散发热能
热量的单位:营养学中用“千卡”做热量的单位。
1千卡是1000克水由15℃升高
1度所需要的热量
热量消耗的途径主要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代谢率,约占了人体总热量消耗的65~70%,第二部分是身体活动,约占总热量消耗的15~30%,第三部分是食物的热效应,占的比例最少约10%,
每克碳水化合物在体内氧化时产生的热能为16.74千焦耳(4千卡),脂肪每克为37.66千焦耳(9千卡),蛋白质每克为16.74千焦耳(4千卡)热能的单位,常指能使1升水升高1摄氏度所需的热量,就相当于4.184千焦耳的热能。
单位换算如下: 1千卡=4.184千焦耳 1千焦耳=0.239千卡
热量的单位:大卡, 1大卡 = 1000卡,1卡=0.18焦耳也叫卡里路
热能的需要量指的是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及日常活动所需的能量,如低于这个数量,将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人体需要的能量也即包括基础代谢所需的能量、劳动活动所需的能量、消化食物所需的能量等三个方面。
对于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青少年,由于身体的新陈代谢特别旺盛,对热能的需要量较高。
一个人如果长期热量摄入不足,就会使体内贮存的糖逐渐减少,到一程度时,就将开始动用脂肪,并消耗部分蛋白质,使肌肉和内脏萎缩、消瘦、乏力、体重减轻、变得"骨瘦如柴",各种生理功能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学生经常少吃或不吃早餐,由于体内热能不足,使得血糖降低,在上第二节课以后往往产生饥饿感,自觉手足无力,上课时思想不集中。
这就是吃的食物不够,能量不足所造成的,日久还会影响生长发育。
但是,如果每天吃过多的糖果、甜食等,使食物的产热量超过需要量,那么多余的能量就会转化脂肪,积聚在皮下组织,使皮下脂肪增厚,体重超过正常范围,出出肥胖现象。
并将成为成年期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等器质性疾病的先兆因子。
不会长胖=体内不会存储多余脂肪:(每天摄入的能量~每天消耗的能量=0)
肥胖=体内会存储多余脂肪=(每天摄入的能量~每天消耗的能量>0)
减肥=消耗体内的脂肪=(每天摄入的能量~每天消耗的能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