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最后冲刺)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最后冲刺)新高考语文试卷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淡竹
苏怆桑
初秋,我和他相遇在江南湖州一个叫“百草原”的山林中。

他是竹,植物中的另类。

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相对于百草原的其他植物,像一个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

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生般踌躇满志;银杏终于褪去了一身浓艳,和蓝天的高洁媲美;法国梧桐是老实人,沉浸在年代久远的优越感里,并不知道,有一种鹅掌梧桐,要悄然代替它无敌的位置;兰花三七,像极薰衣草,却更美,所有的花都虔诚地朝一个方向,像被一种崇高使命蛊惑;浮萍无根,却有心肺,挣脱着随波逐流的命运。

贪婪的蔓,不知羞耻地攀爬在高大的冷杉上,一边噬血,一边甜言蜜语……
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攒足劲儿,在喊——我要生存!我要开花!我要结果!
甚至那口奇异的古井,都像藏着无穷的欲望,日夜暗涌不息的水,居然漫过高出地面一米的井沿。

如果将井沿继续垒高,水会怎样?
他是竹,是植物中的另类。

其实,名利、金钱、权势,如同阳光雨露的垂爱,蜜蜂花蝶的青睐,他不是不想要,可是,要弯下腰,要费心机——要将每一条根都变成利爪,团结土壤,虚伪地赞美越来越污浊的空气;要与昆虫讲和,与风霜妥协;对苍蝇漠视,对强加在身上的种种不公委曲求全,才能安身立命,才能有飞黄腾达的可能。

可是,他的节生来就是直的,他不能弯腰;他的心生来就是空的,他不愿费尽心机。

真的是空的吗?不。

那一节节空里,早已成就一个美妙的小宇宙——有与生俱来的一些坚持,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豁达智慧,有对土地的感恩,有和另一棵竹的爱,与笋的亲,与周围无数青光绿影的促膝长谈,开怀畅饮,有鸟儿偶尔驻足的呢喃,有清风明月的和唱……笑忘功名利禄,荒芜繁杂的每一秒时光都格外静谧而美好。

那一节节空里,是永远的盈满。

更让我惊异的,他不仅直,空,而且淡。

他是淡竹——全球原始淡竹最大群落中的一员。

从外表到骨子,都是竹子里的最淡——淡紫、淡红、淡褐、淡绿、淡泊。

所以,他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

他可以很入世。

生可以防风,成阴,美化环境;死可以做篾,成为最土最实用的晒竿、瓜架、凉席,竹桌、竹椅、竹篮。

他可以很出世。

他是箫与笛的前世,不死的魂魄随天籁之音往来天地之间,优雅散淡而隽永。

当然,这并不表示他逆来顺受,他会和压在头顶上的积雪抗争,他不允许荒草占领脚下的领地,他摇曳着枝竿向毒蛇示威,他告诉所有的竹要独善其身兼爱天下。

他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他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他是郑板桥,“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君子之豪气凌云,不为俗屈”。

他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是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他是疯疯癫癫的释道济公,“数枝淡竹翠生光,一点无尘自有香”。

他是岳飞、辛弃疾,他是中国儒家,“山南之竹,不操自直,斩而为箭,射而则达”……
他是我们身边那些坚守着什么的人。

他们懂得,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轻也是一辈子。

奴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

他们选择了后者,等于选择了物质上的清瘦,心灵上的丰衣足食。

于是,这些自由快乐的心灵,站在一个孤寂的阵营里,成为人世间越来越弥足珍贵的另类,风雨过处,仰天长笑。

(选自《散文》2009年第12期)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揭示了江南湖州“百草原”中与众不同的竹子的精神品质,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B.文中说“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像一个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这其实是作者感慨自己生不逢时、壮志难酬。

C.作者笔下的竹子既是正直、虚心、淡泊者的化身,也是岳飞、辛弃疾等驰骋沙场、建功立业者的象征;既是兼有儒、释、道三种思想的圣人,也是心灵自由快乐的凡夫俗子。

D.在作者看来,人生要随缘,不要刻意追求什么,因为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轻也是一辈子,奴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

E.本文采用对比、象征的手法,着力刻画了淡竹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娴熟地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语言生动活泼,摇曳多姿。

2.本文题为“淡竹”,第3段却写到了稻子、银杏、梧桐等,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何在?
3.结合本文对“淡竹”的描述,请简要谈谈你对人生的理解。

