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授课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学》授课教案
讲授题目第一章导论课时安排1教学目的与要求财政是一个国家生存的主要支柱之一,也是政府需要解决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
本章通过对财政定义与特征的概括,简要介绍财政与财政学的发展历史,提出学习财政学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教学基本内容纲要方法及手段第一节财政的定义与特征一、现实生活中的财政现象二、财政定义上的分歧(一)国家分配论(二)价值分配论(三)货币关系论(四)社会共同需要论(五)国家资金运动论(六)剩余产品分配论(七)社会再生产论三、财政的定义(一)财政分配的目的——国家或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二)财政分配的形式——主要利用价值形式(三)财政分配的客体(或对象)——主要是社会剩余产品(四)财政分配的主体——国家(政府)
四、财政的基本特征(一)强制性(二)无偿性第二节财政的产生与发展一、财政的起源(一)采集经济与抢吃食物(二三百万年前)
(二)狩猎经济与分吃食物(一百七十至一百万年)
(三)渔猎经济与原始分配(十万年前至三万年)
(四)种植经济与分配形式的发展(三万年前至一万年)
(五)火耕经济与原始公共分配的发展(一万年前)
(六)耜耕经济与氏族联盟分配(七千年前)
(七)锄耕经济与财政分配的雏形(四千年前)
二、财政的产生与发展(一)财政的产生(二)财政的发展第三节财政学的形成与发展概况一、经济学的发展概况(一)早期的经济思想(二)古典学派阶段(三)新古典学派阶段(四)新古典综合学派阶段(五)新自由主义学派——反凯恩斯主义(六)20世纪80年代后两大经济学流派二、财政学的产生与发展(一)财政学产生与应用(二)财政学的发展概况三、学习财政学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财政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二)财政学的研究方法(三)学习与借鉴PPT01概括归纳法看马宾说税:税收综述因素分析法财政史掌握不同的分配内容和特点观看:对话大学生缺什么-民企篇答疑讨论、作业和思考题:
思考题1.在财政定义上有那些主要的分歧观点。
2.如何理解财政的基本特征。
3.为什么说财政学是经济学的一个特殊分支,它与经济学的其他分支有什么不同?
4.区分财政
的起源与产生,对于我们其他理论研究有何指导意义?5.了解当代财政学研究的基本课题包括那些
内容,这对于我们理解财政学与财政学说的发展有何意义。
讲授题目第二章经济形态与政府课时安排2教学目的与要求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相继
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经济形态,每种社会经济形态都支撑着不同性质的政府。
本章主要研究各经济形
态的特征与在各经济形态下政府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在一定经济形态下政府的职能运用范围与所
能发挥的作用,揭示财政分配的基本依据。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了解自然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混合经济各自的特征,认识各经
济形态与相应政府之间的关系。
难点是掌握政府财政分配的客观经济依据。
讲授题目第三章财政分配的理论依据与方法课时安排2教学目的与要求财政分配活动的前提条
件与理论依据是什么,采取何种方法与程序分配,在理论上应该做出回答。
本章首先对政府职能与
作用进行了理论分析,概括介绍社会公共需要理论与公共选择理论,揭示财政分配的理论依据。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政府职能的运用是财政分配的前提条件,2.认识政府职能与作用的范
围存在的差别。
难点是明确社会公共需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分配的理论依据。
把握公共选择理
论是财政分配主要采取的方法与程序。
教学基本内容纲要方法及手段第一节政府的职能与作用一、关于政府职能的不同观点二、政府
的职能(一)保卫国家自身安全与进行行政管理的职能(二)进行经济管理的职能(三)进行社会
管理的职能三、政府的作用第二节社会公共需要理论一、私人需要(一)私人需要的分类(二)私
人需要的特点二、社会公共需要(一)社会公共需要概念与特征(二)社会公共需要的内容与层次。
(三)社会公共需要的历史性与特殊性。
三、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一)公共产品与服务的特征(二)公共产品与服务的生产和提供(三)混合产品PPT03财政学序归纳法案例:大国崛起观看:国防中俄军演归纳法;
