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木职教中心
职高(职专)年级(科目)高效课堂导学案班级:___ ___组别:___ ___姓名:______ _____ 本节课题《望海潮》柳永
学习目标1、巩固词的有关知识,了解柳永及其词作的特点和创作风格。
2、品味诗歌的语言,赏析表现手法。
3、欣赏体味柳永笔下的杭州之美。
教学重点目标13
预习案——课前自主学习
词的有关知识:
1、词的起源:兴起于(),盛行于(),并在()代发展到高峰。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曲子词”、“歌词”等。
2、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的集中体现。
3、词的分类:按字数可分为()(58字以内)、()(59—90字)()(91字以上)。
词的段落叫()。
4、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和()派。
【知识链接】
婉约派:题材狭窄,多抒情,婉约缠绵细腻,语言含蓄,具有一种柔婉之美。
多写个人遭遇或者男女恋情。
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
阴柔之美:婉约派四大旗帜——“闺语”:李清照;“别恨”:晏殊;“情长”:柳永;“愁宗”:李煜豪放派: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宏大,意境雄浑,抒发豪情壮志。
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岳飞等。
【柳永】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
原名(),字耆卿,福建崇安人。
官屯田员外郎,世称()。
排行老七,人称柳七。
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创作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识记字音
参差()()十万人家天堑()无涯重()湖叠巘()清嘉羌()管弄晴
探究案——课中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分别找出描写杭州地理位置、历史传统、自然景观、市井面貌、百姓生活的句子,各用一个词语概括。
地理位置:
历史传统:
自然景观:
市井面貌:
百姓生活:
通过这些描绘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探究点二:哪一句交代了词人写作的动机和目的?
探究点三:你还学过哪些写杭州美景的诗句?
训练案——课后巩固练习
【柳永轶事】
奉旨填词柳三变:柳永《鹤冲天》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句,北宋仁宗曾批评他:“此人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
”,将名字抹去。
柳永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
少年柳永混迹于烟花巷陌中,当时歌妓们的心声是:“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
柳永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是他的歌妓姐妹们集资营葬。
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节,歌妓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据说完颜亮读罢柳永的《望海潮》一词,称赞杭州之美:“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隔年以六十万大军南下攻宋。
虽未成功,但柳永也差点成了千古罪人。
当然,这只是前人牵强附会的说法,但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柳永这首词影响非常大。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