4.阅读全文,请你揣摩文中“淡”的丰富意蕴。

5.请赏析文中画线的语段。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古琴艺术
吴钊
伯牙鼓琴,钟子期善听,这因琴相知、因人绝弦的千古美谈,讴歌了超越现实存在的心灵沟通,在被后世传诵数千年的岁月中,每每会激起“天下谁人能识君”的深深感叹。

古琴艺术集中体现了中国音乐体系的基本特征,构成了华夏民族音乐审美的核心,经过两千载岁月浸润而臻于完
善,已成为再现中华传统艺术风貌、重拾传统文化记忆、传承民族文化血脉的重要精神遗产。

古琴艺术与中国其他传统器乐艺术形式相比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在律学、乐学、斫琴工艺、演奏技巧、传承方式以及哲学、文学、社会生活等领域都具有突出的高雅文化特点。

相比于传统乐器,古琴琴体形制特殊,制作工艺精致,兼具视觉审美与实用器物的双重价值。

历代琴人将古琴每一处结构、每一分尺度都视作自然与生命的浓缩或延展。

在传世名琴的琴腹、琴底等处,多见类似画作之上的题款、刻印,无论是作为寄情寓志,还是作为操弄之后的闲暇把玩,都体现出琴人对古琴所特有的、非一般乐器所能比拟的文化情感。

现存的传统古琴曲目约有三千余首,在标题之下多有提示性的解题。

从思想内涵来看,基本可以归在儒、释、道三家以及清谈玄学的范畴之内,其表现形式多借写景、叙事完成抒情。

与其他传统音乐多用工尺谱标记音高与节奏的方式不同,古琴谱记载的是弹奏时的定调、弦序、徽位以及左右手指法、奏法,而不记节拍节奏。

现藏于日本的“文字谱”《碣石调·幽兰》是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的乐谱,其用汉字——详细描述的记谱方式像是一份加密文件,缺少古琴这一“密码本”,是无法从中读出鲁乐的。

繁琐的记谱在唐代得以简化,减字谱沿用至今已逾千年,具有简便易学与记录音位、手法详尽的优点。

也正是由于琴谱是一种只记录音高和弹奏手法的指位谱,因而这一古琴秘笈须通过师徒之间的口耳相传才能完整地传承旋律。

琴谱不记节拍节奏的特点,也使得据谱演奏古琴充满创造性与灵活性,这一特殊的过程被称为“打谱”,是传承古琴音乐的重要方式。

两千年来,琴人通过“打谱”的方式,不断地在古老的琴乐艺术中注入新鲜的血液,充分体现了琴人在处理“口传心授”与“依谱寻声”、流派传统与琴人个性等关系方面的经验与智慧,使得传统乐曲不断丰富和发展。

这独有的传承方式使古琴艺术既保持了原有的风姿,又展示出容纳百川的情怀,使得这条开放的前进的河流,承载了数以千年的积淀,缓缓流至今日。

古琴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品格,无论是清微淡远,还是中正平和,传达出由感官愉悦到情感愉悦以至培养情操的不同审美诉求。

作为文人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弹琴有助于找到静雅与畅达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反映了中国传统文人独特的情感追求,琴人将艺术、人生、理想等情感内涵融入指端,以求得知音与共鸣。

(有删改)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古琴艺术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艺术品格,是传承民族文化的精神遗产。

B.在古琴的琴腹、琴底等处,常见体现琴人特有的文化情感的题款、刻印。

C.古琴琴谱不记节拍节奏,难以直接视唱,只有依托古琴,才能读出音乐。

D.琴人在演奏古琴时之所以能够“打谱”,是因为古琴琴谱是一种指位谱。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文章以知音的故事有力地论证演奏古琴是中国传统文人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

B.文章从多个方面将古琴艺术和传统器乐艺术作了比较,阐述了古琴艺术的特点。

C.文章以“文字谱”《碣石调•幽兰》为例,论述了古琴琴谱记谱方式的独特性。

D.对于古琴琴谱,文章先交代记载内容,再从旋律传承和演奏两个层面加以分析。

3.古琴艺术反映了中国传统文人哪些情感追求?请联系全文简要概括。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期生猪供应出现紧张,猪肉价格明显上涨。