枚举法看世纪大讲堂:中国政府制度的创新答疑讨论、作业和思考题:
1.国家与政府的存在是财政分配的基本理论前提,你认为能否成立?为什么?请阐述自己的观点。
2.社会公共需要是财政分配的基本理论依据,这一认识是否正确?除此之外你认为财政分配的
基本理论依据还有那些,请谈谈自己的认识。
3.如何认识政府与经济的关系,怎样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
4.阿罗不可能定理的含义是什么,参考哈维·S·罗森《财政学》(第四版)理解其满足的六个
准则,谈谈它的应用。
5.公共选择理论是否是公共财政分配活动的最佳方法,你是否还能提供其他一些可供选择的方
法或程序。
讲授题目第四章财政职能与作用课时安排3教学目的与要求任何事物的职能与作用都是有区分的,职能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天然的、客观的、内在的基本功能,是不可改变的。
而事物的作用则
是事物职能运用之后所产生的结果,其作用是有范围的、可控的、能够转变的。
本章依据这一基本
思路,对财政的职能与作用进行了分别探讨,从财政角度论述了公平与效率的原则。
教学基本内容纲要方法及手段第一节财政职能的基本内容一、资源配置职能(一)资源配置的
含义(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配置机制(三)资源配置的财政机制二、收入分配职能(一)市
场经济下分配的机制和目标(二)收入分配的财政机制三、经济稳定职能(一)稳定含义(二)稳
定和发展的财政机制第二节公平与效率一、财政职能之间的协调与矛盾(一)资源配置职能与分配职
能的协调和矛盾(二)资源配置的职能与稳定经济职能的协调和矛盾(三)分配职能与稳定经济职能的
协调和矛盾二、公平与效率的含义及其协调机制(一)公平与效率的含义(二)协调公平与效率的机制PPT04观看:中国经济大讲堂:厉以宁:如何实现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枚举法观看世纪大讲堂
中国:选择效率还是选择就业辩论公平与效率能否兼顾答疑讨论、作业和思考题:
思考题1.为什么研究财政职能要以完全竞争市场与市场失效作为切入点?2.什么是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更优和帕累托改善?3.如何从经济学的角度理解政府职能,政府职能与财政职能是什么关系?4.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目标是什么?试述实现配置资源职能的财政机制。
5.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目的是什么?试述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财政机制。
6.经济稳定的含义是什么?试述实现经济稳定职能的财政机制。
讲授题目第五章财政支出概述课时安排3教学目的与要求财政支出亦称公共支出或政府支出,
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所需要的一切费用的总和。
本章在介绍财政支出的概念、分类、形式、原则、规模、结构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西方财政支出增长理论,重点论述了财政支出效益的几种
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财政支出分类、形式、结构等基本理论知识,把握西方经济学者对财
政支出增长理论的分析思路。
难点是明确财政支出几种效益分析方法的运用条件和对象。
教学基本内容纲要方法及手段第一节财政支出的形式与原则一、财政支出的意义(一)财政支
出的概念(二)财政支出的意义二、财政支出的分类(一)按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分类(二)按政
府职能分类(三)按财政支出的最终用途分类(四)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五)按财政支出
的补偿性分类三、财政支出的形式(一)财政支出的形式(二)财政支出形式的选择四、财政支出
原则的分析(一)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的比较分析(二)全局与局部、全面与重点的比较分析(三)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比较分析第二节财政支出的规模一、财政支出规模的含义与影响因素(一)
经济因素(二)政治因素(三)社会因素(SocialFactors)二、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一)财政支出绝对指标(二)财政支出相对指标三、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趋势(一)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
