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一等奖创新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品
百味人生(一等奖创新教案)
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能产生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兴趣。

2. 了解故事内容,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3.指导学生掌握更多读懂名著故事的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名著故事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通过阅读和交流,感受名著故事永恒的艺术魅力。

从中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启迪智慧,拓宽文化视野。

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5.引导学生了解耳熟能详的名著故事,并能用自己掌握的方法阅读更多的名著故事。

6.学生在阅读和交流中了解名著的特点以及故事中蕴含的丰富的知识、情感及道理。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产生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兴趣,并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2.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使学生多阅读,好阅读,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猜一猜,你能行!
(1)出示人物图片(武松、林黛玉),猜人物名字。

师:听到你们这响亮而豪气的声音,让我想到了古典名著中的一个人物,(课件出示:武松),瞧!他是谁?
师:真不错,就是勇斗猛虎、威震四方的武松。

再看看她是谁?
(出示课件:林黛玉)
师:是那大观园里多愁善感的林妹妹。

想必猜人物是难不倒你们,来挑战一下猜故事名,怎么样?(出示课件:草船借箭)
(2)出示故事插图(草船借箭),猜故事名。

师:让我们真真佩服诸葛亮那足智多谋,运筹帷幄。

难度再升级,让我们听一段音频,得说出人物名字及故事名。

(出示课件:孙悟空)(3)出示人物对话音频(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猜人物及故事名。

师:没错!这是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

最后一题,想继续挑战吗?(出示四大名著连线)谁愿意上台动手连一连?
(4)出示四大名著,连线对应的作者。

师:同学们,看他连的对吗?看来同学们平常对古典名著了解的可真不少!佩服佩服!掌声送给自己!
(5)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指导。

2、小结过渡,导入新课。

在历史长河中,性格鲜明的人物浩如烟海,那些经典的名著故事正等着我们去阅读。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漫步中国古典名著长廊,走近这些人物,品读精彩故事。

3、板书课题: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
二、整体感知、巧用回目
1. 拓展资料,知人明事。

(1)简介中国古典小说的特点。

师:中国古典小说是文学中的一种样式,一般是描写人物故事,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的文学作品。

看,老师带来了四大名著之一、家喻户晓的——《西游记》。

(2)引导学生学会看封面,多查资料。

(3)学生交流。

2、观回目,知作用
(1)拓展知识——小贴士
(2)章回体小说的特点
(3)指导学生了解“回目”的特点。

教师导读:请大家浏览目录部分,仔细观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4)交流“回目”的作用。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5)教师相机点拨:《西游记》是章回体小说,共有100回。

每一回都有一个题目,我们称它为“回目”。

回目在形式上是一个工整的对句,字数相等,对仗工整。

(6)课件出示:古代长篇小说多是章回体小说。

这些作品里,一回或若干回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故事,连起来就串成了一个长篇故事。

3、读回目,猜故事
(1)课件依次出示经典故事的回目,指名猜一猜:每一回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2)学生大胆猜测,指名回答。

4.读回目,检索信息。

(1)教师引导:我们知道了可以通过看回目来猜测故事内容。

请大家浏览目录,找一找:唐僧分别在何处收谁为徒
(2)小组探讨,进行交流。

(3)代表发言,分析回目。

(4)增加挑战,全班齐读。

师: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成功的帮唐僧收到了三名本领高超,性格各异的徒弟,只是这取经路上,走路着实辛苦了些,想一想,还少了谁?没错,还有白龙马,看哪个小组找得最快!
三、品读欣赏《西游记》
(一)通读——评说人物、讲述情节
1. 谈话激趣:
漫漫取经路上,有妖魔鬼怪,有刀山火海,也有师徒四人坚定的背影和永不停歇的脚步。

现在,就让我们随着他们的脚步,体验《西游记》中险境迭出的取经之旅。

2. 教师引导:
在西行取经这一部分中,有41个小故事,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在四人取经团队中呢,各人性格、弱点、优点各不相同。

接下来,这块舞台交给你们来主宰,你最喜欢谁?说说你对他的认识;也可以给大家讲讲其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

3.学生出示自制的人物名片或阅读笔记。

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人物,或者讲述西游小故事。

(1)指导讲述:介绍人物或讲故事的时候,可以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

(2)分享读书笔记。

简要介绍取经途中遇到的妖怪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4.教师预设引导——孙悟空。

(1)梳理称谓变化线。

石猴—美猴王—孙悟空—弼马温—齐天大圣—孙行者—大师兄—猴哥—斗战胜佛
(2)积累词语。

教师引导:孙悟空真是神通广大,在原著中,哪些词语赞美了他?
学生齐读:齐天大圣、大闹天宫、明察秋毫、火眼金睛、腾云驾雾、来去无踪。

(3)人物评说。

教师引导:毛主席的两句诗道出了神猴的本质——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课件出示诗句,学生齐读)
5.梳理总结。