新措施密集出台,交通运输部提出,2019年9月2日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说,对整车合法运输仔猪及冷鲜猪肉的车辆,恢复执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财政部宣布,中央财政决定进一步采取措施,进一步完善非洲猪瘟强制扑杀补助经费发放方式完善种猪场、规模猪场临时贷款贴息政策;自然资源部明确取消生猪养殖附属设施用地15亩上限规定在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前提下生猪养殖可用一般耕地……
压实百姓“菜篮子”,地方政府责无旁贷。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杨秀彬说,关键要突出发展生猪生产保证市场供应、突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保供、突出“用地、资金、人才”三大要素保障、突出推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突出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正常秩序。

全国生猪生产大省和调出大省江西已全面启动生猪复产増养行动计划,通过加强政策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加大引种扩繁力度,新建、改扩建—批标准化生猪规模养殖场,増加生猪存栏规模。

'
当前尤其要防止不法分子扰乱市场秩序。

有关业内人士说,国家已作由专门部署,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囤积居奇、串通涨价等不法行为。

(摘编自《生猪生产恢复向好肉类供应有保障》)
材料二:
2019年9月7日全国部分地区土杂猪生猪价格行情涨跌表
材料三:
2019年盛夏,猪肉市场颇受关注。

自2月底生猪价格开始回升,此后逐月上行,6月下旬以来快速上涨,至今维持高位4那么,目前猪肉产销情况如何?能否保障供给?
目前供给偏紧,但整体链条保持平稳。

生猪供给很难马上增加,因为养殖本身需要半年周期。

生猪养殖正在上量,但还要维持一段紧平衡。

有关人士分析,这轮生猪行情的老问题,就是猪周期①,两年涨、两年跌,或者三年一小周期、五年一大周期,这一轮自2017年,历经15个月,现在回暖了。

但为何这轮生猪价格似乎比往年涨得更猛?是因为几大因素碰头,猪周期、非洲猪瘟和政策性调控等聚在一起,老问题叠加新问题。

这一轮猪周期好多散户退养了,猪源减少;去年发生非洲猪瘟,猪源又减少;活下来的因为还没有疫苗,担心非洲猪瘟,也限制规模,猪源更少;政策性调控影响也恰好显现,这两年,许多个体养殖户包括有一定规模的养殖户,因为环保整治“一刀切"地退出。

记者了解到,目前,不敢再养猪的,大多是小规模养殖户。

许多养殖户担心非洲猪瘟,不敢大规模投养. 瘟疫来的时候他们纷纷抛售,疫情过去之后,产能降低、猪价上涨,但不太敢补栏了。

可以看出,小户、散户普通信心不足,大多“不敢养”。

相关部门需要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建立健全生猪养殖、疫病防控和流通三大体系,为养殖户创造良好发展环境,这也是破解养殖户“不敢养'‘的关键。

(摘编自《猪肉价格大幅上涨“猪”到底养还是不养?》)
(注)①猪周期:指“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一种周期性猪肉价格变化的经济现象。

1.下列不属于“猪周期”现象的一项是
A.几年之内,猪肉价格涨涨跌跌,或两年涨,或两年跌,这是一个老问题。

B.今年2月底以来,生猪价格开始回升,6月下句以来,快速上涨,至今居高不下。

C.非洲猪瘟疫情、环保“一刀切”举措导致猪源进一步减少,生猪供应紧张。

D.以9月7日为例,华中地区三省生猪价格最低25.56元,较前一日小幅上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国家密集出台的新举措之一,“绿色通道”政策对加快猪肉市场流通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B.在四川省系列举措中,“用地、资金、人才”是重要的保障措施,这体现了地方政府面对市场困境,能够迎难而上、积极作为。

C.根据材料二表中所列时段地区相关内容,大部分地区的猪肉价格较上周有明显的上涨,这与各省的生猪养殖、流通情况密切相关。

D.目前生猪供应处于紧平衡状态,等过了半年的养殖周期之后,市场行情就会恢复正常,因此只遵循正常的养殖周期和市场规律即可。

3.假如你是某集生猪养殖、猪肉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牧业集团的负责人,在当前生猪养殖不景气、猪肉价格上涨的背景之下,你应该怎么做?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萧望之字长倩,东海兰陵人也。

好学,治《齐诗
..》,京师诸儒称述焉。

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长史丙吉荐儒生王仲翁与望之等数人,皆召见。

吏民当见者,露索①去刀兵,两吏挟持。

望之独不肯听,自引出阁。

光闻之,告吏勿持。

望之说光曰将军以功德辅幼主致于洽平是以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效令士见者皆先露索挟持恐非周公相成王躬吐握
之礼致白屋之意于是光独不除用望之。