张法则”(Thelawofexpandingactivity)(二)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StagesofEconomicGrowth)
(三)皮考克和维斯曼的“内外因素论(theTheoryofInteriorandExteriorFactors)”(四)鲍莫尔的“非均衡增长模型”(ImbalancedGrowthModel)
四、财政支出规模的确定与控制(一)充分保证国家职能的实现(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三)
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第三节财政支出结构一、财政支出结构的含义与影响因素(一)财政支出
结构的含义(二)影响财政支出结构的主要因素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原则(一)适应性原则(二)协调性原则(三)效益性原则三、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措施(一)明确财政支出方向,突出
财政调控重点(二)推进投资主体企业化进程,规范经济建设支出范围(三)区分不同性质的公共
服务,规范事业费的支出范围(三)采取有效措施,压缩行政经费支出(四)提高社会保障支出比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PPT05概括归纳法举例说明重点分析比较分析法案例:三峡工程成本效益观
看对话:财长金人庆讨论财政支出的成本与收益答疑讨论、作业和思考题:
1.如何认识财政支出的分类和财政支出形式。
2.财政支出结构与分类存在何种关系,如何正确控制和形成合理的财政支出结构。
3.如何选择财政支出效益标准,确立何种科学的财政支出方法。
4.掌握NPV、IRR、B/C等效益评价原理与方法,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
讨论题:通过对财政支出规模发展趋势分析,你认为如何把握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规律,研究
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趋势有何重要意义。
讲授题目第六章购买性支出课时安排3教学目的与要求购买性支出是政府财政支出中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它是政府在市场上直接购买并消耗商品和劳务所形成的支出。
本章通过分析购买性支
出的特点与效应,揭示公共消费和投资的内涵以及所产生的效率,说明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购买性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认识行政管理支出与国防支出的必要性,理解教育支出的经济效应。
难点是掌握财政投资性支出的特点与方法教学基本内容纲要方法及
手段第一节购买性支出概述一、购买性支出的特点(一)有偿性(二)等价性(三)资产性(四)
消耗性二、购买性支出的经济效应(一)直接介入资源配置,影响资源配置效率(二)直接引起市
场供需对比状态的变化,影响生产和就业规模(三)对生产和就业的刺激、扩展作用,会间接影响
收入分配三、购买性支出的规模与结构(一)购买性支出的规模(二)购买性支出的结构第二节社
会消费性支出一、社会消费性支出的属性二、行政管理支出(一)行政管理支出(AdministrationExpenditure)的构成(二)行政管理支出的影响因素与变动规律(三)行政管理支
出效率(四)我国的行政管理支出分析三、国防支出(一)国防支出的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二)国防支出的合理限度(三)我国国防支出现状分析四、教育支出(一)教育的性质及类型(二)教
育支出的经济效应(三)我国教育支出规模及其效益五、科技支出(一)科技支出的特征(二)我
国科学研究支出状况分析六、公共卫生保健支出(一)
政府提供公共卫生保健支出的理论依据(二)我国卫生保健支出状况分析第三节财政投资性支出一、政府投资的特点、范围和意义(一)政府投资的特点(二)政府投资的产业选择(三)政府投资的
意义二、基础产业投资支出(一)基础产业的特征(二)基础产业的提供方式三、农业投资四、高
风险、高技术产业投资五、财政投融资与政策性银行(一)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二)政策性金
融机构PPT06归纳法案例:政府采购看国防白皮书观看对话富、穷爸爸讨论政府、个人怎样投资答
疑讨论、作业和思考题:
1.购买性支出有哪些特点,其对经济的影响如何?
2.简述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性质与内容。
3.怎样认识“合理的国防支出”,如何把握判断“合理”与否的尺度?