(1)教师小结:《西游记》中的四大主要人物就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根据他们四人的性格,可称之为“严师、皮猴、憨猪、忠僧”。

(2)听完你们的介绍,就好像听你们谈起了自己生活中的朋友一般,仿佛他们并不是封印在冰冷的书中角色,而是有血有肉的鲜活的伙伴。

(二)细读——赏经典片段、学阅读方法
1.导入: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女儿国遇险、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真是会吸引我们一口气读下去。

2.出示课件:“猪八戒助力败魔王,孙行者三调芭蕉扇”的多幅插图。

教师引导:这是哪个故事?请在书中找到相关回目。

学生齐读:猪八戒助力败魔王,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3.原著中是怎么描述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与同样变幻多端的牛魔
王斗法的精彩情形的呢?接下来,请同学们一起来看第六十一回“猪八戒助力败魔王,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课件出示《西游记》第六十一回。

(1)学生自由读。

提示: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遇到不懂的词语可以结合上下文猜猜意思。

(2)指名读,相机正音。

课件出示:
(3)理解词语:文中有哪些不懂的词语?你们能猜猜“嗛眼、淬下、乜乜些些、狻猊”的意思吗?指名猜测词语的意思,教师追问:你是怎么猜测出来的?
(4)思考:这个片段中牛魔王与孙悟空斗法时分别变化了几次?他们分别变化成了什么?
(5)交流:分别变化了六次。

牛魔王变化成了天鹅、黄鹰、白鹤、香獐、大豹、人熊;孙悟空变化成了海东青、乌凤、丹凤、饿虎、狻猊、赖象。

(6)感受:人物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感受文章的魅力。

(孙悟空:神通广大、机智勇敢;作者的想象力丰富,描写奇特,故事情节离奇曲折、扣人心弦。


(7)分角色朗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读出画面感。

(8)播放动画片段
(9)引导比较:读原著和看电视剧有什么不同?
(10)小结:“道高一尺魔千丈”,片段将孙悟空与牛魔王变身斗法描写得环环相扣,生动精彩。

《西游记》中这样的精彩情节还有很多,我们可以放慢速度慢慢读、反复读,想象画面,大胆猜测,感受形象。

(11)相机板书经典片段——细读:理解、想象、反复品味
四、总结拓展——相信你可以读更多
1. 课堂小结。

性格鲜明的人物,曲折精彩的情节充满着魅力,但要把这么厚的小说看完,实属不易,相信同学们读的时候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

所以,方法很重要。

2. 回顾阅读方法。

(1)教师点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本节课我们是怎样读《西游记》的?
(2)指名交流,相机出示方法指导。

?
课件出示:
a) 观看前言、后序,了解作者、写作背景、主要人物。

b) 读回目,猜猜故事情节。

c) 结合看过的影视剧理解内容。

d) 适当跳读,把握文章大意。

e) 遇到不懂的词句,猜猜大致意思,然后继续往下读。

f) 一边读,一边预测。

3.教师引导:除了《西游记》,还有很多古典名著等着我们去阅读。

(1)课件出示《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精彩片段和图片
(2)引导:这些古典名著都是长篇小说,语言半文半白,读起来可不容易哦!
4、作业布置
(1)制订小组读书计划。

课件出示表格。

读书计划表
选择书目《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个人自主阅读小组合作学习全班交流
活动时间阅读回目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形式选择
1.读书笔记
2.读后感
3.影视剧配音
4.课本剧表演
5.说评书
……
(2)小组商讨,完成表格。

(3)个人自主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要留心小说情节,要能概述小说中的一个故事。

(4)小组合作学习:各小组集中研究一个人物,结合摘抄与批注,分析人物的性格,画出思维导图。

(5)必备栏目:每周一问——围绕人物、情节等,各出一道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并提示答案的出处。

五、作总结,提希望
同学们,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是我国文学艺术的瑰宝,承载着无数文化精华,在浩瀚如烟的古典小说领域中如四座屹立不倒的高山,任沧海桑田如何变幻,其伟岸身姿始终不被湮灭。

它们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是悠悠中国文学史上灿烂辉煌的一笔。

希望你们能运用今天学到的阅读方法去读一读古典名著,品一品百味人生。

板书设计
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
整本原著——通读:把握大意
经典片段——细读:反复品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