三岁间,仲翁至光禄大夫,望之以射策
..甲科为郎。

仲翁谓望之曰:“不肯录录,反抱关为?”望之曰:“各从其志。

”地节三年夏,京师雨雹,望之因是上疏,口陈灾异之意,以为:“今陛下思政求贤,然而善祥未臻,是大臣任政,一姓擅势之所致也。

唯明主躬万机,举贤材,与参政谋,令公卿大臣朝见奏事。

如是则奸邪塞,私权废矣。

”天子拜望之为谒者。

时上思进贤良,多上书言便宜,辄下望之问状,所白处奏皆可。

宣帝
察望之经明持重,论议有余,材任宰相,欲详试其政事,以为左冯翊
...。

后为太傅。

及宣帝寝疾,选大臣可属者,拜望之为前将军光禄勋,受遗诏辅政。

中书令弘恭、石显久典枢机,与车骑将军史高为表里,论议常独持故事,不从望之
等。

望之以为中书政本,宜以贤明之选,数荐名儒茂才
..以备谏官。

恭、显告望之等谋欲罢车骑将军状,欲以专擅权势。

望之对曰:“外戚在位多奢淫,欲以匡正国家,非为邪也。

”后数月,天子方倚欲以为丞相,会望之子仍上书讼望之前事,事下有司,复奏:“望之前所坐明白,无谮诉者。

而教子上书,失大臣体,不敬,请逮捕。

”弘恭、石显等知望之素高节,不诎辱,因令太常急发执金吾车骑驰围其第。

望之仰天叹曰:“吾尝备位将相,年逾六十矣,老入牢狱,苟求生活,不亦鄙乎!”竟饮鸩自杀。

天子闻之惊,为之涕泣,哀恸左右。

(节选自《汉书·萧望之传第四十八》,有删改)
注:①露索:露出身体被人搜查。

1.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望之说光曰/将军以功德辅/幼主致于洽平/是以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效/今士见者皆先露索挟持/恐非周公相
成王躬吐握之礼/致白屋之意/
B.望之说光曰/将军以功德辅幼主/致于洽平/是以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效/今士见者皆先露索挟持/恐非周公相成王躬吐握之礼/致白屋之意/
C.望之说光曰/将军以功德辅幼主/致于洽平/是以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效/今士见者皆先露索挟持/恐非周公相成王躬吐握之礼/致白屋之意/
D.望之说光曰/将军以功德辅幼主/致于洽平/是以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效/今士见者皆先露索/挟持恐非周公相成王躬吐握之礼/致白屋之意/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诗》为汉代传习的《诗经》四家诗之一,另外三家分别是《鲁诗》《韩诗》《毛诗》。

B.射策是汉代选土之法,主试者将问题写在策上,受试人选取作答。

中甲科者可为郎中。

C.左冯翊,既是官名,也是管辖的政区名,汉代与京兆尹、右扶风一起合称为“三辅”。

D.茂才在文中的含义与科举考试时的“秀才”相同,都指优秀人才,明清则用来称呼举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望之心直口快,反受霍光冷遇。

他被丙吉推荐给大将军霍光,但不肯接受脱衣搜身的规矩并批评霍光未能礼贤下士,故不为霍光看重。

B.萧望之直言进谏,获得皇帝重用。

趁有天灾异象,他向宣帝建议举用贤才参与政事,废除一姓专权;宣帝多次听取他的意见并逐步重用他。

C.萧望之受诏辅政,做事高瞻远瞩。

他在宣帝病重时辅佐朝政,认为中书地位极为重要,多次推荐人才做谏官,希望制约中书把政的局面。

D.萧望之不善计谋,被逼自杀身亡。

弘恭、石显诬告他专权揽政,后又诬陷他儿子对朝廷不敬;他不愿受辱偷生,就喝毒酒自杀以示清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上思进贤良,多上书言便宜,辄下望之问状。

(2)及宣帝寝疾,选大臣可属者,拜望之为前将军光禄勋,受遗诏辅政。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洛阳城外别皇甫浞①
李贺
洛阳吹别风,龙门起断烟。