4.怎样看待政府机构改
革与行政管理支出之间的关系?5.为什么政府要承担教育、科技和公共卫生保健支出?6.简述政府
投资的特点和范围。
7.为什么农业的发展需要财政投资?农业财政投资的范围和重点。
讨论题1.近年来,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总量变动呈现出何种趋势,这种趋势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并请分析其原因。
讲授题目第七章转移性支出课时安排3教学目的与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运用范
围的变化,转移性支出在财政支出中所处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
本章将对转移性支出的三项具体
内容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重点突出我国社会保障与财政补贴的改革,揭示转移性支出在政府财政
支出中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转移性支出的性质和作用,把握此类支出逐步上升的原因,明确社会
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理解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方向,认识财政补贴支出与税收支出的必要性。
难点把握转移性支出效益的衡量。
教学基本内容纲要方法及手段第一节社会保障支出一、社会保障的概念和内容(一)社会救助。
(二)社会保险(三)社会福利(四)社会优抚二、社会保险资金的筹集模式(一)现收现付式(Pay-as-you-goSystem)(二)完全基金式或积累制(FullyFundedSystem)(三)部分基金式
(PartiallyFundedSystem)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二)西方国家社会保障的经验(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政策选择第二节财政补贴一、财政补贴的
性质与分类二、作为经济调节手段的财政补贴(一)
财政补贴可以改变需求结构(二)财政补贴还可以改变供给结构三、财政补贴同经济制度的配合四、我国的财政补贴改革(一)我国财政补贴的概况(二)我国财政补贴制度的改革第三节税收支出一、概念与分类二、税收支出的手段与内容(一)税收豁免(二)纳税扣除(三)税收抵免(四)优惠
税率(五)延期纳税(六)盈亏相抵(七)加速折旧(八)退税三、税收支出的原则(一)适度原
则(二)配合原则(三)倾斜原则(四)效益原则四、税收支出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一)利用
税收支出来提供某些鼓励和支持,不利于提高政府支出的效率(二)税收支出会使得纳税人的名义
纳税负担与实际税收负担不一致(三)税收支出使用不当,有时甚至还可能产生新的税负不平等(四)税收支出还使得税制本身复杂化,与税制简化的原则相违背PPT07概括归纳法案例:建国最
低保障制度归纳法;
枚举法观看:中国公共财政建设-高培勇思考题1.政府为什么要干预社会保障市场?2.简述社会保
障体系的构成?3.我国养老保险应采取何种模式?4.简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及改革的政策选择?5.简述财政补贴的性质和分类。
6.为什么说财政补贴是一种经济调节手段?
7.如何认识税式支出的必要性,其发展前景应如何
判断,依据是什么?讨论题我国现行政策是如何处理养老保险中的个人账户与统筹账户问题的,你
认为将一部分收入进入统筹账户的理由是什么,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之间的比例关系应如何确定。
讲授题目第八章财政收入概述课时安排2教学目的与要求一个国家或政府的存在,必须要有一
定的财政收入作为其保证,这是毋庸质疑的。
本章在介绍财政收入形式与分类的基础上,主要对财
政收入的规模与结构进行了一些深入分析,从而揭示财政收入的真正源泉。
教学基本内容纲要方法及手段第一节财政收入形式与分类一、财政收入的概念(一)财政收入
表现为一定量的货币收入(二)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前提(三)财政收入是政府重要的调控工具二、财政收入形式(一)税收收入(二)公债收入(三)国有资产收益(四)公共收费收入(五)
其他收入三、财政收入分类(一)经常性收入、临时性收入(二)公共财政收入、国有资产经营收
入(三)中央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第二节财政收入规模一、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指标(一)财
政收入总额(二)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二、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一)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二)政府职能范围(三)政府分配政策(四)价格因素三、财政收入规