冬树束生涩,晚紫凝华天。

单身野霜上,疲马飞蓬间。

凭轩一双泪,奉坠绿衣②前。

[注] ①皇甫浞:唐代散文家,对李贺有知遇之恩。

②绿衣:唐代官制,七品以上着绿服。

时皇甫浞为侍御史。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送别之地及其环境特点,既照应了题目,又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颈联写出了皇甫浞旅途中的孤单、寂寞与疲惫,“霜”字写出了天气的寒冷。

C.前四句为实写,写别离场面;五、六两句为虚写,写出了诗人对朋友的挂念之情。

D.尾联从皇甫浞着笔,通过写其泪洒衣襟,委婉含蓄地表达出诗人的思念之情。

2.谈谈本诗前四句是如何体现“一切景语皆情语”的。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_______,譬如北辰,_______。

《论语》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_______,____。

(杜甫《登高》)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苏轼《赤壁赋》)
(4)亦欲以究天人之际,______,_______。

(司马迁《报任安书》)
(5)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_______,_____。

(韦庄《菩萨蛮》)
7、当学习《祝福》中有关鲁镇人对絮絮叨叨的祥林嫂态度的内容时,老师讲了一则寓言故事,请你读了这则故事后,写出老师通过这则故事所阐明的观点。

(不超过50字)
一头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

有一次,主人捉住猪,猪大声嚎叫,猛烈地抗拒。

绵羊和乳牛讨厌猪的嚎叫,便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

”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羊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啊。


8、“成绩排名”,一直是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重要手段。

但近日,我省出台的有关条例明确规定,学校公布按照考试成绩的排名属于“违法”。

对此,有人提出了疑问:不排名,拿什么激励学生?对这个疑问,请你作一回答。

字数在80字以内。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一种生活,在美好的年华,做美好的自己;有一种生活,做美好的自己,就是美好的年华;有一种生活,年华美好了你,你美好了年华……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与含意,选好角度,确立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1.BD
2.用了对比(或反衬)的手法,运用稻子、银杏、梧桐等植物对名利的欲望和拼争,与淡竹形成对比,表现淡竹的清瘦且憔悴,突出(反衬)淡竹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坚贞自守的品格。

丰富了文章的内容,突显主题。

为下文写淡竹做铺垫。

3.人生要像淡竹那样,刚强,高洁,淡泊,坦荡,做一个拥有自由、快乐心灵的人。

(意思对即可得满分)
4.从表面看,“淡”指淡竹的颜色淡;从品质看,他淡泊名利,看淡生死,表现出作者对热心功名者的鄙视与唾弃,对坚守气节、淡泊名利者的赞美与讴歌,呼唤人们注重心灵的丰衣足食,保持心灵的自由快乐。

5.(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淡竹比作李白、文天祥等人,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淡竹不慕富贵名利、坚贞不屈、自守高洁的品格,既能独善其身,又能兼爱天下的士大夫风范。

(2)大量引用诗文,增添文采,既表现了人的特点,也显示了竹的精神。

(3)运用了排比、反复的手法,使淡竹的精神被集中充分地表现出来,语言有气势。

(4)运用了联想,由淡竹的特点联想到人的精神,用人的精神表现淡竹的特点,深化了主题,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答出其中的三点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此类试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逐一将每个选项回归原文,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B项,“作者感慨自己生不逢时、壮志难酬”错误,结合“他的节生来就是直的,他不能弯腰;他的心生来就是空的,他不愿费尽心机”“那一节节空里,是永远的盈满”“所以,他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这些自由快乐的心灵,站在一个孤寂的阵营里,成为人世间越来越弥足珍贵的另类”等内容可知,作者对竹充满了赞美和敬意,而并非是同情,所以不会是作者“感慨自己生不逢时、壮志难酬”,况且艺术形象不能与作者完全等同。

D项,“不要刻意追求什么”错误,文中写到“那一节节空里,早已成就一个美妙的小宇宙——有与生俱来的一些坚持”,可知,竹子并不是没有追求,只是它追求的是“直,空,而且淡”,同样作者也并不是认为人生不要刻意追求什么,而是应追求“云淡风轻”的人生、“坦荡潇洒”的人生。

故选BD。

2.本题考查分析鉴赏次要形象的能力。

从“自身作用”考虑,次要形象不只是一个线索或情节上的关联,有的自身还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其具有的作用首先是自身的作用;衬托主要形象是次要形象的主要作用;从“情节作用”考虑,考虑是否起线索作用,是否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从“主题作用”考虑主题,次要形象是否与主要形象一起丰富、深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