模的确定(一)合理确定财政收入规模的必要性(二)财政收入规模的确定第三节财政收入结构一、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二、财政收入的部门构成(一)农业部门的财政收入(二)工业部门的财政收
入(三)交通运输部门的财政收入(四)商业部门的财政收入(五)服务部门的财政收入三、财政
收入的所有制构成(一)国有经济提供的财政收入(二)集体经济提供的财政收入(三)非公有经
济提供的财政收入PPT07概括归纳法案例:中国财政收入规模案例:中国财政收入结构观看大国崛
起并讨论答疑讨论、作业和思考题:
思考题1.财政收入的概念如何界定?实质内容有哪些?2.为什么要对财政收入进行分类?不同分类
的作用与意义是什么?3.财政收入包括哪些形式?其依据有何不同,选择财政收入形式的标准是什么?4.为何说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起决定作用?5.从财政收入结构角度分
析增加我国财政收入的合理途径。
讲授题目第九章税收原理课时安排4教学目的与要求税收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因
此税收理论在财政收入理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章对税收的基本术语与分类做出介绍,并对
税收原则、负担、效应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讨论最适度课税理论。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税收基本术语与分类的理论知识,明确税收对经济活动各个方面的影响,难点把握税收原则与负担及转嫁的判断标准,深刻理解最适度课税理论的产生条件与运用范围。
教学基本内容纲要方法及手段第一节税收的概念和特征一、税收的概念(一)税收是政府财政
收入的一种形式(二)政府征税的依据是国家的政治权利(三)政府征税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其职能
的需要(四)政府征税需借助法律形式二、税收的特征(一)强制性(二)无偿性(三)固定性第
二节税收术语一、纳税人二、课税对象三、税率(一)比例税率(二)累进税率(三)定额税率四、减税免税(一)税基式减免(二)税率式减免(三)税额式减免五、纳税环节六、纳税期限(一)
按期纳税(二)按次纳税(三)按年计征,分期预缴七、违章(法)处理第三节税收分类一、流转课税、所得课税、财产课税、资源课税、行为课税二、直接税、间接税三、价内税、价外税四、从量税、从价税五、中央税、地方税、共享税第四节税收负担与税负转移一、税收负担(一)税收负担的含义(二)税收负担的分类(三)税收负担水平二、税负转移(一)税负转移与归宿的含义(二)税负转移的方式(三)税负转移的实现条件(四)税负转移的效应第五节税收原则一、公平原则(一)受益原则(二)能力原则二、效率原则(一)经济效率原则(二)行政效率原则第六节税收效应一、税收对生产及生产组织形式的影响(一)税收对生产的收入效应(二)税收对生产的替代效应二、税收对消费的影响(一)税收对消费的收入效应(二)税收对消费的替代效应三、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四、税收对储蓄的影响五、税收对投资的影响第七节最适课税理论一、最适课税理论二、最适课税理论的主要内容(一)直接税与间接税搭配理论(二)最适商品课税理论(三)最适所得课税理论PPT09案例:税收三性看马斌说税:国家与税收观看大国崛起减税与退税的争论中国税负研究答疑讨论、作业和思考题:
思考题1.如何理解税收的定义与形式特征?2.税收为什么要进行分类?不同角度与标准的分类的作用与意义是什么?3.税收负担的含义是什么?税收负担与税收转移及归宿有何关系?税负转移由哪些因素决定?4.为什么要研究税收原则,它能够告诉我们什么?5.试述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原则。
讲授题目第十章税收制度课时安排3教学目的与要求税收制度尽管不属于税收理论,但它是税收理论的基本运用与操作体现.本章在对税收制度理论介绍的基础上,并对各种现实运行的税种进行了系统分析,此外还对国际税收的一些基本知识做出概括性论述。
教学重点与难点了解税收制度的组成与发展。
掌握流转税类的基本特征,尤其是增值税的特征与类型。
掌握所得税类的基本特征,特别是个人所得税的特点和征收。
明确国际税收的基本知识。
讲授题目第十一章公共定价与收费课时安排1教学目的与要求在市场竞争过程中,能够达到效率标准并不影响公平的条件下,无须政府规定价格。
一旦发生追求效率或者资源不能优化配置,导致不公平时,政府的公共定价或规定收费标准就是必要的。
本章在讨论公共定价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公共收费原则与类型的理论问题,重点探讨了行政性收费与事业性收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